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血运重建状况。方法对比分析262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STEMI组)和189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NSTEMI组)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及院内血运重建情况。结果与NSTEMI组比较,STENM1组患者男性比例多,平均年龄相对偏小,典型胸痛症状比例高,血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STEMI组患者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和2型糖尿病比例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组多支血管病变、弥漫病变、≥90%严重狭窄的梗死相关动脉(IRA)比例、IRA闭塞的侧支循环开放率均明显高于STEMI组(P<0.05,P<0.01);而IRA完全闭塞率低于STE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TEMI组住院期间血运重建率显著低于STE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院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类似。结论老年NSTEMI患者临床合并症较多,冠状动脉病变较重,血运重建比例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之间的危险因素、相关病史以及院内病死率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2月于阜新市中心医院和北票市中心医院循环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550例,其中男性321例,女性199例。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危险因素、相关病史、出院诊断以及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等临床资料。结果男性AMI患者中,55岁组发病比例最高;女性AMI患者中,≥75岁组AMI发生比例最高,且年龄和AMI发生比例呈正相关(P0.05)。AMI发病比例男性多于女性。女性AMI患者有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多于男性AMI患者;男性AMI患者吸烟史明显多于女性AMI患者(P均0.05)且吸烟史在55岁组所占比例最高。阜新地区的AMI患者血脂异常率高于来自北票地区,合并有缺血性脑卒中病史所占比例低于北票(P均0.05)。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中,下壁心肌梗死和前壁心肌梗死(包括前壁、前间壁、广泛前壁)发病例数高;STEMI的院内死亡率高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P均0.05)。结论男性AMI患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且随着年龄增长AMI发生比例增加,AMI发病比例男性多于女性,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区的AMI患者危险因素和相关病史所占比例不同。不同梗死部位发病例数和院内死亡比例不同,STEMI发病例数多于NSTEMI,在STEMI中,其中下壁心肌梗死发病例数最高,STEMI的院内死亡比例高于NSTEMI。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高龄(≥8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性纳入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26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高龄(≥80岁)AMI患者,其中121例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139例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高龄AMI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本组260例高龄AMI患者平均年龄83(81,84)岁,其中NSTEMI患者年龄低于STEMI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NSTEMI患者121例(46.5%),STEMI患者139例(53.5%)。左主干病变患者37例(14.2%);Killip心功能≥2级187例(71.9%);3支病变支数151例(58.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AMI患者比例较高,分别为72.3%和42.7%;无论NSTEMI患者还是STEMI患者,合并高脂血症的AMI患者比例均超过90%。NSTEMI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及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STEMI患者,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高血压史、支架术后患者比例,服用他汀、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比例也均高于STEMI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患者没有行冠脉介入术的患者比例高于STEMI患者,而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患者比例低于STEMI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患者再住院率高于STEMI患者(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高是高龄AMI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OR=0.96,95%CI=0.92-1.01,P=0.04);服用β受体阻滞剂是NSTEMI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OR=0.32,95%CI=0.11-0.98,P=0.04);外周动脉疾病是高龄STEM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5.93,95%CI=1.50-23.40,P0.05)。结论接受介入治疗的高龄(≥80岁)AMI患者一般具有合并症多、病变支数多、心功能差、病死率高的特点,NSTEMI患者一般较STEMI患者预后更差,再住院率高。STEMI患者介入过程往往更需要IABP植入保护。左心室射血分数高是高龄AMI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服用β受体阻滞剂是NSTEMI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而合并外周动脉病是STEM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PCI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351例,分为老年组273例,高龄组78例。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老年组单支病变明显高于高龄组,双支、3支病变及合并左主干病变明显低于高龄组(P<0.05,P<0.01)。高龄组置入2个以上支架数、住院期间择期再次PCI、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和≥KillipⅢ级心功能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P<0.01);2组住院时间、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期间再梗死、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和30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血清胆红素与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年龄及疾病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女性AMI患者108的临床资料,按照发病年龄分为老年组(n=41)及高龄组(n=67),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先后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清胆红素与AMI患者年龄的关系;按照不同疾病类型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n=69)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n=39),先后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清胆红素与AMI患者类型的关系。结果 老年组及高龄组体质量指数(BMI)、病程、AMI部位、合并疾病、吸烟史、饮酒史、空腹血糖、直接胆红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年组相比,高龄组有脑血管疾病病史比例较高、间接胆红素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脑血管疾病病史、间接胆红素水平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血管疾病病史及间接胆红素水平与老年女性AMI患者的年龄相关。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延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01-01-2017-12-31的AMI患者1 069例,按发病至住院时间12 h及≤12 h分为住院延迟组与住院未延迟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延迟的临床后果,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住院延迟组患者行PCI(33.9%∶65.0%)、急诊PCI(7.0%∶56.4%)及溶栓(1.2%∶3.7%)比例均较住院未延迟组患者降低,院内死亡(11.4%∶7.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39.0%∶26.9%)、心功能3或4级(16.4%∶10.1%)及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1.8%∶0.1%)比例均较住院未延迟组患者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MI患者住院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农民、来自团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呼吸系统疾病,保护因素为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史(均P0.05)。结论:本院约有1/3的AMI患者住院延迟,这些患者再灌注比例低,院内临床后果差;住院延迟的影响因素为高龄、女性、农民、来自团场、NSTEMI及合并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年龄段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2月入住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AMI患者812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非高龄老年组(<75岁)468例和高龄老年组(75~89)岁344例。收集2组患者基线资料、发病时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措施等,比较2组所收集的资料及院内全因病死率,并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AMI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龄老年组起病表现典型胸痛较少,既往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较多,而主要为非ST段抬高型心梗,且心功能分级Killip>II级者均较多,两组差异显著(P<0.01);高龄老年组出现症状到确诊时间(26 ±22) h,较对照组(15 ± 15) h,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显著(P<0.01);且高龄老年组选择直接和择期PCI患者明显要少,选择非再灌注治疗占86.9 %,较对照组60.9 %,均差异显著(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非典型胸痛、Killip分级>II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再灌注治疗是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 高龄老年组AMI患者症状不典型,非 ST 段抬高和Killip分级>II级者更为常见,直接或择期PCI少,而非再灌注治疗多,院内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肾功能不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方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1年6月~2012年5月因AMI住院治疗患者523例,根据改良的MDRD方程计算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根据eGFR水平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及轻度肾功能不全组(A组,eGFR≥60ml/min.1.73m2),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组(B组,eGFR60ml/min.1.73m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和预后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占71.7%(375/523),B组患者占28.3%(148/523)。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年龄偏大、女性较多(P0.0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及贫血比例较高(P0.05)。B组患者接受抗凝、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ACEI/ARB类药物以及PCI治疗的比例显著低于A组患者(P0.01)。B组患者院内死亡率显著高于A组(P0.01)。影响院内死亡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除年龄、女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PCI治疗外,eGFR下降与院内死亡率增加独立相关(OR=6.362,95%CI:2.154~16.892,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住院期间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指南推荐治疗的比例低于肾功能正常及轻度异常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院内死亡率增高;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性别差异。方法收集2003年4月至2009年3月因STEMI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pPCI治疗的患者743例。比较男性患者(558例)和女性患者(185例)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预后情况。多因素回归分析1年后亡的预测因素。结果与男性组患者相比,女性组患者年龄更大,更多患者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更多患者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再灌注时间更长,女性组患者入院心功能更差(P<0.05),女性组患者多支病变比例高于男性组(P<0.05);女性患者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的使用率低于男性组。女性组患者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病不良事件(MACE)明显高于男性组(P<0.05),pPCI术后1年女性组MACE发生及病死率明显高于男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多支病变、再灌注治疗延迟、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的使用率为影响接受pPCI治疗STEMI患者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性别、高血压和入院时心功能未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接受pPCI治疗的STEMI女性患者近期及1年的预后比男性患者差,穿刺部位并发症多。这与女性患者高龄、合并症多、心功能差、再灌注治疗延迟、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的使用率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类型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就诊的老年女性AMI患者400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229例,高龄组171例。又根据诊断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198例,非STEMI组202例,STEMI患者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单纯下壁心肌梗死83例,前壁心肌梗死66例,其他部位49例不分析。比较各组一般临床资料及相关指标。分析血清胆红素与老年女性AMI患者的相关性。结果高龄组心力衰竭、脑血管病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33.9%vs 17.0%,P=0.000;23.4%vs 14.0%,P=0.015),LVEF、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老年组[(49.90±11.11)%vs(52.45±10.17)%,P=0.019;(7.44±3.14)μmol/L vs(8.40±3.77)μmol/L,P=0.007]。STEMI组间接胆红素、HDL-C水平明显高于非STEMI组,心力衰竭比例明显低于非STEMI组(P0.05)。下壁心肌梗死患者LVEF明显高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糖尿病及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0.05,P0.01)。结论入院时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与老年AMI患者年龄、心肌梗死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依诺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近期疗效。方法:将55例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观察依诺肝素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变化和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血管再通术,院内死亡发生率;并与普通肝素组相对照。结果:依诺肝素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心电图缺血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血管再通术,院内死亡主要事件总发生率为6.66%,对照组为16%,2组比较差异显著,2组均无严重出血,结论:依诺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旨在对比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血管再通率和并发症。方法 在冠心病监护病房(CCU) ,根据不同的年龄 ,将用尿激酶治疗的 2 6 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分成A组 (年龄 <6 0岁 ,n =111)、B组 (年龄为 6 0~ 6 9岁 ,n =110 )和C组 (年龄≥ 70岁 ,n =45 )。结果  (1)随年龄的增加冠状动脉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逐渐下降 ,病死率和出血并发症有升高趋势 (P>0 0 5 ) ;(2 )老年人血白细胞、静脉血糖、肌酸激酶均显著高于A组(P <0 0 1,P<0 0 5 ) ;(3)C组肺感染和泵衰竭并发症显著高于A组 (P <0 0 1,P<0 0 5 ) ,心脏破裂并发症亦显著高于B组 (P <0 0 1)。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老年及高龄AMI患者同样有效 ,但尿激酶的剂量应偏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合并Ⅱ型糖尿病(NIDDM) 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 病人的临床特点作初步分析。方法 对40 例合并NIDDM 的老年AMI病人(NIDDM 组),和一般情况及梗死部位配对的无糖尿病的AMI病人(非NIDDM 组)80 例进行临床上的对比研究。结果 无痛性心肌梗死、AMI后严重并发症(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 的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有显著性显异,NIDDM 组均高于非NIDDM 组(P<0-05) 。AMI后院内感染率,NIDDM 组更是显著高于非NIDDM 组(40% 比18-8% ,P< 0-01) 。结论 合并Ⅱ型糖尿病的老年AMI病人的无痛性心肌梗死和院内感染发生率高,严重心脏并发症多,住院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 3年内收治的AMI 643例中 30 2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1 94例老年 (≥ 60岁 )组与 1 0 8例非老年组之间比较 ,其梗死相关血管 (IRA)再通率 (67.0 % ,73 .1 % )和出血及并发症率 (7.7% ,5 .65 % )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所有接受溶栓治疗的AMI患者比不溶栓者的病死率 (7 0 % ,1 4 .7% )、中度以上心力衰竭发生率 (1 7.5 % ,30 .5 % )等明显减低 (P <0 .0 1 ) ;高龄 (≥ 80岁 )AMI2 9例中 ,8例溶栓者比不溶栓者的病死率低 1 6 .1 % ,中度以上心力衰竭低 32 .1 %。结论 AMI溶栓治疗在不同年龄组均安全、有效 ,而高龄患者得益更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老年与非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的预后,并比较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完全血运重建与完全血运重建预后的差异. 方法入选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植入DES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75~89岁组、60~74岁组和40~59岁组,并将60~89岁的患者分为完全和不完全血运重建两组,分别比较各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 结果手术成功率75~89岁组、60~74岁组和40~59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75~89岁组的院内病死率高于其他两组(分别为1.5%与0.4%,0.1%,均P<0.05);随访期死亡和脑卒中发生率也高于其他两组(分别为3.1%与2.3%、0.7%;1.5%与1.3%、0.3%,P<0.01或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60~74岁组和75~89岁组患者住院及随访期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因素为血肌酐水平(OR=2.961,95%Ci为1.643~5.338,P<0.01)、年龄(OR=2.687,95%CI为1.329~5.434,P<0.01)、性别(OR=2.661,95%CI为1.376~5.145,P<0.01)、陈旧性心肌梗死(OR=2.041,95%CI为1.026~4.061,P<0.05)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OR=1.735,95%CI为1.132~2.661,P<0.05).60~74岁组中,不完全血运重建组的病死率高于完全血运重建组(分别为1.5%和0.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运重建(OR=0.307,95%CI为0.011~8.467,P>0.05)不是不完全血运重建患者住院病死率增加的因素. 结论 75~89岁组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PCI及DES植入的预后较40~59岁组患者差.完全血运重建使老年冠心病患者获益更大,但不完全血运重建不影响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6.
AIM: Atrial fibrillation (AF) is considered a frequent complicat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incidence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AF complicating AMI. METHODS: A total of 848 patients with AMI were examined evaluating: age, sex, coronary risk factors, incidence of AF, prior ischemic events, infarct location, electrocardiogram on admission, thrombolytic therapy, in-hospital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RESULTS: AF was recorded in 84 patients (9.9%). They were older (P<0.0001), less frequently smokers (P<0.007), had higher creatinekinase level (P<0.005) and more advanced heart failure (Killip class >or=2). AF was documented in non-thrombolysed more than in thrombolysed patients (11.2% vs 7.5%). Overall mortality resul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AF (P=0.001); nevertheless it did not result as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mortality. Instead,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mortality have been Killip class >or= II (P<0.0001), age (P<0.0001) and prior infarction (P<0.002 ). CONCLUSIONS: In our experience, AF cannot be considered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mortality. Contrary, advanced heart failure, either in thrombolysed or not-thrombolysed patients,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AF and mortality. Nevertheless, AF represents an expression of advanced heart failure, that is worsen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arrhythmia with severe consequences on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7.
右室心肌梗死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右室心肌梗死(心梗)对急性下壁心梗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比较急性单纯性下壁心梗(第一组)和急性下壁心梗合并右室心梗(第二组)两组患的临床特征和院内病死率。结果:共176例患符合入选条件,第一组115例,第二组61例。第一组低血压、快速心律失常(包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颤动,领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等)、缓慢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和院内病死率显低于第二组(P<0.05)。静脉溶栓、急诊PTCA和未行再灌注治疗的院内病死率在第一组的分别为3.23%,3.33%和29.17%,在第二组分别为9.25%,13.04%和82.35%。结论:当急性下壁心梗合并右室心梗时,患的临床表现更为严重,院内病死率增高。积极行溶栓或急诊PTCA治疗,可显降低其院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PCI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的近期和中期疗效,并分析患者院内存活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PCI的老年AMI合并CS患者共86例,按治疗结果分为院内病死组(病死组,32例)和院内存活组(存活组,54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的预测因素,统计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介入治疗成功率、院内病死率及存活时间。结果病死组既往有心肌梗死患者高于存活组(43.8%vs24.1%,P=0.049),存活组发病至PCI时间明显低于病死组[(9.8±3.2)hvs(12.7±5.9)h,P=0.004];病死组梗死发生部位为前降支,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59.4%vs35.2%,P=0.02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1年生存率为51.2%。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PCI时间及梗死相关动脉与院内病死率显著相关(P<0.05)。结论急诊PCI对老年AMI合并CS患者有较好的近期和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