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评价具有健脾化湿通络作用的中药复方新风胶囊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严重程度指数(LequesneMG)及生活质量影响,为新风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患者随即分为新风胶囊组(27例)及对照组(33例),通过LequesneMG、国际普适生活质量量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统计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equesneMG、SAS、SDS、SF-36评分差异。结果:1、新风胶囊组治疗后4周LequesneMG评分低于治疗前、SF-36躯体疼痛维度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后12周LequesneMG、SAS、SDS评分低于治疗前、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4周LequesneMG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后12周LequesneMG、SAS、SDS评分低于治疗前、SF-36除生理职能和情感职能其余各维度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2、2组治疗前LequesneMG、SF-36各维度、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风胶囊组治疗后4周SF-36躯体疼痛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12周LequesneMG、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有LequesneMG及生活质量变化,新风胶囊可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LequesneMG及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社区居民膝骨关节炎,初步阐明中药穴位敷贴临床效果,为社区提供一个"简、便、廉、效"的中医干预方法。方法:社区膝骨关节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00例,调查膝骨关节炎体质分布,建立个人中医健康档案,进行中医健康宣教,对照组选用西药扶他林乳胶剂外治,治疗组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200例患者中有15种不同体质出现,其中单一体质证型7种,兼夹二种体质证型8种。治疗后两组WOMAC量表疼痛、僵硬、进行日常活动的难度三部分积分及量表总分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疼痛评价指标VAS均较治疗前下降,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50.00%。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能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候群,对改善膝骨关节炎的疼痛、僵硬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均有显著疗效,适于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朱氏一指禅推法联合电针与单纯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治疗3周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VAS评分、WOMAC量表评分及测量膝关节活动度(ROM)。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VAS和WOMAC量表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WOMAC量表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朱氏一指禅推法联合电针对膝骨关节炎治疗具有显著作用,尤其在改善关节僵硬、躯体功能障碍及恢复膝关节活动度方面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联合常规体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体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薄氏腹针。结果: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治疗组的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薄氏腹针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有效改善症状,疗效明显,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毫针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组、毫针组、联合组,分别采用火针点刺、毫针及火针点刺配合毫针治疗,采用WOMAC骨关节炎指数、36项健康调查简易量表(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10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评价。结果火针、毫针、火针配合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均具有明显疗效,其中火针配合毫针疗效明显优于火针和毫针(P0.05,P0.01)。3组患者经过4星期治疗后,SF-36生活质量各维度评估指标评分结果均高于治疗前(P0.01);联合组患者SF-36测评问卷中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评分结果优于火针组(P0.05,P0.01),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结果优于毫针组(P0.01)。结论火针配合毫针可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优于火针组和毫针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火针扬刺与毫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火针扬刺组和毫针组,每组36例。火针扬刺组选取患侧阿是穴、血海、梁丘、内膝眼、犊鼻、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每次选3个穴位(包括阿是穴)予火针扬刺,刺后拔罐治疗;毫针组取穴与火针扬刺组相同,每次针刺全部穴位,针后加拔罐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周日休息,每周治疗3次,6次为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观察两组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及1个月随访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总积分变化,并比较两组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WOMAC量表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改善(均P0.01),两组间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比较,火针扬刺组均低于毫针组(均P0.05);治疗4周后及随访1个月后,火针扬刺组WOMAC量表总积分较毫针组均降低(均P0.05);综合疗效方面,两组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32/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22/36,P0.01);治疗4周后及随访1个月时,火针扬刺组愈显率均高于毫针组[66.7%(24/36)vs 41.7%(15/36),P0.05;83.3%(30/36)vs 44.4%(16/36),P0.01]。结论:火针扬刺在KOA的治疗中愈显率相对较高,起效快,在止痛方面,疗效显著优于毫针刺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比较益气化瘀补肾方与美洛昔康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128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9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化瘀补肾方汤剂每日1剂分2次口服;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片7.5 m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6周结束后、12周和24周随访,评定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量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 g Scale for Pain,VAS)、5次坐立试验、生存质量SF-36量表及有效率。结果:两组早中期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治疗后WOMAC量表各项积分均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两组早中期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治疗后较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早中期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治疗后5次坐立试验所用时间较治疗前均缩短(均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缩短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1);治疗6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有效率为89.71%。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与美洛昔康片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均有效,益气化瘀补肾方既可以明显的缓解患者疼痛又可以一定程度的改善膝关节活动度;益气化瘀补肾方在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及恢复膝关节内部力学平衡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口服美洛昔康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储存时间的艾绒灸治中重度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三盲的研究设计方法,将176例中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艾1组和艾2组,每组88例。艾1组采用储存期为1年的艾条,艾2组采用储存期为3年的艾条。两组灸疗穴位相同,均取犊鼻、内膝眼和鹤顶,均用艾灸仪进行悬灸。每周治疗3次,总共治疗2周。在治疗2周及随访时(治疗结束后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僵硬、日常活动功能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在治疗第2周及随访时,两组患者WOMAC疼痛评分、膝痛VAS评分、WOMAC僵硬评分、WOMAC功能评分、WOMAC量表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两组患者WOMAC疼痛评分、膝痛VAS评分、WOMAC僵硬评分、WOMAC功能评分及WOMAC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时,艾1组患者WOMAC僵硬评分低于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OMAC疼痛项目评分、膝痛VAS评分、WOMAC功能评分及WOMAC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储存期艾绒(1年、3年)灸治中重度膝骨关节炎,在缓解疼痛、僵硬症状,改善膝骨关节炎症状、功能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许美飞  陈和禾  余静 《新中医》2020,52(2):120-124
目的:观察毫火针结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风寒湿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温针灸疗法,观察组采用毫火针结合温针灸疗法,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情况,采用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评分(WOMAC)评定骨关节炎症改善状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标准(JOA)评定患者患肢功能的改善情况,应用步态分析仪评定患者步态指标的变化,2组均随访1年,采用生活质量评价表(SF-36)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VAS、WOMAC及JOA评分、步态各指标、SF-36量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4周,2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1、2、3、4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2组WOMAC、JOA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WOMAC、JO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步速、跨步长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F-36量表评分治疗后均上升,观察组治疗3、6、12个月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KOA疗效肯定,可降低患者WOMAC、VAS及JOA评分,提升患者SF-36评分,促进患者步态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灸法结合膝关节康复锻炼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案,将膝骨关节炎患者185例分为艾灸组、康复操组、艾灸加康复操组、对照组。艾灸组给予艾灸法,康复操组给予膝关节康复锻炼操治疗,艾灸加康复操组采用艾灸配合康复锻炼,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使用VAS量表及WOMAC量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1WOMAC评分:4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膝关节功能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4组间疗效比较,艾灸组和康复操组疗效相当(P0.05),比艾灸加康复操组、对照组评分差(P0.05),艾灸加康复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VAS评分:经过4周治疗后,4组同治疗前相比评分都有提高(P0.05),横向相比,艾灸组、康复操组评分相当(P0.05),均低于对照组和艾灸加康复操组(P0.05);艾灸加康复操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灸法结合膝关节康复锻炼操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关节稳定性,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改良型中药穴位敷贴对膝骨关节炎治疗的致敏性及有效性。方法将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传统组40例采用传统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改良组40例采用改良型中药穴位敷贴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价方案观察2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统计2组治疗过程中贴敷部位皮肤瘙痒、红肿、灼热、蜕皮等过敏现象发生率及治疗结束后临床疗效。结果与传统组相比,改良组药物过敏率低(P0.05),过敏发生时间晚(P0.05),临床总有效率高(P0.05)。改良组治疗后WOMAC骨关节炎指数疼痛、关节僵硬、进行日常活动难度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低于传统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治疗前后疼痛、关节僵硬、进行日常活动难度及总分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改良型中药穴位敷贴有效的解决了中药穴位敷贴应用的局限,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张志远  张跃正 《新中医》2022,54(17):61-64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KOA) 的临床疗效及对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 及生活质量测评量表简表(SF-36) 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20 例KOA 患者分为2 组,对照组60 例采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60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膝关节Lysholm 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WOMAC、SF-36 评分及各炎症指标变化,并比较2 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5.00%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WOMAC、VAS 评分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 水平均降低(P<0.05),SF-36、膝关节Lysholm 功能评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WOMAC、VAS 评分及IL-1β、TNF-α、IL-6 水平均较低(P<0.05),SF-36、膝关节Lysholm 功能评分均较高(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KOA 临床疗效较佳,不但可缓解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还能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益肾健骨丸对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48例,其中男性28人,女性20人,口服益肾健骨丸2个疗程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WOMAC评分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服用益肾健骨丸后患者WOMAC评分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健骨丸能够改善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平乐外洗方联合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96例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针灸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平乐外洗方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LKSS)及西安大略和麦柯玛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治疗前后膝关节肿胀评分,治疗前后超敏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治疗前后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WOMAC指数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KS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肿胀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乐外洗方联合针灸可有效缓解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及肿胀症状,同时可通过降低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性损伤,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四妙丸加味治疗早期湿热蕴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6例。对照组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来进)口服,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四妙丸加味(组成:黄柏、牛膝、薏苡仁、苍术等)治疗。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膝关节疼痛评分(VAS评分)、膝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1周后、1个月后的VAS评分、WOMA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减少(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治疗1个月后VAS评分、WOMA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用四妙丸加味治疗早期湿热蕴阻型膝骨关节炎,结合有效的功能锻炼,并改善日常生活习惯,可明显减轻膝关节疼痛及改善其活动度。  相似文献   

16.
Ren XM  Wang M  Shen XY  Wang LZ  Zhao L 《中国针灸》2010,30(12):977-981
目的:探讨复合激光针灸对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共收治符合标准的患者41例,随机分为复合激光组(22例)和红光组(19例),分别采用复合激光及红光照射犊鼻及内膝眼。两组患者均进行6周14次的治疗,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 VA 3.1)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6周后和治疗前相比WOMAC量表各项得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P0.001);复合激光组治疗2周、6周后WOMAC量表平均改善率优于红光组。结论:复合激光针灸在改善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僵硬及功能受限方面均有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冬病夏治对吴地人群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风寒湿痹型KOA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并配合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表(WOMAC)评分的变化。结果:2组WOMAC各项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冬病夏治对吴地人群风寒湿痹型膝KOA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使用药罐进行刺络拔罐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药罐刺络拔罐组(以下称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以下称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放血针于膝周特定穴位点刺后将煮好的药罐吸拔于点刺部位进行放血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在相同穴位针刺结合患处微波治疗。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WOMAC量表评分,通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积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WOMAC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WOMAC总评分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总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WOMAC各子项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药罐进行刺络拔罐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僵硬,改善膝关节功能,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员利针联合温针对原发性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就诊患者,共62例,将62例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员利针联合温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温针灸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WOMAC评分、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WOMAC评分、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2周后两组WOMAC疼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总分、VAS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 0.05),显示各组WOMAC评分疼痛、僵硬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幅度不同;治疗4周后,两组WOMAC疼痛、僵硬、日常生活能力、总评分及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均P 0.05)。结论:员利针联合温针治疗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效果好,可短时间内有效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温针治疗次之。临床应扩大员利针联合治疗在该病中的应用,员利针联合温针治疗短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采用扬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选用70例诊断为膝骨关节炎的病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毫针针刺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取扬刺针法,分不同时间节点测评治疗前后2组病患的目视模拟标尺法(VisualanalogueSeale,VAS)疼痛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总积分及其治疗后综合疗效。结果两份量表积分俱显示:与治疗前相比较,2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均有改善(均P0.01);2组间治疗前后各时间节点的VAS评分、WOMAC量表总积分观察比较:治疗后的三个不同时间节点,扬刺组VAS评分均比毫针组低(均P0.05),且治疗4周后与随访1个月后,扬刺组WOMAC量表总积分亦均低于毫针组(均P0.05);综合疗效方面比较:2个组治疗2周后,扬刺组总有效率为82.9%,明显高于毫针组的54.3%;治疗4周后及随访1个月时,扬刺组愈显率均高于毫针组(60%vs40%,P0.05;77.1%vs42.9,P0.01)。结论扬刺针法在KOA的治疗中起效迅速,愈显率高,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优于毫针针刺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