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及治法原理的实验研究方面,就中医对休克的认识和现代研究的现状以及今后研究的前景进行了述评。为了深化研究,发扬中医治疗休克和其它急症的优势,本文建议:1.制定统一的证型和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大样本临床研究;2.重视高效速效的新剂型研制;3.加强中医治疗急症机理的实验研究;4.加强临床和基础实验相结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述评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本文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标准、临床分期、疗效评定、辨证论治、临床科研七个方面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行了述评。指出: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名、诊断、分期及疗效评定标准亟待统一;立足于临床实际,参考现代医学有关认识,应用DME方法,开展糖尿病肾病临床和实验研究,深入探讨其病因病机和证治规律,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大胆创新,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分期辨证论治较为符合疾病的发展规律,便于寻找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与分析慢性前列腺炎进行重用金银花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0年6月~2011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7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即平均分为两组:中医治疗组即观察组与西药治疗组即对照组,均为39例。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中医治疗组好转14例,痊愈23例,2例未愈,有效率达94.9%;西医治疗组好转11例,痊愈18例,有10例未愈,有效率占74.4%。效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较之西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采用中医治疗方法重用金银花,其临床疗效更佳,患者痊愈率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药治疗评析与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年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从不同治法的疗程、结果及比较,不同治法用药及其规律等方面对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药治疗进行综述及评析,并提出以下设想:统一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改革药物剂型;内、外治结合缩短疗程;加强基础研究,建立标准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研究的实践与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目前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研究出现的若干问题,结合自己工作实践,提出毒损脑络学说赋予脑梗死中医病机的新内涵;在证候规律与证候标准研究方面,应结合统计学和计算智能等方法试图研究方法学的创新,深入研究证候与生活质量关系,研究将赋予证候新的内涵;临床疗效评价应在公认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体现中医药治疗优势特色评价体系;在实验研究方面,临床研究是实验研究的基础,模型的选择与研究是实验研究的关键,研究老年脑梗死应充分考虑到增龄因素,应从多靶点、多层次揭示药物作用机制,并对其中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在回顾中西医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现状及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针灸治则及针灸治病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思路,为针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确切临床疗效提供更有力的支持。针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研究将在进一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7.
在回顾中西医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现状及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针灸治则及针灸治病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思路,为针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确切临床疗效提供更有力的支持.针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研究将在进一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研究强力霉素联合中医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把156例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85例(强力霉素联合中医治疗)和对照组71例(单用强力霉素治疗),总疗程为2个月,观察指标为NIH—cPsI评分、排尿症状评分及白细胞在前列腺液中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NIH—CPSI评分、排尿症状评分及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均明显降低,有效率达82.35%。对照组三项观察指标未见明显变化,有效率仅为45.70%。结论:强力霉素联合中医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明显,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可归属精浊、白淫、白浊等范畴,是一种男性常见性、多发性疾病,对于该病的治疗,西医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疗法较为多样,且大多在临床上已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这其中,中医外治法具有辨证灵活、操作简便、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及抗药性、远期疗效较好[1]等治疗优势。本文主要就近期对中医外治法的相关研究,展开综合论述,以期能为后续研究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特色疗法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医治疗哮喘的疗效及疗效评价方法运用现状,为构建中医治疗哮喘的疗效评价体系提供借鉴。方法:检索2003-2007年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的中医治疗哮喘临床文献,将疗效评价相关的信息录入数据库,并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中医治疗哮喘文献222篇,文献采用的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标准、疗效评价指标较为混乱,不同文献的观察疗程相差悬殊;疗效评价结果提示,中医治疗哮喘的总体疗效、对单个症状的改善以及对肺功能和免疫学多项指标的改善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现有文献报道的中医治疗哮喘的疗效表现形式复杂多样,疗效评价方法混乱,应根据中医的疗效特点构建疗效评价体系,以使中医治疗哮喘的疗效得到医药界同行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贝叶斯网络技术的信息处理过程与中医辨证思维相吻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中医证候规律探究、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药药性研究、疾病干预措施疗效评价及现代化中医诊断技术中,将复杂多样的中医数据转变成客观、量化的标准.目前中医辅助诊疗系统已建立并不断完善,促进了临床辅助诊疗及远程医疗的发展.贝叶斯网络技术在中医药研究的诸多领域发挥着...  相似文献   

12.
晋唐时期,以伤寒研究为中心,以疲疠、天行、时行、时气、温病等研究为翼助,疫病的辨证体系得到了较大丰富,且众多医家从不同角度探讨疫病:认为伤寒有新感而成、两感而成、直中三阴而成;提出伏邪温病、新感温病等概念,指出温病由“伏邪”、“疠气”(“乖戾之气”)等导致,温病初起应使用寒凉药;《诸病源候论》则对疫病的传染性进行了探究.疲病辨治思路有时气病六经日期辨治、时气病表里日期辨治、天行病日期辩治和疫疠病脏腑辨治等,但大都体现了时间辨治思想.晋唐医家对疫病证候的认识、辨治思路及疫病流行性、传染性的辨识等,对后世疲病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临床方剂配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后 ,指出目前临床组方普遍存在方杂量大的问题 ;对临床组方配伍的方法大都强调辨证与辨病的结合 ,但如何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却少有论及 ;中成药使用中方证不明了 ,成药之间缺乏配伍等 ,故疗效难以保证。作者认为 ,应重视方剂学作为中医临床基础的特点 ,加强临床病证的发展演变规律研究 ,特别是潜在病机的深入系统研究 ,结合运用方证相关与病证相关理论探讨临床配伍方法及规律 ,是适应临床需要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分析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药复方的用药和配伍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专利,进行筛选录入.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SPSS Statistics 25.0对复方中的药物进行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复方专利212项,涉及...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中西医结合防治艾滋病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艾滋病现已呈现出快速度、多渠道、多层面的流行态势,进入了增长期。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我省中西医专家在防治艾滋病的临床、基础研究、药物研发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通过对云南省中西医结合防治艾滋病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加强艾滋病中西医结合专业队伍和机构网络建设;注重抗病毒药物治疗与中医药治疗相结合;戒毒与抗艾滋病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散与集中治疗相结合;临床、实验研究与新药研发相结合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慢性前列腺炎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起病缓慢,病因复杂,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临床治疗方法层出不穷,但都未收到理想疗效。中医中药在治疗本病方面积累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和经验,现就中医名方经方对该病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针对病因治疗疗效不佳的情况下,以改善症状为突破口进行中医辨证施治、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有效的策略。Ⅰ、Ⅱ型前列腺炎以西药抗生素为主。Ⅳ型前列腺炎无症状,无证可辨,不是中医的特长。Ⅲ型前列腺炎以中医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诊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回顾了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与现代医学病因病机和诊断标准,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思路和方法。同时,针对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中存在争议的问题,包括前列腺液白细胞数的疗效评价价值、前列腺液细菌培养的疗效评价价值、抗生素的使用时机和疗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和中医证候分类与症状评分的应用以及临床研究周期,作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证候要素及病证结合建立证候诊断标准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传统模式,建立科学的证候诊断标准是中医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回顾了现有相关证候诊断标准的基本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将西医的疾病与中医的证候相结合,建立基于证候要素的病证结合证候诊断标准具有较大的优势。这种证候诊断标准,既考虑了病的特异性,又解决了辨证的复杂性和灵活性,且便于临床操作使用。同时,本文还阐述了该诊断标准的基本模式、结构组成及建立时应采用的流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