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丁晴  金平  韩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9):2628-2630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57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患者均成功实施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加强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病情观察及周密细致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脉内膜剥脱和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3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35例行颈动脉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手术成功率93.3%,术后3年再狭窄率14.3%;支架植入术的手术成功率100%,术后3年再狭窄率18.7%,术后再狭窄率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214,P〉0.05)。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支架植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 ,但支架植入术创伤小、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植入患者术后可能的并发症,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注重并加强术前及术后护理。结果:146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共植入支架172枚,均手术成功,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明显改善。146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穿刺局部皮下血肿,4例出现术后颈动脉窦反应,4例出现术后高灌注综合征,12例血尿,2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其余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患者无1例死亡。结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对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测和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胡康 《吉林医学》2010,31(22):3798-3799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通过对接受介入治疗的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体会。结果: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中出现血管痉挛2例,一过性脑缺血1例,急性动脉闭塞1例;术后3例出现穿刺部位皮下瘀斑、血肿,经治疗护理均痊愈。术后1个月1例死于并发肺部感染。结论:完善和充分的术前评价与准备,娴熟的术中配合,慎密的术后监护和观察对保证患者手术顺利、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通过对10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低血压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经过及时补液,升压及对症处理,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均康复出院。认为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及术后及时观察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低血压的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目前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等特点[1]。但该手术是一种侵入性的介入治疗,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研究表明,加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2]。本研究旨在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出血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的60例脑血管狭窄患者在我科行颈脉支架成形术,在患者行支架植入前给予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60例患者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100%,其中1例患者出现脑血管破裂出血死亡,3例患者出现一侧肢体肌力减弱,通过给予相应的护理治疗后,均有好转。经调查,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为96%。结论:脑出血支架植入术的围手术期给予精心的护理和对病情做密切的观察,对于并发症能早发现早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也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于食管癌晚期食管狭窄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实行针对性的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2例食管癌晚期患者,且无根治切除机会者,行食管支架植入术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围术期给予一定的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有效的护理后患者吞咽困难程度明显降低,手术成功率为95.24%%(40/42),护理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少。结论:食管癌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在食管管腔狭窄时放入支架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和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围手术护理经验,预防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在本中心进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整体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血管痉挛3例,低血压心率慢2例,皮下淤血2例,脑栓塞1例,过度灌注综合征1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后均得到改善。结论介入方法治疗颈动脉狭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而完善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颈动脉狭窄患者卒中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也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替代疗法。围术期并发症是影响颈动脉支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围术期并发症评估应作为颈动脉支架治疗决策的重要环节,而目前国内尚无相关风险评估模型。本文就目前文献报道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围术期风险评估模型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双侧颈动脉狭窄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笔者所在科于2009年3月以来施行的颈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患者10例,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显示有血管狭窄,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结果 成功置入支架后临床症状改善,术中、术后均出现并发症,经过积极有效的处理,患者康复出院.结论 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积极治疗和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1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了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经DSA血管造影证实有颈内动脉狭窄,手术成功率100%,治疗后残余狭窄率均低于30%。12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术中球囊扩张时对侧肢体局灶性癜痫发作;2例血管痉挛;8例出现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3例发生于术后低血压;1例出现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一种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提高术者操作技巧及围手术期监护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9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A、B两组各45例。其中,A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B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护理满意程度为88.89%;B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80.0%,护理满意程度为71.11%,A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程度均优于B组(P0.05),对比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颈动脉狭窄病人采取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严重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3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了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96.7%,治疗后残余狭窄率均低于30%。35例患者中有15例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2例出现可逆性卒中;1例出现术后高灌注综合征;1例出现颅内出血。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应用保护伞及围手术期监护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通过对56例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总结临床经验。结果 5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共植入支架68枚,手术成功,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5例脑供血动脉狭窄分别为:颈动脉起始部狭窄1例、优势椎动脉开口部狭窄1例、优势椎动脉颅内段狭窄3例。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结果1例颅内段椎动脉狭窄的病例由于手术径路差,支架无法到位而中止手术,其余4例均获得技术上的成功,残余狭窄率小于10%。术申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出现一过性心率减慢,经使用阿托品后恢复正常,术后该患者48h内出现血压下降,经使用多巴胺后血压逐渐恢复正常。1例椎动脉支架患者术后穿刺点部位出现假性动脉瘤,经局部压迫而治愈。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出现。手术成功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无症状复发。结论对存在严重血管狭窄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可能是有效的、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嵩  肖福  李牧 《当代医学》2008,14(22):91-92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严重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 3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了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结果 手术成功率96.7%,治疗后残余狭窄率均低于30%.35例患者中有15例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2例出现可逆性卒中;1例出现术后高灌注综合征,1例出现颅内出血.结论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应用保护伞及围手术期监护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刘文光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9):91-91,104
目的总结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0例手术患者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中及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加强对出血、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血管痉挛等并发症的观察护理。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合理有效的手术前后护理,是获得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于小燕 《吉林医学》2013,(30):6322-6322
目的:研究食道支架植入术治疗食道恶性狭窄的疗效。方法:对30例晚期食道癌患者行胃镜下支架植入术治疗食道狭窄,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0例患者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部分患者出现出血、支架堵塞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应用食道支架植入术治疗食道恶性狭窄具有良好的疗效,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出血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的60例脑血管狭窄患者在我科行颈脉支架成形术,在患者行支架植入前给予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60例患者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100%,其中1例患者出现脑血管破裂出血死亡,3例患者出现一侧肢体肌力减弱,通过给予相应的护理治疗后,均有好转。经调查,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为96%。结论:脑出血支架植入术的围手术期给予精心的护理和对病情做密切的观察,对于并发症能早发现早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也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