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异丙肾上腺素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曹立珍  毛一卿  谭焕然 《药学学报》2000,35(11):801-805
目的 研究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 Iso)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与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sc大剂量Iso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Fas,CPP32,Bcl-2和Bax在心肌的表达。并用同样方法,观察苦豆碱(aloperine, Alo, 20 mg.kg-1)和普萘洛尔(propranolol, Prop, 2 mg.kg-1)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的Fas,CPP32和Bcl-2基因表达显著增加,Bax变化不明显;Alo和Prop能降低缺血心肌中Fas和CPP32基因的表达,增加Bcl-2基因的表达,且Prop对Bax表达有下调作用。结论 sc大剂量Iso可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异常表达;Alo和Prop对该模型大鼠心肌相应基因的异常表达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δ阿片受体激动剂D-丙2,D-亮5脑啡肽(〔D-Ala2,D-Leu5〕-enkephali,DADLE)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组织Bc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DADLE对心肌组织保护的可能机理。方法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CLP)法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SD大鼠54只(雌雄不拘),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CLP组(n=18)、DADLE组(n=18)和假手术(SHAM)组(n=18)。在不同时间点(6h、12h、24h)处死大鼠,原位末端标记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并比较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CLP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害较SHAM组明显严重,DADLE组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明显改善;CLP组大鼠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指数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1),以12h组最明显(P〈0.01),各DADLE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1);CLP组大鼠心肌组织Caspase-3的表达比SHAM组明显增加(P〈0.01)、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DADLE组心肌组织Caspase-3的表达较CLP组明显降低(P〈0.01)、Bcl-2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心肌组织Caspase-3的表达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正相关(r=0.92,P〈0.01),Bcl-2的表达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负相关(r=-0.94,P〈0.01)。结论 DADLE明显改善脓毒症大鼠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其作用机理可能与DADLE下调Caspase-3表达、上调Bcl-2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山楂叶总黄酮对实验性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山楂叶总黄酮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及山楂叶总黄酮组(50,100,200 mg.kg-1),采用异丙肾上腺素(给药剂量10 mg.kg-1,每日1次,连续2 d)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的变化,测定血浆的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并观察心肌缺血大鼠心肌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山楂叶总黄酮(50,100,200 mg.kg-1)均可有效对抗异丙肾上腺素所致急性大鼠心肌缺血心电图ST段的抬高,降低血浆LDH和CK活力(P〈0.05或P〈0.01),增加心肌组织CAT和SOD的活力(P〈0.05或P〈0.01),并减少MDA生成(P〈0.05或P〈0.01),减轻心肌病理变化。结论山楂叶总黄酮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褪黑素(melatonin,MT)对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将5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MT组及异丙肾上腺素组(ISO组)各20只,对照组12只。MT组及ISO组给予ISO皮下多点注射ISO建立心衰模型,造模成功后MT组给予MT治疗,ISO组不给予MT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置。8周后,随机从各组选取存活大鼠各10只,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并测定心肌组织SOD、GSH-PX活性及MDA的含量;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与对照组大鼠比较,ISO组及MT组大鼠LVEDD、LVESD明显扩大(P〈0.05或P〈0.01),LVEF、FS明显降低(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1),心肌组织MDA含量升高(P〈0.01),SOD、GSH-Px活性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或0.01);与ISO组大鼠比较,MT组大鼠LVEDD、LVESD明显减小(P〈0.05),LVEF、FS明显增加(P〈0.05),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减低(P〈0.01),心肌组织MDA含量下降(P〈0.05),SOD、GSH-Px活性亦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MT能够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的氧化应激反应及心肌细胞凋亡,并具有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果糖二磷酸钠对大鼠心肌缺血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口服果糖二磷酸钠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的凋亡及对心肌细胞肌浆网钙泵活性的影响。方法 在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造成的心肌缺血坏死模型上 ,同时给予果糖二磷酸钠灌胃 ,观察心肌病理变化 ,以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心肌细胞Fas、Bcl 2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 ,及应用 p 硝苯基磷酸法测定心肌细胞肌浆网钙泵活性变化 ,应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心肌钙含量。结果 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可导致明显的心肌缺血坏死及纤维化 ;缺血心肌组织中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Fas、Bcl 2基因蛋白表达量增加 (P <0 0 1) ,同时心肌细胞肌浆网钙泵活性降低 (P <0 0 5 )而心肌的钙含量却升高 (P <0 0 5 )。应用果糖二磷酸钠灌胃治疗能明显减轻心肌坏死及纤维化 (P <0 0 1) ,降低心肌组织细胞的凋亡 (P <0 0 5 )、心肌组织Fas基因的蛋白表达 (P <0 0 5 )及上调Bcl 2基因的蛋白的表达 (P <0 0 5 ) ;而且可以部分恢复心肌细胞肌浆网的钙泵活性 (P <0 0 5 ) ,降低心肌钙含量 (P <0 0 5 )。结论 口服果糖二磷酸钠可以保护由儿茶酚胺增多所引起的心肌缺血损伤 ,其机制与其能恢复心肌细胞肌浆网上的钙泵活性 ,调节心肌细胞的钙代谢紊乱 ,并抑制心肌缺血引起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陶霞  刘皋林  苏定冯 《中国药房》2002,13(11):648-650
目的:研究去窦弓神经(SAD)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时程。方法:10周龄SD大鼠行SAD术或假手术(Sham),术后4、8、16和32周对SAD及相应Sham组大鼠的心肌连续切片,采用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ABC法检测Bcl-2、Bax、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Sham组相比,SAD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Bcl-2表达减少,Bax、Fas、Fas-L表达增高,Bcl-2/Bax比率降低。结论:心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失调可能参与SAD大鼠的心肌重构,且具有一定的时间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参乌冠心颗粒剂防治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连续多点皮下注射,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动物模型。运用DNA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复方参乌冠心颗粒剂对缺血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①参乌冠心颗粒剂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作用。②参乌冠心颗粒剂可显著下调Fas基因的蛋白表达,上调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明显抑制和阻断心肌细胞发生凋亡。③参乌冠心颗粒剂可能通过抑制和阻断心肌细胞过度凋亡的发生而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结论通过调节缺血心肌Fas、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从而抑制和阻断细胞凋亡的发生,说明中药复方参乌冠心颗粒剂具有防治冠心病心肌缺血损伤的分子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肥厚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肥厚组和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组。测定左室指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R),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部分心肌组织进行HE、VG染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肌肥厚组左室指数、左室全心比、ACE活性、AngⅡ浓度及AT1R阳性表达率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肌肥厚组相比,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组左室指数、左室全心比、ACE活性、AngⅡ浓度及AT1R阳性表达灰度值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CE活性、AT1R阳性表达灰度值仍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组织局部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化,导致心肌细胞肥大,胶原增生。PD142893可以部分抑制这一作用,内皮素可能参与了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埃他卡林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观察埃他卡林(iptakalim,IPT)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法,Lowry法测定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结果①剂量为1×10-5mol.L-1的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能有效地诱导心肌细胞肥大;②IPT能剂量依赖性抑制ISO诱导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和心肌细胞游离Ca2+浓度增加。结论IPT能明显抑制ISO诱导的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的增加,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2+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硝酸甘油对持续心肌缺血心肌细胞凋亡以及对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动物模型,用原位标记与半定量分析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程度;以S-P免疫组化分别检测Fas基因蛋白。结果:持续心肌缺血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细胞凋亡程度明显增加,Fas-L蛋白、Bcl-2蛋白的表达都有明显增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硝酸甘油组与持续心肌缺血组比较,心肌细胞凋亡程度明显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Bcl-2蛋白表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Fas—L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硝酸甘油能够减轻持续心肌缺血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M3受体对大鼠缺血性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给予M3受体激动剂胆碱或阻断剂4DAMP进行干预,观察M3受体对其的影响。结果缺血前15 min iv胆碱10 mg·kg-1可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减少凋亡细胞的数量(P<0.01),并可增加Bcl-2表达,减少Fas表达。预先5 min iv 4DAMP 0.12 mg·kg-1阻断心肌M3受体可逆转胆碱的作用。结论激动M3受体对结扎大鼠冠状动脉诱导的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Bcl-2和Fas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丹参酮IIA改善脓毒症大鼠心肌凋亡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花生四烯酸环氧化酶-2途径。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CLP),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Tan IIA组和Celecoxib组,后两组于CLP后给予丹参酮IIA(Tan IIA)腹腔注射处理,Celecoxib组同时选用花生四烯酸环氧化酶-2的特异性抑制剂塞来昔布灌胃处理,分析治疗12 h后的心肌细胞的炎性氧化因子(TNF-α、IL -1β、MDA、SOD)含量、凋亡情况、心肌促凋亡基因(Bax、Fas、 P53和Caspase-3)和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情况以及左心室心肌COX-2的mRNA、蛋白表达和活性水平。结果: 与Sham组相比,CLP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5);COX-2的蛋白、mRNA表达水平增加、活性增强;Bax、fas、 P53及Caspase-3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上升(P<0.05),Bcl-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给予丹参酮ⅡA处理的脓毒症大鼠,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在丹参酮ⅡA处理的同时给予赛来昔布干预后,上述指标水平与仅用丹参酮ⅡA处理后相似(P>0.05)。结论: 丹参酮IIA对脓毒症大鼠心肌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花生四烯酸环氧化酶(COX-2)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尼可地尔对心肌肥厚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KATP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nicorandil,Nic)对甲状腺素诱发的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连续10 d,ip,左旋甲状腺素(L-thyroxine,L-thy)造心肌肥厚模型,造模第3天开始Nic灌胃给药,共8 d。观察Nic对大鼠心重指数、组织形态学,心肌线粒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Na -K -ATP酶、Ca2 -ATP酶活力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Nic对心肌Fas,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Nic显著降低大鼠的心重指数及改善病理改变,提高心肌线粒体中SOD活性,减少MDA含量,并显著增加Na -K -ATP酶、Ca2 -ATP酶活力;Nic明显抑制肥厚心肌Fas的表达,促进Bel-2的表达。KATP通道的阻滞剂格列苯脲可减弱Nic的上述作用。结论:Nic能显著抑制L-Thy诱发的大鼠心肌肥厚,对肥厚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Nic通过开放KATP通道从而抑制心肌细胞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显著改善能量供应以及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验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组织Fas、Fas配体(FasL)蛋白及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的变化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干预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3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慢性心力衰竭组和雷米普利组各10只。通过缩窄Wistar大鼠腹主动脉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以雷米普利进行干预,对照观察血流动力学、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组织Fas、FasL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慢性心力衰竭组左心室舒张末压、心率显著升高(P<0.01);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内压最大收缩率、左心室内压最大舒张率显著降低(P<0.01)。雷米普利组舒张压、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压、心率显著低于慢性心力衰竭组(P<0.01),左心室内最大收缩率、左心室内最大舒张率显著高于慢性心力衰竭组(P<0.01)。慢性心力衰竭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组织Fas、FasL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慢性心力衰竭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及Fas/FasL系统的参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组织Fas、FasL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增高,雷米普利长期干预慢性心力衰竭,能够降低细胞凋亡及Fas、FasL基因的表达,可能与其减少Fas/FasL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发生、改善心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赤芍总苷对大鼠缺血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赤芍总苷(TPG)对异丙基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心肌缺血损伤大鼠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Rona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检测和对比分析正常对照组、ISO损伤组、TPG防治组、TPG治疗组和心得安阳性对照组的心肌细胞早期凋亡率、心肌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ISO损伤组比较,TPG防治组和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现为大鼠早期心肌细胞凋亡率和促凋亡基因Bax及其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而抑凋亡基因Bcl-2及其蛋白的表达量有所增高,Bcl-2/Bax蛋白比值明显高于ISO损伤组。结论TPG对ISO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时的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药用机制可能与激活Bcl-2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抑制Bax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提高Bcl-2/Bax蛋白比值,从而有效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蜂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Fas、Bax、Bcl2、p53基因蛋白表达。结果缺血30min,再灌注48h后,模型组和蜂胶总黄酮组的大鼠心肌Fas基因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且蜂胶总黄酮组的Fas表达均低于模型组,证明蜂胶总黄酮对Fas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Bax基因的蛋白表达:模型组与蜂胶总黄酮组均高于假手术组,但蜂胶总黄酮组与模型组之间并无差异。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模型组与蜂胶总黄酮组均高于假手术组,其中蜂胶总黄酮高剂量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其它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53基因蛋白表达:各组切片经免疫组化反应后,均未见明显的p53基因蛋白表达迹象。结论蜂胶总黄酮通过抑制Fas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而减少了心肌细胞的凋亡,保护了心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7.
18.
M3受体对体外H2O2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M3受体激动对H2O2诱导的大鼠培养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进一步阐明其机制。方法末端标记法 (TUNEL)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和Fas的表达;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a2+i荧光强度变化。结果M3受体激动剂胆碱(10 mmol·L-1)可减少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数量,并可增加心肌Bcl-2的表达,减少Fas表达,抑制H2O2诱导的[Ca2+i荧光强度的升高。但预先应用4DAMP (10 nmol·L-1)阻断M3受体可逆转胆碱作用。结论激动M3受体对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Bcl-2和Fas表达以及下调[Ca2+i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