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今后,参保居民应在本行政区域内自愿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就医。不在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治疗的,其治疗费用医保基金不予支付。日前,黑龙江省出台《黑龙江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医疗卫生服务配套联动综合示范区建设指导意见》。旨在建立健全社医卫生服务首诊制、双向转诊制和分级医疗制,促进居民因病施治、合理就医。据悉,鸡西市已被列为首个试点示范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不同医疗保险类型中老年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方法 于2014年1-11月,采用分层抽样法,将北京市分为城区、城乡结合区及农村地区;在每个区抽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较好的2个社区,共抽取6个社区;在该6个社区中抽取中老年居民2632名。由6个社区的社区医生对纳入的2632名中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并分析不同医疗保险类型中老年居民的2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首诊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选择率及年均门诊医疗费用中花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比例。结果 (1)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老年居民的2周患病率分别为46.7%、45.7%、39.4%及18.8%。不同医疗保险类型中老年居民的2周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老年居民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老年居民的2周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2)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老年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89.2%、86.7%、88.0%及77.0%。不同医疗保险类型中老年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老年居民首诊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选择率分别为52.3%(111/212)、64.2%(305/475)、65.8%(811/1232)及77.1%(489/634)。不同医疗保险类型中老年居民首诊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选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00,P<0.05)。(4)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老年居民的年均门诊费用分别为9553.7、8660.7、8846.7、4246.0元。其中,有50%以上花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比例分别为32.1%(68/212)、33.5%(159/475)、30.9%(381/1232)及44.5%(282/634)。结论 北京市中老年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较高;社区卫生服务对中老年居民就医流向的引导作用较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年均门诊费用。应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统筹不同类型医疗保险的筹资标准和补偿水平,使居民享受到公平、平等的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3.
[据新华社 ,记者 :刘卫宏 ]重庆市卫生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文 ,宣布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列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 ,明确提出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的医药费 ,自己支付的比例低于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目前 ,重庆市已在主城区建起 3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 12 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称 ,这些机构被列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后 ,将引导和促进参加医疗保险的群众在社区卫生机构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疾病 ,更普遍地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医疗服务新格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卫…  相似文献   

4.
日前 ,上海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提出 :上海要改革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 ,加强队伍建设和质量管理 ,在年内基本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上海的 95所地段医院年内要全部改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其中 2 0所建设为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服务形式走向家庭 ,内容向预防、保健倾斜 ,重点是提供居民质优、价廉、便捷的卫生服务。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列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范围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住院、门急诊、出诊、老年护理、家庭病床等项目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  相似文献   

5.
<正>为增强居民医保的兜底保障功能,鼓励支持城乡居民区内就医,北京市医保局自2020年起将各区医院、区中医院等区属三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78%。同时,进一步扩大门诊首诊范围。北京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北京市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率先构建了全市统筹、城乡统一的居民医保制度。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统一后待遇水平进一步提高:门诊实际补偿比例提高了5个百分点,住院实际补偿比例提高了8个百分点,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用药范围进一步扩大,常见病、罕见病及一些癌症昂贵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相似文献   

6.
在探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下简称居民医保)建设过程中,有的地区把居民医保与社区卫生服务对接,实行强制首诊。专家认为,在目前条件下,居民医保绑定社区首诊,有可能是——  相似文献   

7.
从政府医疗保险提供之初,政府一直对社会保健给予极大关注.首先从基本医疗保险谈起,其中设定点医疗机构、制定医保政策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在调查中显示,参保人员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立医保机构的满意度较低,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人员的自身素质低,参保人员对社区卫生服务不理解.在对社区医保制定政策中规定:报销比例拉开差距.而目前的差距不太大,因为居民就医观念未改变,几年的医保基金中,90%由2、3级医院支出,一级医院不足10%,因侧重于费用管理,所以管理的重点还是在2、3级医院.关于建立家庭病床,是考虑到使个人负担降低,但这一点的落实也不太好,社区卫生服务站有90%无病床,特殊病、慢性病放在社区解决也未做到.  相似文献   

8.
背景 2017年《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实施,改革必然对社区居民的就医行为产生重大影响,而目前从需方角度评估改革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可以通过分析改革后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变化,为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实证依据。目的 了解2017年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社区居民用药态度、行为的影响,进一步评价政策改革的效果,并根据其中的关键因素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 按照方便和自愿的原则,于2018年1月选取北京市西城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展开问卷调查,以近半年有至医疗机构就医/取药经历的居民为研究对象,每个社区至少抽取居民125例,共抽取1 005例。问卷调查内容主要为居民对药品“零差率”政策的知晓情况、用药观念和行为,以居民的就医/取药地点偏好、就医/取药人群流向2个指标体现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969份(96.42%)。从就医/取药地点偏好来看,政策实施后80.2%(777/969)的社区居民更愿意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取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参加公费医疗者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取药的可能性低于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者〔OR(95%CI)=0.420(0.210,0.839),P<0.05〕。从就医/取药人群流向来看,政策实施后55.7%(540/969)的社区居民选择继续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取药,27.2%(264/969)的社区居民将就医/取药机构从大医院转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高者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向大医院就医/取药的可能性高于受教育程度低者〔OR(95%CI)=0.721(0.529,0.983),P<0.05〕,公费医疗者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向大医院就医/取药的可能性高于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者〔OR(95%CI)=0.383(0.194,0.757),P<0.05〕,感觉药品费用降低者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向大医院就医/取药的可能性高于感觉药品费用未降低者〔OR(95%CI)=0.475(0.227,0.993),P<0.05〕。结论 北京市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取消药品加成、扩大社区药品品种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居民流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取药。今后需进一步加强药品政策宣传,促进居民改变用药行为,使用“零差率”药品,降低用药费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乡村医生》2007,9(11):160-160
为引导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到社区看病,重庆完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医疗保障支持政策,将适当拉开医疗保险基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大中型医院的支付比例档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1+1+1”签约下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7年10—12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街道抽取社区居民600例。采用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纳入居民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情况、对“1+1+1”签约的知晓和签约情况、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情况、患病后首诊选择的医疗机构。共发放问卷600份,有效回收58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7%。结果 580例社区居民中,有社区首诊意愿的居民463例(79.8%)。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知晓“1+1+1”签约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高于不知晓的居民,已签约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高于未签约的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固定就诊医生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高于无固定就诊医生的居民,对就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技能水平感到满意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高于一般/不满意的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签约、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否有固定就诊医生是居民社区首诊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1+1+1”签约模式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进而促进有序就医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在强制社区首诊逐渐趋向明晰的今天,大医院应该迅速思考自己在两级医疗体系中的位置,并做出有效因应7月1日,南京市卫生局出台《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居民如不选择社区首诊,将不予报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对固定和非固定在同一社区门诊就医的两类人群进行分析,为实现社区有效医保监管和在家庭医师制度下采取适宜的医保支付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和spss软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结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医保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社区门诊固定人群的医保监管,实行社区门诊混合型医保支付方式可有效地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使家庭医生的服务更加有针对性。结论加强对社区门诊固定人群的监管可有效提高医保监管效率,同时在家庭医生制度下采取社区门诊两类人群的不同医保支付方式是现行医保制度下较为稳妥和有效的,有利于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和家庭医生的更好服务。  相似文献   

13.
北京月坛社区试行家庭医生“首诊制”可行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北京月坛社区实施家庭医生"首诊制"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月坛社区试行家庭医生"首诊制"服务的200户536名居民进行现状调查.结果 居民平均年龄(56±18)岁,其中60岁以上者占52.9%;39.55%的居民患高血压,24.07%患糖尿病,15.49%患心脏疾病,14.55%患慢性关节病;过去1年中,89.0%居民首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87.0%和84.0%的居民对家庭医生诊断、治疗疾病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86.0%认为目前实行的"一站式报销"政策方便;参加"一站式报销"政策的患者2007年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花费占全年医疗总费用的42.62%;68.5%的居民表示愿意接受在目前情况下全面实行家庭医生"首诊制".结论 月坛社区的居民愿意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水平较高,有医保"一站式报销"优惠政策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因此,在月坛社区推行家庭医生"首诊制"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居民社区首诊就医行为意愿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武汉市居民首诊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居民首诊就医行为的政策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入户调查武汉市硚口、江汉区3个社区年龄≥15岁,且在本社区居住半年及以上的居民。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实际完成调查的有效人数483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学状况、健康状况、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认识以及社区首诊就医行为意愿。结果:居民社区首诊意愿指标显示:很愿意和比较愿意的占50.5%;一般、不大愿意和很不愿意的占49.5%。对居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就医行为意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在本社区居住年限、居民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疾病防治上的作用、认识本社区医生或护士的数量。结论:通过本研究分析,建议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考虑影响居民社区首诊的前提条件,即居民对首诊医疗服务的需求与社区医疗机构服务提供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社会通过多渠道的沟通使居民了解社区医疗服务的功能定位以及所提供的可及性服务。  相似文献   

15.
总编导读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4,(10):I0001-I0001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本期第一版块“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栏目中的首篇文章《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人头支付”改革及其效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人社部发[2011]63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门诊医疗费用的支付要结合居民医保门诊统筹的普遍发展,适应基层医疗机构或全科医生首诊制的建立,探索实行以按人头付费为主的付费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居民社区首诊意愿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10-1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朝阳区根据地理位置和城乡差异抽取的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518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居民一般人口学资料、是否患有慢性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满意度、首诊行为、对社区首诊制的认知、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518份,回收有效问卷512份,有效回收率为98.8%。72.5%(371/512)的居民有社区卫生服机构就诊经历,其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率最高,为86.5%(321/371);而对药品的满意率最低,为57.7%(214/371)。49.8%(255/512)的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首诊机构,主要原因为就近方便(93.7%,239/255)、服务态度好(45.5%,116/255)、价格便宜(44.3%,113/255)、病情较轻(39.6%,101/2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患有慢性病、步行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时间的居民首诊医疗机构选择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对社区首诊制的知晓率为46.3%(237/512),接受率为56.8%(291/512),不愿接受的主要原因为医疗设备(65.0%,143/220)和药品(59.5%,131/220)不能满足要求;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理位置、婚姻状况、步行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时间、首诊行为和社区药品能否满足要求、是否了解社区首诊制及对就诊过程的方便程度、报销比例、诊疗环境、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是否满意的居民社区首诊意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地理位置、首诊行为和对报销比例是否满意是居民社区首诊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居民社区首诊意愿较高,但知晓率偏低,社区首诊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地理位置、首诊行为和对报销比例是否满意是居民社区首诊意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支付是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重要业务内容,要提高医疗保险水平,规避医疗保险基金管理风险,保障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就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费用结算方式,加强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管理。而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是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而不同的医保基金支付方式对定点医疗机构在内部管理、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8.
谢宇  代涛  朱坤  栗成强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1621-1624
目的 了解居民对社区首诊制的认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就医行为以及对社区首诊实施后的感受.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对南京市某社区397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6.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对社区首诊概念的知晓率为72.80%,对社区首诊政策知晓率为42.57%,有69.77%的居民有社区首诊意愿,55.42%的居民首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社区首诊实施后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总体评价变好的比例为57.43%、变差的比例为7.30%;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文化程度、距家最近的医疗机构、对社区首诊政策的知晓、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满意度与居民是否愿意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有关联(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对社区首诊政策的知晓、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满意度是影响居民社区首诊的因素.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仍需提高,社区首诊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万虹  刘瑞林  肖烈辉  谭惠 《中国医院》2011,15(11):68-70
目的:探讨定点医疗管理下,普通门诊统筹办法对参保人和定点医疗机构的影响。方法:采用Excel2003和SPSSl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2009年度广州市某医院门诊城镇职工的年度人均限额只用到人均限额结算标准的35.O%,城镇居民的年度人均限额只用到人均限额结算标准的20.94%;门诊次均费用相对稳定,但总体呈逐月上升趋势;次均费用与医保基金支付比重及统筹基金支付比重有显著相关关系。结论:定点医疗管理办法提高了居民的门诊服务利用,但是普通门诊的统筹支付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儿童医疗保险制度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上海市儿童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寻找改进和完善的途径。方法系统收集和分析上海市儿童医疗保险政策,并与北京市、天津市和重庆市的儿童医疗保险政策(包括筹资标准、起付线、报销比例和封顶线等)进行比较。对320例儿童白血病、恶性肿瘤及先天性心脏病病例的医疗费用报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海市儿童医疗保险主要由"双保险"构成:少儿住院互助基金及中小学生和婴幼儿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其他年龄段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比,儿童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相对较低,门诊报销比例相当;住院报销比例为50%,低于60岁以上人群的报销比例。与其他直辖市比较,上海市儿童"双保险"的个人缴费水平最高(140元),但报销没有设置封顶线。病案分析显示,白血病和恶性肿瘤化疗病例的总体报销比例为87.76%,先天性心脏病病例的总体报销比例为88.18%,均低于"双保险"情况下住院100%的理论报销水平。结论上海市儿童医疗保险筹资模式尚未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建立有机联系;贫困儿童重大疾病的医疗救助制度有待完善;理论保障水平与实际保险情况不尽吻合,儿童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值得关注与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