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桡骨远端骨折分型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炳华  龚晓东 《中国骨伤》2007,20(7):464-464
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国内外学者早有论述。1814年英国人克雷氏曾系统报道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间接暴力引起,骨折远端向背侧桡侧移位,向掌侧成角。以后史密斯又报道桡骨远端屈曲型骨折。再后又报道背侧缘劈裂型骨折,又称巴尔通骨折和掌侧缘劈裂骨折,又称反巴尔通骨折。笔者在临床  相似文献   

2.
创伤性腕骨的轴向脱位比较少见[1],笔者收治闭合性经钩骨、豌豆骨周围尺侧轴向脱位1例,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35岁.工作中损伤右腕部.查体:右腕明显肿胀,手及腕部压痛阳性.因疼痛剧烈不能主动活动右腕及右手各指,无血管危象.X线片显示:腕关节的尺侧向近侧和尺侧方向移位,腕关节的桡侧与桡骨保持正常的解剖关系,第四、五掌骨随钩骨一起向近端移位(图1),钩骨较大的骨折块向背侧移位;CT检查显示:钩骨骨折.在臂丛阻滞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在第三、四掌骨间背侧纵行切开,显露第三、四伸肌腱鞘间的伸肌支持带."T"形切开腕背侧韧带和关节囊,牵引腕部,将钩骨复位后,用1枚克氏针固定钩骨和头状骨,以稳定骨折及钩头关节,另1枚克氏针固定第四掌骨基底和钩骨,以稳定第四腕掌关节,修复撕裂的韧带.术后X线片显示:钩骨骨折和腕尺侧脱位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良好(图2).术后管形石膏外固定12周.  相似文献   

3.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占上肢骨折的15.7%,高能量损伤及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尤其常见[1].AO分型中的B3、C2和C3型桡骨远端骨折常伴有关节面不平整,骨折块较多,桡骨远端松质骨塌陷,手法复位不能达到良好的复位,复位后发生再移位的比例较高,关节面不平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较高,常采用手术治疗,可采用掌侧入路或背侧入路.自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我们采用背侧入路双微型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B3、C2、C3型)患者17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闭合手法复位治疗Barton骨折27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Barton骨折是指通过桡骨远端部分关节面的边缘骨折,且腕关节伴随楔形骨块向掌侧或背侧产生脱位或者半脱位,称为掌侧或背侧Barton骨折。我院自1999-2005年共收治该类骨折27例,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结合石膏托外固定,25例闭合复位成功,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7例,均为新鲜骨折,均在受伤后1~2d就诊,男16例,女11例;年龄18~62岁;掌侧型20例,背侧型7例;伴下尺桡关节分离3例,伴尺骨茎突骨折7例。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平卧于手术床上,术者位于患侧,双手握住腕关节远端,一助手握住前臂中段部分适当牵引,待腕…  相似文献   

5.
Barton骨折脱位发病机理研究及21例报告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吴乃庆  王青 《中华骨科杂志》1997,17(9):547-550,I001
通过腕关节解剖和电视X线动态测量桡腕、月头关节伸屈活动,证实掌侧或背侧Barton骨的脱位发病机理分别为腕部处于过伸位或过屈位受作时,月骨对桡骨远端关节面掌侧缘或背侧缘撞击所致。掌侧型应归为Colles骨折之特殊类型。楔形骨折块大小、是否粉碎、脱位程度和是腕骨骨折决定其治疗方法。保守治疗复位及固定与受力与受伤方向相反。手术治疗掌侧型用支持钢板,背侧型用克氏针固定。作者报道一组患者21例,保守治疗1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2291-2293
[目的]初步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结合背侧支撑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掌侧LCP结合背侧1/4管型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23例,比较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等,初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经随访13~24个月(平均15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均获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评定,优18例、良5例。[结论]对不稳定、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掌侧LCP结合背侧支撑钢板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防止复位丢失,获得较为满意的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Baaon(巴通)氏骨折:桡骨远端关节面背侧缘骨折,骨折块连同腕骨一起向背侧半脱位。 Bennett(贝内特)骨折:第一掌骨基底骨折,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内侧移位,骨折片进入腕关节并伴发半脱位。 Chance(尚斯)骨折:神经弓和椎体水平分裂,常在腰区,也称座椅安全带骨折。 Colles(柯雷氏)骨折: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远折端向桡、背侧移位,呈餐叉样畸形。 Cotton骨折:三踝骨折,内、外侧踝及胫骨后唇骨折。 Dupuytren(杜普伊特伦)骨折:①下胫腓关节近端腓骨骨折,胫腓骨间有广泛分离和胫距脱位。②桡骨干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8岁,因手持钻机在井下采煤时右腕桡背侧被煤矸石砸伤,痛疼、活动受限、手指麻木2h入院。查体:右腕部明显肿胀,活动受限,鼻烟壶及桡骨茎突处压痛。X线片示:腕部舟骨骨折,月骨向掌侧脱位,桡骨茎突骨折。入院后次日在臂丛麻醉下手术,取腕掌侧正中切口入路,见月骨向掌侧脱位,舟骨腰部骨折,舟骨近段和月骨相连并与之一起向掌侧脱位,桡月前韧带完整,将腕关节背伸,复位月骨,舟骨近段随之一同复位,证实骨折解剖复位后,细克氏针交叉固定,修复腕掌侧韧带。术后掌屈25°石膏外固定。6周后复查舟骨骨折线欠清晰,…  相似文献   

9.
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背侧脱位(Trans-scaphoid perilunate fracture-dislocation)的特点为舟状骨近侧骨块保持与桡骨和月骨的正常关系,而舟状骨远侧骨折块和其他腕骨一同向背侧脱位[1]。笔者自2001年1月~2011年3月采用手术治疗10例该类骨折脱位,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0~52岁。左腕6例,右腕4例,跌伤7例,骑摩托车摔伤3例。伤后至就  相似文献   

10.
我科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9月采用手法整复 ,U形石膏夹板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疗法 ,已治疗新鲜colle′s骨折 80例 ,现就诊治中的有关几点认识进行简明阐述。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80例 ,男 48例 ,女 3 2例 ,年龄 2 1~80岁 ,平均年龄 41岁 ,均为跌到时腕背伸位手掌着地所致。典型临床表现 :X线片上 ,典型的错位表现为以下几点 :桡骨远端骨折块侧位X片上向背侧移位 ;桡骨远端骨折块正位X片上向桡侧移位 ;骨折处向掌侧成角 ;桡骨短缩 ,骨折处背侧骨质嵌入或粉碎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块旋后[1] 。二、复位及固定方法 患者…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