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调查晚期癌症患者代理决策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肿瘤医院375名晚期癌症患者代理决策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代理决策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问卷、预期性悲伤量表及决策冲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晚期癌症患者代理决策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均分为(2.99±0.6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是否有照顾临终患者经历、预期性悲伤、决策冲突是晚期癌症患者代理决策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 晚期癌症患者代理决策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处于中等水平。建议护理工作者针对低学历、无照顾临终患者经历、预期性悲伤水平高、决策冲突水平高的晚期癌症患者代理决策者给予医疗信息支持,为决策者提供决策辅助工具,加大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宣传力度,以提高决策者对姑息治疗与安宁疗护的认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安宁疗护护士职业悲伤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7—8月在广州、上海及北京设立安宁疗护病房或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的6所医院、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家养老机构选取199名安宁疗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修订版悲伤体验量表、护士安宁疗护知识量表、安宁疗护照护态度量表、心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安宁疗护志愿者在体验式教学培训中的真实体验,为未来的安宁疗护志愿者培训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参与本次培训的志愿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了解他们在培训中的真实体验.结果:共访谈了9位参与培训的安宁疗护志愿者,提炼出8个主题:激发参与病房服务的动力、感受到已身处安宁疗护病房、领悟到安宁疗护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ICU与安宁疗护的结合,有助于提高ICU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过度医疗。ICU安宁疗护咨询是以ICU临终患者和家属为中心,由安宁疗护咨询者提供有关症状控制、医疗决策制订和安宁疗护转诊信息的共享照护实践,是整合安宁疗护和ICU护理的有效途径。该文对ICU安宁疗护咨询的概念和内容、实施效果及障碍进行综述,为国内ICU开展安宁疗护咨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优势分析的急诊科护士的安宁疗护知识、态度、工作环境在预测其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的相对重要性, 为制订提高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水平的最优培训课程提供实证证据。方法 2021年1—3月, 使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缓和医疗照护自我能力量表、安宁疗护知识问卷、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中文版美国重症护理协会健康工作环境评估量表对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的湖北省22所三级医院415名急诊科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 并进行优势分析。结果 415名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总分为(225.48 ± 60.61)分, 安宁疗护知识总分为(12.44 ± 3.83)分, 安宁疗护态度总分为(97.35 ± 9.07)分, 健康工作环境总分为(72.00 ± 11.99)分。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与安宁疗护知识、安宁疗护态度、健康工作环境均呈正相关(r=0.181、0.232、0.393, 均P<0.01)。优势分析结果表明, 健康工作环境、安宁疗护态度和安宁疗护知识分别解释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74.15%、14.97%和10.88%的方差。结论健康工作环境对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安宁疗护在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人护理中的效果,为形成安宁疗护病房服务形式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8月—2016年8月对肿瘤病房90例临终癌症病人进行安宁疗护,治疗前后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研究组研制开发的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问卷(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 30,QLQ C-30)第3版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经过安宁疗护后病人情绪功能、恶心呕吐、疼痛、气促、失眠、总体健康状况较前改善(P0.05)。[结论]通过开展安宁疗护可改善临终癌症病人不适症状及病人情绪,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31个省份儿科护士安宁疗护知识与态度现状,为培养儿科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0月,选取31个省份74所医院的儿科护士37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安宁疗护知识及态度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儿科护士安宁疗护知识和态度得分分别为54.55(39.77,81.82)分和72.44(6...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天津市护理人员的安宁疗护知信行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天津市安宁疗护发展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以问卷星的形式调查天津市73所医院共9 953名护理人员,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姑息护理知识问卷、安宁疗护态度问卷、安宁疗护行为问卷,采用单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知信行影响因素。结果:天津市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知识得分为(9.56±3.27)分,得分率为47.81%;安宁疗护态度得分为(85.97±10.54)分,得分率为68.78%;安宁疗护行为得分为(46.89±10.93)分,得分率为66.99%。医院类别、科室、学历、护理层级、是否护理过临终患者、是否护理过临终亲朋好友是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医院级别、医院类别、年龄、性别、工作年限、护理层级、是否护理过临终患者、是否护理过临终亲朋好友是护理人员安宁疗护态度的影响因素;科室、年龄、是否护理过临终亲朋好友是护理人员安宁疗护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天津市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知识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且安宁疗护态度不积极,安宁疗护行为实践不足。护理过临终亲朋好友的临终照护经验是安宁疗...  相似文献   

9.
总结1例直肠癌骨转移患者实施安宁疗护的临床实践经验。护理要点包括疼痛管理、有策略地告知病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营养支持。经过29 d的安宁疗护实践,患者症状得到控制,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状态及死亡有良好的认知,同意转诊至二级医院安宁疗护病房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实施新生儿安宁疗护的真实体验,探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需求,为构建新生儿安宁疗护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主题分析法,通过目的性抽样,选取新生儿科的16名医护人员进行访谈。结果 医护人员实施新生儿安宁疗护的心理体验包括认知体验、情感体验和意志体验3个主题。结论 医护人员能认识到新生儿安宁疗护的重要性,但其安宁疗护的知识培训仍需加强,尤其是面对临终患儿家庭的沟通技巧、心理支持培训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安宁疗护对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家庭压力缓解的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安宁疗护的138例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全国宁养项目办公室编制的服务质量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了解安宁疗护对患者家庭压力缓解的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 安宁疗护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家庭压力,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护理指导、服药后疼痛减轻程度、电话随访次数/月、心理舒缓、协助寻求社会资源、介绍社会资源信息、团体学习/分享活动是影响患者家庭压力缓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结论 对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安宁疗护十分必要,为缓解患者家庭压力,医护人员应做好定期随访、给予其主要照顾者正确全面的护理指导、为其提供最大程度的社会支持,以有效减轻患者家庭压力,最大限度提升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安宁疗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为评价我国安宁疗护的临床实践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医疗质量相关理论为基础, 通过文献分析法构建初级条目池。于2023年11—12月, 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来自10个省、直辖市的安宁疗护专家进行2轮函询, 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 并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及组合权重。专家积极系数以问卷有效回收率表示;专家权威程度以权威系数表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以肯德尔和谐系数、变异系数表示。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8.89%(16/18)、93.75%(15/16), 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5、0.897, 整体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52、0.191(P<0.01), 各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31、0~0.21。最终构建的安宁疗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安宁疗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针对性, 可为我国安宁疗护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深入了解专业照护者感知的儿童安宁疗护实践影响因素,为提升安宁疗护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2所儿童专科医院和4所社区医院的3名医生、15名护士、3名社工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度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编码、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专业照顾者感知的儿童安宁疗护实践的影响因素分别来自微观系统(患儿的诊疗经历、对疾病的认知、身心需求)、中观系统(家庭成员对安宁疗护的认识、对安宁疗护信息的获取、情绪状态,专业照护者开展安宁疗护的意愿、服务能力,医疗机构的服务模式、资源配置)和宏观系统(社会文化、政策机制)3个层面。结论 儿童安宁疗护实践面临多重影响,需要普及安宁疗护理念,增强社会各层面对其关注度和参与度,提升专业照顾者的服务能力,加强医院、社区、家庭安宁服务的连续性,开发适合国内临床情景的个性化安宁疗护服务,提高患儿和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修订中文版安宁疗护问题与需求问卷,并检验其在居家癌症患者中的信效度。 方法 根据15例晚期癌症患者对居家安宁疗护需求的访谈结果,结合7名安宁疗护专家的意见对问卷条目进行修订,补充居家安宁疗护相关条目。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1月在广东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和1所二级甲等医院门诊就诊的584例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检验问卷的信效度。 结果 修订后问卷包括2个部分、共36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均提取7个公因子,问题部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1.54%,Cronbach’s α系数为0.884,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668~0.893,重测信度为0.856,内容效度指数为0.908,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32~1.000;需求部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0.25%,Cronbach’s α系数为0.873,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673~0.894,重测信度为0.879,内容效度指数为0.916,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37~1.000。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较好。 结论 修订后的中文版安宁疗护问题与需求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癌症患者居家安宁疗护需求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晚期肿瘤患者医院-社区-居家三级联动安宁疗护模式(以下简称安宁疗护模式),推进区域安宁疗护协同发展。 方法 在文献研究和专家小组会议的基础上,构建安宁疗护模式初稿,采用德尔菲法,邀请20名安宁疗护专家进行2轮函询,按照专家函询意见对条目进行修改。将构建的安宁疗护模式在10例肿瘤患者中进行初步应用。 结果 2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第2轮专家判断系数为0.84,专家熟悉程度系数为0.91,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93,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086~0.193。最终形成的安宁疗护模式包含7个一级指标(模式目的、实施机构、组织结构及时间界定、岗位职责及要求、服务模式实施途径、核心服务内容、评价与持续改进)、24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和19个四级指标。10例肿瘤患者初步应用效果良好。 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安宁疗护模式内容全面、科学可靠,可为推动区域内晚期肿瘤患者全程照护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安宁疗护服务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实施的效果.方法:成立急诊安宁疗护多学科团队,根据急诊安宁疗护准入标准,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急诊就诊并接受安宁疗护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急性症状控制、舒适护理、陪伴与心理支持、家属支持和哀伤辅导的急诊安宁疗护服务方案,并对安宁疗护患者需求的...  相似文献   

17.
裴娟娟  胡芬  徐丹丹  曾纪丽 《全科护理》2021,19(28):3914-3917
随着安宁疗护理念的深入,研究人员已意识到在重症监护病房开展安宁疗护的必要性,医护人员不仅要重视危重病人生命的救治,还要关注治疗结局不理想病人的生命质量和死亡质量.但如何识别有潜在安宁疗护需求的重症病人尚无统一的标准.本文介绍了重症监护病房安宁疗护筛查相关工具及应用现状、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安宁疗护筛查的影响因素等,以期让更多的同行关注终末期重症病人和家属的安宁疗护需求,对每一个有需求的病人实施安宁疗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安宁疗护对恶性肿瘤死亡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0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科死亡病例共302例,比较接受安宁疗护的患者与未接受安宁疗护患者的资料,通过影响因素分析了解安宁疗护在住院费用中所起的作用。结果与未接受安宁疗护的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相比,接受安宁疗护的恶性肿瘤死亡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治疗费、检查费、药费、护理费均低于非安宁疗护组(均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安宁疗护、医疗支付方式与住院费用有关(均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安宁疗护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P=0004)。结论 安宁疗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的住院费用,医疗支付方式也可影响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的住院费用,应采取综合性措施控制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安宁疗护专业高级实践护士的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根据专家协调小组意见,自行设计专家咨询问卷,对全国7个省份15所医院从事临终护理实践、护理管理、姑息医疗以及从事院校安宁疗护教育4个领域的23名资深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构建的安宁疗护高级实践护士的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包括沟通及合作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文化和灵性照护能力、伦理与法律相关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系统资源管理能力、循证护理及科研能力共8个方面31个二级指标。结论:明确了安宁疗护高级实践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为培养安宁疗护领域高级实践护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 探索中职院校安宁疗护课程教学方法,分析教学效果,总结其对我国职业院校安宁疗护课程教学的启示,以期推动我国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安宁疗护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参加2019年秋季学期开设《安宁疗护》课程学习的中职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视频、小组讨论与情景体验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讲授主题为濒死期症状照护内容,并测试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问卷调研教学满意度及学生对濒死期照护的态度。结果 (1)成绩:平均分(92.25±5.77),优良率91.70%,不同性别、生源等无差异性(p>0.05);(2)教学方法满意度:① 案例视频法,班级和性别不同均无差异性(p>0.05),但接触过濒死期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没有接触过濒死期患者(p<0.05)。②小组讨论法:上海班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云南班(p<0.05),性别与是否接触濒死患者没有差异性(p>0.05)。③情境体验法:上海班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云南班(p<0.05),性别与是否接触濒死患者没有差异性(p>0.05)。(3)课程设计满意度:上海班在趣味性、互动性两个方面的满意度分别高于云南班(p<0.05),其他无差异性(p>0.05).(4)对濒死期照护工作的态度: 75.00%的学生表示有责任对安宁疗护病房濒死期照护任务;66.67%认为应更早实施对安宁疗护病房濒死期患者的临终关怀;46.67%认为自己有足够的知识对濒死期患者进行安宁疗护。结论 以案例视频教学法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适合在安宁疗护课程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