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可吸收骨内固定材料在骨科临床应用中的利弊。方法 对20例应用可吸收骨内固定材料(主要是骨钉和可吸收螺钉)治疗的骨折患者进行回访。结果 20例平均随访5个月,20例骨折均告愈合。无移位及畸形愈合,无1例感染,无明显排异反应及其他并发症,优良率100%。结论 可吸收骨内固定材料是治疗骨折较理想的一种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自身增强型可吸收内固定材料治疗手足部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BIOFIX公司生产的自身增强型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对33例手、足部闭合性骨折实行内固定治疗,术后石膏外固定3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随访9月-3年,33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松质骨8.8周,管状骨为11周,功能完全恢复,无并发症.结论自身增强型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可以替代金属材料治疗手足部骨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生物可吸收固定材料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 用生物可吸收固定材料(PDLLA/CMP)对20只兔(平均3.5 kg)股骨下端骨折进行髓内固定. 固定各2, 4, 8, 12和24 wk分别取骨折愈合区骨痂一组进行电镜下超微结构观察. 结果:①骨折第2周炎性反应期结束;②成纤维细胞出现在2~4 wk,成骨细胞出现在4 wk;③胶原纤维结构正常;④24 wk时骨细胞超微结构正常,无退变现象. 应用生物可吸收材料进行骨折内固定,骨折愈合细胞进程无明显变化;成骨过程活动正常;特别在较长时间固定后,骨细胞形态、结构无退变表现. 结论:用生物可吸收内固定物进行固定,其骨折愈合的超微结构表现与传统理论之间无明显差异,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可吸收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国产可吸收螺钉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内踝骨折行切开复位国产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后辅以石膏托外固定.结果:20例均获骨性愈合,随访平均13个月,无红肿、渗出及感染,骨折无移位,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内踝骨折疗效确切,避免了二次手术,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手术内固定+中药辨证治疗距骨骨折的应用。方法对30例成人距骨骨折病人,采用可吸收螺钉手术内固定+中药辨证治疗。结果经过6个月~36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骨折愈合率80%,患肢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可吸收螺钉手术内固定+中药辨证治疗在距骨骨折的应用,固定可靠,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少。避免二次拆钉手术。术后中药辨证治疗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的早日康复,减少距骨骨折后发生骨不愈合、骨坏死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可吸收螺钉手术内固定+中药辨证治疗距骨骨折的应用.方法 对30例成人距骨骨折病人,采用可吸收螺钉手术内固定+中药辨证治疗.结果 经过6个月~36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骨折愈合率80%,患肢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 可吸收螺钉手术内固定+中药辨证治疗在距骨骨折的应用,固定可靠,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少.避免二次拆钉手术.术后中药辨证治疗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的早日康复,减少距骨骨折后发生骨不愈合,骨坏死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手术内固定+中药辨证治疗距骨骨折的应用。方法对50例成人距骨骨折病人,采用可吸收螺钉手术内固定+中药辨证治疗。结果经过6个月~56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骨折愈合率80%,患肢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可吸收螺钉手术内固定+中药辨证治疗在距骨骨折的应用,固定可靠,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少。避免二次拆钉手术。术后中药辨证治疗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的早日康复,减少距骨骨折后发生骨不愈合、骨坏死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合BMP2的可溶性骨水泥加可吸收髓内棒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8~25岁掌指骨中段骨折90例患者,分别进行可溶性骨水泥联合可吸收髓内棒、钢板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各30例).结果:可溶性骨水泥联合可吸收髓内棒内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其余两组短,关节功能好,无不良反应.结论:复合BMP2的可溶性骨水泥加可吸收髓内棒治疗掌指骨骨折内固定稳固,愈合时间短,关节功能恢复好,明显优于其余两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在治疗距骨体骨折中的疗效。方法:13例距骨体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对治疗结果进行随访。结果: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疗效优8例,良4例,差1例。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体骨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皮质骨骨钉内固定治疗四肢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及经验。方法:将创伤截肢后肢体的长管状皮质骨,经过脱脂及脱水处理后做成形状、直径长短不一的皮质骨骨钉,浸泡于酒精中,冷藏保存,用于关节内骨折,特别是非负重区骨折,如干骺端等切开复位后用皮质骨骨钉作内固定。结果:11例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所有骨折端经皮质骨骨钉内固定未发生移位,全部达到骨愈合。结论:同种异体皮质骨骨钉内固定是维持骨折稳定的良好材料,可吸收,无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可吸收材料应用于骨折病人的效果.方法:应用可吸收材料对87例骨折患者进行了内固定.结果:可吸收材料固定骨折部位,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可吸收材料治疗撕脱性骨折,关节内骨折及部分松质骨骨折效果确切,避免了传统手术放置内固定物需二次取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可吸收材料在治疗四肢非负重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骨骨折患者103例,按照病情需要及入院顺序将103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金属材料内固定治疗(51例),另一组使用可吸收材料进行固定治疗(52例),随访6~20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X射线片、骨性愈合情况及变态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03例患者全部获得良好的骨性愈合,并且术后的X射线片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示两组治疗的效果基本一致,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可吸收材料治疗组无变态反应发生,金属材料治疗组有6例发生变态反应,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可吸收材料可以取代金属材料治疗四肢非负重骨骨折,可吸收材料可以被人体吸收,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避免了由金属引起的组织刺激,手术操作简单,避免了二次手术去除固定材料的痛苦,大大降低了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并一定程度上减少的手术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皮质骨骨钉内固定治疗四肢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及经验。方法:将创伤截肢后肢体的长管状皮质骨,经过脱脂及脱水处理后做成形状、直径长短不一的皮质骨骨钉,浸泡于酒精中,冷藏保存,用于关节内骨折,特别是非负重区骨折,如干骺端等切开复位后用皮质骨骨钉作内固定。结果:11例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所有骨折端经皮质骨骨钉内固定未发生移位,全部达到骨愈合。结论:同种异体皮质骨骨钉内固定是维持骨折稳定的良好材料,可吸收,无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4.
祖德玉  张立岩  聂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4):2228-2228,2230
目的 探讨自身增强可吸收螺钉临床应用特点及体会。方法 对20例骨折应用自身增强可吸收螺钉手术内固定,术后采用外固定物进行患肢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1年,20例关节内骨折在愈合过程中均无移位,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自身增强可吸收螺钉是关节内骨折较理想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2009-2011年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23例,术后外固定3周后早期功能锻炼,随访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结果:本组23例均获得随访,骨折愈合23例,肘关节功能优20例,良3例,劣0例,优良率100%。结论: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能达到满意的骨折复位及牢固的内固定效果。可吸收材料在体内随着时间推移自行分解对人体无害,不影响影像学检查,无需二期手术取出内固定材料。术后可行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效果肯定,不影响关节功能及骨骺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可吸收固定物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可吸收固定物治疗踝关节骨折30例,总结其对骨折固定和骨折愈合作用。结果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对骨折愈合无不良影响。结论可吸收内固定物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仍存在一些并发症,应进一步深入研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粉碎性髌骨骨折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 60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张力带技术治疗组和可吸收材料内固定治疗组,每组30例。观察2组骨折愈合时间及疗效。结果张力带技术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6个月~12个月,愈合率达99%,疗效评定优25例,良3例,可2例;可吸收材料内固定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8个月~15个月,愈合率达98%,疗效评定优22例,良6例,可1例,差1例。结论张力带技术与可吸收材料内固定均为基层医院治疗髌骨骨折的良好方法,但在功能恢复时间上,张力带技术较可吸收材料内固定恢复时间短约2个月~3个月,但可吸收材料内固定治疗可以免除二次手术带来的痛苦及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自身增强型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在手足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进行手足部骨折治疗的闭合性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金属材料行内固定治疗,试验组使用产自BIOFIX公司的自身增强型、可吸收内固定材料进行内固定,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临床愈合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身增强型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做为金属内固定材料的替代物,对手足部骨折的治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可吸收材料在手部骨关节骨折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铭杨  余东 《中原医刊》2004,31(11):15-15
目的:探讨可吸收材料在手部骨关节骨折病例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0例52指手部骨关节骨折的病例应用可吸收内固定棒和缝线治疗,在骨折解剖复位后依AO内固定原理进行固定棒的应用,和可吸收线十字法或张力带法捆绑固定。结果:30例52指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没有局部积液和窦道形成,随访3月-2年,没有变态反应发生,骨性愈合与金属内固定物相同。固定位置与手术预期一致.结论:作者认为,应用可吸收材料治疗手部骨关节骨折,操作简单,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无金属腐蚀引起的组织刺激反应,免除二次手术的痛苦,减少患者的经济损失,减少感染机会,减少并发症。尤其在涉及关节软骨面骨折上的应用,达到了金属内固定物不能达到的效果,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早期的关节活动,在手部骨关节骨折的治疗上应用比金属内固定物更合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使用可吸收骨螺钉内固定结合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中下段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2001年3月~2005年1月间采用小切口开放复位,可吸收骨螺钉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中下段不稳定型骨折21例。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延迟或畸形愈合。结论:小切口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的手术方法,其具有创伤小,骨折达解剖复位,且固定可靠,是治疗胫腓骨不稳定型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