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羊脱钙骨基质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性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制备山羊脱钙骨基质(decalcified bone matrix,DBM),研究其物理和生物力学特性,为其作为理想的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制备山羊完全脱钙骨基质,观察其色泽、质地、孔隙度等物理性状,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孔隙度,测量其孔径;通过测定吸水率评估其亲水性;用生物力学测定仪测定其不同压缩比率下的瞬时形变恢复率、最大形变恢复率及最大极限压缩强度.结果 标准化制备DBM呈乳白色,密度均匀,表面布有较多的微孔,扫描电镜观察其孔径范围为350~450(409.2±39.7)μm,吸水后膨胀,最大值吸水率达(419.0±44.4)%;生物力学测定显示,DBM位移是压缩强度的函数,DBM压缩20%和30%时其最大极限强度分别为(1.43±0.35)N和(1.62±0.51)N,瞬时形变恢复率分别为100%和(91.0±8.2)%.结论 完全脱钙骨基质孔径大,亲水性强,形变恢复好,利于细胞的黏附生长,是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寻新型脱细胞骨基质(Acellular Bone Extracellular Matrix,ABECM)材料及脱细胞骨基质-壳聚糖(Chitosan,CS)复合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Triton X-100、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的脱细胞方法对猪股骨进行脱细胞处理,应用溶液共混、冷冻干燥法制备脱细胞骨基质-壳聚糖复合支架。对ABECM材料进行定性分析,观察ABECM-CS复合多孔支架的形态学、孔隙率、力学性能和细胞-支架复合培养的相容性。结果 ABECM材料HE染色、Hoechest33258荧光染色均无细胞残留,茜素红染色、Ⅰ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骨形态发生蛋白-2抗体染色阳性。扫描电镜显示支架具有多孔结构,孔径50-200μm,孔隙率为(53.50±4.23)%,力学测试支架干燥状态纵向压缩模量为(33.23±14.45)MPa,支架湿润状态下的压缩模量为(2.27±1.13)MPa。细胞-支架复合培养相容性良好。结论制备的ABECM-CS复合多孔支架去细胞彻底,保留了脱细胞骨基质主要成分,具备合适的孔径和孔隙率,细胞相容性良好,是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  相似文献   

3.
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的研制及其相关性能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性能优良的人工骨材料并评价其相关性能。方法将脱钙骨、聚乳酸、氯化钠按比例复合,利用模压增强法制备重组人工骨(BPCB)材料,检测其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参数,并与有机溶剂注模颗粒沥滤法制备的材料进行比较。结果研制的BPCB材料孔隙率为55.20%、孔径为227.33μm、压缩强度为5.52MPa、弯曲强度为19.61MPa。与有机溶剂注模颗粒沥滤法相比,模压增强法制备的材料强度更高。结论BPCB材料的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均符合骨替代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复合比例的犬脱钙骨基质骨粒骨水泥复合材料扫描电镜下的结构特征,为临床应用该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铵Urist等的方法制备犬脱钙骨基质骨粒,将脱钙骨基质骨粒与骨水泥均匀混合制备成含脱钙骨基质骨粒质量比为400mg/g、500mg/g、600mg/g的复合材料标本,扫描电镜下观察不同质量比的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计算其孔隙率。结果:扫描电镜下,复合材料内部脱钙骨基质骨粒与骨水泥呈均匀混合分布多点面状结合,其中存在较多的300-600μm的不规则相互连通的自然孔浊。随骨粒所占质量比的增加,骨粒间相互接触联接及存在的自然孔隙增多,其复合材料的孔隙率也增大。骨粒质量比为400mg/g、500mg/g、600mg/g复合材料的孔隙率分别为35.34%、48.07%和56.85%。结论:犬脱钙骨基质骨粒骨水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赋形性,其间存在足够有利于新骨长入的相互连通的自然孔隙及潜在的骨粒通道,骨粒质量比越高,自然孔隙及骨粒通道越多,更有利限移植后新骨组织的长入,能作为支架材料有效地修复承重骨及大块骨的骨缺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兔脱钙骨基质材料,研究脱钙骨基质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参照Ursit方法制得兔脱钙骨基质材料,扫描电镜观察脱钙骨基质的结构,将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与兔脱钙骨基质体外复合培养,第2、4、6、8、10、12天时行MTT法测定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兔脱钙骨基质支架材料外观均呈乳白色,SEM观察脱钙骨基质呈天然的高密度孔隙网架结构,平均孔隙率为(65.86±5.15)%;平均孔径大小为(124.82±42.79)μm;兔脱钙骨基质材料接种于骨髓基质干细胞后可见大量骨髓基质干细胞粘附,随培养时间延长,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明显,MTT法检测显示复合培养8d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达稳定状态。结论:兔脱钙骨基质支架材料具有天然孔隙网架结构,利于细胞的粘附生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较好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微孔制备对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诱导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有微孔和无微孔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修复大鼠颅骨直径为 8mm的环形骨缺损 ,术后不同时间行组织学和X线检查。结果 :有微孔制备的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诱导成骨能力优于无微孔的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结论 :微孔制备能提高脱钙骨基质明胶的诱导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孔制备对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诱导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用有微孔和无微孔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修复大鼠颅骨直径为8mm的环形骨缺损,术后不同时间行组织学和X线检查。结果:有微孔制备的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诱导成骨能力优于无微孔的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结论:微孔制备能提高脱钙骨基质明胶的诱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8.
异体脱钙骨基质骨粒复合骨水泥结构特征及其生物力学性能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周勇  范清宇  蔡和平 《医学争鸣》1999,20(3):233-235
目的:分析不同复合比例的异体脱钙骨基质骨粒复合骨水泥材料扫描电结构特征及其抗压抗弯等生物力学性能。方法:扫Urist等的方法制备异体钙骨基质肌粒,制备含脱钙骨基质骨粒与骨水泥质量经为0mg/g,300mg/g,400mg/g的复合材料,扫描电不同复合比例材料的结构特征,Instron力学试验机测定不同抗压及抗率等生物力学性能。结果:脱钙骨基质骨粒水泥呈均匀混合分布并多点状结合,其中存在较多100μ  相似文献   

9.
同种异体骨为替代自体骨移植的首选材料。经脱脂、脱水、脱钙、冻干等处理制备的脱钙骨基质,具有较低的免疫源性,又保留骨形态发生蛋白等一些骨生长因子而具有骨诱导活性,已广泛运用于骨科临床。本文对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的成骨能力,及其构成复合材料、组织工程材料的研究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骨髓机制干细胞在兔DBM上增殖作用.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7月,以3只大白兔为研究对象,根据Urist方法 制备出DBM(同种脱钙骨基质),测定光密度(OD)值,绘制增殖曲线,分析复合培养后最佳修复软骨移植时机.结果 SEM观察呈现高密度空隙网架结构,平均孔隙率为(60.19±6.1)%;平均孔径大小为(119.42±6.46)μm;兔DBM材料BMSCs体外复合培养后可见大量骨髓基质干细胞粘附,MTT法检测复合培养6d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达到稳定状态.结论 兔脱钙骨基质具有三维网状结构和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是一种较好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最适合移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Jy-Ⅱ脱钙液在骨髓活检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例骨髓活检穿刺组织,选取其中150例采用Jy-Ⅱ脱钙液脱钙,同时选取50例采用5%的硝酸脱钙液脱钙做对照观察,脱钙后分别做HE染色、特殊染色(Go-mori氏网状纤维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MaxVisionTM法CD38染色),观察Jy-Ⅱ脱钙液对骨髓活检组织结构的保存及染色情况。结果经Jy-Ⅱ脱钙液脱钙后骨髓活检组织结构保持完整,完整率达98.67%。镜下形态结构清晰,组织结构清晰率达100.00%,染色情况良好,脱钙时间短,为150 min。脱钙完全,效果好。经5%的硝酸脱钙液脱钙后的骨髓活检组织,结构保持不完整,完整率达60.00%,镜下形态结构欠清晰,清晰率达52.00%,染色情况欠佳,脱钙时间长,长达240 min,脱钙不完全,效果欠佳(P〈0.05)。结论 Jy-Ⅱ脱钙液效果明显优于5%的硝酸脱钙液,骨髓活检组织结构保持良好,操作简便,脱钙时间短,在脱钙过程中无需更换脱钙液,HE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效果也较满意,实用性强,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脱钙液,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脱钙液与传统脱钙液脱钙能力的差异和对HE染色的影响。方法选取36例手术切除的新鲜骨标本,分别使用改良的脱钙液和传统的脱钙液脱钙,比较脱钙效果和HE染色效果。结果改良脱钙液组脱钙时间短于传统脱钙液组(P<0.01);改良脱钙液组切片质量良好率高于传统脱钙液组(P<0.05);改良脱钙液组染色效果良好率高于传统脱钙液组(P<0.01)。结论改良脱钙液脱钙彻底,组织清晰结构完整性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种脱钙液对骨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方法选择12例骨组织,随机分为3组。A组用14%硝酸脱钙液进行处理,B、C组分别用EDTA脱钙液、PLANK脱钙液进行处理,同时对CD3、CD68、Ki-67和TTF-1染色。结果室温条件下,硝酸脱钙液的脱钙时间最短,但对组织损伤最大。PLANK脱钙液和EDTA脱钙液脱钙效果较好,组织结构完整,形态清晰,免疫组化染色较好。结论室温条件下,三种脱钙液中PLANK脱钙液和EDTA脱钙液对骨组织脱钙及免疫组化染色效果较好。但由于EDTA脱钙液脱钙时间过长,PLANK脱钙液脱钙均匀,速度快,更适合用于临床病理检查。硝酸脱钙液脱钙最快,但是免疫组化染色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三种文献报道的改良脱钙液的效果,获得简单、便捷、适用于临床病理制片的脱钙液。方法考察在常温及37℃恒温条件下,三种改良脱钙液对骨组织的脱钙及染色效果。结果常温条件下,三种改良脱钙液的脱钙时间为72h左右,组织结构损伤小,改良脱钙液Ⅰ、Ⅲ染色效果佳;37℃恒温条件下,三种改良脱钙液的脱钙时间为8—14h,改良脱钙液Ⅰ镜下组织结构破坏,改良脱钙液Ⅱ组织结构破坏且染色效果不佳,改良脱钙液Ⅲ组织结构损伤小,染色效果佳。结论37℃恒温条件下,改良脱钙液Ⅲ是较适合于临床病理制片的脱钙溶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间充质干细胞(MSC)与同种异体脱钙骨复合培养法构建组织工程化生物衍生骨的可行性。方法预先制备同种异体脱钙骨,取健康成人骨髓,用单核细胞分离液分离MSC,间充质干细胞基础培养基原代和传代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物学特性,用FITC标记的抗CD105对第3代细胞进行流式细胞鉴定,并与同种异体脱钙骨复合培养1周后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原代及传代培养的MSC增殖迅速,第3代CD105阳性细胞占64.1%,复合同种异体脱钙骨培养1周后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增殖迅速,在材料表面形成细胞层。结论未诱导的MSC是骨组织工程适宜的种子细胞,与同种异体脱钙骨复合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载体。  相似文献   

16.
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同种异体脱钙骨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间质干细胞(MSC)与同种异体脱钙骨复合培养法构建组织工程化生物衍生骨的可行性。方法:预先制备同种异体脱钙骨,取健康成人骨髓,用单核细胞分离液分离MSC,间充质干细胞基础培养基原代和传代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物学特性,用FITC标记的抗CD105对第3例细胞进行流式细胞鉴定,并与同种异体脱钙骨复合培养1周后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原代及传代培养的MSC增殖迅速,第3代CD105阳性细胞占64.1%,复合同种异体脱钙骨培养1周后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增殖迅速,在材料表面形成细胞层。结论:未诱导的MSC是骨组织工程适宜的种子细胞,与同种异体脱钙骨复合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大块脱钙异体骨关节移植:脱钙异体骨关节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制备脱钙异体关节(DOAA)的最佳脱钙时间和关节软骨保护方法。方法:在18只新西兰兔的双侧桡骨近段造成20mm长骨关节缺损,随机分成3组,分别移植固体石蜡保护关节软骨的DOAA、石蜡油保护的DOAA和不加保护的DOAA。术后4 ̄24周作大体活检、X线照片和组织学检查。结果:24h脱钙与48h脱钙的DOAA在骨诱导能力方面没有明显差别,但后者因脱钙时间长,骨质较软而致诱导生成的新生骨关节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脱钙骨基质/纤维蛋白凝胶复合体在新西兰大白兔骨关节软骨损伤修复中的意义。方法 12只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观察组兔膝关节内植入复合支架材料,另对照组6只体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 实验组兔软骨缺损区充填充分,修复后的软骨组织呈现半透明、乳白色,色泽圆润、表面光滑,且Wa-kitan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脱钙骨基质/纤维蛋白凝胶复合支架可用于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
在54只兔的108例桡骨上分别造成1cm的骨缺损,将其平分为三组,分别植入脱钙同种异体骨、新鲜自体骨和新鲜同种异体骨。并于第1、3、5、7、10和13周,每组杀3只兔,用X线照片及组织学切片观察骨的愈合情况。结果发现新鲜异体骨植入后有排斥反应,而脱钙异体骨植入无此反应。实验证明脱钙同种异体骨是一种较好的植入物。彼优于新鲜异体骨,与新鲜自体骨植入无显著差异。新骨及软骨出现在植入物中而不在邻近宿主骨处,表明新骨形成可能是骨诱导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制备骨组织工程的新型天然支架材料.方法 取兔双侧胫骨,修整成片状,使用含3%TritonX-100及蛋白酶抑制剂的Tris-HCL的缓冲液洗脱掉骨片中的细胞成份.取脱钙后骨片行HE染色及阿利新蓝染色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骨片中纤维连接蛋白及层黏连蛋白;Mallory-Heidenhain染色测量骨陷窝形态;对骨片进行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TritonX-100残留量.结果 HE、阿利新蓝染色见脱细胞骨基质胶原纤维排列规则,骨陷窝空虚;骨陷窝形态测量表明脱细胞骨基质的骨陷窝数量与正常骨的骨陷窝数量没有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透射电镜均见纤维连接蛋白与层黏连蛋白存在于脱细胞骨基质和正常骨的骨陷窝周边;TfitonX-100残留量测定表明脱细胞骨基质最低检出极限为0.5μ/UmL.结论 脱细胞骨基质保持了骨的正常立体构筑,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衍生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