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HPLC法测定醒脑通络粉针中苦杏仁苷与芍药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醒脑通络粉针由桃仁、赤芍等药味组成 ,系采用现代分离、纯化技术精制而成的中药冻干粉针 ,具有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之功效 ,临床用于中风中经络 (脑血栓形成 )之急性期。方中桃仁活血祛瘀 ,为本方君药 ,主要有效成分苦杏仁苷 (Amyg dalin)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降低心肌收缩力 ,降血压作用 ,赤芍清热凉血 ,散瘀止痛 ,主要有效成分芍药苷 (Paeoniflorin)对心血管系统有显著疗效 ,可增加冠脉血流量 ,抗血小板凝聚等作用[1 ] 。故将芍药苷和苦杏仁苷采用HPLC法同时检测 ,简化了操作步骤 ,方法灵敏、快速[2 ] 。1 仪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桃核承气汤中各配伍药味对汤剂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L8(27)正交实验设计,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桃核承气汤中桃仁不同配伍后药液中苦杏仁苷的含量变化。[结果]方中各药味对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次序为:大黄桂枝芒硝甘草,其中大黄对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性(P0.05),而桂枝、甘草、芒硝对苦杏仁苷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其中,含大黄的药液其pH值显著低于不含大黄的药液。[结论]大黄是影响桃核承气汤中苦杏仁苷含量的主要因素,pH值的降低可能是大黄导致苦杏仁苷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桃核承气汤中桃仁单煎与桃仁甘草合煎过程中苦杏仁苷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选用Hypersil BDS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17:83),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25℃,流速为1.0ml/min。[结果]桃仁单煎液中苦杏仁苷的平均含量高于桃仁甘草合煎液,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甘草可降低汤剂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桃仁配方颗粒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17︰8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1.0 ml/min。[结果]苦杏仁苷在0.4004~4.004 m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869.0X+50.06(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07%,RSD为1.02%。[结论]本法简便易行、分离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桃仁配方颗粒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桃仁及苦杏仁提取液的高效液相表现并比较其毒性。[方法]将桃仁提取液、苦杏仁提取液及苦杏仁苷标准液作高效液相分析,并把豚鼠作为实验对象,以过敏反应为指标,观察它们的毒性作用。[结论]桃仁提取液及苦杏仁提取液均有苦杏仁苷标准液同样的高效液相表现,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同时还测定到它们的安全使用剂量。[结论]桃仁提取液与苦杏仁提取液均具一定毒性作用,桃仁提取液较轻。安全剂量下不表现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桃仁又称桃核仁,为桃或山桃的种子,性平,味苦、甘,入心、肝、大肠经。含有苦杏仁苷、苦杏仁酶、乳糖酶、油酸甘油酯、亚油酸甘油酯及维生素B1等成分,具有破血化瘀、润燥滑肠的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癓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等症。《用药心法》载:"桃仁,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故凝血须用。又去血中之热。"《药品化义》亦载:"桃仁,味苦能泻血热,体润  相似文献   

7.
苦杏仁不同炮制品中苦杏仁苷含量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苦杏仁中止咳平喘的有效成分苦杏仁苷具不稳定性,在贮存过程中易被苦杏仁酶等分解,含量降低,造成药效下降.苦杏仁炮制的主要目的是破坏苦杏仁酶,使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稳定.本实验通过对不同方法和条件炮制的苦杏仁样品贮存前后苦杏仁苷含量测定,以比较出稳定苦杏仁苷含量最合理的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甄攀 《医学教育探索》2003,(12):1144-1145
杏仁为蔷薇科植物杏 Prunus armeniaca L.或山杏 P.armeniaca L.var.ansu Maxim.的干燥种子 ,具有祛痰止咳、平喘、润肠等功效。主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等疾病。苦杏仁苷为其主要活性成分。苦杏仁苷遇水在苦杏仁苷酶作用下易酶解或在酸性条件下会分解成氢氰酸和苯甲醛。氢氰酸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过量时会出现中毒现象。因此 ,了解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具有一定意义。1 仪器与试药Agilent 1 1 0 0 Series高效液相色谱仪 ,HPHPLC ( 3D)化学工作站。苦杏仁苷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相似文献   

9.
桃仁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中药,该药物属于蔷薇科植物或山桃的种子,具有活血化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等功效。目前,临床上对于桃仁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活性成分苦杏仁苷的测定及其质量控制,但是对于桃仁药理作用临床用药尚缺乏研究。本文将以桃仁的化学成分为起点,分析桃仁常见的药理作用、毒性等,使得桃仁提取物在心血管保护、神经保护、免疫调节等中的作用,为桃仁及提取物在临床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不同贮藏条件对对桃仁饮片酸败度及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桃仁贮藏养护方法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不同贮藏条件分组贮存桃仁药材2年,每隔4或6个月检查各组桃仁饮片酸败度,并测定苦杏仁苷含量。结果在两年贮藏期间,随着贮藏时间的推移,各贮藏条件下,桃仁饮片的酸值和羰基值均呈现上升趋势,而苦杏仁苷含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以真空包装或低温条件下贮藏的桃仁饮片其酸败程度较轻,苦杏仁苷含量较为稳定。结论根据酸败度及苦杏仁苷含量变化规律,桃仁饮片宜以真空包装,在低温条件下贮藏。  相似文献   

11.
煎煮条件对桃仁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桃仁的最佳煎煮条件。方法采用HPLC法,以苦杏仁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对桃仁药材的煎煮时间进行优选。结果煎煮时间的长短对苦杏仁苷的含量有很大影响,是否去除种皮对苦杏仁苷的提取率影响不大。结论桃仁的煎煮时间应控制在1h以内,最好在15-30min。实验同时提示桃仁在与其他药材共煎时宜后下。  相似文献   

12.
补阳还五汤中苦杏仁苷的存在形式及其产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中苦杏仁苷的存在形式及其产生机制。方法:采用各种柱层析对桃仁及补阳还五汤中的苦杏仁苷进行分离,通过各种光谱和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补阳还五汤水煎液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苦杏仁苷,发现其为一对D、L差向异构体,含量之比约为1:1。桃仁单味药水煎结果与复方相同,95%乙醇回流仅得到D-苦杏仁苷,且D-苦杏仁苷在100℃水中回流未出现差向异构化。结论:D-苦杏仁苷的构化是高温水环境下桃仁中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补阳还五汤中其它单味药无明显相关性;L-苦杏仁苷是复方中桃仁由于水煎煮而产生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苦杏仁苷对肺心病大鼠呼吸衰竭的改善作用及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50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常氧+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模型组(低氧+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苦杏仁苷低剂量组(低氧+腹腔注射10mg·kg-1苦杏仁苷)、苦杏仁苷高剂量组(低氧+腹腔注射20mg·kg-1苦杏仁苷)和阳性对照组(低氧+腹腔注射1.0mg·kg-1盐酸纳洛酮),每组各10只,药物处理均为1次/d,每周6d。干预4周后,检测肺功能、动脉血气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和右心指数,以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以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EGFR、磷酸化EGFR(phosphorylation-EGFR,p-EGFR)、p38MAPK、磷酸化p38MAPK(phosphorylation-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苦杏仁苷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较模型组呼吸频率、呼气峰流速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50%forced expiratory flow,FEF50)、氢离子浓度(potential of hydrogen,p H)、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 O2)水平升高,呼气阻力、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 CO2)、血清IL-8、TNF-α水平、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右心指数、p-EGFR、p-p38MAPK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苦杏仁苷高剂量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杏仁苷对肺心病大鼠呼吸衰竭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GFR/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是一种位置较特殊、孕期子宫破裂风险较高的输卵管妊娠.邓高丕教授认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主要病机为少腹瘀血;治疗注重辨病证及辨病期,以活血化瘀、消癥杀胚为主,方药可选宫外孕1号方(主要由丹参、桃仁、赤芍等组成)或宫外孕2号方(主要由丹参、桃仁、赤芍、莪术、三棱等组成),同时可配合蜈蚣、土鳖虫、水蛭等虫类药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求桃仁最为理想的炮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进行含量测定,引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燀制法的燀制时间、冷浸时间为变量,以苦杏仁苷作为考察指标。结果燀制桃仁的受热时间、冷浸时间对有效成分苦杏仁苷的含量影响较大。结论苦杏仁在沸水受热时间在4-10分钟、冷浸时间10分钟以内,比较合理,即容易脱皮,苦杏仁苷含量损失也不会太大,即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能保证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丹红注射液为例,研究活血化瘀中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整理复习,从CIRI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及瘀血证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出发,重点分析以丹红注射液为代表的活血化瘀中药防治CIRI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结果]炎症反应在CIRI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中医活血化瘀理论的瘀血证与炎症反应的关系密不可分。瘀血证的病理实质包括了多种致炎细胞因子造成组织器官水肿、血栓形成及相关炎症通路激活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而活血化瘀疗法可以从不同方面通过不同途径调节CIRI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如活血化瘀的代表药物丹红注射液能抑制CIRI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10的分泌,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利于缓解脑组织损伤,防止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结论]对活血化瘀中药防治CIRI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可以为临床防治CIRI的新药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蛤蚧定喘胶囊是三金集团桂林中药制药厂在传统产品蛤蚧定喘丸的基础上经过改革而研制的新制剂 ,主要是由蛤蚧、鳖甲、紫菀等中药组成。具有平喘、祛痰、止咳、抗炎、免疫、抑菌和抗过敏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肺肾两虚、痰热咳嗽气喘具有良好的疗效 [1]。苦杏仁苷是紫苑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它的含量是评价蛤蚧定喘胶囊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苦杏仁苷含量测定已有二阶导数光谱法、2 ,4-二硝基苯肼法、紫外吸收光谱法、薄层扫描法、化学发光淬灭法、气相色谱 ( GC)法、顶空 GC微量氰化物法等报道 [2~ 7] 。本实验建立了一个操作简便、快速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中成药及中药材中苦杏仁苷的安全限量,为中药内源性氰苷类毒性成分限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确定D-苦杏仁苷和L-苦杏仁苷异构体的毒性差异,以氰根的未见毒性反应剂量(NO-AEL)推算得出苦杏仁苷的每日限量,从而对36种中成药及3种不同类型中药材中的苦杏仁苷含量进行限量计算.结果 D-苦杏仁苷和L-苦杏仁苷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5±2.0)和(6.6±0.4)mmol/L,推算得出的苦杏仁苷每日安全限量为104.30 mg.结论 D-苦杏仁苷毒性约是L-苦杏仁苷的2倍,对苦杏仁苷进行限量制定时,可将其异构体含量总和作为毒性较强的D-苦杏仁苷进行计算,以扩大安全窗.针对所测批次,36种中成药中的3种超出了苦杏仁苷最大安全限量,提示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另外,限量制定研究还应综合考虑中药材炮制减毒对限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Andr.的干燥根皮 ,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 ,鲜根皮含芍药苷 ( paeoniflorin)、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苷、丹皮酚等。芍药苷是牡丹皮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具有镇痛、镇痉、镇静、抗炎等作用。目前 ,牡丹皮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1] 和薄层扫描法[2 ,3]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牡丹皮中芍药苷的含量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了牡丹皮中芍药苷的含量 ,方法简便快捷 ,结果令人满意 ,为牡丹皮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1 仪器与药品毛细管电…  相似文献   

20.
苦杏仁苷广泛存在于杏、桃、李、苹果、山楂等多种蔷薇科植物果实的种子中,其提取多以水提法、醇提法为主,在热、酸或酶的作用下,可水解生成剧毒物质氢氰酸,口服易中毒. 本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苦杏仁苷对各系统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对苦杏仁苷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