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6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等为特征。成人多为慢性型,常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临床以出血(皮肤瘀点、瘀斑,各部位自发性出血)及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1]。目前,ITP的西医治疗措施主要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等,治疗无效者予脾脏切除,但存在着毒副作用大,血小板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理主要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异常有关。ITP患者自身免疫的最终效应是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和其他相关抗体。在ITP的发生机理中,T、B淋巴细胞的功能状态起关键作用,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发病及治疗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出血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它是由于患者体内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而导致血小板在网状内皮系统破坏增加而引起,发病机制未明.西医主要以皮质激素和脾切除为治疗手段,也应用免疫抑制剂等,但均未能使ITP的疗效有较大的提高.祖国医学无此病名,多数学者将其归入"血证"、"发斑"、"虚劳"范畴.现将近年来ITP的中药治疗作一综述,以期对以后的治疗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于自身产生抗血小板抗体,使人体血小板寿命缩短、破坏增加和生成障碍所致。临床以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经正规治疗的慢性病例中约有15%~30%的病例不能被控制,临床称为难治性 ITP。近年来,我们治疗的慢性 ITP 病例中遇到难治性患者24例,经中药益气养血活血清热解毒治疗进行了临床观察,报道如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常见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大量的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而数量减少引起紫癜.现代医学治疗多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丙种球蛋白及脾脏切除等,对上述治疗仍无效者则称难治性ITP;故难治性ITP疗效不理想,且药物副作用大,医疗费用高.徐志瑛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40余年,学验俱丰,特别对难治性ITP的辨治有独特见解.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黄韬  田胜利  周永明 《中医杂志》2003,44(Z2):39-40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属于祖国医学"血证"、"紫斑"等范畴.目前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患者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而导致血小板在网状内皮系统破坏增加而引起,发病机制未明.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出血及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出血性疾病。本病是一种由于患者体内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致使血小板寿命缩短,破坏过多,数量减少为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治疗重点在于改善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抑制血小板的免疫破坏,故西医激素、丙球、长春新碱、环孢素等免疫用药,见效快,部分病人经调整用量,巩固治疗而痊愈,部分病人激素、环孢素等减量后,病情反复,甚者缠绵难愈,也有部分病人使用上述药物壬效,成为难治件ITP。  相似文献   

9.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由于患者体内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多,从而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持续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碍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现代研究表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30%,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欧美国家年发病率为5~10/10万人口。我国尚无ITP发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慢性和难治性ITP具有易反复发作、治疗难度大等特征,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以下就慢性和难治性ITP的治疗谈一点我们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少数还需行脾切除,但疗效欠佳且易反复.笔者临床中曾遇1例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而且治疗不甚配合,伴有心脑血管病(冠心病及高血压),试用参麦注射液配合激素治疗,发现升血小板的速度较快且稳定时间较长,激素减量较容易,后来有意应用几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范颖  马骥 《中医药学刊》2003,21(3):401-402,41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理主要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异常有关。ITP患者自身免疫的最终效应是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和其他相关抗体。在ITP的发生机理中,T、B淋巴细胞的功能状态起关键作用,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发病及治疗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紫癜宁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8例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华 《西部中医药》2004,17(11):26-26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较常见的一种与免疫因素有关的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有皮肤、黏膜及其他部位的出血,实验室检查有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块退缩不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骨髓中巨核细胞质与量的改变。ITP的治疗比较困难,现代医学主要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近期疗效较好,但大部分患  相似文献   

13.
<正>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出血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它是由于患者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而导致血小板在网状内皮系统破坏增加而引起,发病机制未明。西医主要以皮质激素和脾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也应用免疫抑制剂。近年来,又有多种药物用于治疗本病,如免疫球蛋白类(ATG、ALG、抗Rh球蛋白)、氨肽素、达那唑、干扰素、抗坏血酸,氨苯砜、他莫昔芬、人白细胞因子、左旋味唑等,但这些治疗方法均未能使ITP的疗效有较大的提高。祖国医学无此病名,多数学者将其归入“血证”、“发斑”、“虚劳”范畴,中医中药治疗ITP,近10余年来也有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出血及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出血性疾病。现已公认本病是一种由于患者体内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和自身免疫有关,致使血小板寿命缩短,破坏过多,数量减少为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就我所在科室2007年07月至2012年01  相似文献   

15.
青蒿鳖甲汤治疗激素依赖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蒿鳖甲汤治疗激素依赖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5200山东省莱阳市中医院朱淑琴,李玉英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代医学主要以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笔者曾遇到6例激素依赖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相似文献   

16.
蒋文明教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血小板免疫性破坏,以广泛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出现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属中医学“血证”、“紫斑”、“衄血”、“肌衄”等范畴。虽然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大部分患者有效,但停药后容易复发,并且长期  相似文献   

17.
<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导致的出血性疾病。本病以广泛的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等为特征。西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下简称ITP)多采用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剂及对症治疗,虽短期疗效明确,但远期疗效不确切,疗程长,且  相似文献   

18.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以免疫紊乱为主的出血性疾病。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发现在确定自身免疫抗体之前,多数患者可以检测到胃肠道感染征象,且经抗感染治疗后,患者外周血小板能够获得提高。本文旨通过文献综述来讨论胃肠道免疫与ITP发病的相关性,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不明原因与免疫因素有关以血小板减少为主的出血性疾病。轻者是皮肤、黏膜出血,重者是内脏出血,甚则颅内出血危及生命。现代医学多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丙种球蛋白、切脾、免疫抑制剂,但对少数病人运用疗效较差,属于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下简称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代医学治疗主要运用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剂、输血及血小板悬液等。虽然慢性ITP切牌后患者缓解率达到75%~90%。但是其中30%~50%复发,故从中医辨证论治角度探讨新疗法有重要意义。笔者于1994年在南京市中医院实习期间,以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19例ITP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