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建立和应用可移植、能克隆、稳定的多潜能神经干细胞(NSC),为细胞移植和基因转移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提供了使用方便、特性明确、来源安全的移植材料和运载工具.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及分离、培养、扩增技术的成熟,NSC被用于治疗CNS损伤和疾病的研究,以促进疾病模型CNS的解剖学和行为学的恢复.下面就NSC移植治疗CNS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刺激人体造血器官、促进红细胞生成的糖蛋白类激素。近年来,EPO作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神经营养因子,具有促进CNS的生长发育及神经保护作用,其在CNS中的影响受到关注。我们应用万方、pubmed等数据库,检索了近年来国内外报道EPO对CNS保护作用的相关文章,探讨并总结该作用的可能机制及EPO对CNS疾病的治疗前景,就以上内容综述如下。1 EPO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3.
肠道微生物菌群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息息相关。近年有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对CNS相关疾病(帕金森病、脑卒中、Alzheimer's病、多发性硬化、抑郁症等)的发病和进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与CNS疾病的相关性,以提高临床医师的对疾病新的认识,为CNS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中枢神经系统(CNS)病毒感染发病机制的认识上取得较大进展。本综述了病毒的传播、细胞群的选择性易损性、病毒的组织亲嗜性和神经毒力特性在CNS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病毒产生有意义的CNS感染的潜力差异极大,CNS感染的发病取决于病毒对神经的亲嗜性,分子病毒学的研究强调了影响和决定这种亲嗜性的机制,包括病毒和宿主两方面的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针灸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随着国内外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推广与深入,WHO和NIH肯定了针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电针是针灸技术中操作较简便、易于标准化的一种。不同的电针刺激参数所包含的刺激因素对机体某些功能的效应以及其机制可能有所不同。本文对不同频率电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效应差异及其中枢机制做一综述,以期为电针的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一、不同频率电针对CNS疾病产生不同治疗效果电针对CNS疾病的效应主要集中于镇痛、脑保护、神经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从成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NS)不同区域是否能分离培养出NG2蛋白聚糖阳性神经祖细胞(NG2细胞)。方法从成年雌性大鼠解剖出CNS的9个不同区域,分别经木瓜蛋白酶消化和Optiprep不连续梯度离心,从离心产生的组织细胞密集带,用含B27添加剂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的NeurobasalA培养液,分离培养出增殖性细胞,再以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鉴定细胞性质。结果应用上述方法,可从成年大鼠CNS的9个不同区域分离出具神经干细胞(NSCs)潜能的NG2细胞。结论成年大鼠CNS的非神经发生区域同样存在NSCs样细胞,且可通过适当方法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7.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是1982年 Am era 从降钙素基因表达产物的结构分析中发现的一种新的神经肽。免疫化学和 RIA 测定的结果已确定猫、荷兰猪、兔、大鼠、小鼠及人的大脑中动脉、软脑膜血管上都有 CGRP 的神经纤维。我们用 RIA 法也进一步肯定脑微血管中也有少量 CGRP 存在。体外实验证明 CGRP 能明显地扩张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血管周围微量注射 CGRP 可引起软脑膜血管舒张。但尚未见到给予 CGRP 对整体动物、脑内不同脑区血流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的报告。本研究用脑室注射方法给予蒙古沙土鼠不同剂量  相似文献   

8.
哺乳动物脑内移植已有100年历史了。1890年G·Thompson首次发表了脑移植的文章。早期的研究结果比较混乱,那时的兴趣在于移植神经组织的活存。严格地讲,1970年后才真正出现哺乳动物的脑移植。尤其在近10年内,能将细胞和组织移植到发育中或成年的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去。神经移植已成为一个广泛应用的实验手段。它为分析CNS的功能及功能恢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并用于CNS的基础发育及神经元连接的再生研究。一、临床试验及存在问题从许多动物模型得出的结论提示,脑内移植有可能为人类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措施。脑移植的临床试验是从巴金森氏病开始的。已经证实,人胎儿多巴  相似文献   

9.
间质细胞源性细胞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是骨髓间质细胞系产生的一种CXC类趋化蛋白,其不仅对免疫细胞具有趋化吸引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CNS)也起到重要的作用。CXCR4为SDF-1的特异性受体。SDF-1/CXCR4在发育中和成熟的CNS中均有表达,并通过促进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分化和移行,调节GABA能神经元、协助神经环路形成而对成年神经发生发挥作用。缺血性脑卒中时,SDF-1水平升高,并通过CXCR4促进新生神经细胞向受损区域迁移和定位,介导损伤后的神经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10.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因在红细胞生成时发挥重要作用而被认识,但是Epo也产生和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缺氧时,Epo通过对神经干细胞的调节,对抗细胞凋亡,发挥神经营养作用,因而对CNS具有保护功能.目前,对Epo所介导的细胞内信息传递已有所认识,很可能为CNS缺氧/缺血性疾病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脑肠轴(brain-gut axis)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和胃肠道之间的双向通讯系统,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是脑肠轴中关键的神经递质。同时,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不仅维持CNS的正常发育,而且也参与了神经精神疾病和身心疾病的病理过程,甚至影响个体社交和认知功能。受肠道菌群影响的行为与5-HT能神经传递的行为之间也存在实质性重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稳定性的下降可能决定了人类5-HT相关的健康问题。所以本文通过5-HT与脑肠轴沟通,详细阐述其影响人类情绪和认知的机制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主要的神经保护剂.但由于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具有不同于离子及生物小分子药物的特性,易受消化酶的分解和血脑屏障(BBB)的阻挡.通过经典给药途径难以到达脑内靶部位.由于鼻黏膜在解剖生理上与CNS存在独特的联系,鼻腔给药为CNS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近年来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经鼻腔靶向CNS给药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MRI可用于评价脑肿瘤、转移、感染、血管和退行性病变等各种不同的CNS疾病,其中MRI灌注加权成像(PWI)是评价卒中、脑肿瘤和神经变性等CNS疾病极其有用的方法。最初大家仅关注MR成像质量和分辨率的提高,然而近年来随着MR的快速发展,对于组织特征如灌注和代谢等的功能性评估的关注越来越多。功能性成像技术的运用提高了CNS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并能在随访过程中评价治疗反应。灌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以炎症反应、脱髓鞘和轴突损伤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system,CNS)疾病,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是MS研究的动物模型。小胶质细胞(microglia)在MS/EAE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既可产生促炎产物发挥神经毒性作用,还可从产生抗炎产物、促进吞噬作用以及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和招募三方面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将对小胶质细胞在MS/EAE发病过程中的两面性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成熟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缺乏自我再生和修复能力一直是神经科学界的难点和热点,由于CNS损伤后缺乏再生能力,因而导致CNS损伤后结果非常严重,诸如脑皮层功能受损或消失、脊髓瘫痪等.对高等脊椎动物成熟期CNS再生障碍的原因推测有以下几种:(1)神经元本身再生能力有限;(2)神经营养因子生成不足;(3)细胞外基质不适宜;(4)损伤产生了抑制神经元生长的因子;(5)损伤局部胶质细胞产生了坚硬的瘢痕妨碍轴突生长穿过[1].  相似文献   

16.
文摘     
072 神经疾病患者CSF中的寡克隆免疫球蛋白D【英】/Mavra M…//Neurology。—1992,42(6).-1244~1245 作者曾对免疫球蛋白D(IgD)鞘内合成进行过研究。本文采用等电子聚焦法(IEF)研究了各类神经疾病患者CSF的IEF IgD类型,并与其IgG聚焦类型做比较。110例病人中多发性硬化(Ms)25例,视神经炎3例,CNS感染20例,神经肌肉疾病和CNS肿瘤或类癌综合征各16例,系统性疾病4例,非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21例,另5例神经病学疾病被排除。结果:在110例中,20例(18%)的CSF中出现独  相似文献   

17.
细胞移植在脊髓损伤再生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传统观点认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损伤后不可修复和再生,直至1981年Aguayo等研究发现损伤后的中枢神经轴突在合适的环境下可以再生,才对CNS损伤后恢复提出了突破性观点.近年来,随着神经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神经元轴突再生调控因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对神经轴突生长、导向、定位靶向和突触稳定性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日益深入了解,以及有关抗体和生长因子的应用,对脊髓再生研究的概念和方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Klotho(Kl)是一种衰老抑制基因,其对CNS有保护作用,与神经变性疾病如Alzheimer’s病、帕金森病等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在Alzheimer’s病中,Kl对抗β淀粉样物质对海马神经元造成的损害,细胞层面上能显著改善长时程记忆基础中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结构功能和网络反应敏感性,分子层面上能调节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氧化还原系统等的表达;对帕金森病,Kl负性调控维生素D合成以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维持多巴胺的正常合成和分泌,这一过程主要是增强了信号调节激酶1、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钙/钙调素依赖激酶Ⅱ等信号的表达;Kl可以保护CNS免受氧化应激的损害。其他如肌萎缩侧索硬化及多系统萎缩等也受到Kl的保护,随着Kl研究的深入,未来有望成为治疗神经变性疾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空气污染一直被认为与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近年来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也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来源。最新的研究证据显示,中枢神经系统中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可产生神经毒性物质,并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血脑屏障具有识别空气污染的屏障功能并产生促炎信号;星型胶质细胞激活后也可产生神经炎性介质。本文对空气污染致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的细胞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CNS损伤与自身免疫神经保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与CNS髓磷脂有关的自身抗原-髓鞘碱性蛋白(MBP)免疫某些对EAE敏感的大鼠后,对后者的CNS损伤可产生保护作用。这种自身免疫神经保护是由T细胞介导的,被激活的T细胞聚集在损伤部位,通过分泌一系列的营养因子发挥保护作用,且其分泌活动受损伤程度、细胞的外环境等来调节。而非自身抗原,如卵白蛋白(OVA),及对EAE不敏感的大鼠均不会产生这种保护作用,同时不同的免疫佐剂对结果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