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癌MMP-2和TIMP-2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74例肺癌组织中MMP-2和TIMP-2的表达.结果肺癌组织MMP-2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1).肺癌MMP-2表达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Ⅲ~Ⅳ期高于Ⅰ~Ⅱ期(P<0.05).肺癌TIMP-2表达有淋巴结转移者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MMP-2和TIMP-2表达与肺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肺癌血管生成研究在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肺癌的血管生成临床意义,为临床介入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病理证实的38例肺癌,经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DSA,了解肿瘤血管生成情况。行支气管动脉导管化疗和栓塞治疗(介入治疗),部分实体肿瘤直径大于4cm配合放射治疗。结果:①中央型病变13例,其中小细胞肺癌3例,非小细胞肺癌10例。周围型病变25例,最大直径1.5~13.5cm,中位值4.5cm。其中小细胞肺癌5例,非小细胞肺癌20例;②癌灶强化峰值(PV)26例45~。70HU,10例25~45HU,2例10~25HU;DSA2例染色稀疏、13例染色呈不均匀网织状、23例染色浓密;⑧5例小细胞肺癌行2次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3例小细胞肺癌行3次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其中2例在介入治疗周期穿插放射治疗5000~7000Gr;CR87,5%(7/8),PR12.5%(1/8)。4例非小细胞肺癌行2次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19例非小细胞肺癌行3次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7例非小细胞肺癌行4次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其中7例介入治疗周期穿插放射治疗5000~7000Gr:CR86.7%(26/30),PR10%(3/30),NR3.3%(1/30)。结论:根据影像技术来准确检出和量化肺癌血管生成,为临床介入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肿瘤综合治疗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质金属蛋白酶-2、-7在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梅同华  罗彬  马英 《重庆医学》2004,33(3):376-378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手术切除的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74例肺癌组织中MMP-2和MMP-7的表达.结果肺癌组织中MMP-2和MMP-7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各为P<0.01,<0.05).肺癌MMP-2表达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Ⅲ~Ⅳ期高于Ⅰ~Ⅱ(P<0.05).肺癌MMP-7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Ⅲ~Ⅳ期与Ⅰ~Ⅱ期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MMP-2表达阳性者生存率低于MMP-2阴性者(P<0.01).结论 MMP-2与肺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肺癌预后的有用指标.MMP-7可能在肺癌侵袭转移中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洛杉矶消息:光动力学疗法(曾叫作光辐射疗法或PDT)是利用痰细胞学检验出直径1毫米左右的肺癌,用寻找癌瘤的染剂来确定癌瘤的部位,然后用氩激光去摧毁它。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肺部内科主任Oscar Bal-chum用PDT已治疗了200~250名支气管癌患者,实验证明它是有效的。Balchum说:“它在PhotofrinⅡ(血卟啉或HpD,PDT所使用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袖状切除、肺动脉成型术治疗中心型肺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0年 2月~ 1998年 3月 ,笔者采用支气管袖状切除、肺动脉成型术治疗中心型肺癌 18例 ,获得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18例 ,男性 14例 ,女性 4例 ;年龄 5 6± 12 .9岁 (4 1~ 70岁 )。18例患者均为中心型肺癌 ,其中左上肺叶 12例 ,右上肺叶 6例 ;鳞癌 15例 ,腺癌 2例 ,小细胞未分化癌 1例。病理分型 :TNM分期 期 2例 , 期 16例。1.2 手术方法 本组均采用双腔导管支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术中病肺停止通气便于手术操作。行左上肺叶支气管、肺动脉双袖状切除术 8例 ;左上肺支气管袖状切除加肺动脉干侧壁切…  相似文献   

6.
外科手术是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手术切除的基本原则是在最大限度切除病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具有功能的肺组织.由于支气管树的特殊结构,各种术式切除支气管的长度受到限制,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支气管残端癌残留的发生率为1.8%~17%[1~3],在影响手术效果的诸多因素中(如病理学分类、pTNM分期、支气管残端癌残留等),支气管残端癌残留是重要因素之一.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支气管残端癌残留者5年生存率(4%~23%)低于无癌残留者(54%),局部癌复发率(72.7%)高于无癌残留者(48.5%),而术后放疗对支气管残端癌残留的疗效尚不满意.  相似文献   

7.
我院从 1 993年 8月~ 2 0 0 1年 6月间 ,用支气管及血管成形术治疗肺癌 2 0例 ,现就其手术治疗体会及有关问题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2 0例中男性 1 8例 ,女性 2例 ,年龄最大者 6 6岁 ,最小者 2 9岁 ,平均年龄 5 8 2岁。鳞癌 1 7例 ,腺癌 1例 ,类癌 2例。本组 2 0例均为中心型肺癌 ,右侧 1 6例 ,左侧 4例。肿瘤最大者 1 2cm× 1 0cm× 7cm ,最小者 2cm× 2cm×1cm ,全部病人术前行纤支镜及痰脱落细胞检查 ,1 6例细胞学阳性 ,阳性率为 80 %。按国际法 1 987年修订的TNM分期Ⅰ期 9例 ,Ⅱ期 5例 ,ⅢA 期 4例 ,ⅢB 期 2例 ,其中全肺半隆…  相似文献   

8.
我院对50例晚期肺癌病人进行了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简称BAI),其中23例加用小剂量全身化疗,並对两组的疗效进行了对比观察。 50例晚期肺癌(Ⅲ期27例、Ⅳ期23例)均经病理及细胞学检查证实,其中鳞癌24例,腺癌16例,小细胞癌7例,混合癌3例;中心型肺癌41例,周围型肺癌9例。 两组病例在BAI时均用丝裂霉素8~12mg,顺铂40~60mg,灌注1~6次(多数为2~3次)。单纯BAI组灌注间隔为3周;BAI加小剂量全身化疗组BAI间隔为4~5周,其间加小剂量全身化疗1~2周,並针对不同组织类型在抗癌药物上有所选择。两组均在治疗前及结束时摄胸片对比,以评价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早期诊断技术又推进一步,尤其是纤支镜技术开展,对中心型肺癌管内型观察率可达100%;对五级支气管和六级支气管亦分别达到86%和56%;对周围型肺癌在X线电视下活检率亦有所提高,近年来用激光纤支镜利用血卟啉衍生物(HpD)定位和治疗,利用局部造影剂造影以及电子计算机体层X线扫描(CT),肺灌注扫描(LPS,Lung Perfusion Scanning),肺与胸膜活检等现代技术,使早期肺癌诊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确诊率达60~90%。肺癌已成为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国家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死亡率已上升到癌肿死因的首位,广州地区肺癌死亡率由1972年12.5/10万上升为36/10万。社会上  相似文献   

10.
一、Hpd-激光诊疗法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简称Hpd商品名photofrin),是血卟啉等的混合物,在50年代初美国Lipson等即报告它与癌组织有亲和性,1972年美国Dougherty报告用Hpd作为光敏剂治疗癌症,1976年开始临床试验。现已在中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英国、西德、荷兰、挪威等国家少数单位中较为广泛地研究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关血卟啉激光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诊治支气管癌的报道日益增多。我院于1985年采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抗疟药物研究室提供的一种新血卟啉光敏剂(PSD-007),对10例支气管癌进行激光纤支镜诊治,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经纤支镜检查和病理学确诊的  相似文献   

12.
唐剑英  赵弘卿 《吉林医学》2010,31(4):488-489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COPD合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类型:鳞癌18例(56.3%),腺癌7例(21.9%),小细胞癌2例(6.3%),未定型癌5例(15.6%)。TNM分期:Ⅰ期1例(3.1%),Ⅱ期3例(9.4%),ⅢA+B期21例(65.6%),Ⅳ期7例(21.9%)。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4例(12.5%),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放疗10例(31.3%),化疗与放疗联合治疗4例(12.5%),单纯姑息性化疗6例(18.8%),姑息性放疗2例(6.3%),仅做对症、支持治疗6例(18.8%)。结论:COPD患者合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症状无特异性,早期确诊率低。积极的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对COPD合并肺癌的及时诊断价值很大。COPD合并肺癌的病例鳞癌比例高,多数患者能耐受相应临床分期的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我院自1982年6月至1991年3月收治青年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32例作一临床分析。其中首发症状以咳嗽(87.5%)、胸痛(65.6%)、咳血(37.5%)为多见。X线表现以中央型(68.8%)多于周围型(31.2%)。组织学类型为未分化癌(37.5%)占首位,其次为腺癌(28.1%)、鳞癌(18.7%)、肺泡癌(3.1%).按国际分期,Ⅰ期9例;Ⅱ期3例;Ⅲ期14例;Ⅳ期6例。曾误诊为肺结核(5例)、肺炎(5例)、淋巴瘤(2例)、支气管扩张(2例),误诊率为43.75%。治疗以手术为主,联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对32例青年人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特点及被动吸烟作为致癌因素之一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也是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现对26例老年肺癌患者临终前(24 h 内)酸碱失衡分析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我院干部病房1998年1月~2003年6月收治老年肺癌患者,死亡前 24 h内有血气分析者26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 9 例;年龄范围 62~87岁,平均年龄 71 7 岁。本组全部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其中鳞癌 11 例,腺癌 14 例,支气管肺泡癌 1 例;根据 1988 年 UICC 分期标准:Ⅰ期2例,Ⅱ期4例,Ⅲa期 4 例,Ⅲb期 5 例,Ⅳ期11例。1 2 方法 采用回顾性统计调查的方法,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经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化疗药物与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中晚期肺癌60例,其中小细胞肺癌22例;鳞状细胞癌27例;腺癌11例。属于Ⅱ期25例;Ⅲ期27例;Ⅳ期8例。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SBAG)表现为多血管供血54例;单纯支气管动脉供血6例。常用化疗药物有:5-Fu(5—氟脲嘧啶,)、MMC(丝裂霉素)、ADMC(阿霉素)、CBP(卡铂)、DDP(顺铂)、VP-16(足叶乙甙)、VCP(长春新碱)。三联或四联大剂量局部冲击化疗,6例用40%碘化油栓塞。上述60例经治疗后1~6个月复查,完全有效(CR)20例;部分有效(PR)27例;轻微有效(MR)10例;无效(NC)3例。总有效率为95%。  相似文献   

16.
癌术后支气管切缘微小癌灶残留患者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切缘有微小癌灶残留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总结了1965年1月至1995年12月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 218例,支气管切缘微小癌灶残留患者分为黏膜内微小癌灶残留和有黏膜外浸润的微小癌灶残留两类.采用Likelihood Ratio方法对可能影响生存的因素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本组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切缘有微小癌灶残留患者62例(5.1%),其中MMRD21例,EMRD 42例,平均生存期为44个月,5年生存率为33.9%.不同TNM分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期51.4%、Ⅱ期16.7%、Ⅲа期6.7%,Ⅰ期明显高于Ⅱ期、Ⅲа期(P=0.001 1);MMRD与EMRD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7.1%和22.0%,有显著差别(P=0.007 8);MRD患者术后治疗组的5年生存率为42.86%,明显高于术后未治疗组的15%(P=0.002).结论影响肺癌术后支气管切缘有微小癌灶残留患者预后的因素除肿瘤病理分期外,还有支气管切缘癌残留的方式.手术后放化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198 8年 6月至 1998年 6月 ,本院共行肺癌切除术 96 5例 ,其中中央型肺癌经心包内处理血管行肺切除手术83例 ,占 8.6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 5 8例 ,女 2 5例。年龄 36~ 74岁 ,平均5 7.7岁。 83例均为中央型肺癌 ,病理分类 :鳞癌 48例 ,腺癌 19例 ,腺鳞癌 4例 ,小细胞癌 8例 ,细支气管肺泡癌 2例 ,类癌 2例 ;TNM分期 :Ⅱ期 12例(占 14.5 % ) ,Ⅲ期 71例 (占 85 .5 % ) ,其中Ⅲa 期 6 1例、Ⅲb 期 10例。1.2 手术方式 全肺切除 5 1例 ,其中左侧 31例、右侧 2 0例 ;肺叶切除 32例 ,其中左上叶 10…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自1982年1月~1987年12月我院共收治湘南地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200例,均经病理学、细胞学确诊,其中鳞癌107例、腺癌54例、小细胞癌33例、细支气管肺泡癌6例;吸烟指数(BI)≥400者100例,以鳞癌发生率最高60.7%(65/107);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中位生存期20.8个月。  相似文献   

19.
肺癌病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①目的 探讨肺癌病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与预后的关系。②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在 71例肺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③结果 肺癌组织VEGF表达阳性率为 76 .0 6 % ,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的 2 0 .0 0 % (χ2 =2 1.2 1,P <0 .0 1) ;低分化癌VEGF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高分化癌 (χ2 =4.146 ,P <0 .0 5 ) ,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χ2 =5 .2 2 6 ,P <0 .0 5 ) ,Ⅲ~Ⅳ期癌显著高于Ⅰ~Ⅱ期癌 (χ2=5 .42 0 ,P <0 .0 5 )。④结论 VEGF是判断肺癌病人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支气管癌(下称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增加。据1962~1963年欧美等地24个国家肿瘤死亡率报告,肺癌居首位。美国1969年死于肺癌者比35年前增加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