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学业水平测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级36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学业水平测试辅导。教学前后比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习轨迹,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评价。结果 所有学生均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平时学习轨迹呈逐渐升高趋势,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升,对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结论 在学业水平测试辅导中应用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操作性强,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不同学科都采取了多样性的教学方式。而护理管理学更是结合实际临床护理经验,开拓出了案例教学、分组教学以及实操教学法等。这些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原本枯燥的护理管理学的学习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授课方式,也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了耳目一新的感受。通过教学实践考核,我们发现这些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在提升课堂授课质量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3.
教学及"教"与"学",是由老师同学生共同努力完成的课堂目标,护理心理学要求学生有了解不同"病人"个体心理活动的能力,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入职后护理不同类型病人的实践能力,同时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使其积极主动投身到学习中来,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探讨角色扮演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医学情景对话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如何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运用医学情景对话使课堂真实化、社会化,增强护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意识,为学生走向涉外护理岗位奠定扎实的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适时推行双向互动式病例教学法,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整体护理能力,培养护理临床思维。这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学生在课前需做充分准备,并能积极参与互动。  相似文献   

6.
“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1]。《急救护理技术》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为了强化学生的急救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拓展学生网络学习方式,将“微课”视频引入《急救护理技术》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在特殊人群营养学双语英语课堂应用的接受度以及教学效果。 方法 以上海中医药大学2015级营养学41名本科学生为实验组;2015级护理50名本科学生对照组。在特殊人群营养学双语课堂上,分别进行翻转教学和传统双语教学。翻转课堂课前提供微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在课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结束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测验评价学生对教学的情感认同以及教学效果。采用Prism5.0对学生成绩进行处理,组间采用t检验。结果 实验组学生词汇成绩[(23.1±0.71)vs. (21.1±0.67)]、听说复述成绩[(21.2±0.78)vs. (19.0±0.74)]、论述题成绩[(37.8±0.96)vs. (34.4±1.15)]及测试总成绩[(82.2±1.50)vs. (74.5±1.5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翻转课堂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习焦虑,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方面同样具有优势。结论 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值得在营养学及相关课程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BL教学结合思维导图在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级护理专业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名,对照组仅采用PBL教学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结合思维导图。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比较2组学生课堂活跃程度、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方面的效果;通过闭卷笔试,比较2组学生的学习考核结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课堂活跃率(90.0%)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习兴趣提高率、学习积极性提高和合作能力提高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成绩(85.70±3.28)分,高于对照组的(70.24±4.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生理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方法。方法分析我校多年来所采用的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总结能明显提高实训教学效果的经验。结果护理实训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同时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普遍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结论我校实训教学经验具有一定优势,值得在护理教学课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医学院校护理专业英语口语教学,比基础英语教学难度更大。第一个难点是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对问题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第二个难点是医学英语专业名词较长,难以记忆。本文通过分析护理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用医学情景对话方式,从而使课堂还原真实的情景,强化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有效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热情,为学生以后涉外护理岗位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基于网络移动教学平台构建智慧课堂对药理学教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级护理学专业学生219人,随机分为护理A班(观察组,n=112)和护理B班(对照组,n=107).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课教学模式,观察组将网络移动教学平台构建的智慧课堂应用于教学过程.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对网络移动学习通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2.
护理教学建立小组教学干预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生命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它需要培养大批创新型的人才。但我国高等护理教育领域由于受传统课堂授课模式的制约,学生的自主学习等能力较差。这种情况下高校护理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小组教学正是重要的改革手段之一。因此结合高等护理院校的特点,就小组教学的干预模式做一探索。  相似文献   

13.
实施开放性护理技能教学法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萍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6):81-82
在护理技能教学中运用开放性教学法,让护生参与护理技能教学的全过程,实施了课前开放、课堂开放、课后开放、考核评定开放、实验室开放,学生主体意识明显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独立操作能力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职教云平台在老年护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高职院校2016级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学生93名作为研究对象,借助职教云平台开展老年护理课程教学。课前在云平台上传学习资源,布置课程导学任务,指导学生预习;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导学任务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汇报,教师对汇报进行点评并讲授重、难点;课后在云平台完成作业。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程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课程结束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定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课程开始前,差异有显著性(P<0.001);学生课程考核成绩为(89.55±4.90)分,对该教学满意度较高(90.3%)。结论基于职教云平台的教学可提高学生对老年护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老年护理工作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5.
几种课堂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导论》课堂上运用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1):3165-3165
现代护理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突出在教学中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其中包括的教学方法有开局导入法、运用护理程序的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小组学习与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雨课堂互动教学对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校大三的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情况比较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雨课堂互动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建议结合互动讨论的小组作业形式。  相似文献   

17.
微格教学在护理教育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格教学法在护理专业学生中应用效果。方法:护理专业本科生154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格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评价和比较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学习成绩、课堂满意度和自主学习方面有明显提高。结论:在护理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应用微格教学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以及学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优化《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培养临床实用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护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是《基础护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培养学生独立、规范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是护理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就业的基本要求。护理实践教学在护士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师应不断更新观念,优化组织实践教学;力求实验室操作练习用物与临床一致;做好实验课示范教学;加强学生学习,课余时间巩固练习;优化实验课操作评价体系,重视临床实习中的实践考核。通过在校学习期间一系列优化课堂,课后操作考核以及临床实习阶段实地演练,才能使学生具备独立、规范的实践操作能力、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评估能力等护理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19.
《西北医学教育》2015,(6):1030-1032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科的基础,是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积极探索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室操作训练、同步临床见习紧密结合的"三环节"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混合式教学通过充分融合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课堂学习,能够调动学生自主性、增强学生的体验。研究者在重庆医科大学护理本科《组织学与胚胎学》147人的大班教学中,开展了这一新的教学方式。首先通过学情分析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建设在线教学资源;其次通过学习导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然后在线下课堂中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最后通过结课调查问卷和期末考试评估混合式教学效果。回收的142份有效问卷统计表明,123名学生(86.6%)认可混合式教学效果,133名学生(93.7%)多方面能力得到提升,79名学生(55.6%)能在少于课堂面授所需学时内完成线上学习任务。期末考试表明,混合式教学的班级平均分较传统课堂面授教学提高3.5分。因此,在大班授课的《组织学和胚胎学》课程中进行混合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