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耳穴贴压法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法在人工流产术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择门诊孕6-8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前选耳穴的内生殖器、神门、盆腔,用75%酒精消毒后将王不留行籽固定在穴位上,旨压刺激,以耳廓疼痛为佳,5-10分钟后开始实行人工流产,术时用赫氏扩宫器了解宫口张情况。对照组:按仙进行手术操作。结果:耳穴贴压法对宫颈扩张、减轻疼痛、减少人流综合征表显著疗效。两组对照P<0.01。结论:耳穴贴压法操作简单,安全易行,无创伤,无毒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达到护宫、镇痛和减少人流综合征的目的。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朱燕君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7):167-167
目的:评价术前心理干预配合耳穴贴对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护理价值。方法:100例行人工流产术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术前心理干预配合耳穴贴和常规操作方法,观察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结果:术前心理干预配合耳穴贴(试验组)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配合耳穴贴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耳穴贴压法行人工流产吸刮术100例临床小结吴静君,刘江俐(解放军23中心医院乌鲁木齐830002)我们于1994年12月~1995年12月采用术前耳穴按压王不留行籽配合人工流产吸刮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设对照组对照观察,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耳穴贴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耳穴贴压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113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术前耳穴贴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睡眠生理状况、术后胃肠道康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前观察组睡眠、血压、心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次肠鸣音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腹胀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耳穴贴压既可以改善术前妇科腹腔镜患者睡眠、血压、心率状况,又可以促进术后胃肠道康复,减少术后腹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用于断指再植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和止痛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耳穴贴压止痛。观察两组术后的疼痛程度、止痛药物使用率、血管危象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指数、止痛药物使用率、血管危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贴压能减轻断指再植术后疼痛,降低止痛药物使用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耳穴贴压法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法在人工流产术应用及效果观察。资料与方法:随机选择门诊孕6-8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前选耳穴的内生殖器、神门、盆腔,用75%酒精消毒后将王不留行籽固定在穴位上,指压刺激,以耳廓疼痛为佳,5-10分钟后开始实行人工流产,术时用赫氏扩宫器了解宫口张情况。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手术操作。结果:耳穴贴压法对宫颈扩张、减轻疼痛、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有显著疗效,两组对照P<0.01。结论:耳穴贴压法操作简单,安全易行,无创伤,无毒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达到扩宫、镇痛和减少人流综合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对预防前列腺等离子切除(TUPKP)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TUP—KP术后患者71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6例,对照组35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取穴便秘点、大肠、直肠、皮质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取穴心、肾、膀胱、尿道),观察两组便秘的发生率、便秘评分、首次排便时间等。结果:实验组便秘发生率33.3%,便秘评分(2.5±3.51);对照组便秘发生率65.7%,便秘评分(4.3±3.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贴压(取穴便秘点、大肠、直肠、皮质下)简单易行,可预防术后便秘的发生,改善便秘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耳穴贴压对妇科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妇科术后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90例采用艾灸联合耳穴贴压的方法,结果:观察组病人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艾灸联合耳穴贴压可有效缓解妇科术后腹胀,有利于妇科术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眩晕治疗中运用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摸球法平均分为对照组(50例,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50例,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后以眩晕评分(VSS-SF)、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性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VSS-SF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优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眩晕采用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可减轻或消除临床病证,促进良好转归,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腹部手术患者185例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耳穴贴压护理干预组(耳压组)93例和对照组92例。2组患者均在术前、术后给予心理干预及常规护理。耳压组患者采用耳穴贴压以缓解疼痛。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定疼痛程度。观察2组患者术后72小时内伤口疼痛程度、止痛药使用情况、首次肛门排气平均时间等,并比较2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耳穴贴压护理法在减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及缩短疼痛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方法。结论:耳穴贴压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时间、减少止痛药使用,并能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尽早肛门排气,能使患者提早进食,加快术后恢复,进而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1.
黄莉  赵汝运  陆洁如  杜燕燕 《新中医》2015,47(4):277-278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防治老年人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50例髋关节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25例。观察组术前给予耳穴贴压预防,对照组术前未给予特殊的预防恶心呕吐的措施。观察2组患者术后24 h内PONV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2组患者PONV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严重程度更高。结论:耳针能降低老年人PONV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护士易于操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孙春红 《中国中医急症》2013,(12):2098-2099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用于减轻膝关节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硬腰联合麻醉下行人工全膝置换及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股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术后分别采用耳穴压豆镇痛与常规遵医嘱用药镇痛,观察两组的疼痛、睡眠、膝关节功能锻炼、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锻炼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耳穴压豆用于膝关节术后镇痛,疗效显著,能提高睡眠质量,缩短膝关节功能康复时间,简便易行,费用低廉,无痛苦,无药物毒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耳穴贴压对卒中后亚急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90例卒中后亚急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耳穴贴压组)、对照组(针刺组)。观察21天后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饮水试验、摄食一吞咽障碍等级评定、VFG评分)及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发生率。结果:住院21天,治疗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饮水试验、摄食一吞咽障碍等级评定、VGF疗效评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疗效评定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82.98%,对照组总有效率57.50%,两组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显著(P〈0.05)。两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和营养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贴压治疗卒中后亚急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加拔罐、耳穴贴压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采用电针加拔罐、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34例)行口服莫沙必利片治疗。结果:1疗程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85.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加拔罐、耳穴贴压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法对抗传统腹式输卵管结扎术中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00例传统腹式输卵管结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耳穴贴压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和常规护理,耳穴贴压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法,分别监测记录心率、平均动脉压,观察牵拉输卵管时患者恶心、呕吐、牵拉痛反应。结果:两组在牵拉输卵管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耳穴贴压组在牵拉输卵管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恶心、呕吐、牵拉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贴压法能有效对抗传统腹式输卵管结扎术中的牵拉反应,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旁神经阻滞麻醉配合消炎痛栓用于早孕行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30分钟肛门放置消炎痛栓1枚(置入肛门内2cm以上),术中宫颈注射盐酸利多卡因同对照组,观察两组在人工流产术中宫颈松弛程度、腹痛情况、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等指标.结果:消炎痛栓配合宫旁神经阻滞与单纯宫旁神经阻滞相比,手术时间短,术中疼痛轻,出血少.在术中疼痛程度,术后出血时间同传统人工流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流产率达到100%,未发现并发症.结论:消炎痛栓配合宫旁神经阻滞麻醉终止早孕,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疼痛轻,术后出血时间短,值得基层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徐冬冬  周佳  薛晓静 《新中医》2024,56(4):164-167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骨科手术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行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2组术后均行常规护理与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耳穴压豆治疗。2组均干预1周。比较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7 d,2组HAMD评分均较术前降低,GQOL-74评分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4.34%,高于对照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骨科手术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减轻其术后疼痛感,...  相似文献   

18.
陆金英  金惠明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2061-2062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大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78例大肠癌手术患者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腹胀发生率、开始进食流质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流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耳穴贴压能有效地促进大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艾灸联合耳穴贴压用于肛肠术后排尿困难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于我院行肛肠术后出现排尿困难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常规干预+艾灸+耳穴贴压。对比两组排尿情况、疼痛情况、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排尿完全通畅时间及日均排尿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定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艾灸联合耳穴贴压护理形式应用在肛肠术后排尿困难中,可促进排尿反射恢复,缓解术后疼痛感,改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磁珠贴压耳穴在混合痔术后镇痛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2组均给予抗炎、止血、换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磁珠贴压耳穴。取穴(单侧耳穴):神门、直肠下段、交感。以安尔碘消毒耳廓,将华佗磁珠贴贴于耳穴上,并稍加压力,使患者有酸、麻胀或发热感。每贴压1次保持5天。观察2组患者术后止痛药使用情况及术后24、48、72小时疼痛情况,并观察2组间的安全性。结果:止痛药物应用次数治疗组为(0.50±0.085)次,对照组为(0.55±0.096)。2组相比无明显差异。2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有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磁珠贴压耳穴对于混合痔术后镇痛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