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观察组用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对照组单用整脊推拿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整脊疗法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整脊疗法配合针灸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按摩配合针灸疗法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4例,显效14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治愈17例,显效11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81.8%;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整脊疗法配合针灸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明显优于常规推拿按摩配合针灸疗法。  相似文献   

3.
小针刀配合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以小针刀配合整脊手法,对照组单纯用小针刀.采用VAS视觉疼痛评分系统评定疗效.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1.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针刀配合整脊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刃针配合整脊疗法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入选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进行刃针配合整脊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刃针配合整脊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导引与整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1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用中医导引联合整脊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用整脊推拿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8.3%,对照组8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疗效评分和颈椎生理曲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导引与整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颈椎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6.
阎杰 《四川中医》2013,(8):156-157
目的:观察卧位整脊疗法配合平衡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卧位整脊疗法配合平衡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按摩配合平衡针法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7例,显效16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治愈17例,显效12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80.9%;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卧位整脊疗法配合平衡针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明显优于常规推拿按摩配合平衡针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整脊手法配合自拟蠲痹汤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整脊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机理和方法。方法: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整脊手法配合自拟蠲痹汤治疗,对照组仅以自拟蠲痹汤口服。3个疗程(10d/1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症状体征总积分下降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整脊手法配合自拟蠲痹汤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神经根结合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整脊手法治疗,治疗组应用针刺神经根结合整脊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6%,对照组为8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体征量化评分、MPQ疼痛评分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0月接诊的神经根颈椎病患者83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整脊推拿治疗,研究组则采取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颈椎生理曲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显著提高(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可以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卧位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卧位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卧位整脊推拿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治愈率为78.33%,对照组治愈率为58.33%,远期疗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积分及颈曲改善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卧位整脊推拿配合导引综合方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卧位整脊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推拿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单独给予对照组整脊推拿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积分、颈椎生理曲度变化情况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疗效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背部疼痛积分、颈椎生理曲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理想,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温针配合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门诊及住院的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温针配合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配和推拿治疗。2组治疗均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中IL-1、IL-6、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 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83.8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IL-1、IL-6、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IL-1、IL-6、TNF-α含量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配合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疼痛症状,减轻颈椎神经根炎症及神经根压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整脊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DLS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整脊手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浮针联合整脊手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分数。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ODI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联合整脊手法治疗DLS患者,可降低VAS评分,改善腰椎功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整脊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颈椎枕颌带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整脊手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4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VAS及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脊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磁振热联合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整脊手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磁振热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模拟视觉评分(VAS)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23±1.12)分,低于对照组的(4.02±1.3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振热联合整脊手法治疗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整脊手法治疗,能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头针合整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分为头针组、整脊组、头针合整脊组各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比较头针组、整脊组、头针合整脊组外周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机制。结果:头针合整脊组有效率高于头针组,二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头针合整脊组有效率高于整脊组,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整脊组有效率高于头针组,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头针合整脊组两者综合应用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头针组、单纯整脊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其机制与头针合整脊能升高患者外周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配合中医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3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7例,两组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中医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视觉障碍、颈部不适、上肢麻木疼痛、头晕、头痛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配合中医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周云 《新中医》2017,49(10):85-87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颈肌间沟注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推拿手法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变化,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79.0%,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治愈率53.5%,总有效率74.4%。2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比使用颈肌间沟注射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医整脊手法联合穴位深刺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科收治的CSR患者60例,使用抛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牵引及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医整脊手法联合穴位深刺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70.00%,21/30)(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整脊手法联合穴位深刺治疗对CSR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小定点整脊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150例随机分为2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三小定点整脊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病治疗评分、VAS评分及颈椎生理曲度的深度值D的改变情况。结果:2组临床控制和显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椎病治疗评分、VAS评分、颈椎生理曲度的深度值D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小定点整脊术与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能改善其临床症状,三小定点整脊术临床疗效优于颈椎牵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