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的影响及评价其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3d和治疗1周后血清NSE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前血清NSE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治疗第3d时,患者血清NSE浓度明显下降,低于常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有保护脑神经元作用,并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梧丙酯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治疗组依达拉奉、桔丙酯联合应用,2组其他内科治疗相同。结果14d和30d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的有效率对照组分别为20.0%和40.0%,依达拉奉、桔丙酯联合治疗组为43.3%和76.7%,2组间治疗后14d、30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梏丙酯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11-10-2013-01收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2组均治疗2周,对2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2周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8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而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临床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水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72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2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d,疗程14d。对2组治疗前后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 2组治疗2周后NIHSS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依达拉奉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中sVCAM-1和sP-selectin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V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的影响。方法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依迭拉奉组(依迭拉奉+常规治疗,依迭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iv gtt,2次/d,连续14d),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和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的变化及两组的疗效。结果依迭拉奉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依达拉奉组治疗后患者血清sVCAM—1和sP—selectin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依迭拉奉治疗可以减轻缺血脑细胞的损害,有利于病情的康复,对脑缺血神经元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VCAM-1和P—selectin的产生,从而阻断了白细胞向缺血区的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β-七叶皂甙钠对大鼠脑梗死后脑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及治疗组(n=6),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梗死模型,治疗组在造模后即刻向腹腔内注射β-七叶皂甙钠(5mg/kg(i),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造模后6h、1、3、5、7d行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测量计算脑梗死体积、水肿吸收率、梗死区T1加权像(T1WI)、T2加权像(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的信号强度比(SIR)及信号强度比相对变化率(ASIR)。结果治疗组在造模后3、5、7天时的脑梗死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0.01);脑梗死后7天相对于3天的水肿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造模后3、5、7天治疗组T1WI的S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WI及FLAIR序列的的SI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在7天时DWI的SI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T2WI、FLAIR及DWI的AS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β-七叶皂甙钠对大鼠梗死后脑水肿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纳入进展型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依达拉奉组)34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4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血塞通注射液0.5g,胞磷胆碱注射液0.75g,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肠溶阿司匹林片75mg口服,每晚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d,连用14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比较,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72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对照组单用奥扎格雷钠。治疗14d后,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比2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及疗效。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77.7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评分及Barthel改善较治疗前明显,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协调作用,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效果明显,且无不良反应,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1—2014‐01于我院治疗的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滴依达拉奉,14 d为一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及ND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N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有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进展性脑梗死住院患者60例,治疗组30例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照组3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2组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明显下降。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住院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依达拉奉、奥扎格雷及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结果单用依达拉奉组有效率73.3%,单用奥扎格雷钠组有效率70.0%,联合治疗组有效率86.7%。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高于奥扎格雷组和依达拉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组与奥扎格雷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雌二醇水平和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观察,探讨雌二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绝经后急性脑梗死女性患者和健康对照组40人,检测体内的雌二醇水平,血脂,血糖,凝血四项,血小板聚集率等临床指标及应用NIHSS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时以上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的雌二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雌二醇与胆固醇、甘油三酯、I。DI。以及NIHSS均呈负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HDI。)呈正相关(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的雌激素水平降低,雌激素水平降低可致血脂改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在我院治疗的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1疗程为7~14 d,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压、脑脊液压力、ET和Ang-Ⅱ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压舒张压、脑脊液压力、ET和Ang-Ⅱ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 依达拉奉和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脑血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探讨复发性脑梗死与血浆Hcy水平的关系.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0例非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临床亚组、各类型急性脑梗死组、初发组与复发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及高Hcy比率.同时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对脑梗死的复发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脑梗死复发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初发患者(P<0.01),且复发组高Hcy比率(54.45%)高于初发组(32.83%)(P<0.05).(2)各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均高于非急性脑梗死患者(P<0.01);各类型脑梗死患者之间血浆Hcy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3)1年内和1年后脑梗死复发患者血浆Hcy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4)各类型脑梗死复发患者之间血浆Hcy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复发患者高Hcy比率略高于其他类型脑梗死(P>0.05).(5)多因素分析显示脑梗死复发与高Hcy水平密切相关(P<0.01).结论 高血浆Hcy水平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7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滴,30 min内滴完,2次/d,2周为1个疗程.观察14 d时2组脑血肿、脑水肿的变化、疗效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及日常生活活动量(ADL)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脑血肿和脑水肿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0.0%和87.5%,高于对照组的22.6%和61.3%(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4 d的CSS及ADL评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达拉奉能促进血肿吸收,抑制水肿形成,可明显促进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及脑出血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及其差异。方法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42例分为脑梗死康复脑梗死组和脑出血康复脑出血组各21例。2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配合康复治疗,1次/d,30rain/次,其余时间由家属协助训练;2组治疗30d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治疗前ADL评分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ADL评分分别增加135.69%和199.51%,且2组治疗前后ADL评分差异均显著(P〈0.01);治疗后脑出血组增加的ADL评分与脑梗死组相比较多(17.52±3.62)分,且2组治疗后ADL评分差异明显(P〈0.05)。结论药物并配合康复治疗可提高2组的整体疗效和ADL指数,且脑出血康复组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ABCA1 R219K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对279例脑梗死患者和351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研究。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测定ABCA1 R219K基因多态性。结果脑梗死组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比例,合并糖尿病组的TG、TC水平高于无糖尿病组(P〈0.05)。脑梗死与健康对照各组间ABCA1 R219K各个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BCA1 R219K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8.
尤瑞克林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尤瑞克林+依达拉奉)29例和对照组(依达拉奉)34例。治疗前后对患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Scale(MR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观察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NIHSS、MRS及ADL评分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性别构成比、年龄、治疗期问血糖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压以及NIHSS、MRS和ADL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尤以治疗一周后更为明显,但无低血压及脑低灌注事件发生。结论对于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的疗效优于单用依达拉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微创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01—2013-12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持续用药2周,检测2组血清MMP-9水平,并记录NIHSS评分和BI指数。结果血清MMP-9含量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636,P〈0.01);治疗前2组MESSS和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中MESSS和BI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62、3.9890,P均〈0.01)。结论微创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MMP-9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并能有效减轻患者脑出血后的炎症反应,保护脑细胞,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