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新内镜中心验收过程中模拟内镜清洗消毒流程,查找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方案。方法 新内镜中心验收中采用人工和全自动机清洗方法模拟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对终末漂洗用纯水及清洗消毒后内镜进行微生物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不合格原因并针对性进行改进。结果 纯水供给管道消毒前后内镜终末漂洗用纯水检测合格率分别0、100%,染菌量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200(186,213)、1.5(0,6)CFU/10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酶液浓度调整前后人工清洗消毒内镜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0.00%、91.67%。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AER)自身消毒前后,自动清洗消毒机空载运行后水标本检测合格率分别为30%、100%,染菌量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97.5(8,175)、4(1.75,6.00)CFU/10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管腔疑似有生物膜形成的内镜用2 000 mg/L过氧乙酸消毒后,合格率达100%。结论 新内镜中心纯水供给管道未消毒、内镜清洗环节中酶液浓度错误、AER未进行自身消毒、内镜管腔生物膜形成是此次新内镜中心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针对性改进后,问题得到解决。为保障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医疗机构应积极重视新内镜中心启用前的验收工作,消除造成内镜消毒不合格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消毒后肠镜菌落数超标原因,进一步提高软式内镜的再处理水平。方法 分析2021年8月某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的第3季度常规环境卫生学监测资料,查找引起消毒后肠镜二次污染的原因,进行整改。结果 监测的4条胃镜、2份纯化水、2份使用中消毒剂、3份环境物体表面和2份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标本均合格;而4条肠镜可见大量细菌生长,染菌量分别为252、315、273、268 CFU/件,均检出放射根瘤菌、藤黄微球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对引起肠镜监测不合格的可能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进一步对气源喷枪喷出的气体、空气过滤器内部及过滤器出口端送气管道进行采样,检出大量的上述微生物。在更换空压机、空气过滤器及气路管道后,气源喷枪气体中细菌数量明显减少。对4条不合格的肠镜重新清洗、消毒、干燥,并进行染菌量检测,结果均合格。结论 消化内镜清洗工作站气路污染是此次消毒后肠镜管腔内部菌落数超标的主要原因。建议应将气路维护及生物学监测纳入相应指南中,减少由此引起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机水处理系统及供水管道内毒素清除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机水处理系统及供水管道内毒素清除方法的有效性,为预防因血液透析系统污染而引起的医院感染提供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传统和改良方法对血液透析机水处理系统及供水管道消毒处理,在每次消毒后采集透析液、透析用水进行细菌内毒素限度检测.结果 单用传统方法经过氧乙酸或过氧化氧消毒处理后,内毒素清除率分别为33.3%和22.2%;采用改良后的多酶清洗液与含氯消毒剂协同洗消,内毒素清除率为100.0%,传统与改良方法清除内毒素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后的洗消处理方法能有效清除血液透析机水处理系统及供水管道内毒素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万金消毒液不同消毒作用时间对细菌、乙型肝炎病毒(HBV)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所使用的消化内镜消毒效果,并与明泰科全自动内镜洗消机进行对照,探讨万金消毒液对细菌、HOV与Hp感染患者所使用的消化内镜消毒的实用性.方法 研究组用含有效氯2 g/L万金消毒液对清洗后的消化内镜作循环冲洗后随机浸泡5 min和10 min,消毒后内镜采样做细菌、Hp培养及RT-PCR检测HBV-DNA、放射免疫法测定HBsAg定量,比较不同消毒作用时间对HBV与Hp感染患者所使用的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对照组用明泰科全自动内镜洗消机对HBV与Hp感染患者所使用的消化内镜进行消毒,对消毒后内镜采样做细菌、Hp培养及HBV-DNA、HBsAg检测.结果 万金消毒液浸泡消毒内镜5、10 min对细菌、Hp消毒合格率均为100.00%,对HBV 5 min内镜检测出HBV-DNA阳性,合格率为93.33%,浸泡消毒10 min合格率为100.00%;对照组明泰科全自动洗消机消毒的内镜均未检出细菌、Hp及HBV,合格率均100.00%;万金医用器械消毒液对HBV与Hp感染患者所使用的消化内镜浸泡消毒10 min与明泰科全自动洗消机的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万金消毒液可作为HBV与Hp感染患者的消化内镜消毒的首选消毒剂之一.  相似文献   

5.
分析内镜室胃镜细菌培养细菌数超标原因,以提出相应对策。1超标原因与对策2010年8月20日晨,医院感染兼职人员对胃镜按《消毒技术规范》消毒后物品表面采样48h后,细菌超标无法计数。立即通知医院感染办公室、内镜室主任、医院感染兼职人员一起查找原因,进行分析,将胃镜清洗、消毒灭菌及储存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述医院内镜中心OER-AW型内镜清洗消毒装置的原理并进行故障分析,提高对清洗消毒装置的维护管理水平。方法:介绍OER-AW内镜清洗消毒装置的工作原理、结构构成、清洗流程,结合故障维修的案例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如果希望有效降低清洗消毒装置的故障次数,提升设备使用效率,提高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就需要加深对设备原理的认识,及时总结维修经验,做好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结论:对OER-AW型内镜清洗消毒装置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有利于提升内镜中心软式内镜洗消周转率,保障清洗消毒效果,有利于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维护管理水平,为科室提供快速的技术保障和良好的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7.
血液透析液细菌污染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找出血液透析液细菌含量超标的原因、污染途径、环节,以加强管理。方法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检测细菌含量,进行查找原因和管理效果观察。结果透析液细菌含量超标,对透析液配制系统进行监测,污染来源为B液、反渗水;经加强消毒措施和严格无菌操作,B液、反渗水、透析液培养合格。结论血液透析液细菌污染主要来源是反渗水、B液,由于水处理系统的消毒不完善和B液配制容器的污染所导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暴发原因,检验《黔南州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效果.方法:组织有关人员组成疫情指挥领导小组、疫情调查处置组、医疗救治组、卫生监督组、行政组等,按《预案》有关措施要求组织实施.结果:本起突发伤寒疫情共发病145例,无死亡病例.6个病例血培养检出伤寒杆菌.村民饮用水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超标,供水管道破损处的污水中检出1株伤寒沙门氏菌.疫情处置措施到位后3 d,发病迅速下降,疫情在一个伤寒的最长潜伏期内终止.结论:流行原因是由于该村饮用水供水管道破裂造成饮用水污染所致,疫情报告晚延误处理是造成疫情扩大的主要原因.按《预案》实施效果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更加直观地反映出上海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工作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的规定,2006年、2007年分别对上海市89家、187家医疗机构的消毒卫生状况进行监督抽检,并对抽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7年医疗机构诊疗场所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和使用中的消毒剂的细菌指标合格率分别为83.4%、97.7%、92.8%、99.1%,使用中的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检测合格率为97%,与2006年的抽检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医疗机构消毒卫生状况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着空气细菌超标、医护人员手细菌超标。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医疗机构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消毒卫生意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良的全管道灌流器对副送水内镜清洗消毒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站患者使用后的奥林巴斯副送水肠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A组和C组各30根,B组32根。A组使用改良前的普通灌流器,且未对副送水管道进行特殊处理;B组使用改良前的普通灌流器,但使用外接连接管(MAJ-855),对每个清洗消毒步骤均使用30 mL注射器对副送水管道手工注气注液最少3次;C组使用改良后的全管道灌流器。3组内镜均按照标准步骤进行清洗消毒及干燥,比较3组内镜各管道的消毒合格率,清洗消毒工作人员(以下简称洗消员)手工操作时间以及躯体疲劳程度。结果 A组内镜整体消毒合格率为30.0%,B组为78.1%,C组为100.0%。3组内镜整体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14,P<0.001)。3组内镜的送气送水管道和钳子管道的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内镜副送水管道的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473,P<0.001)。洗消员清洗消毒手工操作时间A、B、C组分别为:(4.81+0.63)、(6.72+0.42)、(4.88+0.66)min,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149,P<0.001)。洗消员清洗消毒3组内镜的躯体疲劳量表评分A、B、C组分别为:(4.67+1.32)、(5.83+0.91)、(4.33+1.03)分,洗消员清洗消毒3组内镜的躯体疲劳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348,P<0.001)。结论 改良的全管道灌流器可提高副送水管道的消毒合格率,节约洗消员的手工操作时间,降低洗消员的躯体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海南地区某医院肺纤维化急性加重(AE-IPF)患者病原学检测结果,为AE-IPF患者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海南省该院住院的AE-IPF患者,分析其呼吸道病毒IgM抗体、痰细菌学培养和非典型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比较病原学阳性组与病原学阴性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AE-IPF患者52例,其中病原学阳性组23例,病原学阴性组29例。病原学阳性组患者发热、脓痰,以及接受抗感染治疗的比例更高,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降钙素原更高,而病原学阴性组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比例更高,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学阳性组患者痰细菌培养、病毒IgM、非典型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分别为15、10、9例,痰细菌培养中检出最多的是绿假单胞菌(14.7%,5例),病毒IgM检测阳性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为多,均为8.8%(3例),非典型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者中肺炎支原体居多(17.7%,6例)。结论 感染可能是海南地区该院AE-IPF患者急性加重的重要诱因,临床表现及炎症指标有助于提示AE-IPF患者存在感染的诱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海南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为优化献血者招募和强化血液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2013—2017年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标本进行HIV项目常规检测,对其中HIV确认阳性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共检测无偿献血者470 975例次,HIV确认阳性103例,阳性率为0.22‰。不同年份、地域的献血者HIV确认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03例HIV阳性确认者中以18~30岁组居多(65例,占63.11%),阳性率为0.33‰。不同年龄段无偿献血者HI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79,P<0.001)。HIV阳性确认者中男性95例,女性8例,男性献血者HIV确认阳性率(0.29‰)高于女性(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03,P<0.001)。HIV确认阳性者的职业类型主要为职工(20例,占19.42%),其次为学生(16例,占15.53%)及无业人员(6例,占5.83%)。结论 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形势依然严峻,应通过加强献血前干预、采用更先进的检测技术以及建立联网数据库等多种措施来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影响。方法 60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是否在冠状动脉造影时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分为支架组(n = 400)和非支架组(n = 200),400例支架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接受心理干预治疗进一步随机分成干预组(n = 200)和非干预组(n = 200)。患者入院后1 d、PCI治疗后1 d、出院时分别采用焦虑自我量表和抑郁自我量表进行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不同时间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 3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构成、血红蛋白含量、总胆固醇含量、甘油三酯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具有可比性。入院后1 d,3组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PCI治疗后 1 d,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显著高于非支架组(均P < 0.05),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冠心病患者焦虑(t = 11.21,P < 0.01;t = 9.96,P < 0.01)和抑郁评分(t = 8.56,P < 0.01;t = 6.73,P < 0.01)均显著高于入院后1 d。出院时,3组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冠心病患者出院时焦虑(t = 21.57,P < 0.01;t = 15.77,P < 0.01)和抑郁评分(t = 24.33,P < 0.01;t = 15.01,P < 0.01)均显著低于PCI治疗后 1 d,干预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非干预组(均P < 0.05)。结论 PCI治疗会加重冠心病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状态,而心理干预治疗可减轻焦虑和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海南地区5岁以下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SCAP)病原学情况,为SCAP患儿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从2019年3月—2021年8月收治的310例SCAP患儿纳入研究。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发病季节)以及痰液和血液标本病原的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患儿基线资料,病原体检出情况及主要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310例SCAP患儿中男性210例、占比67.74%,年龄<1岁217例、占70.00%,冬季发病113例人数、占36.45%。310例SCAP患儿痰液标本和血标本共检出病原体689株,其中按照占比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呼吸道合胞病毒(23.37%)、肺炎链球菌(19.16%)、腺病毒(12.63%)、流感嗜血杆菌(11.90%)、肺炎克雷伯菌(9.72%)、金黄色葡萄球菌(7.98%)、流感病毒(7.55%)、大肠埃希菌(5.81%)、真菌(1.89%)。不同性别及不同季节间5岁以下儿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留置双J管后定植细菌的种类分布。方法收集某院泌尿外科2013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留置双J管的患者。根据留置双J管的时间,将其分成A组(置管时间≤1个月)和B组(置管时间1个月)。所有患者在拔管前后分别进行膀胱尿及双J管细菌培养,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膀胱尿及双J管定植细菌的种类及阳性检出率。结果共纳入妊娠输尿管梗阻患者237例,其中A组129例,B组108例。双J管细菌培养共检出细菌78株,A组检出35株,B组检出43株,两组患者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所占比率分别为54.29%、67.44%,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所占比率分别为37.14%、25.58%;检出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0株)、肠球菌属(12株)、葡萄球菌属(12株)、肺炎克雷伯菌(11株)及铜绿假单胞菌(7株)等。A、B两组患者的双J管细菌培养阳性率均高于膀胱尿培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双J管细菌培养阳性率(39.81%)高于A组患者(2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两组患者的膀胱尿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妇女留置双J管定植的细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且留置的时间越长,细菌定植的概率越高,培养阳性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剂量与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关系。方法 纳入本研究的放射工作人员921例,按工种分为放射诊断(n=481)、放射治疗(n=153)、核医学(n=83)、介入放射学(n=90)和工业探伤(n=114)5组,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进行微核检测。结果 统计学分析显示5组放射工作人员间人均年有效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809,P<0.05),其中介入放射学组、核医学组均高于放射诊断、放射治疗组和工业探伤组(P<0.05),而且介入放射学组的微核率明显高于放射诊断、放射治疗组(P<0.05),但微核率与个人年有效剂量间未见明显量效关系(P>0.05);不同体检类别间微核率比较,岗前组与岗中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526,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岗中组微核率有增加趋势(P<0.05)。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仍存在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发的遗传损伤,应进一步加强对介入和核医学工作人员的防护,降低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本研究主要是检测15岁及以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病毒及非典型细菌,了解这些病原体在武汉地区的流行情况。 方法 收集2012年9月-2017年8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儿科41 434例拟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的患儿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中九种常见病原体的IgM抗体,分别为:腺病毒(including adenovirus,ADV)、Q热立克次体(Coxiella burnetii ,COX)、肺炎衣原体(Chamydophila pneumonia,CP)、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Flu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FluB)、嗜肺军团菌I型(Legionella pneumophila 1,LPN1)、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 结果 在检测的41 434例样本中,有20 373例检测出阳性(49.17%),以MP的检出最高16 435例(39.67%),其次为FluB和PIV,分别为7 541例(18.20%)、2 297例(5.54%)。FluB在2013年和2014年秋季有小流行;ADV在2013年和2014年春夏流行趋势明显;PIV在2013年冬季、2014年春季、2016年夏季和2017年春夏流行趋势明显;COX在2013年夏季和2014年秋季流行;FluA和LPN1在2013年夏季有小流行。九种病原体中ADV、CP、FluB、LPN1、MP、PIV、RSV病原体检出率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年龄组中的病原体总检出率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混合感染方式较复杂,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中,MP+FluB混合感染最多(3 656例,检出率为8.82%)。 结论 武汉地区引起儿童ARI的病原体主要是MP、FluB和PIV;各种病原体检出率具有一定季节性且在不同年龄段有一定差异;混合感染比较普遍,主要是MP+FluB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合并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2018年AP合并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将AP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与非SAP组,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多重耐药菌(MDRO)检出的差异。结果最终纳入262例AP合并感染患者,其中混合感染患者144例(54.96%)。共分离出病原菌29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07株(71.13%),革兰阳性菌84株(28.87%);居前三位的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71株)、肺炎克雷伯菌(45株)及鲍曼不动杆菌(40株)。SAP组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MDRO感染率高于非SAP组(P0.05),胆源性AP患者较非胆源性AP患者更易发生MDRO感染(P0.05)。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头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86%和35.56%;鲍曼不动杆菌除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35%外,对其他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0%;未检测出耐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及替考拉宁的革兰阳性菌株。结论 AP患者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具有高度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且MDRO感染对SAP患者的治疗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个性化预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为新生儿NEC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2月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与外院联合收集的1 173例新生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NEC分为NEC组(n=46)与非NEC组(n=1 127),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NE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R软件构建NEC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应用ROC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预测效果并进行拟合优度验证。结果 新生儿NEC发生率为3.92%(46/1 1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2周(OR=3.186)、出生体重<1.5 kg(OR=2.520)、合并感染性休克(OR=2.517)、合并败血症(OR=2.566)、合并妊娠期糖尿病(OR=1.973)、人工喂养(OR=2.267)为影响新生儿NE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产前使用地塞米松为保护性因素(OR=0.475,P<0.05);该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41;Hosmer-Lemeshow 拟合优度检验χ2=7.859,P=0.447;绘制列线图的校准曲线为斜率接近1的直线。结论 个性化预测新生儿NEC发病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准确度,可有效评估新生儿NEC的发生概率,能够为新生儿NEC的防治提供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甘肃省人民医院2012—2018年收治并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自行设计调查表,查阅患者病历资料,调查患者基本特征、手术相关情况、感染情况等。按照患者是否发生术后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临床参数进行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收治行胃癌根治术患者427例,感染组60例,非感染组367例。术后感染发病率为14.05%,感染类型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占41.67%。60例患者分离出63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34株,占53.97%)。革兰阳性菌中主要为草绿色链球菌(19株),并检出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0例术后感染患者中,单一病原菌感染患者44例(73.33%),两种病原菌感染患者9例(15.00%),三种病原菌感染患者7例(11.67%)。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吸烟、消化性溃疡、切除部位、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静脉置管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是胃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消化性溃疡基础疾病史[OR=2.577,95%CI(1.193~5.568)]和手术前住院时间长[OR=2.227,95%CI(1.079~4.599)]是胃癌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该院胃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医务人员可针对其相关危险因素实施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尤其是术前消化性溃疡基础疾病及术前住院时间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