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综合性医院在灾害救援医疗中如何迅速、高效地实施现场救援.方法 通过总结本院参加5·12汶川地震现场救援的工作经验,分析医院提高灾害救援能力的措施.结果 通过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实施,本院顺利完成了汶川抗震救灾工作,提高了本院应急救灾的综合能力.结论 完善的医疗应急预案、医疗队的及时组建和积极的现场救援是救援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并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参与近10年内发生在沿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特大地震的成功救治策略,为抗震救灾及有效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查阅文献与现场收集并总结分析近10年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参与的沿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的大地震的成功抗震救灾经验与策略。结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该地区的医疗救援大后方,当地震发生后积极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派出医疗救援队伍赶赴灾区参与救援,现场积极救援的同时及时妥善转运与处理各种伤病员。在院内统一指挥协调,预留床位,储备救援物资,对转运来的伤病员实施了及时的救治与护理,在院死亡率为0,使地震造成的创伤减至最小。结论应根据地震特征采取恰当科学的救治措施。医疗救援后应总结成功经验,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同时经常演练救援方案,常抓不懈,做到无险预备,有险能积极应对。并牵头组织区域内民众以不同形式学习抗震救灾知识与技能,以提高其防灾救灾素质。  相似文献   

3.
杨建 《西部医学》2008,20(6):1335-1336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参与医疗救援的医护人员不同程度出现了创伤后应急障碍。本文对医护人员出现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实施心理干预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玉树县结古镇,截至4月24日,受灾人口达10万人,死亡2 203人,失踪73人,受伤12 135人.来自全国各地的抗震救灾人员、医疗援助人员奔赴灾区,抗震救灾.在紧急医疗救援之后,灾后卫生防病成为主要的任务.4月15日,重庆市派出了疾控人员前往玉树支援灾后防病应急.现将防病应急措施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大地震举世震惊,损失惨重。甘肃陇南、甘南两市灾情严重,天水、平凉、定西等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笔者全程参加了这次抗震救灾,回顾和总结这次抗震救灾医疗救援工作,就进一步提高破坏性灾害事件应急救援能力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以便更好的应对此类灾害事件,最大限度的降低伤亡人数。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医院随即武警四川总队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迅速组建多支医疗队,第一时间随救援部队奔赴重灾区。院本部和分院组建成立两个救援病区。作为医疗队队长,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了灾区医疗救援工作的经验。医院应把医疗救援培训作为医院继续教育的组成部分;每年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战伤救护培训;储备完善的应急药品和医疗物资;突发公共卫生灾害事件,统一全院思想很重要;医疗队的食宿应全部实现自我保障;应实行军地合作,及时开展卫生防疫、重视加强心理干预,保障救援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7.
地震灾害医学救援卫勤保障特点与实践体会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增强对突发卫生事件的预案认识,提高军队医院卫勤保障能力。方法汶川地震医疗救援实践回顾与反思。结果对抗震救灾卫勤保障工作特点进行了归纳描述与思考。结论建立应急卫勤预案,及时调整方案与实施流程,合理调配卫勤力量,科学实施卫生防疫是震灾医学救援卫勤保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浅析武警部队抗震救灾医疗救援应着重把握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根据亲历汶川大地震,组织医疗救援的实践,提出抗震救灾医疗救援应把握建立救援体系、完善救援预案、灵活机动救援、加强救援训练、突出救援特色研究等5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军队中小医院应急救援医疗分队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建议通过组织领导、救援保障、善后评估三方面策略来建设规范化应急救援医疗分队,并深入探讨如何实现应急救援医疗分队规范化管理,达到统筹管理医疗分队的目的,进而提升军队医院应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5月15日,是震后医疗工作的转折点。”这一天,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出通知.要求做好抗震救灾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防止灾后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卫生部发布《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案》,内容包括疫情监测、食品、饮水和环境卫生、消毒处理、尸体处理等9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就诊者及陪诊者的急救常识和服务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就诊者和陪诊者的急救常识和服务状况调查,探讨如何对公众进行急救知识普及教育,提高急救能力。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急诊门诊就诊和陪诊者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者文化程度越高,越偏向选择电视、网络等媒体作为主要的获取急救常识;文化程度越高,年龄越小,越多通过媒体获取急救电话号码;年龄越大,文凭越高,对急救知识的需求越明显;调查表明民众自救自护知识十分缺乏。结论 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应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和广播等媒体开展多种手段大规模宣传急救知识和必要的急救技术培训,提高急救能力,并在青少年中培养健康观念。加强急救体系建设,提高急救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观察军队医院机动卫勤保障力量及训练特点,分析当前医院机动卫勤紧急救护能力的不足,结合新彤势下机动卫勤保障需求和急诊医学发展趋势,探讨提高军队医院机动卫勤救治能力,研究加强急诊医学队伍的建设,思考建立以急诊医学科为主体的平战结合的机动卫勤保障机制,对提高紧急医疗救治水平和医院平战时的卫勤保障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立单兵急救包的卫勤定位,为单兵急救包的研究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循证分析武器因素、环境因素和战位因素与战场急救的密切相关性,现代军事、非军事行动对单兵急救的特点和需求。结果提出了单兵急救模块技术;讨论了单兵急救包的卫勤定位。结论单兵急救包应凸显其医疗急救定位,在功能上与战场急救技术相配合,在装置上与战斗携行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院前急救的成功关键在于施救人员在现场能否快速、准确、科学的实施现场救治,为了提高我市院前急救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急诊抢救时间,降低市民死亡及伤残率,调查银川市警务人员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培训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培训意见和建议,为提高本市院前急救成功率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根据李文涛设计的调查问卷及2015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的部分更新内容设计新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分为一般资料、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一般资料包括警种、性别、年龄、警龄、警衔、最高学历;急救知识和技能包括对创伤急救、心肺复苏、溺水者急救、中毒者急救及中暑者急救的自我评价、自我测试及培训的相关调查。该量表Cronbach信度系数α=0.791。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选取银川市160名警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银川市160名警务人员进行急救知识与技能的相关调查。 结果 警务人员院外创伤急救和心肺复苏及格率分别仅67.60%和23.23%;自我测评中警务人员除对中毒者的急救完全掌握的人数较多外,对于创伤、心肺复苏、中毒、溺水、中暑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较少;其中66.9%的人没有接受过相关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5年内接受过急救培训 ≥ 2次的人员更只占8.4%。 结论 我市警务人员对于院前急救知识掌握的程度欠佳,相关培训较少,应加强培训,提高警务人员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为做好农村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治关键技术集成研究的课题研究,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缺少适宜医疗卫生技术和产品等突出问题,引入有关企业的远程心电设备与技术,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研究建立远程心电监测与诊断网络系统,形成适宜农村使用的小型便携移动式诊疗、急救、自救医疗服务装备和服务模式,为提高农村医疗机构专业技术力量和医疗急救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唯一标识突发事件伤病员为目的,概述身份标识研究现状,确定突发事件急救现场伤病员身份标识所需采集的信息以及具体流程.这对于伤病员的救治和康复以及提高应急医疗卫生救援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深圳市急救医疗现状和水平,探讨各种危险因素与急救死亡的关系,检查发现工作中的差距与不足。为进一步提高全市急救医疗服务水平和政府制定急救卫生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调查研究2002年度全市急救死亡病例。结果 调查急救死亡病历3151份,男性2278例、女性873例;创伤占总死亡率的64%;院前急救死亡1122例。其中60%救护车到达现场时病人已经死亡,平均院前急救反应时间为2.2min,平均到达现场时间为5.6min;院内急救死亡2029例,院内急救气管插管率为7.8%,手术率为9.2%。输血率为4.5‰平均在急诊科抢救时间为3.5h。结论 深圳将按照国际化标准进一步建全完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努力创建具有深圳特色的急救医疗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的经验。探讨高校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现场急救医疗工作的建设与管理。加强高校卫生机构的自身建设和充分利用社会医疗卫生资源,是完善高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和确保现场急救医疗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官晓鸣  赵兴吉  白炼 《重庆医学》2006,35(4):376-377
目的 探讨紧急救援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的新方法。方法 以重庆市依托型紧急救援中心为例,分析救治队伍的组成、应具备的素质和培训内容。结果 提出了紧急救援中心救治队伍培训的构相。结论 紧急救援中心救治队伍培训对提高救援水平非常重要,而依托型紧急救援中心在人员培训方面有更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对用科技进步改善医疗服务水平的需求日益增加,将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到远程医疗系统成为了发展方向。通过对移动远程医疗系统的目标、关键技术、总体结构、功能模块等设计,以及在心脑血管疾病远程监护和急救中的应用,满足了家庭监护和应急场合对远程医疗服务的需求,为服务公众健康、提高医疗质量提供了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