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很高的死亡率,85%的肺癌患者组织学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较差,与诊断晚、复发风险高、药物耐药等有关。端粒酶是细胞存活的关键酶,它能维持细胞端粒的长度,使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和永生化的潜能。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编码)是端粒酶的催化亚基,能激活端粒酶,为细胞提供癌变的可能。TERT启动子突变被证明是激活端粒酶的一种新的遗传机制,并存在于多种人类肿瘤中。端粒酶激活和端粒损伤与人类肺癌的发生有关,且TERT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易感性及预后有关。本文总结了TERT启动子突变及TERT多态性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以及它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及靶向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和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对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行手术切除且术后病理提示为高级别胶质瘤的患者63例(WHO Ⅲ级27例,Ⅳ级36例),完善临床资料、随访资料、分子检测结果。应用Sanger测序法检测样本中IDH1和TERT启动子突变情况,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不同亚组,通过比较其生存期的差异,分析基因突变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63例高级别胶质瘤中,IDH1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4和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ERT突变型和野生型的中位生存期无明显差异(P>0.05)。IDH1突变为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良好的因素,TERT突变不能单独提示预后,二者联合分析提示:IDH1突变/TERT突变组预后最好,IDH1野生/TERT突变组预后最差,IDH1突变/TERT野生组预后稍好于IDH1野生/TERT野生组,四组间预后有明显差异。结论:IDH1突变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有较好的临床预后,在此基础上,TERT启动子突变检测有助于进一步划分其预后分层。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分析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 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肝细胞癌(TCGA-LIHC)和GSE124535数据集,分析TERT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细胞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识别与TERT相关的生物学途径。利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算法评估免疫细胞浸润,并分析TERT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结果 在TCGA数据库和GSE124535数据集中,TERT在肝细胞肝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均P<0.001)。在TCGA数据库中,TERT高表达肝细胞肝癌患者显示出较差的总生存时间(P=0.037)和无进展间隔时间(P=0.006)。在GSE124535数据集中,TERT高表达肝细胞肝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较差(P=0.190)。GSEA结果显示,端粒维持和细胞周期通路在TERT高表达组中显著富集。ssGSEA结果显示,TERT高表达组中CD8+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浸润水平较低,2型辅助T细胞浸润水平较高(均P<0.05)。结论 TERT高表达可能通过...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区突变与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Sanger测序技术检测78例脑胶质瘤组织中TERT启动子区C228T和C250T位点的突变情况,分析TERT启动子区突变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TERT启动子区突变在脑胶质瘤中的发生率为32.1%,在低级别(Ⅰ~Ⅱ)和高级别(Ⅲ~Ⅳ)胶质瘤中突变分别占28.0%和34.0%。其中少突星形细胞瘤中突变占57.1%,胶质母细胞瘤中突变占44.4%,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中突变分别占28.6%和23.1%。TERT启动子区突变与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显著相关,突变型术后生存时间显著短于野生型(P=0.001)。按低级别和高级别分组独立分析后发现,TERT启动子区突变在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中均与不良预后相关(P值分别为0.019和0.018)。Cox回归分析表明,TERT启动子区突变和术后放化疗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P=0.002,HR=3.486,95%CI: 1.591 ~7.637;P=0.004,HR=0.331,95%CI:0.156~0.699)。结论:TERT启动子区突变频繁发生于脑胶质瘤中,突变型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间甘肃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29例经临床病理确诊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5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和31例正常甲状腺组织。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直接测序法对所有组织中TERT启动子突变进行检测。结果 DTC中,TERT C228T/C250T突变率为7.9%(18/229),其中TERT C228T位点突变率为0.9%(2/229),TERT C250T位点突变率为7.0%(16/229),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甲状腺组织均未发生该突变。TERT启动子突变与DTC患者性别、年龄和复发危险度分层均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检测TERT启动子突变可以帮助区分甲状腺肿瘤良恶性,对患者预后评估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区的序列特征、转录因子及其结合位点。方法:从NCBI数据库中获取人TERT基因组序列及其启动子序列:利用EMBOSS 6.6.0、CpGfinder 1.0和MethPrimer 1.0软件预测启动子区CpG岛的位置;利用Patch 1.0和PROMO 3.0.2软件预测可与TERT基因结合的潜在转录因子及结合位点。结果:TERT基因定位于5q 13.33,基因序列全长共41 881bp,其启动子位于TERT基因5`端上游2500bp处,全长2043bp。TERT基因启动子区可能存在2个CpG岛和118个转录因子。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hTERT基因启动子进行预测分析,可提高对hTERT基因启动子的研究效率,以便更加深入了解hTERT基因的调控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3.
端粒酶与癌症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酶是一种能以自身的RNA模板合成端粒重复序列的逆转录酶,其活性的变化与细胞衰老、永生化和癌变密切相关。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中具有端粒酶活性,提示端粒酶的活化是以上各变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端粒酶已被视为广谱的恶性肿瘤标记物之一,端粒酶抑制剂在癌症治疗中已显示出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4.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包括结直肠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并且研究发现人端粒酶组成成分之一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能够间接反应端粒酶的活性状态。现综述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肝癌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活性与c myc的表达及其在肝癌发生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TRAP ELISA法和RT PCR分别测定肝癌细胞株端粒酶活性、htert和c myc表达 ;将c myc表达质粒与含有htert启动子序列的报告基因质粒共转染COS 7细胞后测定启动子活性。结果 肝癌细胞株均有端粒酶活性表达 ;htert和c mycmRNA表达明显增高 ;外源性c myc可上调htert启动子活性。 结论 在肝癌细胞株中 ,c myc和htert的表达均增强且有着重要的相关性 ;c myc对htert基因调控可能是激活端粒酶诱发肝癌发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表达、hTERT启动子转录活性及其转录调控基因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加药多西紫杉醇24、48和72h后收集细胞,MTT比色法测定IC50值;分别采用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和RT-PCR法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 mRNA的表达;Luciferase法检测hTERT启动子活性;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多西紫杉醇可以明显抑制胃癌细胞BGC-823的端粒酶活性和hTERT mRNA的表达,呈一定的时效、量效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多西紫杉醇对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抑制了hTERT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表达,同时对启动子转录活性调控蛋白c-myc表达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结论:hTERT mRNA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和演进有关,癌基因c-myc可能通过参与hTERT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表达调控而调控hTERT mRNA表达。多西紫杉醇抑制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可能与其抑制BGC-823细胞hTERT启动子转录活性和c-myc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7.
18.
端粒酶表达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其组分之一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激活是端粒酶表达的限速步骤,决定着端粒酶活性的高低。hTERT的激活表达又受多种因素调控,特别是其启动子区甲基化。本文对近年来hTER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状态、位点、作用及临床意义等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肝活检组织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用于肌细胞癌(HCC)诊断的可行性。方法:HCC共28例,每例HCC肿瘤切除后立即得过且过上肿瘤模拟细针穿刺,应用非放射性同位素银染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分别对28例模拟肝穿组织和28例肿瘤切取组织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模拟肝穿组织与肿瘤切取组织的端粒酶有同等的效果。该结果提示,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在HCC的诊断,治疗效果评价和预后的判断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刘燕  邓志华 《肿瘤学杂志》2009,15(2):150-152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具有在端粒酶阳性的肿瘤细胞中特异高表达的特点,使其成为肿瘤基因治疗较为理想的靶点。国内外学者利用hTERT启动子构建靶向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表达载体也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全文就hTERT启动子靶向治疗肿瘤的一些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