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抑制素对卵巢肿瘤诊断的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抑制素是一种32kD大分子糖蛋白肽类激素,其基本作用是抑制垂体产生卵泡刺激素,参与女性生殖系统的调节,主要产生于卵巢粒层细胞及睾丸支持细胞。卵巢粒层细胞瘤患者术前血清抑制素比正常绝经期前、后妇女高7及10倍,而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测定α-抑制素单克隆抗体,其表达率高达87.8% ̄100%,远远高于雌二醇的表达率;卵巢表面上皮-间质肿瘤及生殖细胞的表达率为0 ̄28%,非卵巢肿瘤的表达率仅为4.8%。故抑  相似文献   

2.
胎儿体重与持续性枕后(横)位发生与结局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3140次分娩中持续性枕后(横)位848位,发生率为6.5%。随着胎儿体重的增加,持续性枕后(横)位的发生率明显增加,≥3500g胎儿的发生率高达9.6%,剖宫产率为89.1%。胎儿体重≥3000g,〈4000g者产钳助产率最高(16.8%)。胎儿体重≥2500g,〈3000g者胎吸助产率最高(18.7%)。体重〈2500g者阴道自然分娩率为70.4%;体重≥2500g,〈3000g者阴道自然分  相似文献   

3.
子宫切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子宫切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4例临床分析姜云霞王本英邢建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西方国家报道其发生率高达30%~50%,我国仅2.6%[1]。但鉴于静脉血栓形成可引起肺栓塞及影响下肢功能,故术后预防、早期诊治十分重要。本研究对我院诊...  相似文献   

4.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属高危妊娠,临床上并不罕见,占妊娠的0.03%-1.1%,在肌瘤患者中的发病率为0.5%-1%。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0%~30%。近年来由于晚婚、高龄分娩者增多以及超声技术在产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诊断技术的提高,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我院统计的发病率为2.30%。本文就妊娠与子宫肌瘤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妊娠各期肌瘤处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芳香化酶抑制剂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临床表现以月经稀发的慢性或持续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和卵巢多囊变为特征。虽然有关其病理生理研究较多,但确切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枸橼酸氯米酚(clomiphene citrate,CC)常作为PCOS的一线促排卵药物诱发排卵。虽其促排卵率可高达75%-80%,但使用6个周期的累计妊娠率却仅为40%~45%。另有报道20%~25%的妇女存在CC抵抗。对CC治疗6个周期无效者,临床上常选用促性腺激素(HMG或r—FSH)促排卵。[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时影响胚胎着床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永伦 《生殖与避孕》1997,17(2):67-70,75
随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卵母细胞的回收率和胚胎移植率可分别高达86%和86.3%,然而妊娠率却较低,为12~22.8%[1,2]。因此,如何提高IVF-ET的妊娠率已成为该项工作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胚胎着床过程中,胚胎质量和子宫内膜接受性是影响胚胎着床的主要因素[3],所以胚胎质量的改善和子宫内股接受性的增加,有助于胚胎着床,从而提高IVF-ET的妊娠率。一、胚胎质量对胚胎着床的影响胚胎质量是胚胎着床和胚胎进一步发育的必要条件。因此,如何评价胚胎质量和挑选高质量的胚胎以提高胚胎种…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并子宫肌瘤剔除术2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Ravina等报道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取得成功,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目前已有大量的临床报道。但UAE术后7—20天内,因肌瘤栓塞后局部缺血,缺血性盆腔痛高达90%以上,发热率26%,下肢酸胀无力60%等,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1999年中国台湾省刘伟民首创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与UAE相似,但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的丰富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统计,全球过敏性疾病总患病率高达22%,其中过敏性鼻炎患病率最高,达17%。在我国过敏性鼻炎患者估计超过1亿,过敏性哮喘患者超过2000万,过敏性疾病己名副其实地成了常见病和多发病。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21名要求输卵管吻合术的妇女,根据结扎后时间的长短分为A、B、C三组。术前取外周血、术中抽取卵泡液。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及卵泡液中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泌乳素(PRL)水平。结果显示:卵泡液中E2的浓度远高于外周血67~332倍。而FSH、LH的浓度则低于外周血,分别为35.56%~43.45%,32.58%~45.16%,卵泡液与外周血PRL的比值无一定规律,高达1.17倍,低至40%。三组输卵管吻合后研究对象,一年内复孕率分别为62.5%,75%,60%。采用小样本四格表的显著性检验,显示各组间的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输卵管吻合术后的复孕率令人满意。说明输卵管结扎术对生殖内分泌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Q:我马上就要结婚了,我怀疑自己外生殖器偏小,怕影响婚后夫妻生活。恰好见到一些男性保健药品广告,说可以促使阴茎“二次发育,增大增粗”。虽然价格颇高,但估计有效果,便想买来试试。不知是否值得?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持蔬菜色泽,或除掉异味、涩味和草酸等,某些蔬菜烹调前必须进行焯水。但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焯水可增加水溶性营养成分的损失,小白菜在100℃的水中烫2分钟,维生素c损失率高达65%:烫10分钟以上,维生素c几乎损失殆尽。因此,焯水应采用适当方法,尽量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刘陶  李斌  卜岚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12):743-743
为防止延期妊娠和过期妊娠,降低围产儿窒息率及病死率,对妊娠合并某些疾病以及孕周超过40周的孕妇给予适时引产是产科常见的治疗措施,而宫颈条件则是引产成功的关键。引产成功率与宫颈成熟有关,宫颈不成熟者,引产失败率高达50%[1]。我们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观...  相似文献   

13.
Liu K  Cui H  Qian H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2):122-124
超大剂量化疗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卵巢癌刘开江崔恒钱和年卵巢癌的治疗,是目前妇科恶性肿瘤中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虽然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的总有效率高达70%~80%。但仅有30%~50%达临床完全缓解,10%~30%达病理完全缓解[1]。耐药是化疗...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目前是产科工作者处理难产的常用手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剖宫产的相对安全性迎合了社会对优生优育的要求,因而致剖宫产率提高。有资料显示:国内有些城市剖宫产率高达45%左右,但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下降。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分娩数2743例,其中初产妇1286例,剖宫产424例,初产妇剖宫产率为33.0%,占同期剖宫产的67.8%(424/625),与汕头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初产妇剖宫产率(66.3%)接近,本文就424例初产妇剖官产的指征讲行回顾件总结。  相似文献   

15.
吸宫术前服用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低剂量米索前列醇扩张宫颈的效果观察(附101例报告)胡小平药物流产已在国内广泛使用,大量的临床研究在验证了其高达90%以上的完全流产率和药物副反应十分轻微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不可忽视的缺点──由于妊娠产物非短时间内一次排清...  相似文献   

16.
癌肉瘤在女性生殖道肿瘤中罕见。子宫癌肉瘤是女性生殖道癌肉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但也仅仅占所有子宫癌的2%~5%。卵巢癌肉瘤就更加少见,占所有卵巢恶性肿瘤的1%~2%以下。宫颈或输卵管的原发癌肉瘤仅见于少数个案报道。癌肉瘤恶性程度极高。已有研究表明,早期子宫癌肉瘤患者5年活存率不超过33%-36%,Ⅰ和Ⅱ期子宫癌肉瘤患者即使进行了正规治疗5年内的复发率仍高达53%。卵巢癌肉瘤的预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辅助细胞学检测系统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Han S  Li Y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11):690-691
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及延长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细胞学检查是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和较有价值的方法,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传统的巴氏涂片手工光镜检测,存在较高的假阴性率,有文献报道,假阴性率可高达2%~50%[1]。为了...  相似文献   

18.
计划生育     
概述 如今尽管有很多不同的避孕方法,但在英国,计划外妊娠率仍高达30%,很多计划外妊娠被迫终止。在英国,口服复合避孕药是最常用的避孕方式,但在发展中国家母乳喂养依然是一种重要的喂养方式。因为口服避孕药有绝对禁忌证,所以医生在开药之前应仔细询问病史。现有的避孕方式包括:激素避孕药,宫内节育器,屏障避孕法,自然避孕法,绝育术。  相似文献   

19.
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的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43年Papanicoaou提出五级分类诊断法用于宫颈细胞病理学分类,被世界各个国家沿用近50年,为宫颈癌的防治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巴氏分类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假阴性率高达10%-20%。1988年50位病理学家在美国马里兰州的Bethesda城召开会议,提出采用描述性诊断报告,即为TBS(the Bethesda system)的雏形。后于1991年进行修订,于2001年再次提出讨论,推出2001TBS诊断法,因其可作出更为精细的分类,从而替代了传统的巴氏分级。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恶变问题是妇科领域临床困惑问题,EMT恶变率平均为0.7%~1%,有学者报道高达2.5%.近年来,随着EMT的发生率不断增高,EMT恶变的病例数也在逐年增加,EMT恶变的预防、治疗等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EMT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