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申东峰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7):3714-3716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探索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采用介入插管的方法,超选择进入到股骨头营养血管旋股内、外侧动脉和闭孔动脉,造影观察其血液供应情况后,注入溶栓药物、扩血管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术后再次造影观察对比股骨头供血改变情况,并于12个月~36个月摄X光片与术前相片对比观察股骨头骨质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血管造影对照显示治疗后血管增多,股骨头染色增强,12个月~36个月后平片显示骨密度增高者占97.2%,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通过介入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介入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方法:对5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采用介入插管的方法,超选择进入到股骨头营养血管旋股内、外侧动脉和闭孔动脉,造影观察其血液供应情况后,注入溶栓药物、扩血管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术后再次造影观察对比股骨头供血改变情况,并于12~36个月摄X线、CT片与术前X线、CT片进行比较,对比观察股骨头骨质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血管造影对照显示治疗后血管增多,股骨头染色增强,12~36个月后X线、CT片显示骨密度增高者占96.56%,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通过介入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 Seldinger′s穿刺技术将5 .0 F Cobra导管首先超选至旋股动脉灌注药物 ,然后再超选至髂内动脉的臀下动脉或闭孔动脉分支附近 ,留置导管连续 3d经微量泵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 ,治疗 30例患者 (共计 5 1个股骨头 )。结果 :介入治疗后 ,疼痛消失或明显缓解率为 92 .2 % ,关节功能改善率为 87.5 % ,股骨头区血管数目增多 ,空白区消失 ,实质期染色扩大增浓 ,髋关节周围侧支循环建立 ,定期复查骨质有不同程度的修复。结论 :介入溶栓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乾文  胡修德  权毅  蒋锐 《四川医学》2002,23(8):786-787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ANFH)的介入治疗机理及临床效果 ;方法 股骨头下钻孔减压术后 5~ 7天 ,用 Seldingers技术 ,对 35例共 5 0个 ANFH关节进行旋股内、外动脉及闭孔动脉造影后注入溶通药物。结果 治疗后髋部疼痛消失或减轻疼痛缓解率 10 0 % ,关节功能恢复或活动度增加有效率 10 0 % ,影像学检查 ,对比同时相血管 ,可见血管增多、增粗、分布延长 , ~ 期 94 .3% , ~ 期 4 6 .7%。囊变区缩小、骨密度趋正常、股骨头趋圆滑 , ~ 期74 .3% , ~ 期 13.3%。结论 介入治疗 ANFH近期疗效肯定 ,特别是对 ~ 期患者有较高治疗价值 ,对 ~ 期可减轻疼痛 ,延缓病程进展 ,推迟人工关节置换时间 ,但对远期疗效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向登 《西部医学》2017,29(1):103-105+109
【摘要】 目的 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愈合以及股骨头坏死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按照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手术;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采用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定期随访术后12个月内两组情况,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性别、骨折部位、骨折类型。结果 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术后股骨头坏死率分别为12例(279%)和3例(69%),对照组患者股骨头坏死率明显高于试验组,试验组患者的愈合率为40例(930%),明显提高了患者的骨折愈合率和降低了股骨头坏死率。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多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明显(F=1113,P=0003、F=425,P=0032、F=534,P=0022),12个月内对照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为(8525±1152),试验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为(9215±1285),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富血小板血浆能有效促进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恢复,且能缩短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6.
张书波 《当代医学》2009,15(11):157-158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和患者选择。方法对6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将导管超选入旋股内、外动脉和闭孔动脉内灌注5~6种扩血管、溶栓药物,利用X线、CT、MRI和血管造影对比治疗前后变化和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本组68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X线和CT显示部分病例有新骨形成,56例患者血管造影显示股骨头区血管增多、增粗,血管网增密。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种创伤小、疗效高、见效快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股骨颈骨折系老年人的常见骨折之一,单纯以内固定治疗陈旧性骨折不愈合为10%~15%,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为12~20%。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关键在于股骨头血供中断,对这类病例有的采用股方肌骨瓣移植和内固定,有的单纯复位内固定,有的采用人工假肢置换。前者骨愈合和防止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性比单纯内固定大,但股骨头仍  相似文献   

8.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旋髂深血管髂蒂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7月对1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治疗。结果术后12例获得随访1—5年,平均3.2年。根据范启申的评定方法:优6例,良4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83.3%。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手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具有重建股骨头血运、髓芯减压、清除坏死骨和支撑股骨头软骨的特点。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手术治疗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钻孔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分析钻孔减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采用钻孔减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5 6例 67髋 ,从股骨大转子外、下 2cm向股骨头内不同方向钻 3个直径 3 5mm的孔道 ,根据髋关节功能、术前术后MRI、X光片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分析其疗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 4 3年 (0 5~ 7 0年 ) ,IA、IB、IC的优良率分别为 10. 0 0 %、90. 0 %、63 .6% ,IIA、IIB、IIC的优良率分别为 83 3 %、5 4 5 %、5 0. 0 %。各期别之间的疗效差别有显著性 (P <0 . 0 5 )。结论 :钻孔减压术对股骨头坏死的疗效与股骨头坏死的期别有关 ,股骨头坏死分期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多为高速伤 ,损伤时暴力大 ,创伤重 ,骨折后骨不连及股骨头发生缺血坏死率较高 ,在治疗上常常难以达到理想目的。Rathiff和Protzman报道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经内固定治疗后 ,骨不连发生率为 10 %~ 5 0 % ,而青壮年可高达 5 9% ,股骨头缺血坏死率老年人平均为 2 5 % ,而青壮年则为 4 2 %~ 86 % [1] 。国内统计结果表明 ,年青者比年老者易发生骨不连及股骨头坏死 ,且Garden分类骨折移位程度越大者 ,骨不连及股骨头坏死发生率越高。我院 1986— 2 0 0 2年收治股骨颈骨折 2 89例 ,其中 18~ 4 5岁股骨颈骨折 38例 ,均采用…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中髋臼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利用螺旋CT三维成像进行髋臼形态学观察和三维髋臼指数测量,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中髋臼形态学改变的特点。 方法 对47例61髋进行三维CT观察,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技术(SSD)研究髋臼的形态和缺损的类型并测量三维髋臼指数。 结果 轴位上7个半脱位髋臼圆弧形基本存在,深度稍变浅;54个全脱位的髋臼呈三角形或类三角形改变,其深度变浅;61个髋臼的三维CT显示髋臼缺损类型包括轻微缺损9髋(14.7%)、前上缺损17髋(27.9%)、中上缺损30髋(49.2%)、全缺损5髋(8.2%),髋臼缺损部位与股骨头脱位密切相关。上髋臼指数的改变程度明显大于前、后髋臼指数的改变,即上髋臼指数明显大于正常(P<0.01)。 结论 三维CT能够更好地反映髋臼的形态,确定髋臼缺损的类型,在手术方案制定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国人髋臼测量的性别判别分析函数。方法:选用由长春及通辽地区出土的成套成人髋骨175副(男91、女84)对其髋臼进行测量,并计算出3个指数值。结果:应用Fisher判别分析,建立了7个判别函数式,其判别符合率,男性分别为93.41%、91.21%、92.31%,女性均为80.95%;各个因素中髋臼前后径贡献率最高为56.925%。结论:对髋臼的性别差异只有通过判别函数式来进行判别,才具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谭永东 《吉林医学》2011,32(14):2725-2726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系统性回顾收治的45例髋臼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随访2~8年,治疗的总优、良患者38例,总优良率达到84%,手术切口全部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及深部感染,在患者中5例出现并发症: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股骨头坏死,1例异位骨化,2例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充分的术前计划,恰当的手术时机,正确的入路选择以及良好的术后锻炼,是治疗髋臼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杨帆  强洪  王仕雄 《西部医学》2009,21(10):1736-1737
目的总结髋关节脱住伴髋臼骨折的诊断经验。方法对38例髋关节脱位伴髋臼骨折的患者,先行急诊Allis法或Bige-low法整复,整复后若复住不良、移位大者,再行开放性手术治疗,或根据病情及合并症情况,选择髓内钉固定或人工关节置换术;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7年,以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38例中获1~7年随访结果者34例(89.47%),综合疗效评定结果:优27例(79.41%),良3例(8.82%),可2例(5.88%),差2例(5.88%),优良率为88.23%。结论髋关节脱位伴髋臼骨折力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治疗时,既要处理好髋关节脱位及髋臼骨折,又要处理、治疗合并伤,方可有利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提高优良率。  相似文献   

15.
骨盆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骨盆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来94例骨盆髋臼骨折手术病历资料完整病例,选择与并发症相关生理学及手术严重度评分为变量,以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其回归系数,建立其并发症发生概率预测模型,以ROC曲线分析检测其预测价值.结果 本组资料数据建立的骨盆髋臼骨折并发症发生概率预测模型为:ln P/(1-P)=-13.83 0.47×PS 0.33×OS(P:预测并发症发生概率;PS:术前生理学评分;OS:手术严重度评分),ROC曲线下面积0.888±0.037、截断点P=37%、灵敏度84.21%、特异度82.14%、符合率82.98%、误判率15.79%及漏判率17.86%.结论 本组资料建立的预测模型对骨盆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可指导临床治疗,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6.
作者报告了1990年10月到1994年40月间,采用髋臼成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24例29髋,经2年至5年随诊,疗效优良率93%.髋臼成形主要包括2部分,髋臼扩大加深和髋臼上缘延伸.本文介绍了手术方法,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髋臼发育不良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三维光弹性实验研究髋臼发育不良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应用光敏材料E-51环氧树脂制作4套髋臼发育不良的骨盆模型,模型加载,应力冻结,测量分析髋臼的应力分布及形态改变。结果:髋臼发育不良之髋臼内壁剪切应力异常集中于髋臼顶部及后上缘,较髋臼前缘应力增加4-6倍,负重后正常骨盆髋臼外口呈椭圆形改变,髋臼发不良时髋臼无明显形态改变。结论:髋臼发育不良可引起髋臼生物力学环境发生改变;髋臼内壁应力分布不均以及髋臼顶部剪切应力成倍增加,交导致髋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研究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术前对髋臼骨折进行Judet摄片、CT检查、Letournel、Mata分类。手术采用2枚螺钉为支点的复位法。结果:对25例髋臼骨折病人进行手术治疗,达到满意效果,优良率达80%。结论:Letournel、Mata髋臼骨折分类,加上2枚螺钉复位法能提高髋臼骨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纪少军  康锦  高杰 《河北医学》2014,(9):1438-1440
目的:探讨C型髋臼骨折严重粉碎骨软骨关节面的手术重建方法、可行性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总结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手术治疗严重髋臼粉碎性骨折23例23髋( AO分型均为C型),均为C型髋臼骨折;选择髂腹股沟及髋臼后侧( Kocher-langebeck )联合入路。术中先纠正稳定且累及范围较广的髋臼周边部位骨折块,基本使头臼关系恢复,再采用可吸收螺钉、植骨、骨软骨折块镶嵌挤压等重建粉碎严重的髋臼关节面(碎裂软骨下骨及未游离的关节软骨),后用骨盆重建接骨板整体固定髋臼骨折部。术后根据稳定程度酌情给予矫形鞋或皮牵引制动4-6周,后床上进行静力肌肉舒缩功能锻炼及关节被动功能锻炼,术后3月渐进下地活动。结果:随访12个月至36月,平均16.6月。对位质量采用Matta标准:解剖复位21髋,不满意1髋,差1髋。临床结果评分依照改良Mered, Aubigne-Postel(3):优21髋,良1髋,差1髋。术后股骨头坏死率(5.3%),异位骨化率(46.8%)。结论:首先通过复位髋关节外骨盆骨折及复位髋关节对位关系,其次借助可吸收螺钉、植骨、骨软骨折块间的镶嵌挤压等方法可完成C型髋臼骨折的重建,术后达到满意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能量髋臼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根据72例高能量髋臼骨折分型,采用合适的手术入路、复位骨折并内固定。结果:全部顺利完成手术,64例获得随访,依Matta等标准:解剖复位46例,满意复位12例,复位不良6例,满意复位率为90.63%。参照Ceunnar A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41例,良16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89.06%。6例出现异位骨化,3例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结论:手术治疗高能量复杂髋臼骨折,术前认真阅读影像资料、选择合适的入路和固定方法,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