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致密型乳腺受检者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中的辐射剂量,探讨致密型乳腺辐射剂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 年4月至2019 年12月行DBT检查的女性致密型乳腺受检者201例804组图像,每组图像包含DBT断层图和全景数字乳腺X线摄影(FFDM)二维图像。在后处理工作站记录每例受检者的摄影体位、乳腺压迫厚度、管电流、管电压、平均腺体剂量(AGD)和表面入射剂量(ESE)、乳腺截面大小和乳腺致密程度。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致密型乳腺在DBT检查中辐射剂量的影响因素。结果:综合DBT和FFDM图像,不同乳腺压迫厚度、乳腺截面大小和乳腺致密程度对管电流、AGD、ESE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乳腺压迫厚度与ESE/AGD值具有高度相关性(均r =0.97,P <0.01)。结论:致密型乳腺受检者做DBT检查时,随着其乳腺压迫厚度、乳腺截面大小和乳腺致密程度的增加,辐射剂量会逐渐增高,尤其是ESE。  相似文献   

2.
<正>乳腺X线摄影因其操作简便、费用较低、敏感度高和易于普及等优点,是目前乳腺病变的首选的检查和筛查手段。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疾病普查中的作用得到认可,成为临床应用的主流[1]。笔者收集乳腺美国放射学会(ACR)分型为Ⅲ型的325例受检者325幅右侧头尾位(RCC)钼靶片,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辐射剂量与乳腺厚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在乳腺结构扭曲征象上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66例钼靶X线摄影存在乳腺结构扭曲征象的患者行数字乳腺断层摄影,以MRI为对照,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比较两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差异。结果 DBT和MRI乳腺腺体分类均以c型和d型为主,两组病例腺体类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P=0.63),MRI应用BI-RADS分类诊断系统对乳腺结构扭曲诊断效能高于DBT(χ~2=23.92,P0.001),MRI诊断敏感性高于DBT(χ~2=4.45,P=0.03),而DBT与MRI诊断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X线摄片中发现的乳腺结构扭曲DBT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于DBT表现不典型,则行MRI作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数字乳腺X线摄影曝光模式对乳腺体模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为乳腺癌的影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将乳腺体模一次成像。自动曝光模式,分别应用低剂量(Dose)、标准(STD)和高对比度(CNT)3种曝光模式;手动曝光模式,固定管电流量32 mAs,分别改变管电压为25、26、27、28、29、30、32、34、36、38和40 kV曝光11次;固定管电压29 kV,分别改变管电流量为20、32、40、45、56、63、80、100、125、160和200 mAs曝光11次。记录各曝光参数下平均腺体剂量(AGD)值,并根据美国放射学会(ACR)评分标准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3种自动曝光模式下,模拟纤维组织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模拟钙化和模拟团块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手动曝光模式下,固定管电流量32 mAs,改变管电压或固定管电压29 kV,改变管电流量曝光,3种模拟病变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但3种模拟病变的图像质量评分受管电压或管电流量增加而且引起的变化趋势不同。管电流量或管电压变化对模拟纤维组织的图像评分影响最大,对模拟钙化的图像评分影响最小。自动曝光模式以低剂量模式AGD值最低,高对比度模式AGD最高;手动曝光模式时,AGD随管电压和管电流量增加而增加,均呈正相关关系(R2=0.998,P=0.000;R2=0.979,P=0.000)。结论:数字乳腺X线摄影时,可采用自动曝光的低剂量模式行乳腺癌筛查。使用手动曝光模式行常规临床检查能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辽宁省大石桥市中心医院2010年7月~2015年7月经穿刺或手术确诊的152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结果 、B超诊断结果 、两者联合诊断结果 与病理结果 进行对照,比较各种方法 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以及不同乳腺质地对两种诊断方法 灵敏度的影响.结果 钼靶X线摄影诊断的符合135例,符合率88.8%,高于B超诊断符合率77.6%,钼靶X线摄影和B超联合诊断乳腺癌的符合148例,符合率97.4%,高于钼靶X线摄影符合率88.8%和B超单独诊断符合率7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诊断极高密度型和不均匀密度增高型乳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7.8%和88.4%,高于钼靶X线摄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较B超诊断更具准确性,但是B超对高密度型和不均匀密度增高型乳腺癌更敏感;两者联合应用时,能提高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女性乳腺X线检查过程中疼痛的发生率及其与乳腺密度、厚度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由4名女技师(A~D)对上海市163名女性体检者进行常规乳腺摄影,检查后向受检者发放一份包含检查过程中疼痛程度、乳腺密度和厚度等21项问题的调查问卷,并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5.6%受检者在检查过程中感觉疼痛,其中轻、中、重度疼痛分别占53.3%、33.6%和13.1%.中重度疼痛组中,乳腺密度>50%者占24.0%.不同疼痛等级间头尾位(CC)乳腺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184,P<0.001);并且随着乳腺厚度的增加,疼痛程度也呈现递增趋势.4名女技师(A~D)摄片时所致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67,P=0.015).结论 乳腺X线检查过程中疼痛的发生率较高,会影响女性定期乳腺体检及乳腺癌的筛查.乳腺密度是检查过程中疼痛发生的一个提示因素.对一些乳腺较敏感的检查者可以通过控制压迫程度来减轻疼痛;改善技师的态度以及定期对技师进行培训也是减轻疼痛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X线摄影中降低射线剂量曝光条件的优化选择。方法:在半自动和全自动模式下分别对厚度不同的模体曝光,对所获得的照片影像质量作出评分,检测剂量。结果:模体厚度分别为5.5厘米、3.5厘米、2.5厘米,在auto time模式下各曝光组合所获得的影响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9711、0.9233、0.8883、0.5034),在auto filter模式下,各模体所得影像评分查无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9312),当摄影模式和乳腺厚度出现变化,影响密度保持一致,表明所使用的X线机AEC工作状态处于正常。结论:乳腺X线摄影中,首先需保证AEC工作状态处于正常,影像照片质量不受任何影响的状况下,可用AEC装置autotime模式将kV适当提高,摄影剂量降低。  相似文献   

8.
谭欢 《重庆医学》2012,41(35):3770-3772
本世纪初,以平板探测器为基础的数字乳腺摄影技术应用于乳腺X线摄影,平板数字乳腺摄影在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等方面较其他摄影技术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对乳腺疾病诊断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1-4]。本文结合平板数字乳腺成像技术的特点,对数字乳腺摄影图像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本地区乳腺X线类型及其与年龄、乳腺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新的乳腺X线分型观点。方法 对1400例乳腺钼靶X线片进行阅片、分析、统计,并记录X线分型情况,探讨乳腺常见X线类型及其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乳腺X线类型以混合型最多见,为972例(69.43%),多见于30~60岁;其次为致密型,285例(20.36%),30岁以下以此型最多见;脂肪型143例(10.21%),60岁以上多为此型。结论 新的乳腺X线分型方法虽欠精确,但在临床应用中简单、方便、实用、易掌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钼靶X线钙化征象在良恶性乳腺肿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乳腺肿块患者80例,包括乳腺良性肿块47例,乳腺癌3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钼靶X线摄影。观察钼靶X线图像中,良性乳腺肿瘤及乳腺癌钙化的特点及钙化Le Gal分型与良性乳腺肿瘤及乳腺癌的关系。结果 (1)钙化数量≥10个/cm2,等密度钙化,节段性及线性钙化中,乳腺癌比例高于良性肿瘤(P<0.05),且钙化形态在乳腺癌与良性肿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Le Gal分型Ⅳ、Ⅴ型钙化中乳腺癌的比例显著高于良性乳腺肿瘤,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X线摄影可以清晰显示乳腺肿瘤钙化征象,其中乳腺癌钙化数量多,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质,Le Gal分型对提示乳腺癌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乳腺X线特征与不同Luminal型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71例Luminal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及乳腺X线特征,根据Luminal型乳腺癌的分型标准,将患者分成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两组。分析两组患者中的临床病理、乳腺X线特征的差异,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Luminal B型乳腺癌的独立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371例乳腺癌患者中73例(19.7%)Luminal A型,298例(80.3%)Luminal B型;病理SBR分级高、合并脉管侵犯者多出现在Luminal B型乳腺癌中(P<0.05)。征象类别、腋窝淋巴结肿大在不同Luminal型乳腺癌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块、钙化及肿块合并钙化的病灶多出现在Luminal B型乳腺中(P=0.028、0.034、0.007),结构扭曲的病灶多出现在Luminal A型乳腺癌中(P=0.005)。logistic回归表明病理SBR 2级、SBR 3级、伴钙化及腋窝淋巴结肿大是Luminal B型乳腺癌的独立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钼铑双靶数字乳腺摄影在乳腺脂肪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脂肪瘤的钼铑双靶数字乳腺摄影X线表现。结果乳腺皮下脂肪层内脂肪瘤19例,腺体内脂肪瘤4例,乳后间隙脂肪瘤2例。病灶为单纯低密度22例,病灶密度以低密度为主,其内见稍高密度影3例,所有病例均无钙化。结论数字乳腺摄影所见X线征象结合病史和临床,对乳腺脂肪瘤的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X线摄影中不同靶/滤过组合对影像质量的影响,为不同密度的腺体选择最佳靶/滤过组合。方法采用数字乳腺X线摄影机,选择钼/钼(Mo/Mo)、钼/铑(Mo/Rh)、铑/铑(Rh/Rh)、钨/铑(W/Rh)4种不同的靶/滤过组合,对乳腺组织等效模体进行半自动曝光模式摄影,记录曝光条件和辐射剂量;按照美国放射学院(ACR)评分标准,通过阅读图像,对模体中钙化点、纤维组织、团块进行评价。结果 Mo/Mo组合皮肤入射剂量和乳腺平均剂量最高,团块与纤维分辨率最好;Mo/Rh和Rh/Rh居中;W/Rh组合皮肤入射剂量和乳腺平均剂量最低,但团块与纤维分辨率最差。结论不同靶/滤过组合适用于不同密度腺体的摄影,临床应用中应充分考虑乳房实际厚度以及致密程度来选择曝光条件。  相似文献   

14.
乳腺钼靶X线摄影成像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为乳腺癌早期治疗,实施保乳术提供可信赖的信息,从而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这种成像技术的成功取决于照片质量,正确使用乳腺X线摄影中乳腺体位设计、压迫技术是提高临床影像质量、提高X线乳腺检查利用率的关键.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乳腺摄影体位与压迫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数字乳腺X线机的工作质量,减少误、漏诊。方法:通过线束半值层的测量、腺体平均剂量、管电压的准确性与重复性、辐射输出4个方面来进行质量保证。结果:图像对比度、图像模糊度、图像噪声都得到了优化。结论:数字化乳腺机经过质量保证,各性能参数的变化都保持在允许范围内,提高了摄影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物理形式测量,分析乳腺自动摄影模式的剂量参数的设置与低对比度影像质量[1]和受检者的乳腺平均腺体剂量[1]的关联性.方法先使用3种自动摄影模式(CNT对比模式、STD 标准模式、Dose剂量模式)分别对18-220和18-222模体照射,再使用3种自动摄影模式分别对加3块和4块亚克力板(lem)的低对比性能模体(CDMAM)照射;按CDMAM测试要求分别选取3种自动摄影模式下剂量设置的下限和上限进行照射,获取低对比性能模体影像分析数据.结果选择3块亚克力板配合CDMAM进行采样与18-220模体剂量参数基本一致;采用3块亚克力板配合CDMAM自动摄影,CNT模式较STD模式的平均腺体剂量(AGD)增加1倍,IQFinv增加5%~7%;STD模式较Dose模式的AGD增加15%,IQFinv增加8%~13%,结论①辐射剂量的过度上升并不会带来相对应的低对比性能效果;②CNT模式和Dose模式不适宜用作常规检查,只有特定情况下才可使用;③先参考临床其它检查数据,再确定摄影模式,是在保障影像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受检者辐射剂量的有效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7.
宋宁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6):2204-2205
目的:探索分析X线摄影、B超检查对不同乳腺实质类型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9例确诊患者的X线摄影和B超检查资料进行分析,以充分比较X线摄影和B超检查的诊断效能和诊断价值。结果:(1)X线摄影诊断的灵敏度为91.33%,特异度为91.2%,假阳性率为8.8%,假阴性率为8.67%;B超诊断的灵敏度为88.93%,特异度为82.8%,假阳性率为17.3%,假阴性率为11.07%;(2)X线摄影在不同乳腺实质类型恶性病变中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9,P=0.011);而B超的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摄影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更高;而B超针对不同乳腺实质类型恶性病变的检出率更高。在临床中将二者有效结合可以提高诊断效能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影像学检查是乳腺癌早期筛查及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尽管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 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的空间分辨力和对比度较普通乳腺X线摄影(digital mammography,DM)有大幅的提升,然而FFDM检查因避免不了非钙化型肿块在致密型乳腺中与周围较多的腺体组织重叠的影响,故对非钙化型肿块检测的敏感性较低。文献报道,FFDM有将近17%的非钙化型乳腺癌未被检出,同时有将近70%~90%的疑似恶性病灶最终被确诊为"假阳性"~([1])。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是对压迫的乳房行多角度投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物理形式测量,分析乳腺自动摄影模式的剂量参数的设置与低对比度影像质量[1]和受检者的乳腺平均腺体剂量[1]的关联性.方法先使用3种自动摄影模式(CNT对比模式、STD 标准模式、Dose剂量模式)分别对18-220和18-222模体照射,再使用3种自动摄影模式分别对加3块和4块亚克力板(lem)的低对比性能模体(CDMAM)照射;按CDMAM测试要求分别选取3种自动摄影模式下剂量设置的下限和上限进行照射,获取低对比性能模体影像分析数据.结果选择3块亚克力板配合CDMAM进行采样与18-220模体剂量参数基本一致;采用3块亚克力板配合CDMAM自动摄影,CNT模式较STD模式的平均腺体剂量(AGD)增加1倍,IQFinv增加5%~7%;STD模式较Dose模式的AGD增加15%,IQFinv增加8%~13%,结论①辐射剂量的过度上升并不会带来相对应的低对比性能效果;②CNT模式和Dose模式不适宜用作常规检查,只有特定情况下才可使用;③先参考临床其它检查数据,再确定摄影模式,是在保障影像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受检者辐射剂量的有效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朱明霞  欧阳羽  张静  罗启明 《重庆医学》2012,41(13):1274-1275,1278
目的探讨乳腺数字化放射成像(DR)中参数自动优化(AOP)模式与影像质量的关系,从而选取最优化的AOP模式。方法运用3种AOP模式即剂量优先模式(DOSE)、标准曝光模式(STD)和对比度优先模式(CNT)分别对乳腺模体进行4次DR摄影,对12幅乳腺影像进行质量分析。运用3种AOP模式对180例受检者进行乳腺DR摄影,并对720幅乳腺影像进行质量分析,再对所有曝光数据和质量评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OSE曝光模式的平均腺体剂量(AGD)最低,STD、CNT曝光模式下的AGD值较之均有增加(P<0.05)。3种AOP模式12幅模体图像评分均达合格标准,3种AOP模式720幅图像中,质量达甲、乙级的数量均大于98%。结论乳腺DR的3种AOP模式中,CNT模式的AGD值较高,应谨慎使用,DOSE和STD模式的AGD值相对较低,可减少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且其图像质量达到诊断标准,应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