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 CRISPR/Cas13a 的 TP53 R248W 变异体的快速检测技术。方法:根据 Over?lap PCR 技术,以 TP53野生型质粒为模板构建TP53 R248W变异体质粒;对TP53R248W变异体扩增产物大小,扩增反应条件及crRNA长度和浓度进行优化,初步建立基于CRISPR/Cas13a的R248W变异体快速检测方法;利用不同突变率TP53 R248W变异体及模拟血浆 ctDNA,评价 CRISPR/Cas13a 方法的检测灵敏度。结果:建立的 CRISPR/Cas13a 方法成功检测出产物大小为 368 bp 的 TP53 R248W片段;在0.05~0.25 μmol/L浓度范围内,crRNA浓度越高,检测结果相对荧光值越高;该方法检测TP53 R248W变异体的灵敏度为1×104 拷贝/μL,最低可以检测出突变率为0.01%的变异体。结论:建立的CRISPR/Cas13a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 特异等优点,为组织和血浆中的TP53 R248W变异体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甲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IL-6、IL-8、TNF-α和IFN-α2a水平,并探讨在甲型肝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夹心ELISA法。结果:sIL-2R、IL-6水平分别为311.9±140.2U/ml、144.3±115.6pg/ml,IL-8、TNF-α和IFN-α2a阳性率也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提示sIL-2R、IL-6、IL-8、TNF-α和IFN-α2a测定对于甲型肝炎病情监测和指导临床判断疗效是一类新的、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拟探索KCNH2编码心肌细胞快速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rapidly activating delayed rectifier K+ channel, IKr)α亚基(the human ether-à-go-go-related gene,hERG)转录产物——hERG1a特有突变H70R对hERG1a单源四聚体通道(IhERG1a)及hERG1a/ hERG1b二源四聚体通道(IhERG1a/hERG1b)功能的影响,明确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以脂质体转染技术通过HEK293细胞表达可疑致病突变。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IhERG1a、IhERG1a/hERG1b电流。结果 H70R对IhERG1a/ hERG1b电流密度抑制较IhERG1a更为显著(61% vs 42%;P<0.001);且至稳态激活曲线左移,显著降低半激活电压(P<0.05);H70R对IhERG1a和IhERG1a/hERG1b通道灭活动力学无显著影响(P>0.05),IhERG1a/hERG1b较IhERG1a灭活显著加快(P>0.05)。结论 H70R对IhERG1a及IhERG1a/hERG1b通道功能影响趋势一致,但对IhERG1a/hERG1b通道电流抑制更为显著,IhERG1a/hERG1b较IhERG1a灭活显著加快,提示在hERG相关临床致病突变研究中应重视IhERG1a/hERG1b通道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6.
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动态心电图24h记录到的37例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患者的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对长R-R间期与睡眠相关或不相关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37例患者共出现长R—R间期(≥2.0s)526次,白天65次(12.4%1,夜间461次(87.6%);平均心室率〈60次,分者25例、≥60次/分者12例;37例患者的长R—R间期在2.0~4.9s之间。长R—R间期与睡眠相关者29例、不相关者8例。结论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多发生在夜间睡眠状态。与睡眠呈显著相关性(P〈0.01),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为非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一般无临床意义,诊断心房颤动伴Ⅱ°房室传导阻滞(AVB)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7.
王茸 《辽宁医学杂志》2009,23(6):309-310
细胞因子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多肽,对于细胞的生长与分化、造血和炎症以及免疫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有关细胞因子的产生机理、水平变化与某些疾病的关系及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8.
心室停搏是心脏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引起心室停搏与诸多因素有关。为此 ,笔者认为有必要对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 ( DCG)中出现长R-R间期 (长间期 )的发生机制进行探讨 ,以明确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为我院 1 997年 3月~ 1 999年 3月住院及门诊接受 DCG检查的患者 46例 ,男 2 7例 ,女 1 9例 ,年龄 2 3~ 88岁 ,平均年龄 5 8岁。冠心病 2 3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2例 ,风湿性心脏病 6例 ,病毒性心肌炎 3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5例 ,肺源性心脏病 1例 ,无明显异常者 6例。以上 46例患者均符合下列条件 :1在 1次 DCG中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i R26a靶向EZH2抑制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设计合成mi R26a mimic,将细胞分为转染试剂对照组(mock)、阴性对照组(control)和mi R26a mimic组,采用Real-time PCR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i R26a的表达水平,MTT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i R26a与EZH2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EZH2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分析及流式细胞术的检测证实过表达mi R26a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效应,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以及Western blot的结果均证实mi R26a能够显著下调EZH2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 mi R26a能够显著抑制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活性,并且与EZH2之间存在良好的靶向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甘舒霖30R和诺和灵30R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甘舒霖30R治疗,B组给予诺和灵30R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FBG、2hBG、HbA1c指标以及血糖达标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甘舒霖30R和诺和灵30R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诺和灵30R与诺和灵50R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东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252-253
目的 观察比较诺和灵30R、诺和灵50R两种预混剂型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诺和灵30R、诺和灵50R治疗,通过观察早晚餐前及餐后2h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以及胰岛素平均日用量等判断疗效.结果 诺和灵50R降餐后2h血糖效果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优于诺和灵30R.结论 诺和灵50R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疗效优于诺和灵30R.  相似文献   

14.
报告30例心房纤颤伴长R ̄R间期,对病因、诱因、预后及鉴别诊断进行讨论。认为它是估计房颤时房室传导功能的参考标准,并常常是洋地黄过量及抗心率失常药物使用不当引起。  相似文献   

15.
马向东 《求医问药》2014,(3X):49-49
目的:比较用甘舒霖30R和用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诺和灵30R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甘舒霖30R进行治疗。连续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低血糖的发生率和胰岛素的使用剂量方面,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甘舒霖30R和用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没有明显差异,因此这两种药物可以替换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R)和人胰岛素(诺和灵R)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对76例需胰岛素长期治疗的T2DM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组39例,诺和灵组37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血糖达标所需的时间、达标后每日所需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发生次数、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Hbβ1c)的变化.结果:①两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血糖、Hbβ1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C肽显著升高(P<0.01).②两组治疗后比较空愎血糖、空服C肽、睡前血糖、达标后胰岛素每日所需剂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餐后血糖、Hbβ1c、餐后C肽、低血糖发生次数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诺和锐R和诺和灵R均能有效地降低血糖、Hbβ1c,升高C肽;诺和锐在控制餐后血糖、升高餐后C肽、减少低血糖发生方面较诺和灵R更具优点.  相似文献   

17.
炎前因子主要包括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这4种单核因子是介导体内炎症反应和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18.
以胃癌的病期及生物学行为探讨R2,R3手术适应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比观察不同病期和生物学行为胃癌的R2、R3手术疗效,探讨合理选择两种术式的适应证。结果表明:TNMⅠ期(Ⅰ3、Ⅰb、)R2、R3术后5年生存率基本相同,R2即可根治。Ⅱ、Ⅲa期,R3优于R2。Ⅲb、Ⅳ期胃癌,R3仍比R2的5年生存率提高25.5%。早期癌及BorrmannⅠ、Ⅱ型者两组相似,R3对BorrmannⅢ、Ⅳ型癌可提高根治的疗效。Ⅰa、Ⅰb期的胃壁内癌,淋巴结转移限于第一站者,R2即可达到根治;Ⅱ期以上侵透浆膜者,R3手术辅助防治腹膜转移的措施仍可提高5年生存率。病理学的弥慢性生长方式、未分化癌及淋巴管癌栓者、生物学行为较差,对进行期病例,应选择R3扩大淋巴结清除术。  相似文献   

19.
C5a是最重要的补体活化产物之一,它与相应的C5a受体结合被激活后,参与了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如急性肺损伤、脓毒血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如何阻断C5a信号的下传,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一直是免疫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C5a和C5a受体的拮抗剂主要分为抗C5a抗体、小分子拮抗剂、C5a反义肽、C5a突变体和细菌来源的趋化抑制蛋白等。本文着重介绍C5a和C5a受体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相关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过去的观点认为房颤伴有长R—R间歇是房颤伴Ⅱ°房室传导阻滞 (Ⅱ°A—VB) ,而且是停用洋地黄的指征。近来不少学者对其提出异议 ,认为房颤时出现长R—R间歇是房室结内连续的隐匿性传导所致 ,而不是Ⅱ°A—VB ,而且对于心衰的病人 ,不应作为停用洋地黄的指征。有人对房颤伴长R—R间期 (R—R为 1 5~ 2 1s)的病人 1 5例进行成功转律。转律后全部转为窦性心律 ,无 1例出现A—VB[1] 。我们近年来也对 2 1例房颤伴长R—R间期的病人进行转律 ,目的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且对房颤伴Ⅱ°A—VB有一种新的认识。1 资料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