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8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毛木耳多糖对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特征,提高儿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4月泉州市儿童医院确诊的101例支气管扩张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原学、基因检测等资料。结果 101例支气管扩张症患儿中,男61例,女50例,起病年龄(5.44±4.37)岁,病程(108.47±42.47)d;主要症状为湿性咳嗽(86.14%)、发热(55.45%);肺部CT显示双下叶支气管扩张最常见;39例病原体阳性,肺炎支原体感染(24.75%)最常见;53例行支气管镜检查,23例(43.40%)可见“鱼骨样改变”;15例行肺功能检查,107例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8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5例行基因检测,阳性率为46.67%。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66.34%),其次是支气管异物(4.95%),囊性纤维化(3.96%),闭塞性支气管炎4例(3.96%),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2.97%),免疫缺陷病(2.97%),哮喘(2.97%)。经过治疗,78例(77.23%)临床改善,22例(21.78%)无明显好转,1例(1.00%)死亡。结论 儿童支气管扩张症以湿性咳嗽为主要表现,双下肺最常受累,感染是最主要的病因,支气管异物、囊性纤维化、闭塞性支气管炎、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免疫缺陷病等病因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4.
<正> 概述一、生化药物的概念生物化学药物(简称生化药物)是指从生物体提取分离的活性物质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大类药物。生化药物应包括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来源制得的天然存在的生物活性物质,以及这些物质及其衍生物的人工合成或半合成产物。而通常所谓生化药物是专指在生物体内起主要生理作用的生命基本物质,如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核酸及其降解物、酶与辅酶、激素、维生素、糖与脂类等一大类药物。激素和维生素亦可按其化学本质和功能  相似文献   
5.
猴头多糖的抗突变和降血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Bull ex Fr)Pers是我国珍贵药用和食用菌。以前报导猴头菌丝体多糖有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体液免疫功能,对抗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降低和降血糖等作用。至于猴头子实体多糖前一报告已阐明其有明显抗凝血、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衰老作用。本文报告猴头子实体多糖的抗突变和降血糖作用。材料和试剂动物:昆明种小鼠,本校动物室提供。药物:猴头子实体多糖(HP)、菌丝体多糖(HMP)、子实体蛋白多糖(HPP)和菌丝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复杂的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定义为正常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其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基因、免疫、激素、环境等因素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就其发病原因,目前很多理论,但没有一种理论可以完全解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这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本文总结现存的内异症的发病理论,并阐述正常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中雌激素的代谢和作用,以期为内异症的诊治开辟新视野。  相似文献   
7.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指有活性的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内膜以外的位置,并随卵巢激素的变化出现周期性出血及其周围组织纤维化,形成异位结节和血肿,最常发生于盆腔腹膜和卵巢。EM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且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可达10%~15%[1-2],其可导致痛经、慢性盆腔痛、月经异常和不孕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清楚,其发生发展多认为与雌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4岁。药流后10天,阴道出血未净。要求行B超检查。仪器为GE 4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B超检查见:子宫大小35mm×49mm×54mm,宫内回声尚均匀,内膜厚6mm,于宫颈左侧见一46mm×38mm稍低回声实质性团块,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尚均匀,团块所在侧膨大,对侧宫颈受压变薄,子宫颈呈梭形,子宫口难以辨别。左侧卵巢24mm×26mm,右侧卵巢25mm×24mm,双侧卵巢大小、形态正常,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图1)。超声诊断:宫颈肌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2基因及微小RNA(miR)-127基因共转染后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是否拥有更为持久、稳定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娩产妇的人脐带组织及卵巢癌患者的卵巢癌组织,贴壁法分离hUC-MSCs;慢病毒转染IL-12基因及miR-127基因;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连锁反应(qRT-PCR)、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Blot)、侵袭、迁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明确IL-12基因修饰的h UC-MSCs联合miR-127基因在卵巢癌中发挥的作用。结果 在人卵巢腺癌(OVCAR3)细胞增殖方面,h UC-MSC组的OVCAR3细胞较空白(Mock)对照组增加[OD450:(2.26±0.13)vs.(2.71±0.14),P<0.01],hUC-MSC/IL-12+miR-127组较h UC-MSC/NC组减弱[OD450:(2.62±0.12)vs.(2.25±0.13),P<0.01];在细胞迁移方面,h UC-MSC组的OVCAR3细胞较Mock对照组增强[迁移数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生素D3中毒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11例维生素耽中毒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和救治经验。结果急性肾损伤9例,占81.8%,其中8例出现急性肾衰竭,占73%。所有患者经积极补液、利尿导泻,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鲑鱼降钙素、前列地尔、还原型谷胱甘肽等综合救治后,全部临床治愈。结论维生素D3中毒致急性肾损害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为可逆性,采取综合性治疗才能提高维生素D3中毒致肾损害的救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