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斌  李琦  李林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4):748-749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39眼合并白内障的PDR患者行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根据眼底情况是否植入人工晶状体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视网膜病变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随访3mo~2a,视力<0.1者12眼,0.1~0.2者14眼,0.2~0.5者9眼,>0.5者4眼,与术前视力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术后2~3mo眼底荧光造影检查,27眼眼底激光斑清晰,新生血管萎缩,无明显荧光渗漏,12眼有不同程度的微血管瘤以及荧光渗漏,16眼存在不同程度的黄斑水肿。手术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医源性视网膜裂孔、高眼压、后囊膜混浊、玻璃体再出血。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卢海  张风 《眼科》2006,15(3):198-201
目的分析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设计回顾性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象123只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PDR患眼。方法对123只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PDR患眼实施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治疗,同时I期植入人工晶状体(IOL),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指标术后视力改善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23眼均实施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并同时一期植入IOL于囊袋内。随访时间3 ̄21月(平均10个月)。99眼(81%)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改善。其中93眼(76%)术后视力提高2行或以上。术后无明显角膜水肿和角膜内皮失代偿发生。1例I型糖尿病患者术后6个月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眼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后复位;4眼因玻璃体腔出血再次手术。术后视力无明显改善或视力提高不足2行的病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的糖尿病黄斑病变。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是提高合并白内障的PDR患者视力的有效手段。糖尿病黄斑病变是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主要因素。(眼科,2006,15:198-201)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玻璃体手术联合晶状体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68眼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其中35例Ⅰ期植入折叠型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43例(63.2%)患者视力提高,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7例(10.3%)角膜上皮愈合延迟,5例(7.4%)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6例(8.8%)发生复发性玻璃体积血,4例(5.9%)发生复发性视网膜脱离,4例(5.9%)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可以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4.
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17眼)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伴有明显的白内障者实施了此联合手术。先行常规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或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再行标准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最后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随访2月~3年,平均13月。16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1眼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术后2月因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广泛视网膜冷凝后视力下降。术后早期16例(17眼)均有不同程度的角膜后弹力层皱褶,术后7~10d消失。2例(2眼)术后有一过性眼压升高。1例(1眼)术后2月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例(3眼)术后后囊浑浊,未影响视力。结论此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优点,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并要求有熟练的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9例(20只限)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同时进行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2—16个月,所有术眼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手术后20只限中有16只限(80%)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视力提高二行以上13只限(65%);视力较术前无改善4只限(20%)。术后视力恢复不佳的原因主要与不同程度的糖尿病黄斑病变、视网膜广泛缺血有关。术后并发症包括高眼压、虹膜后粘连、玻璃体腔再出血、视网膜再脱离、晶状体后囊混浊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结论玻璃体手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是安全和有效的,可使大多数患者视力改善,且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玻璃体手术中,同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有白内障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37例(40眼),实施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24mo,其中29眼(72%)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不变8眼(20%),下降3眼(8%);术后视力低下者主要原因为黄斑病变。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治疗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可使患者视力改善,避免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白内障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分析玻璃体切割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 Ahmed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
  方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5例15眼,行玻璃体切割术、全视网膜光凝术、Ahmed阀植入,合并的白内障同时超声乳化吸除,术后随访12~36mo,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改变、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和并发症等。
  结果:术后15眼中10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术后1,6,12 mo眼压与术前眼压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玻璃体切割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Ahmed阀植入能有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标准三通道睫状体平坦部巩膜切口取出硅油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13例(13只眼)硅油填充眼行三联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超过3月。结果三联手术顺利,最佳矫正视力0.04~0.1者3例,0.1~0.5者9例;术后因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需再次手术治疗者1例;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黄斑囊样水肿、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及后发性白内障。结论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既可以减少手术次数、减轻手术损伤,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术中保留晶状体前囊膜,二期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28只眼)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保留晶状体前囊膜,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术后视力及并发症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高于或接近于预期矫正视力.行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只眼出现一过性高眼压;1只眼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只眼发生黄斑水肿和玻璃体积血.结论 保留前囊膜的玻璃体晶状体联合切割,二期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PDR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效果和特点。方法对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42例(48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周-1个月视力≥0.5者占91.67%,其中≥0.8者占47.91%。术后视力不理想者均系原有的视神经或视网膜疾病所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并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能有效地提高视力。是安全有效的白内障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晶状体超声乳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3例(41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病程、视力及手术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41眼均为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囊膜完整。41眼中36眼(88%)视力提高,视力>0.05者占73%(30/41),>0.2者占46%(19/41),平均随访时间9mo。31眼术前未接受过眼内激光治疗,术中行全视网膜光凝。5眼术后玻璃体再次出血,1眼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其中4眼再次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保持血—房水屏障,减少术后虹膜红变,早期恢复患者视力,避免再次白内障手术或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Bigbag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42例(52眼)高度近视行超声乳化联合Bigbag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 52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未见后囊皱褶、视网膜脱离或黄斑水肿等并发症.结论 高度近视植入Bigbag人工晶状体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晶状体超声乳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l例(66眼)。其中PDRlV期20眼,V期33眼,Ⅵ期13眼。实施晶状体超声乳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人联合玻璃体切除术。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视力改善:PDR1V期19眼(95.0%),V期28眼(84.8%),Ⅵ期13眼(38.5%)。术后视力低下者多伴有明显的糖尿病黄斑病变。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医源性裂孔7眼(10.6%);玻璃体积血,术中17眼(25.8%),术后7眼(10.6%);角膜上皮延期愈合9眼(13.6%);角膜水肿8眼(12.1%)。结论超声乳化、人工品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可使大多数患者视力改善,避免玻切术后并发白内障再次手术。糖尿病黄斑病变是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浅析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83例96眼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行角膜缘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眼轴长度为26.32~32.46(平均28.58)mm,其中<28mm的31眼,28~30mm的42眼,>30mm的23眼。植入PMMA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眼轴长度<28mm的31眼中≥0.5者30眼(97%);眼轴长度28~30mm的42眼中≥0.5者36眼(86%);>30mm的23眼中≥0.5者13眼(57%)。后囊膜破裂2眼,其中1眼后囊膜破孔较大,行前部玻璃体切除后,睫状沟植入人工晶状体,但术后2mo发生视网膜脱离。其它并发症为角膜水肿、黄斑囊样水肿以及后囊膜混浊等。结论: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明显提高患者视力,但眼轴长度>30mm者术后视力恢复欠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晶状体脱入玻璃体内的患者30例(30眼),其中眼球钝挫伤引起的晶状体全脱位25眼,针拨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全脱位2眼,白内障摘出术中晶状体核脱入玻璃体内3眼。根据脱入玻璃体内的晶状体核硬度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悬吊植入术,必要时行硅油填充。术后随访0.5~1a,观察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本组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悬吊植入术19例(19眼);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悬吊植入术10例(10眼);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及硅油充填术1例(1眼)。术后视力:0.1~0.3者16眼,0.3~0.5者9眼,0.5以上者5眼;术后继发青光眼3眼,经降眼压治疗后恢复正常范围。术后随访期间未发现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人工晶状体偏位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悬吊植入术治疗晶状体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玻璃体手术联合晶状体乳化吸出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 8例 (4 1眼 )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乳化吸出术的伴有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资料 ,其中 3 7眼同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随访 3~ 5 5月 ,平均 (12± 10 6)月。 2 7眼 (65 9% )术后视力改善。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并发症有 :前房炎性反应 3眼 (7 3 % ) ,玻璃体积血 5眼 (12 2 % ) ,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3眼 (7 3 %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4眼(9 8% )。 14眼术后需要进一步治疗 ,包括眼内光凝、玻璃体手术和青光眼滤过手术。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乳化吸出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可使大多数患者的视力改善 ,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有不同并发症的进展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进行玻璃体手术的结果。方法将患有Ⅰ、Ⅱ型糖尿病进展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314只眼分为玻璃体积血合并局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组;广泛纤维血管膜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组;牵拉孔源混合性视网膜脱离组;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合并老年性白内障行玻璃体手术联合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组,分别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玻璃体积血合并局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组中Ⅰ、Ⅱ型糖尿病患 者手术后获得0.1以上视力的分别占39.4%和66.7%,广泛纤维血管膜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组中Ⅰ、Ⅱ型糖尿病患者手术后获得0.1以上视力的分别占31.6%和51.6%,牵拉孔源混合性视网膜脱离组手术后获得0.1以上视力者占31.6%,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合并老年性白内障行玻璃体手术联合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组手术后获得0.1以上视力者占62.5%。首要的术中 并发症是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术后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包括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能有效地改善进展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171-17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在复杂性眼前段、后段外伤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资料完整的眼外伤住院病例86例(86眼),均行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其中开放性眼球外伤53眼、钝挫伤性晶状体脱位19眼、外伤性白内障合并前后囊膜破裂伴玻璃体脱入前房14眼,均采用前段玻璃体切割器切除前房破碎的晶状体及脱出的玻璃体,或超声乳化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其中12眼合并后段病变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C3F8气体或硅油填充术。术后随诊6~48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 76眼较术前视力提高;57眼植入人工晶状体,其中54眼位置居中。开放性眼外伤53眼眼球破裂经Ⅰ期缝合、前段玻璃体切割处理,其中28眼Ⅱ期植入人工晶状体,矫正视力0.15~0.50;13眼未植入人工晶状体,矫正视力0.02~0.10;12眼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处理后,视网膜复位,保留了眼球。晶状体脱位19眼、外伤性白内障合并后囊膜破裂伴玻璃体脱出14眼,术后矫正视力<0.1者2眼,0.1~0.3者7眼,0.3~0.5者10眼,0.5以上者14眼。结论前段玻璃体切割手术在处理复杂眼外伤有较好的效果,为人工晶状体植入或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冷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98例106眼白内障合并眼后节病变的患者进行冷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术后观察视力、人工晶状体植入率和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1wk;3mo绝大多数患者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人工晶状体植入率为75.5%,术后可出现继发性青光眼、后发性白内障、葡萄膜炎、玻璃体再出血及视网膜脱离等不良并发症。结论:冷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眼后节病变的有效治疗手段,他可替代超声粉碎技术进行晶状体摘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黄斑变性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对40例52只眼老年黄斑变性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丁晶状体植入术,其中干性老年黄斑变性者45只眼,湿性老年黄斑变性者7只眼.收集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 术后3月时,90.38%患者视力不同程度提高,视力无明显提高甚至下降者5只眼,均为湿性黄斑变性患者.最佳矫正视力0.3-0.6者12只眼(其中达0.6者8只眼),0.1-0.3者35只眼,<0.1者5只眼.4例术中后囊破裂,3例术后角膜雾状水肿.术后1年,7只眼湿性黄斑变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加重,干性黄斑变性患者未发现眼底新生血管之类改变.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明显提高老年黄斑变性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但对于湿性黄斑变性患者手术应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