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南京市2014-2015年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病例首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了解并估计病例的免疫状况及疾病进展情况。方法:以四色荧光抗体标记610份新发现HIV/AIDS病例的抗凝全血,采用单平台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绝对值,计算CD4~+/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所得数据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均值:CD3~+T为(1731±823)个/μL,CD4~+T为(384±231)个/μL,CD8~+T为(1268±665)个/μL,CD4~+/CD8~+为(0.33±0.20)。21.3%病例CD4~+T200个/μL,CD4~+/CD8~+1的病例占99.0%。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年龄和传播途径对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均有影响。结论:南京市HIV/AIDS病例首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较低,21.3%新发现病例已进入艾滋病期,应进一步加大早发现早治疗的工作力度,保证新发现病例能够及时检测CD4细胞数量,把握最佳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青海省新发现的HIV-1抗体阳性的感染者进行首次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进行测定,了解其免疫状况及疾病进展状况。方法对采集的168份全血样本以四色荧光抗体进行标记,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的检测,统计分析其测定值。结果 168例HIV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均数为(323.92±198.66)个/μL,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占31.55%,201~350个/μL的占29.17%,351~500个/μL的占23.81%,>500个/μL的占15.48%。不同性别间CD4+T淋巴细胞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P>0.05);4种不同感染途径的CD4+T淋巴细胞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2,P<0.05),同性性传播组的数值明显高于输血液组;不同年龄组间CD4+T淋巴细胞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2,P<0.05),18~30岁年龄组的数值最高。结论青海省HIV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免疫水平普遍偏低,60.71%感染者已进入艾滋病期,应对其定期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监测疾病进展和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以把握治疗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发现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定量检测结果,了解HIV/AIDS患者的免疫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新发现的115例HIV/AIDS患者的首次T淋巴细胞亚群定量检测结果,包括CD3+CD4+、CD3+CD8+绝对值及CD4+/CD8+的比值.结果 T淋巴细胞亚群定量检测结果均值:CD3+CD4+为(229±215)个/μL,CD3+CD8+为(919±756)个/μL,CD4+/CD8+为(0.27±0.21)个/μL.有87例(75.7%)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350个/μL,有62例(53.9%)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其中有33例患者(28.7%)CD4+T淋巴细胞<50个/μL.不同性别、年龄组在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结果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定量检测结果能反映HIV/AIDS患者的免疫受损情况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对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er, FCM)检测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和绝对计数情况。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三色荧光标记和绝对计数法检测 50例正常健康成人, 12例AIDS患者, 18例HIV感染者的外周血CD3+、CD4+、CD8+的表达及绝对数量。结果: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的CD4+淋巴细胞明显比正常人低,特别是AIDS患者CD4+淋巴细胞数低于 200个 /mm3,CD8+淋巴细胞显著增高,CD4+ /CD8+比值倒置。结论:用FCM检测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的免疫状况,可作为评价AIDS病程进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数的变化情况,为全省的抗病毒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青海省2013—2015年间接受抗病毒治疗的127名HIV/AIDS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CD4~+T淋巴细胞数进行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7例HIV/AIDS患者的平均开始治疗年龄为(37.6±10.8)岁,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数平均水平为(321.2±108.4)个/μL;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时与进入治疗时点相比,其CD4~+T淋巴细胞数平均增加了52.2个/μL、75.8个/μL、75.3个/μL和76.5个/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抗病毒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数500个/μL的患者从0例增至37例,占患者总数的29.1%;CD4~+T淋巴细胞数分为≤200个/μL、201~350个/μL和350个/μL三组患者,经抗病毒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数平均分别增加了80.7个/μL、84.7个/μL和65.8个/μL,不同组患者HAART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数均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青海省目前的HAART治疗效果明显,同时提高HIV/AIDS患者的依从性,并尽早开展抗病毒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延缓疾病进程,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HIV/AIDS抗病毒治疗1年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国家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收集2012年至2016年574例HIV/AIDS抗病毒随访记录和检测信息,并对人口学特征、CD_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等进行分析。结果经抗病毒治疗1年后,HIV/AIDS 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增长(P0.05);同时有93.73%(538/574)的HIV/AIDS艾滋病病毒载量降至100copies/m L以下。结论呼和浩特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和绝对计数检测 ,研究细胞免疫情况。方法 利用白细胞分类计算和流式细胞分析法对 15例HIV感染者和 2 6例AID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 + ,CD4+ ,CD8+ 的表达及绝对数进行检测。结果 AIDS患者组CD3 + 淋巴细胞数较正常值显著下降 (P <0 0 5 ) ;HIV感染组与艾滋病患者组的CD4+ T淋巴细胞数较正常组显著下降 (P <0 0 1) ;CD8+ T淋巴细胞数显著增高 (P <0 0 1) ;CD4+ /CD8+ 的比值显著倒置。结论 人类感染HIV后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显著变化 ,CD4+ 细胞绝对数和CD4+ /CD8+ 比值对于HIV感染的临床进展可以起到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HIV/AI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常规检测结果.方法 收集78例HIV/AIDS患者(HIV/AIDS组)、55例健康体检人员(健康对照组)的抗凝血,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外周血CD4+T及CD8+T淋巴细胞,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结果 78例患者中有71.79%(56/78) CD4+T淋巴细胞数<200个/μl,98.72%的HIV/AIDS患者CD4+/CD8+比值<0.8,其中75.64% (59/78)患者4/8介于0.1~0.5之间.CD4+、CD8+、CD3+、CD4/CD8、WBC、LYMPH六个项目HIV/AIDS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EUT、%NEUT及%LYMPH三个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AIDS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与CD4+、CD8+、CD3+、CD4+/CD8+及LYMPH密切相关,建议HIV感染者尽早进行医学咨询并做CD4+、CD8+和血常规的检测,以了解病情的进展及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宁夏地区自愿检测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水平,为了解本地区HIV 感染者和AIDS患者病情进展和治疗现状提供参考.方法 110例HIV感染者在2010年1~6月和2011年1~6月的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的构成比进行比较;对2005-2010年加入一线抗病毒在治的艾滋病患者6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T淋巴细胞计数、Easy-Q方法检测病毒载量,同时在中国艾滋病防治信息系统中查阅患者的各种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2011年较2010年未治疗HIV感染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 200个·μL-1和200 ~ 350个·μL-1之间的患者构成比均有所增加;宁夏累计在治60例AIDS患者中,随抗病毒治疗时间越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 350个·μL-1的患者构成比越多,治疗时间越短,<200个·μL-1的构成比越高(26.5%),x2=6.558,P<0.05;2010年和2011年检测的病毒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981,P=0.327),机会性感染以持续性发热所占比例最高为33.3%,腹泻和带状疱疹所占比例次之,分别为15.5%和14.3%.结论 宁夏HIV感染者疾病进展加快,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将增多;艾滋病患者随着治疗时间增加,部分病人可重建免疫功能;部分治疗后病毒载量未降低的病人,可能面临治疗失败的危险,关注各种机会性感染的同时也需要及时进行耐药监测以指导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江苏省丹阳市初始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死亡和脱失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选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中江苏省丹阳市2005—2020年首次开始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413例HIV感染者进行研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初始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的死亡和脱失情况,探索影响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病死率和脱失率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最终结局为正在治疗314例,转出28例,死亡58例,失访1例和停药12例。413例HIV感染者,平均年龄为45岁(18~84岁),男女比例为3.8∶1,共随访1 516.75人年,总体病死率为3.82/100人年,总体脱失率为0.86/100人年。主要流行病学特征为已婚或同居占64.6%,异性性传播占63.0%,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μL占52.3%,抗病毒治疗初始方案为EFV+3TC+TDF占50.9%。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使抗病毒治疗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的因素有:年龄≥40岁(AHR=4.21,95%CI:1.58~11.17)、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μL(AHR=2.63,95%CI:1.37~5.08)和未检测CD4~+T淋巴细胞(AHR=3.66,95%CI:1.13~11.84);而女性的风险降低(AHR=0.37,95%CI:0.15~0.92)。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μL(AHR=0.21,95%CI:0.04~0.99)和已婚或同居(AHR=0.20,95%CI:0.04~0.93)脱失率风险较低。结论江苏省丹阳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死亡率较高和脱失率较低,仍需提高治疗前CD4~+淋巴细胞检测和抗病毒治疗及时性以及治疗管理服务质量来进一步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11.
陈懿  钟坚  谭琳琳 《中国热带医学》2016,(11):1103-1105
目的 分析梧州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死亡情况.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12月31日前现住址为梧州市的HIV/AIDS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梧州市累计报告1 132例HIV/AIDS死亡病例,累计病死率为29.83%(1 132/3 795);其中已参加抗病毒治疗187例(16.52%),未参加过治疗945例(83.48%);死亡病例确认阳性后1年内死亡的占47.00%(532/1 132);历年死亡病例的CD4+T淋巴细胞检测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1),死亡前最近一次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占69.14%(392/567).结论 晚发现现象严重是导致HIV/AIDS病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进一步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率,才能有效降低本市的HIV/AIDS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和绝对计数情况,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表达与HIV患者的病程进展情况。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三色荧光标记和绝对计数法检测30例正常健康成人,15例AIDS患者和20例HIV感染者的外周血CD3 、CD4 、CD8 的表达水平。结果: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的CD4 淋巴细胞明显比正常人低,特别是AIDS患者CD4 淋巴细胞数低于200个/mm3,CD8 淋巴细胞显著增高,CD4 /CD8 比值倒置。结论:用FCM检测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的免疫状况可作为评价AIDS病程进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无症状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1年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组织开展的一项国际合作课题患者入组时的实验室数据,计算无症状期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TLC的相关系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TLC代替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最佳临界值及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一致率.结果 共纳入分析了98例患者的实验室资料.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TLC呈正相关(r=0.548,P<0.01).用TLC<1 300×106个/L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106个/L的灵敏度为43.48%,特异度为96.00%,阳性预测值为76.92%,阴性预测值为84.71%,一致率为83.67%;TLC<2 000×106个/L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106个/L的灵敏度为66.10%,特异度为66.67%,阳性预测值为75.00%,阴性预测值为56.52%,一致率为66.33%;TLC<2 100×106个/L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106个/L的灵敏度为67.82%,特异度为72.73%,阳性预测值为95.16%,阴性预测值为22.22%,一致率为68.37%.结论 无症状期HIV感染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TLC相关.按照现行的治疗无症状期HIV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标准及指南,建议当患者TLC<2 000×106个/L时尽早核查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便尽早让HIV感染者开始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青海省2009-2013年现存活HIV感染者/AIDS病人CD_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情况,为尽早发现机体免疫功能情况,争取更多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定期检测CD_4~+T细胞计数,及时开展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青海省2009-2013年现存活HIV感染者/AIDS病人各年度最后一次CD_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者按照性别、年龄、传播途径及CD_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等变量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青海省2009-2013年现存活HIV感染者/AIDS病人分别有171例、243例、359例、485例和671例,各年度进行CD_4~+T淋巴细胞检测比例分别为34.50%、41.98%、54.60%、76.29%、85.99%。检测者传播途径以异性性接触传播最多,占48.16%;男男同性性接触传播次之。CD_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以350~500个/μl最多,占32.67%;>500个/μl占28.75%。结论CD_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能明确提供HIV感染病人免疫系统损害状况,也在确定抗HIV药物治疗以及机会性感染、预防性治疗中起关键性作用,还能判断抗HIV药物是否起到较好的疗效,更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中重要的参考指标。因此要鼓励、督促更多的HIV感染者以及AIDS病人主动地、尽早地进行CD_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以便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从而降低其机会性感染和病死率,减少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HIV/AIDS患者T淋巴细胞上程序死亡分子1(PD-1)的表达水平与合并机会性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42例未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及42例健康对照组抗凝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健康对照者和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T、CD8+T淋巴细胞上PD-1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合并机会性感染的关系。结果 HIV/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者CD4+T、CD8+T淋巴细胞上PD-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合并机会性感染者(P<0.05),未合并机会性感染者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HIV/AIDS患者CD4+T、CD8+T淋巴细胞上PD-1表达水平与CD4+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负相关(CD4+PD-1:r=-0.371,P<0.05;CD8+PD-1:r=-0.479,P<0.05),与病毒载量显著正相关(CD4+PD-1:r=0.340,P<0.05;CD8+PD-1:r=0.360;P<0.05);当CD4+T淋巴细胞数量<200.μL-1,合并机会性感染100.00%,CD4+T、CD8+T淋巴细胞上PD-1表达水平分别为(20.30±2.48)%和(23.28±3.35)%;CD4+T淋巴细胞数量在300~400.μL-1,合并机会性感染12.50%,CD4+T、CD8+T淋巴细胞上PD-1表达水平分别为(16.11±4.17)%和(16.83±4.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AIDS患者T淋巴细胞上PD-1表达水平与合并机会性感染密切相关,是疾病进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杨红  陈果  周良君  贾蜀光  姚卫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3):335-336,342
目的检测HIV感染者或病人CD4+T淋巴细胞,了解免疫重建时机,分析检测的影响因素。方法对绵阳市2007~2010年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共228例用贝克曼流式细胞仪按《全国艾滋病防治规划》要求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并对经静脉吸毒传染者、男男同性接触传染和异型性接触传染三类人群CD4+T淋巴细胞进行分析。结果接受HAART的病人63.2%以上免疫重建较好;三类人群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存在差异。结论当CD4+T细胞计数较高(〉200个/μl或〉350个/μl)时接受抗病毒治疗免疫重建较好;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和变化幅度较大时,临床医生应结合病毒载量及临床症状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HIV确证实验室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HIV/AIDS) 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比较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及民族HIV抗体确证阳性感染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了解并估计HIV感染后病情进展、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 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工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月确证的HIV抗体阳性感染者/患者首次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 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均值:CD3+T为 (1 252±821) 个/μL, CD3+CD4+T为 (216±186) 个/μL, CD3+CD8+T为 (993±720) 个/μL, CD45+T为 (1 708±974) 个/μL, CD3+T/CD45+T为 (0.55±0.32) , CD3+CD4+T/CD45+T为 (0.10±0.13) , CD3+CD8+T/CD45+T为 (0.42±0.27) , CD3+CD4+CD8+T/CD45+T (0.004±0.006) .女性CD3+CD4+CD8+T/CD45+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高于男性, 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CD3+T汉族高于少数民族,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0岁的患者CD3+T、CD3+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均高于另外两个年龄段,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CD3+CD8+T、CD45+T、CD3+CD4+CD8+T/CD45+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30岁与3059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月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HIV/AIDS) 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较低, 应加大检测力度, 扩大检测覆盖面, 使感染者在早期就得以检测和确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江苏省首次接受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治疗1年后CD4+T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江苏省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基线和治疗随访1年时均有CD4+T细胞检测结果记录的HIV/AIDS患者资料,随访截止时间为2014年5月31日。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基线和随访1年时均有CD4+T检测结果记录的HIV/AIDS共3 290例。81.4%为江苏省籍,男女比例为4.36∶1,平均年龄(39.7±12.1)岁。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入组时基线CD4+T细胞计数均数为185.81个/μl。治疗1年后的CD4+T细胞均数为312.20个/μl。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基线CD4+T高、在疾控中心治疗和临床Ⅰ期的HIV/AIDS患者,其CD4+T较基线增长值≥100个/μl的比例低。结论:江苏省HIV/AIDS抗病毒治疗对免疫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应继续规范、早期开展抗病毒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1年后的免疫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筛选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江西省胸科医院接受HIV抗病毒治疗者(≥18周岁)的基线资料和随访信息,使用Epidata3.1软件建立并整理数据库,利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入组379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经抗病毒治疗1年后CD4+T细胞数从基线(176.88±150.57)个·μL-1上升至(282.86±148.66)个·μ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71,P<0.05);基线CD4+T细胞数低水平组的免疫功能恢复好于高水平组(F=42.89,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基线WHO临床分期、基线CD4+T细胞数(CD4+T细胞增长≥100个·μL-1)是影响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的因素(均P<0.05),而性别、婚姻状况、初治年龄、确诊到开始治疗间隔(月)、最近一年是否患有结核、感染途径等均不影响免疫重建。结论 HIV感染者/AIDS患者经抗病毒治疗1年后免疫效果恢复较好;基线WHO临床分期、基线CD4+T细胞数是影响免疫重建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AIDS病人HCV混合感染率和CD4+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我市疾控中心2011年1月~2012年10月检查的150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所有患者均进行HIV确证实验,经过确证后进行HCV检查和T淋巴细胞测定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150例均经确证实验确证为HIV-1抗体阳性,经过性传播77例,占32.0%,吸毒传播55例,占36.7,母婴传播2例,占1.3%,原因不明16例,占10.7%.抗-HCV阳性148例,抗-HCV阳性率为98.7%.150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在初次检查时,CD4+T>500个/ mm3有44例,占29.3%,1年后只有21例仍然>500个/ mm3,初次检查CD4+T<200个/mm331例,1年后增加到35例,CD4+T细胞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少.结论 我市部分HIV感染者/AIDS病人疾病进展缓慢,必须加强监测掌握病情变化,对达到治疗标准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应及时启动HAART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