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ACEI/ARB联合中成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检索ACEI/ARB联合中成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实验,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7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纳入27个RCTs,2 5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ACEI/ARB联合中成药与单纯使用ACEI/ARB相比,临床显效率[RR=1.94,95%CI(1.60,2.35)P0.000 01];UAER[MD=-20.55,95%CI(-24.22,-16.87),P0.000 01];不良反应[RR=1.06,95%CI(0.65,1.73),P=0.81]。结论:ACEI/ARB联合中成药可以更加降低尿蛋白,并不增加副反应。但是,本研究纳入的文献质量普遍不高,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实验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联合安体舒通治疗IgA肾病患者,观察其降低尿蛋白及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54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安体舒通组(A组)27例,对照组(B组)27例。A组在应用ACEI和(或)ARB基础上联合安体舒通20mg/d;B组按原量服用ACEI和(或)ARB药物。检测2组在第0、4、8、12、16周时24h尿蛋白、血肌酐、血钾、血浆醛固酮、血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A组治疗后第8周时尿蛋白较治疗前下降18.5%(P〈0.05),至第16周时下降35.1%(P〈0.01);B组至治疗终点仅下降5.3%,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血钾、血肌酐、eGFR、血浆醛固酮、血压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在应用ACEI和(或)ARB基础上联合安体舒通对降低kA肾病患者尿蛋白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口服益气活血中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DN) 蛋白尿方面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8年-2013年),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2008年-2013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8年-2013年),万方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2008年-2013年),收集口服益气活血中药与单用ACEI/ ARB,或者合用ACEI/ ARB比较,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纳入RCT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4.2软件做Meta 分析.结果:纳入20篇中文RCT.3篇论文被评为B 级,17篇论文被评为C 级.5个试验采用了随机数字表法.Meta 分析结果显示:益气活血中药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R=1.30,95%CI(1.20,1.40);与常规基础治疗相比,益气活血中药可明显降低尿微量蛋白排泄率(WMD=30.38,95%CI(23.04,37.71),P〈0.000 01);益气活血中药联合ACEI或ARB与单用ACEI或ARB比较,在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排泄率无显著优势[WMD= 49.63,95%CI(-8.30,107.67),P=0.09];益气活血中药联合ACEI/ARB与单用ACEI/ARB比较能显著降低24 h尿微量白蛋白[SMD=-1.11,95%CI(-1.75,-0.47),P〈0.000 7];益气活血中药可明显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SMD=-1.62,95%CI(-3.08,-0.16),P=0.03〈.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可以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但是,研究文献的质量有待提高,该Meta 分析的可靠性受到影响.故益气活血中药在降低DN 尿蛋白方面的疗效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来氟米特与雷公藤多苷及单纯激素治疗IgA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来氟米特(LEF)、雷公藤多苷联合激素,以及单纯激素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方法治疗的中等量蛋白尿IgA肾病患者61例,其中来氟米特联合中等量激素(LEF组)21例,雷公藤多苷联合中等量激素(雷公藤多苷组)24例,单纯常规量激素治疗组16例。观察用药期间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常规、血胆固醇、血清白蛋白、肝功能的变化,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后,LEF组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1.6%和84.2%,雷公藤多苷组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6.7%和86.7%,单纯激素组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6.7%和73.3%,3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单纯激素组的复发率为20%,其他两组均为0,单纯激素治疗组复发率与LEF组、雷公藤多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EF组、雷公藤多苷组、单纯激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2%、37.5%、12.5%,雷公藤多苷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其他两组显著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EF、雷公藤多苷联合激素和单纯激素治疗IgA肾病的近期疗效相似,但单纯激素治疗复发率高,雷公藤多苷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3种治疗方法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雷公藤多苷(tripterygium glycosides, TG)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根据纳入标准进行筛选,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得到19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提高有效率,降低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及血白蛋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用ACEI/ARB相比,TG与ACEI/ARB联合治疗CGN可提高疗效,具有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四联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型IgA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苷、福辛普利和中药辨证施治四联疗法对肾病综合征型IgA肾病(IgAN) 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肾活检并结合临床确诊为原发性IgAN (肾病综合征型 )的患者 32例 ,血肌酐 (Scr)≤177μmol/L。根据肾病理结果配对分为治疗组 19例、对照组 13例 ,治疗组接受泼尼松、雷公藤多苷、福辛普利及中药辨证施治四联疗法 ,对照组接受泼尼松及福辛普利治疗。观察临床疗效 ,并比较治疗前的 2 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 (Alb)、Scr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 1年后缓解 16例 (94 % ) ,无效 1例 (6 % ) ,没有复发 ;对照组 1年后缓解 7例(5 9% ) ,无效 4例 (33% ) ,复发 1例 (8% )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治疗 1年后治疗组 2 4h尿蛋白定量 ,S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血Alb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苷、福辛普利及中药辨证施治能有效减少肾病综合征型IgAN的蛋白尿 ,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中药(雷公藤多苷片+中药汤剂)合用ARB与单用ARB对脾肾气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探讨中药联合ARB治疗本病的优势。方法:将60例脾肾气虚型2型DNⅢ~Ⅳ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控制饮食、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上予缬沙坦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用益气补肾中药联合雷公藤多苷片,疗程1年。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血脂均显著下降,治疗组血脂水平更低于对照组;两组尿蛋白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益气补肾中药与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治疗脾肾气虚型糖尿病肾病能减少尿蛋白量、降低血脂、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较单用ARB制剂缬沙坦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黄叶总苷联合雷公藤多苷对膜性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对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三二O一医院收治的76例膜性肾病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把入选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组采用地黄叶总苷联合雷公藤多苷方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 21%(32/38),对照组为57. 89%(22/3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定量、血白细胞、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肌酐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 0. 05),患者尿蛋白定量、胆固醇及血白细胞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0. 05),而谷丙转氨酶和肌酐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变化(P 0. 05)。利用Cox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高血肌酐、肾小球硬化、大量蛋白尿是影响膜性肾病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P 0. 05),对于不存在这些症状的患者,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 89%vs 26. 32%),差异有显著性(P 0. 05)。结论地黄叶总苷联合雷公藤多苷对膜性肾病患者的疗效相比单独使用雷公藤多苷较好,不良反应更少,对不存在高血压、高血肌酐、肾小球硬化、大量蛋白尿的患者,该方案治疗的预后较好,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较单用激素治疗IgA肾病伴肾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6例经肾活检证实且伴肾功能轻中度减退(肾小球率过滤50~80 ml/min)的IgA肾病患者分成两组。雷公藤组应用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激素组为常规激素治疗,观察治疗0、3、6、9和12个月的蛋白尿、肾功能等临床指标变化,并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激素组治疗9个月时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开始减少(P<0.05),雷公藤组治疗6个月时开始减少(P<0.05)。12个月时,激素组由治疗前(2.12±0.81)g降至(0.99±0.59)g,P<0.01;雷公藤组由(2.21±0.75)g降至(0.43±0.18)g,P <0.01。治疗9、12个月时,雷公藤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激素组降低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激素组治疗6个月时,肾功能开始下降,表现为Scr升高(P<0.01),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P<0.01)。雷公藤组9个月时开始下降,Scr升高(P <0.01),Ccr下降(P<0.01)。两组间治疗后3、6、9个月疗效比较,Scr以及Ccr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雷公藤组肾功能优于激素组(P<0.05)。治疗期间激素组3例(10%)出现柯兴貌、面部痤疮,雷公藤组1例出现白细胞轻度减少。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激素能有效减少伴肾功能减退IgA肾病的蛋白尿,且一定程度上延缓肾功能进展,耐受性好。长期疗效仍需继续随访。  相似文献   

10.
尿激酶联合苯那普利治疗IgA肾病的随访对照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尿激酶(UK)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苯那普利治疗IgA肾病(IgAN)的效果。方法 将71例Lee分级≥Ⅲ级的IgA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UK+ACEI组及ACEI组,随访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1)12个疗程后,UK+ACEI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P<0.01),血白蛋白(AIb)水平升高(P<0.05),疗效优于ACEI组。(2)治疗前应用Katafuchi IgA肾病积分系统进行IgAN的病理评分,在肾小球积分≥7分的患者中,治疗至12个疗程时,UK+ACEI治疗效果优于ACEI组(P<0.05)。(3)UK+ACEI组中有10例患者进行了重复肾活检,经治疗后多数患者病理改变保持稳定。结论 UK联合ACEI治疗中重度IgAN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用ACEI者。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炎细胞浸润的程度可作为估计UK治疗IgAN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对已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治疗且尿蛋白量未降到0.5g/24 h以下的IgA肾病患者,我们加用小剂量螺内酯(安体舒通),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对已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治疗且尿蛋白量未降到0.5g/24 h以下的IgA肾病患者,我们加用小剂量螺内酯(安体舒通),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46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大量蛋白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2型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缬沙坦组,23例)和B组(联合治疗组,23例),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缬沙坦160mg每日1次,B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雷公藤多苷20mg每日3次。服用雷公藤多苷2周内复查肝功能及血常规,如出现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2.5倍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3.5×109/L暂停用雷公藤多苷,经治疗后恢复正常后继续服用。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等。结果: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血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经治疗后在减少24h尿蛋白、升高血白蛋白方面均优于A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即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等指标)比较及相互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中等剂量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可能具有通过进一步降低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水平,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对已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治疗且尿蛋白量未降到0.5g/24 h以下的IgA肾病患者,我们加用小剂量螺内酯(安体舒通),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口服益气活血中药复方降低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口服益气活血复方在控制糖尿病肾病(DN)蛋白尿方面的疗效。方法:检索美国医学文摘数据库(Medline,1978年~2007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年~200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0年~2007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VIP,1989年~2007年),收集口服益气活血复方或者合用ACEI/ARB与单用ACEI/ARB相比较治疗DN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纳入RCT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4.2.10软件做Meta分析。结果:纳入72篇中文RCT。一篇被评为B级,其余论文被评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ACEI相比,口服益气活血中药复方可以减少DN的24h尿白蛋白排泄率(WMD=-31.10;95%CI=-47.14,-15.07;P=0.0001);口服益气活血中药复方联用ACEI与单用ACEI比较,可进一步减少DN的24h尿白蛋白排泄率(WMD=-26.55;95%CI=-34.36,-18.74;P〈0.00001)。与单用ACEI相比,口服益气活血中药复方可以减少DN的尿白蛋白定量(WMD=-32.83;95%CI=-40.31,-25.35;P〈0.00001);ACEI与益气活血中药复方联用较单用ACEI更能降低尿白蛋白定量(WMD=-56.29;95%CI=-100.83,-11.74;P=0.01)。益气活血中药复方与单用ACEI比较,能显著降低24h尿蛋白定量(WMD=-0.30;95%CI=-0.45,-0.14;P=0.0002);与单用ACEI相比,口服益气活血中药复方联用ACEI,可以减少DN的24h尿蛋白定量(WMD=-0.63;95%CI=-0.87,-0.40;P〈0.00001)。中药复方与ARB的比较结果与ACEI的比较结果类似。结论:益气活血复方可以减少DN蛋白尿。但是,目前较多中医药研究质量有待提高,该Meta分析的可靠性受到影响。口服益气活血复方在控制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是否优于ACEI或ARB,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RCT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他克莫司(FK506)联合激素治疗IgA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MEDLINE、Pub Med、Te Cochrane Library和SCI,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3月,并手工检索国内相关专业杂志及会议资料,查找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IgA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两名评价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交叉核对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二次变量资料采用比值比(OR)为效应量,连续变量资料采用均数差(MD)为效应量。结果最终纳入9个RCT,均为国内研究。有8个RCT为他克莫司联合激素组与激素组比较,1个RCT为他克莫司联合激素组与他克莫司组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激素组比较,纳入研究时患者为轻中度肾功能损伤的他克莫司联合激素组血肌酐更高[MD=1.00,95%CI(0.36,1.65),P=0.002];纳入研究时患者血肌酐221μmol/L的他克莫司联合激素组与激素组比较,治疗后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77,95%CI(-6.47,4.93),P=0.79]。(2)与激素组比较,他克莫司联合激素组在总有效率[OR=1.68,95%CI(0.60,4.71),P=0.32]、完全缓解率[OR=1.99,95%CI(0.91,4.35),P=0.09]、24 h尿蛋白定量[MD=-0.09,95%CI(-0.52,0.34),P=0.68]、肾小球滤过率[MD=-2.44,95%CI(-8.18,3.30),P=0.40]、不良反应发生率[OR=0.94,95%CI(0.59,1.49),P=0.80]等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IgA肾病与单纯使用激素比较疗效和安全性无明显差异,且可能使表现为轻中度肾功能损伤的IgA肾病患者血肌酐更高。期待高质量、大样本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1,25(OH)2D3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ARB)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将45例临床蛋白尿期的(24 h尿蛋白≥1 g)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缬沙坦160 mg 1次/日口服)、骨化三醇组(缬沙坦160 mg 1次/日+骨化三醇0.25 μg 1次/晚 口服)、雷公藤多苷(tripterygium wilfordii,TW)组(缬沙坦160 mg 1次/日+TW 20 mg 3次/日),每组15例,观察12周,定义尿蛋白下降超过基线值50%为显著疗效,尿蛋白下降小于50%或升高或出现肾衰竭为一般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各随访点尿蛋白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化三醇组3月与0月比较,尿蛋白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0.85)vs(3.77±1.34),P〈0.01],TW组尿蛋白下降1月与0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2±0.55)vs(3.82±1.56),P〈0.01],但2、3月尿蛋白下降与1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时,与对照组比较,骨化三醇组尿蛋白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0.85)vs(2.84±1.47),P〈0.05],且与TW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0.85)vs(1.91±0.69),P〉0.05].但就显效率而言,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三组之间无差异.结论 1,25(OH)2D3联合ARB能有效减少DN蛋白尿,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ARB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尿康胶囊治疗IgA肾病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IgA肾病随机分为血尿康胶囊组(治疗组)50例,雷公藤多苷片组(对照组)50例,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中医症候积分,尿红细胞,24h尿蛋白定量,尿ANG、尿β2微球蛋白,血TGF-β1改善情况及疗效,辨证分型与疗效的关系。结果:血尿康胶囊有减轻IgA肾病血尿、蛋白尿作用,控制血尿疗效优于雷公藤多苷(P〈0.05)。改善中医临床症候积分、改善腰膝酸软等症状方面优于雷公藤多苷(P〈0.05)。降低血TGF-β1、尿NAG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均能稳定BUN、Scr、Ccr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西医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8%,88%;对照组有效率74%,70%,治疗组优于雷公藤对照组(P〈0.05)。阴虚火旺、瘀血阻络两证型治疗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尿康胶囊可能通过多种调节机制,具有一定的减轻IgA肾病血尿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系统评价中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疗效,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本文通过Meta分析综合探讨了中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情况。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中药联合糖皮质激素随机对照试验治疗IgA肾病的相关文献,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从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等方面进行Meta分析,并依照Cochrane Collaboration标准和Jadad质量评分法进行检索和对检索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根据检索结果和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文献,共840例患者。中药联合激素的治疗组比单纯激素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OR=3.36,95%CI(2.30,4.91),P0.000 01]、完全缓解率[OR=2.73,95%CI(2.02,3.69),P0.000 01]均更高,降低24h尿蛋白定量值[MD=-0.18,95%CI(-0.21,-0.16),P0.000 01]以及血肌酐值[MD=-10.13,95%CI(-12.11,-8.14),P0.000 01]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质量评分总体较高,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结果的异质性较低,2组24h尿蛋白定量值和血肌酐的比较虽然I250%,但漏斗图基本对称,提示虽然存在一定的异质性,但结果具有可信性。结论这一系统评价提供了中药联合糖皮质激素比单纯激素治疗IgA肾病疗效更好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长程应用ACEI联合ARB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60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ACEI组、ARB组和联合组,ACEI组接受贝那普利治疗,ARB组接受缬沙坦治疗,联合组接受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治疗后1、3、6、9和12个月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并进行评价。 结果 3 组患者经过12个月治疗后,24 h尿蛋白从(1.08±0.68) g降至(0.27±0.29) g,P < 0.05;收缩压从(129±24) mm Hg降至(116±18) mm Hg(P < 0.05);肾小球滤过率从(67.5±30.2)ml/min升至(69.3±34.6)ml/min(P > 0.05);血钾变化不大(P > 0.05);不良反应轻微。3 组相比,联合组有最强的减少尿蛋白和降低舒张压作用(P < 0.05),而在肾功能改善、血钾变化及不良反应方面,3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长期联合治疗双重阻断RAS系统有更强地降低蛋白尿和舒张压作用,而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