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鼠断尾取血固定装置的设计及取血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大鼠断尾取血提供实用的固定装置及方法:方法用饮料瓶、木版等制作简易实用的固定装置;对鼠尾进行恰当的处理,如:采血前先剪断鼠尾、使鼠尾处于最低位、采用40℃左右的水浴等。结果大鼠得到了良好的固定;采血快捷便利。结论固定装置经济、实用,制作简单;对鼠尾的有效处理,即可保证采到足量的血,又可减少对鼠的伤害、刺激,减少鼠的应急反应,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作一种新型的清醒大鼠固定装置, 并规范其使用方法, 以弥补现有固定方法的不足。确保无论使用者有无经验均能高效完成清醒动物固定及后续操作。方法 用透明塑料薄膜, 塑料封口机, 海绵等材料设计制作大鼠固定装置, 利用大鼠的逃匿天性, 达到自束缚的效果。并通过固定与注射实验比较该新型方法较传统方法的优点。结果 与传统的固定方法相比, 使用该新型固定装置不仅更节约时间, 其中固定操作平均耗时由18.13 s减少到10.03 s,, 提高了44.7%;固定与注射平均耗时从139.33 s减少到52.26 s, 提高了55.3%, 并能显著降低大鼠应激反应。结论 该装置和方法适用于清醒大鼠固定及注射, 并能由单人完成尾静脉注射和采血操作, 可显著减少操作时间并降低大鼠的应激反应,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可靠。特别适合缺乏动物实验操作经验的人群, 值得在教学和科研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一种简易、多用途的小鼠固定装置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方法:选用废弃的50 mL离心管,按设计方案进行切割、组装制成简易小鼠固定装置。选取60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研究组则采用本装置固定,先后对小鼠进行尾静脉注射、断尾采血、膝关节腔内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操作时间和成功率等指标。结果:单个50 mL离心管仅重约12 g,制作时间约15 min。对照组和研究组小鼠尾静脉注射时间分别是(32.10±1.97)s和(30.27±2.20)s,成功率均为100%,断尾采血时间分别是(30.10±1.73)s和(28.67±1.55)s,成功率也均为100%,两组在操作时间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成功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膝关节腔内注射时间分别是(40.77±2.73)s和(38.73±2.16)s,成功率分别为83.33%和95.00%,两组在操作时间及成功率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小鼠固定装置具有材料易得、制作简单、携带方便、用途多样等优点,为实验小鼠的固定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鼠慢性血清病肾炎模型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提高慢性血清病肾炎模型动物的发病率、降低其制作难度的方法。方法36只Wistar雌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改进造模组、传统造模组3组,每组12只。改进组造模方法为:切除左侧肾脏;3mg牛血清白蛋白(BSA)与佐剂混匀双后足垫注射,然后每隔2周重复皮下多点注射一次;足垫注射BSA后2周开始隔日饮饲含0.1%BSA的6mmol/L.盐酸酸化水;BSA免疫注射3次后测血清抗BSA抗体滴度;达到l:16后开始每日腹腔注射3mg的BSA;3周后,腹腔注射100μg的PS一次;4周后宰杀大鼠。传统造模组按文献方法不做肾切、不饲BSA酸化水、不注射LPS,其中每日腹腔注射BSA改为每日尾静脉注射,其他处理同改进造模组。检测指标有一般情况、肾重指数、肾炎发生率、蛋白尿情况、血生化、病理改变、免疫荧光改变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造模组大鼠均出现大量蛋白尿、血白蛋白降低及高脂血症、肾功能降低,病理显示系膜细胞增生、炎细胞浸润、大量蛋白管型等,免疫荧光显示lgG、C3肾小球内沉积等变化。而改进造模组比传统造模组肾炎发生率高,改变更为严重。结论通过切除大鼠一侧肾脏、饮饲BSA酸化水、腹腔注射LPS、改尾静脉注射BSA为腹腔注射等措施,可以降低慢性血清病肾炎模型的制作难度、提高其肾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大小鼠静脉注射多采用尾静脉。小鼠采用此法较易 ,大鼠较困难 ,成功率较低 ,反复多次注射就更加困难。常常因为给药困难使实验陷于困境。我们摸索出一种隐静脉注射方法 ,此方法操作简单可靠 ,成功率高 ,可达到无菌注射要求 ,能反复多次静脉注射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穿刺方法或尾静脉穿刺失败的补救方法。现介绍给同仁参考。1 注射方法①将大鼠麻醉 (乙醚或氯胺酮 ) ,仰卧固定 ,暴露后肢内侧 ,剪去局部鼠毛 ,酒精、碘酒常规消毒皮肤。②沿后肢内侧中线切开皮肤约 0 5~ 1 0cm ,由于张力作用 ,自然裂开切口能见到一条深红色血管即大鼠隐静脉。…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大鼠清醒状态下尾静脉注射的快速操作技巧与体会,提高操作成功率。方法 采用自制大鼠束缚衣结合操作者轻按的方法固定大鼠,一人辅助固定,一人穿刺,一人注药,在注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鼠尾的损伤和对大鼠产生的应激,严格规定进针点和穿刺次数,限制一次性最大给药剂量和注射速度,并采取将进针与注射药液的部位分开等方法避免药物污的染和浪费。结果 本法操作快速、可靠、稳定、重复性好、动物配合度高。结论 本法避免了药物的浪费和污染,对于药物昂贵的尾静脉注射实验此做法尤为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大鼠清醒状态下尾静脉注射的快速操作技巧与体会,提高操作成功率。方法采用自制大鼠束缚衣结合操作者轻按的方法固定大鼠,一人辅助固定,一人穿刺,一人注药,在注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鼠尾的损伤和对大鼠产生的应激,严格规定进针点和穿刺次数,限制一次性最大给药剂量和注射速度,并采取将进针与注射药液的部位分开等方法避免药物污的染和浪费。结果本法操作快速、可靠、稳定、重复性好、动物配合度高。结论本法避免了药物的浪费和污染,对于药物昂贵的尾静脉注射实验此做法尤为推荐。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31-34
目的 观察与比较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DC)高剂量恒量腹腔注射、DDC递增法腹腔注射、二丁基二氯化锡(DBTC)一次性尾静脉注射三种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大鼠造模方法。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组(对照组)、DDC高剂量恒量腹腔注射组(DDC恒量组)、DDC递增法腹腔注射组(DDC递增组)、DBTC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组(DBTC组)。采取相应的造模措施,4周后处理大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淀粉酶,ELISA法检测透明质酸,HE染色及Masson染色检测胰腺组织病理学,并进行病理评分和纤维化评分。结果DBTC组大鼠存活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间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三组造模组血淀粉酶、透明质酸、病理评分、纤维化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其中DDC恒量组与DDC递增组相比组间无差异,DBTC组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结论 DBTC一次性尾静脉注射法造模的大鼠胰腺纤维化最显著,比较符合人类慢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组织学改变。  相似文献   

9.
一种大鼠抓取与固定的新工具介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鼠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动物 ,在抓取时要小心 ,既不能粗暴 ,以免使其受伤 ;又要稳和准 ,不然容易被其咬伤。为此 ,笔者设计了一种大鼠抓取与固定的工具 ,制作简单 ,操作方便 ,能保证腹腔、肌肉及尾静脉注射等操作的顺利进行。现将其制作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 .取一直径 5~ 7cm透明塑料制矿泉水瓶 ,剪成如图 4形状。操作如图 1 ,罩住大鼠头部后 ,抓紧瓶体 ,即可行腹腔、肌肉注射等操作。2 .如行尾静脉注射 ,则应用两个相同的抓取固定器套接 ,如图 2固定。3 .如图 3固定 ,可用于腹部手术时乙醚全麻的维持。本方法简便易行 ,但应注意操作。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小鼠尾静脉注射提供一种实用的装置与使用方法。方法利用自制装置上的恒温部分、照明部分以及固定部分进行小鼠尾静脉注射操作,对比使用装置进行操作前后注射的难易程度及完成时间的差别。结果使用自制装置进行尾静脉注射更准确更快速。结论该自制装置在小鼠尾静脉注射操作过程中能明显提高注射成功率,缩短注射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两种方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合并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8例膝骨关节炎合并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按资料分为两组,药物治疗组和手术合并药物治疗组,每组34例。药物治疗组给予单纯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手术合并药物治疗组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合并手术治疗静脉曲张。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后VAS疼痛评分和KSS评分的差异。结果注射玻璃酸钠前两组各等级(1~5度)的VAS疼痛评分和KSS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玻璃酸钠后手术治疗组各等级(1~5度)的VAS疼痛评分和KSS膝关节功能评分上都较未手术治疗组低,提示手术治疗组疾病程度减轻,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合并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静脉曲张术后膝关节腔再注射玻璃酸钠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TrkB)基因在尾静脉注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治疗官内缺血缺氧脑损伤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钳夹孕鼠子宫动脉30 min后,尾静脉注射BDNF 1 μg或2 μg,持续5天,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和生理盐水组为对照,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胎鼠TrkB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孕鼠子宫动脉钳夹30 min后,可造成胎鼠TrkB的表达增高,并且进行尾静脉注射外源性BDNF可使TrkB表达增高更为明显.结论:通过尾静脉注射BDNF可明显上调胎鼠脑内TrkB的核酸和蛋白表达,加强BDNF对脑神经元的保护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3.
艾迪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腹水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腹水的疗效.方法:排尽胸腹水后腔内单药灌注艾迪注射液治疗不能耐受或拒绝腔内化疗的恶性胸腹水患者24例,艾迪注射液胸腔每次灌注50 ml,腹腔每次灌注100 ml,每周2次,3周为1个疗程.结果:16例恶性胸水中,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8例,稳定(NC)5例,总有效率68.8%.8例恶性腹水中,CR 1例,PR 4例,NC 3例,总有效率62.5%.本组24例中,生活质量提高12例,稳定6例,降低6例.结论:艾迪注射液腔内治疗恶性胸腹水疗效可靠,生活质量提高,无明显毒副作用,尤其适合治疗晚期不能耐受腔内化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高频超声在膝关节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膝关节积液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研究30位膝关节积液患者41个膝关节超声声像图改变并与X线检查进行比较。结果髌上囊积液39个(95.12%),积液深度3.1-17.9 mm;关节腔积液32个(78.05%),积液深度2.3-12.2 mm;36个关节囊滑膜增厚(87.80%),厚度1.2-7.7mm,腔面毛糙不平,部分滑膜增厚成乳头状;显示关节软骨损坏15个(36.59%)。X线检查均无报告关节囊积液或滑膜增生改变。结论高频超声检查是诊断膝关节积液性病变客观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穴位注射结合中等强度运动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膝关节软骨Ⅱ型胶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穴位注射组和注射结合跑台组,每组12只。参照文献,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建立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不干预,穴位注射组大鼠膝关节腔内注射鹿瓜多肽注射液(0.1mL/100g),注射结合跑台组大鼠在穴位注射组基础上结合中等强度的跑台训练,共6周。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病理变化,检测各组大鼠膝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含量及血清MMP-3水平。结果干预6周后,穴位注射组和注射结合跑台组O’Driscoll组织学评分均高于模型组[(8.52±1.08)分、(12.68±0.85)分比(5.34±0.57)分,P均<0.05],注射结合跑台组O’Driscoll组织学评分高于穴位注射组[(12.68±0.85)分比(8.52±1.08)分,P<0.05];穴位注射组和注射结合跑台组大鼠膝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含量均高于模型组[(54.79±2.29)、(73.79±2.36)比(41.93±2.03),P均<0.05],注射结合跑台组大鼠膝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含量高于穴位注射组[(73.79±2.36)比(54.79±2.29),P<0.05];穴位注射组和注射结合跑台组大鼠血清MMP-3水平均低于模型组[(16.04±0.49)、(8.89±0.39)比(24.68±0.56),P均<0.05],注射结合跑台组大鼠血清MMP-3水平低于穴位注射组[(8.89±0.39)比(16.04±0.49),P<0.05]。结论鹿瓜多肽穴位注射结合中等强度运动能提高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膝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含量,降低模型大鼠血清MMP-3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三氧重复注射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膝骨关节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膝关节腔重复注射三氧加玻璃酸钠,对照组只注射玻璃酸钠。疗程结束后评定其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在膝关节压痛、平地行走痛、静息痛、晨僵等症状体征方面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在膝关节痛、平地行走痛、尤其在静息痛,晨僵等症状体征方面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近期疗效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氧重复注射联合玻璃酸钠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较单纯注射玻璃酸钠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外用中药“癌症镇痛散”的镇痛药效。方法 利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和大鼠NaCl扭体实验,以扭体抑制情况来验证疗效。结果 “癌症镇痛散”药膏腹部外敷对小鼠腹腔注射冰醋酸扭体有抑制作用,对大鼠腹腔注射NaCl所致扭体也有抑制作用,而且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高、中两个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性。结论 “癌症镇痛散”外敷对动物腹腔内部疼痛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关节腔负压冲洗配合注射玻璃酸钠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方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分为负压冲洗加注射玻璃酸钠组(A组)和单纯注射玻璃酸钠组(B组)。冲洗液含复方氯化钠,50%硫酸镁,庆大霉素,糜蛋白酶,A组关节腔置冲洗管和吸出管,冲洗液进入关节腔同时开启负压吸引。3d后,将玻璃酸钠注入膝关节腔。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膝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第1个月后,功能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6个月和1年后A组疗效改善,与术前相比仍较明显(P〈0.01),6个月和1年后A组较B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膝关节腔负压冲洗配合玻璃酸钠注射较单纯玻璃酸钠注射对膝骨性关节炎有更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化疗灌注对存在破裂出血的肝癌腹腔转移的预防作用。方法对28例存在肝脏破裂出血的肝癌患者,13例单纯行肝动脉栓塞止血和肝癌的TACE治疗(对照组),15例行上述治疗联合腹腔化疗灌注(治疗组)。治疗次数及间隔时间相一致。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腹腔转移与生存情况。结果两组病例随访3-12个月。对照组发生腹腔转移9例,3、6和12个月腹腔转移率分别为55.6%、100%和100%,其生存率分别为69.2%、30.8%和7.70%。治疗组仅见2例腹腔转移,其中3、6和12个月肺转移率分别为0、7.70%和14.3%,生存率分别为93.3%、86.7%和46.7%。两组腹腔转移率及生存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存在破裂出血的肝癌行预防性腹腔化疗灌注可以有效预防腹腔转移,提高病人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