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20 0 2年 1 1月 1 3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已正式开始就一种新型艾滋病病毒疫苗进行人体临床试验。这种新疫苗是基于多个亚种病毒而设计 ,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属的戴尔 -贝蒂·邦珀斯疫苗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开发成功 ,包含从A、B、C 3种艾滋病亚种病毒菌株中提取出的多个基因 ,是迄今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多基因、多亚种艾滋病病毒疫苗。科学家们希望借助它能找到对付艾滋病病毒的常规手段。新疫苗主要通过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来抗艾滋病病毒。如果初步试验证明这种疫苗确实能激发免疫反应 ,并且安全可靠 ,研究人员准备在疫苗中增…  相似文献   

2.
李端  闫永平  刘家政  陆松鹤  张磊  苏海霞  卢娟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3):1092-1093,1097
目的了解商洛市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内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掌握流动口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在流动人口中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商洛市3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内的建筑工人、宾馆和酒楼服务员、美容美发人员AIDS知识和态度进行调查。结果流动人口总体上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缺乏了解,知识水平普遍较低,54.6%的被调查人员认为看起来健康的人不会携带艾滋病毒,对目前艾滋病是否有可靠的疫苗以及母婴传播预防等问题更是缺乏了解。被调查的流动人口中有50.0%的人对艾滋病毒感染者感到害怕、紧张并会躲避,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以电视最高。结论流动人口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对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必须加强综合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3.
《基层医学论坛》2011,(13):F0004-F0004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表示,一种可以骗过致命艾滋病毒的疫苗,可能会在明年进行人类临床试验。一个国际科研组设计的这种“镶嵌疫苗”能够适应不断变异的艾滋病毒。艾滋病毒能够迅速变异,这使当前的药物对它毫无办法。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贝特.科伯是该科研组的一名成员,她已经在这个项目工作20多年。她说:“研究艾滋病毒就如同踏上了一条进化快车道。要是你只用一种药物,艾滋病毒能通过进化轻松避开它。这也是治疗这种疾病同时要用3或4种药物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基层医学论坛》2011,(14):F0004-F0004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表示,一种可以骗过致命艾滋病毒的疫苗,可能会在明年进行人类临床试验。一个国际科研组设计的这种“镶嵌疫苗”能够适应不断变异的艾滋病毒。艾滋病毒能够迅速变异,这使当前的药物对它毫无办法。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贝特·科伯是该科研组的一名成员,她已经在这个项目工作20多年。她说:“研究艾滋病毒就如同踏上了一条进化快车道。要是你只用一种药物,艾滋病毒能通过进化轻松避开它。这也是治疗这种疾病同时要用3或4种药物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最近,美国有两个科学家小组找到了一些证据,证明阿斯匹林至少在试管内具有抑制艾滋病毒繁殖的作用。其中一个小组目前正在试验阿斯匹林对感染了艾滋病毒的人的作用。如果试验结果显示阿斯匹林在这方面确有实效的话,阿斯匹林的适应证将会增加一个新病种,即艾滋病。这两项研究为近年来有关阿斯匹林可能对艾滋病毒有作用的猜想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致死性传染病。世界上每天平均有1.6万人感染艾滋病毒.我国每年以40%的速度出现新的艾滋病毒感染者.而且大部分是青壮年。控制艾滋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是加大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力度。因此.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是当前最好的疫苗。为了解高职高专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我们于2004年9月-2005年1月对某地三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圣地亚哥Salk生物科学研究所的Jonas Salk在第五届艾滋病(AIDS)国际会议上介绍了艾滋病疫苗。此疫苗虽为早期初步的,但令人鼓舞,感染HIV的黑猩猩和人的试验结果,不同于绝大多数实验性AIDS疫苗。过去的疫苗是用小量HIV触发一种保护性免疫反应,Salk的疫苗含有经化学物质和照射处理的完整灭活AIDS病毒。Salk用同样方法在50年代制造了第一种面向市场的抗脊髓灰质炎疫苗。其它试验性AIDS疫苗利用HIV病毒外壳的蛋白质来刺激免疫,经化学照射处理的Salk疫苗分解这种外壳。这种疫苗看来还可消除来自黑猩猩的HIV,提示它不仅可以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8.
参考译文正在考虑的另一种方法是:在感染后接种疫苗,类似于治疗狂犬病的方法。这种类型的免疫疗法的妙处在于它能防止已遭感染的病人不致发病。小儿麻痹疫苗的首创者琼斯·索尔克博士提出了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方法:用一完整的灭活病毒制成艾滋病疫苗。他的同事,国家卫生学院神经研究所的病毒学家小克莱伦斯·J·吉布斯博士,继而又对黑猩猩做了实验。黑猩猩是已知能在实验室里感染艾滋病毒的唯一动物。两个感染艾滋病毒的黑猩猩经接种疫苗后,其抗体急剧增加。几个月之后,并没有在它们的血液中查到病毒。另一个未经感染的黑猩猩也接种了疫苗,则产生很强的抗体反应。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AIDS)在世界上的蔓延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尽管目前仍无有效治疗的药物和预防的疫苗,但科学界始终没有间断对防治艾滋病的研究。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艾滋病的最新研究成果综术如下。1 发现可抑制艾滋病毒复制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0.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F0004-F0004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表示,一种可以骗过致命艾滋病毒的疫苗,可能会在明年进行人类,临床试验。一个国际科研组设计的这种“镶嵌疫苗”能够适应不断变异的艾滋病毒。艾滋病毒能够迅速变异,这使当前的药物对它毫无办法。  相似文献   

11.
人类对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虽已经历了十几年的历程,但至今尚无一种能用于人体的既安全又有效的疫苗问世,因为艾滋病毒(HIV)的高度变异性给疫苗的研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近些年来,人们对HIV的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成果促进了AIDS疫苗的研究,一些减毒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等的动物实验获得成功,其它类型的疫苗也在研制中,可望在不久的将来人类能够应用疫苗预防和治疗艾滋病。  相似文献   

12.
《安徽医学》2010,31(7):802-802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两种可有效中和艾滋病病毒的人体抗体,能阻止90%以上已知的艾滋病病毒菌株侵袭人体细胞。这两种抗体可用于研发更有效的艾滋病疫苗,阻止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细胞。  相似文献   

13.
衡阳市商店职员1995、2001年对艾滋病认知、态度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近6年衡阳市商店职员对艾滋病认知,态度的变化。方法 分别于1995年与2001年采用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衡阳市中山路商店职员进行抽样,被抽取的研究对象以匿名问卷的方式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结果 商店职员有90.0%的人知道性接触与血液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仍有19.1%的认为外表健康的人一定没有感染艾滋病毒,有29.0%的人不知道艾滋病毒健康病原携带者能传播艾滋病,有30.0%左右的人认为日常生活接触会传播艾滋病,知道避孕套能预防艾滋病的人只有61.1%,一部分人对艾滋病患者会采取歧视态度,两次调查都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无需了解艾滋病知识。结论 近6年衡阳市商店职员的艾滋病知识有所增加,但对艾滋病的了解仍很片面,有必要针对薄弱环节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4.
最近,美国官员允许进行第二种艾滋病(AIDS)疫苗的人类试验。此疫苗由Bristol-Myers公司的一个分部西雅图肿瘤研究所研制。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合作研究者Ann Collier  相似文献   

15.
1998年6月,志愿者开始接受由Vax Gen公司生产的艾滋病疫苗注射剂,以确定此疫苗是否能使人们防御艾滋病病毒感染。这是第一次将艾滋病疫苗用于人类的大规模试验,也是此疫苗在FDA批准之前的最后一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非常关注的社会热点。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人以来,全球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或流行艾滋病。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3000万艾滋病感染者,1390万人死于艾滋病。1985年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人,1998年底全国报告艾滋病毒感染者11170例,艾滋病人338例,死亡184例。据国内专家分析我国实际的艾滋病毒感染人数已超过30万,并预测至2000年感染人数将超过百万。而在这其中更让我们感到焦虑的是:——全球1/3的艾滋病毒感染是青少年。——90%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并以每天16000个新感染者的速度…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技术不久将可使研究人员生产一些特制的疫苗,可立即保护人体免患许多疾病。这种方法可从病毒中分离出刺激免疫反应的特殊蛋白,并使它们在免疫动物体内诱导出高效免疫反应。此技术最后将生产抗下述疾病,如疱疹、肝炎、流感的疫苗,甚至为AIDS疫苗奠定基础。但研究人员强调说,在人身上试用这些疫苗之前,必须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广泛试验。 St Andrew大学Rick Randall和Dan Young正在研制这种新型疫苗。起点是一个固体颗粒,约一个细菌大小。研究人员将这种固体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15年间,HIV(艾滋病病毒)疫苗的研制和评估都是在发达西方国家中进行的。早期的HIV候选疫苗采用西方国家流行的HIV-1 B亚型毒株制备,而大多数疫苗的临床试验则在美国和欧洲进行。从全球来说,迄今检测疫苗是否安全和有效的第Ⅰ和第Ⅱ阶段的试验已超过80次,但仅有一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日报供本报特稿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9日报道,美国科学家日前宣布,可以利用在蜂刺毒素中发现的化学物质毁灭艾滋病毒,防止艾滋病传播但又不伤及周围正常细胞。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经长期研究发现,蜂刺中的化学物质蜂毒肽可以刺穿艾滋病毒的保护外层,毁灭艾滋病  相似文献   

20.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流行病学家于1981年在美国首先发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AIDS或艾滋病),并证明这是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而后经过两年的努力,于1983~1984年先后由法国的Montagnier(巴斯德研究所)等机构的实验室从艾滋病人分离到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俗称艾滋病毒。从HIV发现至今的10几年时间里,有关HIV在各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对各类抗原决定簇及其免疫功能的深入研究,大大推动了HIV疫苗研究的发展。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HIV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