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观察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推拿疗法,对照组采用中频脉冲治疗配合TDP照射。结果:治疗组58例,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58例,总有效率72.4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中频脉冲配合TDP照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针刀松解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以颈椎牵引配合血塞通注射液静点治疗;治疗组45例以小针刀松解配合瘀方内服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8.57%;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针刀松解配合瘀方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良好,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小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探求小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吕启让 《新中医》2009,(1):55-56
目的:观察祛风活血汤口服配合颈椎牵引及特定电磁波(TDP)照射颈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患者按其治疗意愿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以简易充气式颈椎牵引及TDP照射颈部治疗。治疗组6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自拟祛风活血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16%,对照组为82.1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祛风活血汤配合颈椎牵引及TDP照射颈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颈椎病配合健康教育的疗效。方法:将126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小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配合配合TDP神灯照射,术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定期随访,对照组只用小针刀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远期随访复发率为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1%,远期随访复发率为73.0%。两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小针刀治疗颈椎病配合健康教育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颈椎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6.
观察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推拿疗法,对照组采用中频脉冲治疗配合TDP照射.结果:治疗组58例,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58例,总有效率72.4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中频脉冲配合TDP照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卧位平衡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小针刀配合卧位平衡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针灸配合TDP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6例、显效33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8例、有效2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7%。结论:小针刀配合卧位平衡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用电针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用颈椎牵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12%,对照组76.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两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针刀加中药定向透入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将.78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小针刀加中药定向透入治疗及护理,对照组给予穴位按摩加TDP照射治疗及护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加中药定向透入治疗及护理颈椎病,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观察方便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用电针针刺治疗,观察组36例用小针刀配合温胆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频电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配合中频电治疗组和药物治疗对照组,观察其疗效和疼痛眩晕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电针配合中频电治疗组有效率为95.0%,药物治疗对照组有效率为82.5%。疼痛眩晕症状两组都有改善,观察组更为明显,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中频电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药物治疗对照组,头痛和眩晕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中药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以颈椎牵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0%,对照组为56.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颈椎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辨证施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椎动脉颈椎病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丹参、黄芪注射液,治疗组给予辨证施治.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辨证施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较好,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推拿配合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推拿+注射)及对照组(注射),每组各38例,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4%(p〈0.05)。结论:推拿配合注射治疗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的一种常见类型,是由于颈椎退行性病变,钩椎关节增生,对椎动脉造成挤压和刺激,以致血管狭窄、扭曲而造成以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全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目的:观察牵引温针推拿结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牵引温针推拿结合疗法进行治疗。结论:牵引温针推拿综合疗法能明显改善或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观察局部理疗加体针与传统针刺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06年i月至2009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10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顺序将单号设为实验组52例,双号设为对照纽51例,观察3个疗程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96%;实验组治愈率72%,对照组治愈率48%。结论:实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刀闭合性手术治疗根性颈椎病所致上肢麻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三步定位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灶进行精确定位,在此基础上以颈椎横突阳性反应点、关节突阳性反应点为主要治疗点,同时与传统牵引作对照。结果:针刀组166例中痊愈38例,显效30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97.50%,其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牵引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结合三步定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推病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调脊通督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用调脊通督针法,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法,6天1疗程,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但治疗组和对照组取得显效时间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取得显效时间要短于对照组。结论:调脊通督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且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针刀治疗颈椎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的1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中医手法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针刀康复治疗,一个月后采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进行康复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74%,对照组优良率为52%,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康复效果,且搡作简单、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方法: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治疗,2个疗程统计结果。结果:临床总有效率90%。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够改善椎一基底动脉的供血,调整双侧椎动脉并使之达到平衡,改善脑部供血,从而治愈颈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