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6,(3):267-270
目的:探讨酸柏栀油软胶囊抗氧化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高、中、低酸柏栀软胶囊组和辛伐他汀组。对照组正常饮食,其他组高脂饮食,4周后,眼眶采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建立后,对照组不做处理,其他组均在每天上午9:00按1ml/100g剂量灌胃: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0.3mg/100g),高剂量组给予酸柏栀油软胶囊(0.45g/100g),中剂量组给予酸柏栀油软胶囊(0.18g/100g),低剂量组给予酸柏栀油软胶囊(0.072g/100g)。5周后,水合氯醛腹腔麻醉,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浆中TG、CH、HDL、LDL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水平。结果:高脂饮食4周后,高脂饮食大鼠血浆CH、HDL、LDL水平高于对照组,T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5周后,酸柏栀油软胶囊均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升高血清T-SOD(P<0.01);高剂量组降低LDL-C和TG水平(P<0.05)。结论:酸柏栀油软胶囊具有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升高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生长抑素对单纯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 96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常规治疗+0.3mg生长抑素(奥曲肽)为低剂量组、常规治疗+0.6mg生长抑素为中剂量组、常规治疗+1.2mg生长抑素为高剂量组。治疗时间7~14天,定期评定患者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部平片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和梗阻解除率,胃肠减压导管引流量。结果 4组患者梗阻解除率分别为83.3%、87.5%、91.7%、91.7%。应用生长抑素后胃肠减压引流量次日起明显减少,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缓解较快,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提前,中、高剂量组的肠梗阻症状缓解较对照组明显(P<0.01),较低剂量组恢复要好(P<0.05)。但中、高剂量组的肠梗阻症状缓解情况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联合应用常规治疗与生长抑素能有效改善肠梗阻症状,使用中剂量生长抑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复方谷氨酰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卫东  李翠霞  洪华  陈荣琳 《重庆医学》2011,40(15):1527-1528
目的观察复方谷氨酰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5例符合罗马Ⅱ标准的IBS患者,随机分为3组,通过双盲对照实验,观察复方谷氨酰胺(治疗组)、双歧杆菌(对照组)和维生素C片(安慰剂组)对IBS的疗效。结果复方谷氨酰胺组的总有效率为88.0%,双歧杆菌组为80.0%,复方谷氨酰胺组的总有效率比双歧杆菌组高,但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剂组的总有效率为52.0%,复方谷氨酰胺组和双歧杆菌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安慰剂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谷氨酰胺与双歧杆菌对IBS均有较好的疗效,复方谷氨酰胺缓解IBS症状的效果可能较双歧杆菌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2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44例。三组均实施米非司酮治疗,低剂量组给予最小剂量5 mg米非司酮;中剂量组给予12.5 mg米非司酮;高剂量组给予25.0 mg米非司酮。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相关指标水平、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三组血清FSH、LH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及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高剂量组血清FSH、LH水平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均有明显减少,且高、中剂量组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均明显小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肌瘤体积明显小于中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18%(41/44)和90.91%(40/44),明显高于低剂量组的75.00%(3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11/44),明显高于中剂量组的9.09%(4/44)和低剂量组的4.55%(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 mg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七味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对照组用匹维溴胺片治疗。2组均28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评价疗效。观察临床证候变化及腹痛或腹部不适和大便变化情况。结果:临床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0.0%、60.0%(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IBS症状评分比较,2组在治疗第14天、第28天各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第14d,腹痛天数积分,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8 d,腹痛程度积分、排便满意度积分、生活干扰及BSS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腹胀缓解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缩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改善临床症状,腹胀腹痛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易卫东  李翠霞  洪华  陈荣琳 《重庆医学》2011,40(18):1833-1834
目的观察复方谷氨酰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5例IBS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谷氨酰胺组(口服复方谷氨酰胺500 mg,3次/d)、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420 mg,3次/d)、安慰剂组(口服维生素C片50 mg,3次/d)。通过双盲对照试验,观察复方谷氨酰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和安慰剂对IBS的疗效。结果谷氨酰胺组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为80.0%,谷氨酰胺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剂组的总有效率为52.0%,谷氨酰胺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复方谷氨酰胺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IBS均有较好的疗效,复方谷氨酰胺缓解IBS症状的效果可能较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右美托咪定剂量将其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各40例。高剂量组右美托咪定使用剂量为1μg/kg,中剂量组为0.5μg/kg,低剂量组为0.3μg/kg。比较三组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及躁动发生率。结果:给药后5 min,中、高剂量组的心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且高剂量组的心率明显低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中、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高剂量组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中、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呼吸恢复时间及气管插管拔管时间明显长于中、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躁动发生率分别为5.00%(2/40)、12.50%(5/40),明显低于低剂量组的45.00%(1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μg/kg右美托咪定可降低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且呼吸恢复时间短,对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多激酶抑制剂sorafenib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其联合外科手术治疗肝癌的效果尚待研究.文中探讨裸鼠肝原位移植癌手术切除后,应用sorafenib抑制肿瘤复发的作用和机制. 方法 将肝癌细胞原位种植于30只裸鼠肝,2周后手术切除移植瘤.随机均分成3组:对照组、低剂量sorafenib治疗组(30mg/kg)和高剂量sorafenib治疗组(100mg/kg).3周后观察肿瘤复发情况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中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i67,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 低剂量和高剂量sorafenib治疗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高剂量组小于低剂量组(P<0.05).高低剂量sorafenib治疗组MVD和VEGF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个治疗组肝癌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增多,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剂量组凋亡率高于低剂量组(P<0.05). 结论 sorafenib可有效地抑制裸鼠肝癌术后残留肿瘤细胞的生长,控制肿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9.
蒙脱石散稳定肥大细胞功效治疗腹泻型IB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蒙脱石散吸附细菌潜生体(CGC)、排除CGC定植、稳定肥大细胞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效果.方法 蒙脱石散体外吸附CGC、防止肥大细胞脱颗粒,体内排除情况,拮抗肥大细胞增多和脱颗粒试验观察其效果.结果 蒙脱石散体外与细菌CGC作用后,细菌CGC被吸附在蒙脱石散颗粒周围;高、中、低剂量的蒙脱石散体外防止肥大细胞脱颗粒,其肥大细胞脱颗粒率[(18±0.88)%,(21±0.93)%,(24±2.12)%]和模型组(32±2.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低剂量的蒙脱石散治疗IBS,给药后4d,中、高剂量组CGC开始减少,第7天低剂量组见少量CGC定植,中、高剂量组未检出CGC;治疗7d结束后高、中、低剂量组治疗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45.3±5.2)%,(48.0±4.8)%,(61.7±6.0)%]和模型组(78.8±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蒙脱石散能减少CGC定植,拮抗肥大细胞脱颗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活血止痛软胶囊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气滞血瘀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方法将4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气滞血瘀证)患者(软组织损伤患者20例,关节扭伤患者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口服活血止痛软胶囊或安慰剂(活血止痛软胶囊模拟剂)治疗,7 d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疼痛、压痛、肿胀、瘀斑积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止痛软胶囊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气滞血瘀证)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1.
基于“脾主运化”理论的论述,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内脏高敏感性的中医临床辨证分型治疗,其着眼点主要定位在疏肝解郁和健运脾胃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开胃理脾口服液治疗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8例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服用开胃理脾口服液,对照组服用开胃理脾丸,观察比较两组胃肠运动功能疗效、临床症状疗效、综合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记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治疗组〈0.01,P对照组〈0.05)。单个临床症状记分比较,两组治疗后胃脘或脘腹胀满、胃脘疼痛、餐后早饱、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嗳气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意图治疗分析(ITT)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36%。依从方案受试者分析(PPA)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出现不良事件,对照组出现3例不良事件。结论开胃理脾口服液对改善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功能、临床症状方面有较好疗效,可作为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13.
背景:尽管目前已有较多治疗便秘的中药,但尚缺乏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来论证其功效。目的:观察运肠胶囊对功能性便秘(气阴两虚兼毒邪内蕴证)的疗效,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并探索运肠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用药剂量。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共纳入病例240例,源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及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80例、高剂量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低剂量组口服运肠胶囊2粒/次(0.35g/粒)和运肠胶囊模拟剂1粒/次,3次/d;高剂量组口服运肠胶囊3粒/次(0.35g/粒),3次/d;对照组口服便通胶囊3粒/次(0.35g/粒),3次/d。疗程均为14d。主要结局指标: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和不良反应,并进行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结果:纳入患者240例,脱落病例11例,剔除病例2例,最终进入意向性治疗分析234例。在改善功能性便秘症状方面,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示低剂量组愈显率为86.25%(69/80),高剂量组为82.90%(63/76),对照组为70.52%(55/78);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 population set,PPS)示低剂量组愈显率为85.71%(66/77),高剂量组为83.56%(61/73),对照组为70.13%(54/77);3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FAS示低剂量组的愈显率为78.75%(63/80),高剂量组为69.74%(53/76),对照组为67.95%(53/78);PPS示低剂量组的愈显率为77.929/6(60/77),高剂量组为69.87%(51/73),对照组为67.53%(52/77);3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运肠胶囊适用于治疗功能性便秘气阴两虚兼毒邪内蕴证,高、低剂量的疗效相当。临床试验中未发现试验药物所致的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肠易激综合征病位在肠,脾虚肝郁为本病的病机关键。脾胃虚弱,水湿內盛,肠腑湿热,肝失疏泄,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本病虚实并见,寒热错杂,治以健脾疏肝、温清并用法,善用自拟肠复安随证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三阴交穴"得气"与"未得气"状态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子宫收缩、微循环及扭体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6只动情间期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对照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模型组)、得气组与未得气组,每组24只。采用全身冷冻加雌二醇注射方法制备类痛经大鼠模型。得气组与未得气组造模成功后对大鼠双侧三阴交穴进行针灸刺激,观察大鼠子宫张力不同时间段变化、微循环多时间窗变化及扭体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子宫活动度显著增加。得气组的子宫收缩波个数及子宫活动度比模型组显著减少。模型组与未得气组的子宫微血管、毛细血管管径比对照组明显收缩;与模型组相比,得气组在各时间段微血管均扩张,毛细血管管径在针刺后40、50、60 min明显扩张(P0.05)。与模型组相比,得气组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扭体次数减少、扭体评分降低(P0.01)。结论针刺三阴交穴得气能缓解痛经模型大鼠子宫收缩,改善子宫微循环障碍,并具有一定的后续效应。  相似文献   

16.
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7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依据四诊所得辨证分为4型(肝郁脾虚、气滞肠涩、脾虚湿困和脾肾阳虚),予中药治疗.结果 除脾肾阳虚型外,其他三型均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 辨证分型治疗是目前治疗IBS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中医证型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进行规范的辨证分型,同时对可能导致输卵管阻塞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各因素与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符合条件的230例患者分别组成阻塞组和非阻塞组,阻塞组共142例,非阻塞组88例.比较阻塞组各证型构成比,并对流产次数、盆腔手术史、腹部手术史、宫外孕病史、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输卵管阻塞的证型关系进行分析,对流产次数、病程、年龄和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气滞血瘀证的构成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可能导致输卵管阻塞的因素--流产次数、病程与证型之间有一定关系;妇科常见病史、年龄等与病史无明显关系.结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最常见证型为气滞血瘀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胃肠神经-内分泌学的角度探讨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的病理实质。方法选肝郁气滞证、肝气乘脾证和脾胃虚弱证三种中医证型的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各20例,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5-HT的浓度,比较血清5-HT浓度在三个证型中的变化。结果肝气乘脾证和脾胃虚弱证中血清5-HT的浓度升高显著,且肝气乘脾证有高于脾胃虚弱证的趋势。结论5-HT有可能成为IBS中医微观辨证的客观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9.
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效果,可用于肝气郁结、胁肋疼痛、往来寒热等病症,许芝银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灵活运用其改方治疗证型相符的甲状腺、乳腺疾病,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的特点,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列举许教授运用柴胡疏肝散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乳腺囊性增生验案3则,为临床上使用柴胡疏肝散治疗甲状腺、乳腺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寒木郁"即指肾阳虚水寒,肝木失温,肝郁不发而为病。此病机观源于《黄帝内经》,并被后世医家发展应用于各系统疾病中。我们通过前期研究发现"水寒木郁"亦为帕金森病抑郁(PDD)发病的重要机制,其中阳虚水寒为发病之根本,肝木郁滞为发病之肇始。许多临床研究从温阳解郁的角度治疗PDD效果良好,我们也以此病机为据拟定温阳解郁方(制附子、巴戟天、柴胡等)进行研究,有效率达70%。药理学研究亦表明,一些有温肾或疏肝作用的中药能通过多个途径治疗PDD,这些研究结果反向证实了PDD"水寒木郁"病机的正确性。从历史溯源、理论探索、相关研究依据等方面阐述该病机在PDD发病中的作用,以期为PDD的病机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