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辜孔进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四十多年。遵循《内经》"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的治疗观,主张"一针二灸三药",认为针药结合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兼治多种疾病、降低针药副作用。临床上根据病情需要,该针则针,该灸则灸,该药则药;针药结合,通权达变,辨证精准,疗效显著,被誉为"海南第一针"。现举辜老针药结合治疗疑难奇症验案数则,与同道共飨。  相似文献   

2.
针药结合对症治疗疾病通常会有较好的疗效,且古代医籍也早有记载。此案例应用中药结合针刺治疗舌灼病,外治内调,双管齐下,使效速至。当代中医师,大多重药不重针,重针不重灸,或施药不行针,行针不用药。但是针、灸、药以及非药物疗法等都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一系列治疗手段,各有所宜忌,不该被割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明代针灸大家杨继洲《针灸大成》中2则验案,评析其诊治、选穴用药思路,在治疗虚实夹杂或经腑同病的杂病时强调辨证论治,治疗时针、灸、药三法常并用。对后世医者启示为:临证所遇疾病繁杂多变,用针、用药或针、灸、药并用均须遵辨证论治的原则,充分发挥各法的优势,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作为方书之祖,《伤寒论》对针、灸、药的选择应用谨慎而精到,并开创了针(灸)药并用之先河。其内容有先针后药者;有先灸后药者;有只针不药者;有只灸不药者;有针灸药皆宜者;有误用针灸,汤药救逆者;有根据疾病轻重,而选择针或药者。通过整理、分析《伤寒论》中针(灸)药选配应用的有关条文,探析针(灸)药各自的优势及相互作用,把握其针(灸)药选配特点,以期为针灸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灸)药结合技术以其适应症广、操作简便和疗效确切等特点在临床得到广泛运用。但针灸与药物的结合绝非二者作用的简单叠加;除已得到证实的协同作用外,针灸与药物结合也可能存在着相互间的拮抗作用;解决针(灸)药结合过程中诸如如何筛选穴位与药物使之发挥更好作用等问题,对针灸学者深入从事针(灸)药结合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药结合治疗失眠方法多样、各具特色,包括针刺结合中药复方、灸药结合、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等。通过对2010—2015年来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的现代文献进行分类综述,肯定了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并客观分析目前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7.
针药结合治疗Ⅱ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治疗型糖尿病西药主要为磺酰脲类、双胍类及胰岛素。但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出现药物剂量随着病程延长而加量,甚至不能很好控制糖尿病而使血糖升高。近年来采用的中西药结合治疗,但疗效也不满意。中医针药结合治疗疾病,早在唐代孙思邈就认识到其重要性,提出“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尤非良医也……知针知药,因是良医。”本文通过对西药降糖药物治疗后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联合加用针药或单独加用中药治疗的疗效的差异比较,来说明针药配合治疗糖尿病的可行性和优越性。1 临床资料临床资料来源于本院1992…  相似文献   

8.
辜孔进教授为全国第3、4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从医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被誉为“海南第一针”。辜老在临床治病过程中尤为提倡针药结合,极力主张“一针二灸三用药,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在针灸和用药上也极具特色,临床取得显著疗效。笔者自师从辜教授以来,吾师言传身教,使笔者获益良多,现整理收录辜老临床治疗颇具特色之医案两则,以资后学。  相似文献   

9.
针药结合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高希言  牛学恩 《中医杂志》1999,40(9):562-563
针药结合是指在同一患者身上,针对某一病症同时施以针灸和药物等治疗措施,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早在唐代,孙思邈就认识到针药结合的重要性,提出:“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尤非良医也。……知针知药,固是良医。”针灸药物各有所长,针药并用,能取长补短,相互辅佐,从而发挥更好的临床效果。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先进手段的引入,当前针药结合无论在方法上或应用范  相似文献   

10.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200例周围性面瘫病人按病位、病程、年龄、是否用药饼灸分为4组。观察以上闪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病位越低、病程越短、年龄越小。用药饼灸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众多医家提倡"针药结合,内外同治",其理念滥觞于《黄帝内经》,成熟于《伤寒论》。文章从针、灸、药的起源,治疗的病位及配合运用等三方面展开阐述,发现针、灸、药所针对的疾病病位有浅深之别,临床有单用与合用之妙,其总体原则在于视病位浅深、病情单纯复杂、邪正虚实而定。仲景匠心独具,灵活化裁,随病证而设,务使针、灸、药三法的施治,精准恰当,吻合病机,以收临床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2.
当前"只针不灸,重针轻灸"之风普遍,张永树教授经过几十年临床经验,提出"养阳育阴、通调督任、灸刺并重、针药结合"学术思想,将灸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内、外、妇、儿各科疾病,除常见温针灸外,尤擅长直接灸,该法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值得并适宜推广,希望更多医者能学习、继承、发扬之,为广大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为方书之祖,亦开针药合用之先河。针、药各有所长,临证辨证施治或用针、或用药、或针药并用方为得当。通过分析伤寒论中针灸条文,旨在把握张仲景针药结合应用规律及其辨证应用针药结合治病的特点,以期为针灸临床提从参考。  相似文献   

14.
芒针结合隔药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提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临床疗效的最佳针灸方案,并从免疫学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1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芒针组、隔药灸组,每组37例.针灸组取穴大肠俞、关元俞、环跳等,采用芒针透刺针法治疗,并于针后隔药灸神阙、腰阳关等,每日1次;芒针组及隔药灸组单独采用相应芒针或隔药灸治疗方法.治疗21次后观察各组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数值并进行分析.结果:针灸组有效率为97.3%(36/37),优于芒针组的75.7%(28/37)和隔药灸组的73.0%(27/37,均P<0.05).各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直腿抬高幅度及腰椎活动度等指标均较前改善(均P<0.05),且治疗后针灸组较其他两组改善更加明显(均P<0.05).针灸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芒针组和隔药灸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结合隔药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芒针或隔药灸治疗,在免疫作用机制上有调整患者体液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药相须论     
针刺灸焫,决凝开滞,由外而达内;汤液酒醪,调燮脏腑,由内而及外。若因病论证,将此二者互相搭配,救治诸人,确能取效于即时,决胜于日后。所以临床医生既应研习处方用药,亦需提高针刺技术,即所谓“针灸药三者备为医之良”。然则,针药相须亦非每病必施,果若病能一针而愈,何需苦口之药?能一药而痊,又  相似文献   

16.
介绍高树中教授“脐关”理论与临床应用经验。高教授提出脐为三焦将原气从下焦传至中焦的“关”,是人体阴阳气化、气机升降出入的总枢,可称之为“脐关”。临床中,结合望诊、触诊、切诊应用“脐关”理论辅助疾病诊断,创立了通“脐关”以疗疾之法——脐针疗法、脐灸疗法。脐针疗法常取高氏脐部五穴(脐心、脐胃、脐肝、脐肾、脐肺);脐灸疗法强调“生猛辛香温”是选药原则,采用多种隔药灸脐法。  相似文献   

17.
历代名医都非常重视"针、灸、药"的临床运用,辜孔进教授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遵循"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的治疗观,指出"一针二灸三用药"的临证原则,该文志在探讨辜教授30多年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通过三个方面,即拯救之法,妙用者针,针所不及,灸之所宜;师古不泥,善用古方,力求发扬导师的学术思想和继承导师的临证经验,并对后学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对近10年来有关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的文献进行综述。整理有关文献28篇,从普通针刺联合中药、电针联合中药、热敏灸结合中药、针刺联合穴位敷贴、穴位埋线结合中药、穴位注射、其他疗法7个方面,对失眠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针药结合疗法操作简单、疗法多样、无毒副作用,在治疗失眠方面疗效显著。针药联合治疗失眠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仍有些许不足。  相似文献   

19.
对张仲景针(灸)药并用思想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分析这种思想的精髓实质,倡导针(灸)药合施思想,以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通过针(灸)药结合治疗反复鼻衄1例,体会学习经典的重要性,只有掌握经典才可以应付临床的千变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