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云南省人体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全省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10个县(市)共20个调查点。以各调查点1岁及以上本地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收集调查对象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土源性线虫虫卵并计数,并用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别钩虫虫种,3~6岁儿童同时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结果 共粪检5 067人,检出土源性线虫感染950人,总感染率为18.75%,其中蛔虫、鞭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为7.52%、8.47%、9.02%。3 ~ 6岁儿童同时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446人,检出蛲虫感染5人。对160例钩虫感染者采用试管滤纸培养法进行钩虫虫种鉴别,其中美洲钩虫感染139人、十二指肠钩虫感染16人、混合感染5人,分别占86.88%(139/160)、10.00%(16/160)和3.12%(5/160)。蛔虫、鞭虫和钩虫轻度感染者分别占67.98%(259/381)、88.58%(380/429)和94.53%(432/457)。调查的4个生态区中,以藏东⁃川西生态区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31.79%);10个调查县(市)中,以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50.13%),宁蒗彝族自治县最低(0.40%);高、中和低3类经济水平地区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为5.67%(43/759)、26.67%(610/2 287)和14.70%(297/2 021);不同生态区、调查县和经济水平地区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342.20、814.60、201.34,P < 0.05)。男性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8.21%(441/2 422),女性为19.24%(509/2 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89,P > 0.05);各年龄组均有感染者,以1 ~ 9岁年龄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25.88%);不同民族感染者中,以独龙族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82.09%);不同职业居民中,以学龄前儿童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25.06%);不同文化程度居民中,以文盲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24.80%);不同年龄组、民族、职业和文化程度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46.50、1 016.96、36.33、52.43,P 均 < 0.05)。结论 云南省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应继续加强对低龄儿童、文化程度较低人群、农民、老人和少数民族居民等重点人群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云霄县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及分布特点,为制定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择调查对象,采用Kato?Katz法检查蛔虫、钩虫和鞭虫感染,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儿童蛲虫感染情况,以问卷形式记录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相关流行因素。结果 全县共调查4个镇21个村2 002人,查出土源性线虫感染169人,感染率为8.44%。钩虫、鞭虫和蛔虫感染率分别为4.35%、1.70%和0.15%,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3.48%(43/319);7岁以下和45岁以上人群感染率较高,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感染率随文化程度升高而降低。结论 云霄县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在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乡村钩虫感染率仍然较高;儿童蛲虫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中越边境地区人群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当地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金平县作为现场调查点,每个片区随机抽取1个村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土源性线虫虫卵并计数,并采用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别钩虫虫种,3~9岁儿童蛲虫卵结合透明胶纸肛拭法进行检查。结果 共粪检1350人,土源性线虫感染191人,总感染率为14.15%(191/1350),其中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的感染率分别为0.30%(4/1350)、3.70%(50/1350)、13.11%(177/1350)和0.44%(6/1350);3~9岁儿童透明胶纸肛拭法共检查154人,蛲虫感染5人;试管滤纸培养法共检测钩虫感染者52人,结果均为美洲钩虫;蛔虫、鞭虫和钩虫轻度感染者分别占75.00%(3/4)、88.00%(44/50)和85.88%(152/177)。5个调查村中,者米拉祜族乡顶青村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22.63%),调查村之间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28,P<0.05)。男性土源性线虫感...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人体肠道线虫感染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重庆市人体肠道线虫感染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40个区县中抽取7个县21个点,每点检查500人以上。应用Kato—Katz涂片法检查粪便中肠道线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定性检查12岁以下儿童蛲虫卵,并作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共粪检10572人,查出肠道线虫感染者3396人,感染率为32.12%。以渝东南山区的梁平、黔江感染率(54.90%与51.39%)为最高,渝西北丘陵地区的北碚感染率(4.86%)最低。蛔虫、钩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20.90%、12.78%和1.46%。肛拭法检查1916名儿童,查出蛲虫感染者351人,感染率为18.32%。肠道线虫感染率以青少年、学龄前儿童、学生、农民及文盲人群最高,性别间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蛔虫、钩虫感染与生吃蔬菜、赤脚下地劳动、年人均收入、文化程度密切相关。结论重庆市人体肠道线虫感染率、感染度呈下降趋势,但地区、人群分布差异较大,肠道线虫感染的危害仍较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为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河南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于 2016—2019 年分别对平顶山市叶县、鲁山县、新华区和卫东区 4 个省级流动监测点开展调查。 各监测点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 5 个片区,每个片区抽取 1 个乡镇(街道)的 1 个行政村(社区),每个行政村整群抽取 3 周岁以上常住居民 200 人,每个监测点不少于 1 000 人。 收集调查对象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两检)开展土源性线虫检测;3 ~ 9 周岁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加测蛲虫虫卵。 结果 2016—2019 年,共调查 4 167 人,总感染率为 0. 55%。 感染虫种为蛔虫、钩虫、蛲虫 3 种,感染率分别为 0. 19%、0. 10%和 0. 26%,均为轻度感染。 3 ~ 9 周岁儿童蛲虫肛拭感染率为 2. 22%。 各年龄组均有土源性线虫感染,总感 染率最高为 50~ 59 岁年龄组(1. 34%);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6. 952,P<0. 05);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以文盲感染率最高(1. 67%),各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4. 557,P<0. 05);职业分布上,总感染率居前三的分别为学生(0. 83%)、农民(0. 71%)和工人(0. 58%),不同职业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0. 752,P<0. 05)。 结论 平顶山市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综合性防治工作不能放松,应当加强儿童蛲虫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阳新县2006~2010年居民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现状。方法收集受检者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蛔虫、钩虫、鞭虫虫卵;采用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查土壤中蛔虫虫卵;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12岁以下儿童蛲虫虫卵。结果 2006~2010年粪检5 421人,检出土源性线虫感染者218人,总感染率4.02%。2006年感染率为11.04%,2007~2010年居民土源性线虫的感染率分别降至5.80%、2.08%、0.45%和0.55%。检出虫种分别为钩虫、蛔虫和蛲虫,其感染率分别为1.90%、2.17%和0.05%。共检查土壤200份,未检出蛔虫虫卵。结论阳新县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低,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2007年调查显示,将乐县农村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28.31%(577/2038);男、女肠道线虫感染率分别为26.35%(269/1021)和30.29%(308/1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P<0.05);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共检出肠道线虫4种,蛔虫、钩虫、鞭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为1.86%(38/2038)、23.41%(477/2038)、1.13%(23/2038)和0.10%(2/2038)。另有虫种混合感染者37人,有混合感染蛔、钩;蛔、鞭;钩、鞭;蛔、钩、鞭,其感染率分别为1.18%(24/2038)、0.05%(1/2038)、0.44%(9/2038)、0.15%(3/2038)。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为30.39%(31/102)。钩虫和儿童蛲虫感染将是将乐县肠道线虫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监测2012–2018年丹阳市人群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2018年对丹阳市3周岁以上居民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其中3~12周岁儿童同时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结果 2012–2018年,丹阳市共开展土源性线虫病监测13 540人,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0.45%。检出的感染虫种有蛔虫、鞭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为0.32%、0.12%和0.01%;以单虫种感染为主。各年度人群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蛔虫感染率和鞭虫感染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42.610、26.276、20.692,P均 < 0.05)。男性和女性人群土源性线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0.45%和0.47%;本地人群和流动人群平均感染率分别为0.28%和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0.561,P < 0.05)。各年龄组中以31 ~岁组感染率最高(0.59%),41 ~岁组次之(0.56%),最低为3 ~岁组(0.27%)。不同职业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5.692,P < 0.05),其中以船员感染率最高。儿童蛲虫监测共5 078人,平均感染率为0.37%;各年度儿童蛲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5.466,P < 0.05)。结论 丹阳市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已处于较低流行水平,但仍应加强对农村儿童和外来流动人群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目的 了解泉州市人体常见土源性线虫感染流行现状, 为今后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2012年抽查 2个县 (区) 各5个乡镇3岁以上常住人口, 应用粪便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测钩虫、 蛔虫、 鞭虫、 蛲虫虫卵; 每县 (区) 随机抽 取1所幼儿园儿童, 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虫卵。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共粪检1 919人, 仅检出钩虫 感染69例, 总感染率为3.60%。不同地区、 不同性别钩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同年龄、 不同职业感染率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各县 (区) 幼儿园儿童均未检出蛲虫感染。结论 结论 鞭虫、 蛔虫和蛲虫防治措施效果显著, 钩虫感染率有上升趋 势。应加强钩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泉州市土源性线虫的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根据《全国肝吸虫病和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和《福建省重点寄生虫病监测方案(试行)》的要求,2017—2021年选取泉州市安溪县、晋江市、南安市、石狮市、永春县、泉港区等6个县(市、区)的30个行政村作为土源性线虫病流动监测点,收集监测点3岁以上常住居民的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二检)检测粪便中虫卵并计数,计算感染率,用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定钩虫种类。3~9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结果 2017—2021年共调查6 021人,粪检检出土源性线虫感染者共32人,总感染率为0.53%,钩虫、鞭虫和蛲虫的感染率分别为0.35%、0.03%和0.15%,无混合感染,无蛔虫感染。不同地区、性别、年龄组及职业人群的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552、5.170、18.551、18.073,P均<0.05),其中女性、60岁以上年龄段人群以及农民感染率较高。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文盲或半文盲人群感染率较高,大专及以上人群未检出感染者。肛拭法检测3~9岁儿童1 042名,检出蛲虫感染者62名,蛲虫感染率为5.95%;不同地区和年龄的儿童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5.122、16.950,P均<0.05),其中晋江市感染率较高,永春县未检出感染者;6岁儿童感染率较高,9岁组未检出感染者。结论 泉州市土源性线虫病总体呈较低水平流行,儿童和60岁以上留守老人是泉州市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应持续加强对其监测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厦门市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6.37%, 其中钩虫、 蛔虫、 鞭虫、 蛲虫感染率分别为5.97%、 0.29%、 0.09%和 20.13%。岛外辖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和儿童蛲虫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2003-2011年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扬中市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状况,并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幼儿园儿童蛲虫卵或成虫。共粪检29 473例居民,检出肠道线虫感染者52例,感染率为0.18%;检出虫种分别为蛔虫、钩虫、鞭虫,其感染率分别为0.08%、0.01%和0.09%。儿童蛲虫检查10 945人,检出感染者32人,感染率为0.29%。扬中市人群肠道线虫感染处于较低流行水平,应加强健康教育,定期开展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目的 了解南京市人群肠道线虫感染情况, 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 查肠道线虫卵, 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低年级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蛲虫卵或成虫。结果 结果 共检查45 645例居民, 检出肠道 线虫感染者167例, 感染率为0.36%; 检出虫种为蛔虫、 钩虫和鞭虫, 其感染率分别为0.18%、 0.03%和0.15%。低年级小学生 和儿童蛲虫检查43 356人, 检出感染者135例, 感染率为0.31%。结论 结论 南京市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率较低, 但应加强健康教 育, 定期开展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西藏拉萨地区孕妇弓形虫感染情况,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5-2016年,以拉萨市3个区(县)为调查地区,各地区选择200名孕妇为调查对象;另在江苏徐州、扬州、无锡3市选取450名孕妇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孕妇抗弓形虫抗体IgG、IgM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收集拉萨地区孕妇个案调查表信息,对弓形虫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拉萨地区600名被调查孕妇中,99例抗弓形虫抗体阳性,抗体阳性率16.50%,与江苏省孕妇抗体总阳性率(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拉萨3区(县)孕妇抗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喜食生肉者、有动物密切接触史者感染率高。结论 与江苏省相比,拉萨地区孕妇弓形虫感染率较高。应积极采取健康教育、早期检查及治疗等综合措施,以预防控制该地区孕妇弓形虫感染,提高优生优育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吴江市肠道线虫病流行动态。方法在吴江市平望镇莺湖村人群中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肠道线虫卵,阳性者及重点人群进行驱虫服药和健康教育。结果5年共粪检5 757人次,查出肠道线虫感染者147人次,平均感染率2.55%。钩虫、蛔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1.96%、0.49%、0.24%。重复感染率为20.30%,是新感染率1.96%的10.36倍。结论在人群肠道线虫病有效控制的吴江市,仍有感染率较高的地区和人群,有必要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靖江市居民肠道线虫感染情况及对其认知现状,探索有效控制肠道线虫病的措施。方法在靖江市随机抽取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以Kato-Katz法检查居民肠道线虫病感染情况,问卷调查防病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正确率。结果 2013-2015年共计在靖江市分别调查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4 555人和2 278人。本地居民肠道线虫病感染率为0.29%(13例),流动人口为0.75%(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0,P0.01)。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性别间肠道线虫病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0.048,P均0.05)。本地居民对肠道线虫病的知晓率高于流动人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49~164.533,P均0.01)。结论流动人口是靖江市肠道线虫病的重点防控对象,应对其加强综合干预;健康教育中应加强钩虫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2002~2003年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省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现状及防治效果。方法按照2001年全国统一制定的调查方案,于2002~2003年在全省范围内按地区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以Kato-Katz法检查肠道蠕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12岁以下儿童蛲虫卵。结果土源性线虫和华支睾吸虫感染共抽样调查17县个(市、区)51个点(村)26 363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28.59%。其中男性感染率为29.99%、女性为27.20%;年龄组感染率5~9岁组最高,为37.36%,15~19岁组最低,为19.56%;渔民感染率最高,为44.00%,待业人员最低,为8.70%。人群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和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7.78%、6.13%、4.58%、30.38%和10.13%,其中钩虫感染率女性高于男性,蛲虫、华支睾吸虫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P均〈0.01)。结论广东省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华支睾吸虫、蛲虫感染率上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安庆市居民对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安庆市3个流行县(区),通过Credamo调研平台发放问卷,调查当地居民对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安庆市居民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84.33%,态度正确率为91.54%,行为正确率为76.25%。不同性别、职业人群血防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49、57.459,P均<0.05);不同流行区类型、年龄组、文化程度人群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流行区类型、年龄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人群的血防态度正确率、行为正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安庆市居民对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较高,对血吸虫病防治态度总体较为积极,但行为正确率有待提高。在今后血防工作中需加强对居民行为上的引导,对经常接触疫水的居民进行针对性教育,同时提高在校学生特别是高校学生的健康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重庆市江津区住院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重庆市江津区某社区医院住院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粪便和血液样本,进行镜检和PCR检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人芽囊原虫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198名住院患者,人芽囊原虫感染率为10.61%(21/198),女性感染率(12.10%)高于男性(8.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 ~ 2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为19.23%;其次为60岁以上年龄组,为17.74%;20 ~ 40岁年龄组患者感染率最低,为2.38%;不同年龄组患者人芽囊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9.538,P = 0.035)。家庭厕所为旱厕的患者人芽囊原虫感染率显著高于家庭厕所为水冲厕所的患者(33.30%和9.10%;[χ2] = 4.908,P = 0.027)。感染的人芽囊原虫基因型有ST1、ST3、ST6和ST7 4种基因型,以ST6和ST3型为主,分别占47.62%(10/21)和38.10%(8/21);其中男性感染的基因型仅有ST3型和ST6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中是否饲养宠物是影响人芽囊原虫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OR = 3.798,95% CI(1.245,11.581),P < 0.05]。结论 重庆市江津区社区住院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率较高,主要基因型为ST6型和ST3型,饲养宠物可能是影响人芽囊原虫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重庆市江津区住院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重庆市江津区某社区医院住院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粪便和血液样本,进行镜检和PCR检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人芽囊原虫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198名住院患者,人芽囊原虫感染率为10.61%(21/198),女性感染率(12.10%)高于男性(8.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 ~ 2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为19.23%;其次为60岁以上年龄组,为17.74%;20 ~ 40岁年龄组患者感染率最低,为2.38%;不同年龄组患者人芽囊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9.538,P = 0.035)。家庭厕所为旱厕的患者人芽囊原虫感染率显著高于家庭厕所为水冲厕所的患者(33.30%和9.10%;[χ2] = 4.908,P = 0.027)。感染的人芽囊原虫基因型有ST1、ST3、ST6和ST7 4种基因型,以ST6和ST3型为主,分别占47.62%(10/21)和38.10%(8/21);其中男性感染的基因型仅有ST3型和ST6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中是否饲养宠物是影响人芽囊原虫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OR = 3.798,95% CI(1.245,11.581),P < 0.05]。结论 重庆市江津区社区住院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率较高,主要基因型为ST6型和ST3型,饲养宠物可能是影响人芽囊原虫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