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COPD不仅是一种呼吸道炎症疾病,也是一种伴许多肺外表现的全身性慢性炎症。在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滥用抗生素是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难题,从而导致治疗费用增加及超级细菌的产生。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是重要的炎症标志物,在早期诊断AECOPD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方面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对其指导抗菌药物使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瑞侠  曾石生 《安徽医学》2014,(8):1136-113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其他炎性指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抗菌药物使用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70例AECOPD住院患者,分为PCT组(PCT≥0.5μg/L)和对照组各35例,PCT组在入院24 h内及治疗后平均每3天检测1次PCT,PCT<0.5μg/L时停用抗菌药物,对照组按2013版指南实施治疗,并以临床症状、炎性指标改善做为停用抗菌药物指征。两组患者均在入院24 h内完成血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测定,对比两组患者炎性指标及血气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天数,住院天数及临床有效率。结果 PCT组与对照组在CRP、白细胞计数及抗菌药物使用天数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气指标、中性粒细胞计数、住院天数及临床有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做为炎性指标,对细菌诱导AECOPD更具特异性,PCT策略指导AECOPD抗菌药物使用,能减少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减少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可溶性髓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sTREM-1)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治疗时指导抗菌药物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09年2月24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配为常规治疗组(123例)和sTREM-1指导组(123例),入院后分别在d1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sTREM-1水平?在相同常规治疗基础上,常规治疗组患者由经治医师按照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决定抗菌药物治疗方案,sTREM-1指导组患者按照血清sTREM-1水平决定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在血清sTREM-1≥20 ng/ml时,进行抗菌药物治疗,sTREM-1<20 ng/mL且C反应蛋白(CRP)<5 mg/L时,不予抗菌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有效率?住院费用?抗菌药物费用?住院病死率?1年随访期间AECOPD发生率及住院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有效率?住院病死率?住院时间?1年随访期间AECOPD发生率及住院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 0.621?0.734?0.571?0.793和0.883),sTREM-1指导治疗组的抗菌药物费用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分别为0.000和0.026)?结论:AECOPD患者入院之初进行sTREM-1水平检测可以作为指导抗菌药物使用的参考指标,有利于降低抗菌药物使用费用和总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降钙素原与Anthonisen分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抗菌药物应用的指导意义,为临床抗菌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AECOPD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Anthonisen分型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观察组根据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对比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使用抗菌药物的天数以及住院天数;对比两组患者治疗7d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至下一次COPD急性发作的间隔时间、出院后1年发生AECOPD的次数以及再次住院的次数。结果两组患者显效率、总有效率的对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61.11%,抗菌药物的使用天数为(5.18±1.36)d,住院天数为(9.08±2.39)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出院到再次急性发作的间隔时间为(89.62±47.53)d,显著长于对照组,而出院后1年内因COPD急性发作再次住院的次数为(1.26±0.53)次,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通过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指导AECOPD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助于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减少住院次数。  相似文献   

5.
陈怡  邓宏伟 《吉林医学》2014,(25):5584-558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价值情况。方法:分析2013年3月~2014年6月在英德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AECOPD患者临床资料,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60例和PCT组60例。结果:PCT组AECOPD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CT组AECOPD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急性加重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可以为AECOPD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减少抗生素使用强度,减少细菌耐药以及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AECOPD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某院呼吸内科病房检测出病原菌的235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235例阳性菌株,包括革兰阴性菌(70.21%)、革兰阳性菌(2.13%)、真菌(27.66%);应用频率排名前五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头孢地嗪钠、氟康唑注射液;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合理率较高(96.17%),但仍存在单次剂量过大不合理现象。结论AECOPD患者抗感染治疗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尽早做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从而使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合理、规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意见,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通过对浙江省中山医院呼吸内科253例AECOPD患者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相关药敏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一共培养514株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241株(46.9%),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等耐药性较高;革兰阴性杆菌185株(36.0%),对红霉素等耐药性较高;真菌88株(17.1%),对咪康唑耐药性较高。结论 AECOPD患者以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为主,大部分临床病例表现为细菌、真菌混合感染,且对大部分抗菌药物存在耐药性高,临床疗效较差的特点,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应加强药敏测定,保证抗菌药物合理、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药剂科在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的正确应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推动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以及药剂科在医院中所扮演的角色、工作内容,探讨如何推动药剂科进行临床药学实践,从而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结果药剂科是负责医院药品管理使用的重要部门,临床药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与临床医生加强联系,通过参与会诊、查房、查阅病历等,对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之处及时指出并指导改正;另外,药剂科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各种抗菌药物的特点、使用方法、适用情况、使用注意事项等的宣传及培训,并加强与临床科室的协作,对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指导,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论药剂科在推动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当充分将药剂科的职能发挥出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抗菌药物是临床用药中使用最广泛的药物,是预防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举足轻重,占有重要地位,而抗菌药物滥用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不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不但浪费了抗菌药物资源,还带来严重后果,比如不易治愈的二重感染,耐药菌株以及超级耐药菌的出现,已为全世界医学界敲响了警钟,为确保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保障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现对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加以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抗菌药物后效应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后效应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结合文献归纳并综述结果应用抗菌药物后效应理论能科学地指导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设计临床治疗方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结论抗菌药物后效应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于抗菌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择因AECOPD住院的患者364例,入院时测定血清CRP水平,依据CRP是否〉8mg/L,分为CRP阳性组和阴性组.阳性组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而阴性组不予抗菌药物;两组均给予吸氧、抗炎、解痉平喘、祛痰等基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2)、缓解率、总有效率和平均住院天数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PaO2、PaCO2、缓解率、总有效率、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RP可作为AECOPD是否有细菌或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并指导是否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指导抗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AECOPD诊断并于住院当日检测血清PCT〉0.25μg/L患者87例,随机分为PCT组53例和常规治疗组34例。PCT组根据血清PCT水平指导抗菌治疗,PCT〈0.25μg/L停用抗生素:常规治疗组根据患者临床表现、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决定抗生素的应用。两组同时进行痰细菌学的检查。观察指标为抗菌治疗天数、住院天数、临床有效率、加重或死亡病例数等。结果PCT组的抗菌治疗天数多在3~10d;而常规治疗组大多超过14d,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重感染发生病例数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临床有效率、加重或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PCT水平对诊治AECOPD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降低二重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新梅  梁克诚 《医学综述》2014,(13):2389-239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急性加重可加快患者肺功能下降速率,使症状加重、肺功能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增加了住院患者的病死率,加重了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细菌感染是引起AECOPD的主要因素,合理抗菌治疗AECOPD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人口结构老龄化、合并症增加、激素使用以及患者住院时间和生存期的延长,AECOPD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详细阐述了AECOPD的病原菌分布和细菌耐药特点,为AECOPD患者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药学监护重点,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AECOPD住院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分析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药学监护计划并实施全程药学监护。结果患者体温降至正常,咳嗽、呼吸困难、喘息缓解,咳痰减少,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未检到病原体。治疗期间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对AECOPD患者进行药学监护,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急性发作阶段,具有反复发作、呈进行性加重的特点,是导致COPD患者健康状况降低乃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文章系统回顾了中医药在AECOPD的辨证论治、治疗方式、作用机理等方面的认识并加以总结,以期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加平台呼气阀(PEV)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70例AE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祛痰等常规治疗,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应用敏感抗生素,并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PEV,并加用纳洛酮和尼可刹米静滴治疗(疗程3d)。观察两组神志转清时间、生命体征、动脉血气、APACHEⅡ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PaCO2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下降,神志转清时间缩短,PaO2、SaO2、pH值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2例因疗效不佳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死亡1例。对照组5例因疗效不佳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死亡2例。结论早期使用BiPAP呼吸机加PEV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能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神志转清时间,减少气管插管,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和CO2潴留,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痰诱导技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观察。方法将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痰诱导技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17%)明显高于对照组(59.0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诱导技术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病情,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汤森  闫静  王斌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345-1347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血清前白蛋白(PA)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72例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T、PA、白细胞(WBC)、血气分析及痰培养,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痰培养阳性与阴性患者治疗前血清PCT和P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WBC计数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PCT和PA治疗前后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PCT及PA变化较大,是较好的诊断指标,PCT及PA两者联合诊断意义更大,对AECOPD细菌感染的诊断及病情监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中的呼吸道病毒病原学分布及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2年05月-2015年05月因AECOPD住院的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各患者病毒感染情况,同时记录其基本资料、临床资料和住院时间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病毒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收集AECOPD患者127例。PCR病毒检测阳性例数52例(40.94%),单一病毒感染患者36例(28.34%),双重病毒感染患者16例(12.60%)。病毒检测阳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于病毒检测阴性组[(11.5±0.96)d vs(8.99±0.42)d,P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P =0.029)、糖尿病(P = 0.001)、呼吸衰竭(P =0.049)、既往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P =0.028)是AECOPD患者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AECOPD住院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率高。病毒感染使住院时间显著延长。吸烟、糖尿病、呼吸衰竭、既往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可能是COPD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早期识别和防治有助于降低AECOPD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