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放疗、系统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极大地改善了乳腺癌病人的生存及预后,其中手术治疗依旧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1].乳腺外科医师不仅需要掌握娴熟的手术技巧,同时应具备乳腺癌病人全程管理和综合治疗的能力.为提高我国乳腺外科医师早期诊断乳腺癌、提供合理手术治疗、给予...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年轻女性乳腺癌病人的生育现状。 方法 以2018年11月至2021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乳腺外科门诊就诊的226例女性乳腺癌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对病人年龄、婚姻状况、生育史、生育计划及生育力保存等资料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 226例病人中,≤40岁且无远处转移者占63.27%(143/226),143例病人中,未婚未育乳腺癌病人更倾向于有生育意愿。年龄、婚姻状况、生育史、乳腺癌分子分型是乳腺癌诊断时“是否与医师讨论生育功能保留问题”、“是否担心药物治疗会影响生育功能”、“是否与医师讨论改变药物治疗方案”、“是否采取生育功能保留措施”的关键影响因素(P值均<0.05)。 结论 未婚未育的年轻女性乳腺癌病人有更高的生育需求,乳腺外科医师要增加对癌症病人生育力保存的知识储备,抗癌治疗前充分了解病人的生育需求,及时启动乳腺癌病人生育力保存的多学科诊疗。  相似文献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 旨在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其中, "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诊断率""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检查评估策略符合率"等质控指标, 为制定合理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奠定国家标准。本文结合《中华医学会乳腺外科临床实践指南》相关内容, 针对乳腺癌组织病理学取材、cN0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手术、乳腺腔镜手术同质化、晚期乳腺癌外科治疗原则、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和乳腺外科手术分级标准等近年来临床关注的乳腺外科热点问题提出观点, 希望为提高中国乳腺外科临床工作同质化水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正>妊娠相关性乳腺癌(pregnancy associated breast cancer, PABC)为妊娠期间及产后1年内被诊断的乳腺癌特殊类型,目前文献报道发病率已上升到1/3 000~([1])。在全球每年新增的25 000例45岁以下的乳腺癌女性病人中,PABC的发病率在2.6%~6.9%~([2]),35岁以下乳腺癌病人中PABC占15.6%~([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育龄期女性初育年龄普遍推迟,发  相似文献   

5.
随着乳腺外科的发展,乳腺癌手术治疗术式有了更多选择。对于早期乳腺癌病人,保乳手术仍应是首选手术方式之一,肿瘤整形保乳可以扩大该手术的适应证。对于缺乏保乳指征的病人,应合理选择乳房重建手术的方法和时机。乳房重建手术可分为即刻重建、延期重建和即刻-延期重建3种术式。具体方法包括植入物重建、自体皮瓣重建和脂肪移植等。对称性手术也应纳入乳房重建策略制定之中。  相似文献   

6.
乳腺外科实验研究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乳腺病是影响女性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乳腺癌更是因其日益增长的发病率而成为女性罹患的主要恶性肿瘤,根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50万妇女因乳腺癌死亡。因此,这就决定了乳腺病研究的焦点及主要方向,在于针对乳腺癌的研究。围绕乳腺外科进行的实验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乳房切除仍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乳腺外科医生应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乳房重建工作。尽管不同的重建方式应综合考虑病人意愿以及医生的技术能力等因素,但坚持肿瘤安全性原则,合理设计乳房手术切口,掌握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技术以及分离皮瓣的厚度和范围都应成为乳腺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开展多学科合作的模式下,乳腺外科医生应积极参加培训,勤学善思,坚持实践,努力提高乳腺癌病人的整体治疗水平,共同推动我国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规范进程。  相似文献   

8.
<正>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文献报道其在新发乳腺癌中占<1%[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组织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报告中国MBC约占总体乳腺癌群体的0.31%。鉴于其低发病率,针对MBC的随机对照研究很少,主要以小样本回顾性研究为主,目前MBC的诊治原则多从女性乳腺癌的相关研究中推断而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亲密加强疗法对育龄期女性乳腺癌患者生育忧虑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育龄期女性乳腺癌患者按入住病区分为对照组53例和干预组52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接受为期4周的亲密加强疗法.干预前后采用癌症后生育忧虑量表、亲密关系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亲密关系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生育忧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育龄期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亲密加强疗法,可有效增进患者亲密关系满意度,降低生育忧虑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乳腺癌是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癌症患者的第二位死因~([1])。乳腺癌患者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ipsilateral supraclavicular lymph node metastasis,ISLM)对乳腺外科来说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乳腺癌患者在诊断时发生ISLM、不伴远处扩散的发生率较低,约占乳腺癌复发转移比例的1%~4.3%~([2-3])。在ISLM的治疗方面,普遍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与生活质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肿瘤流行病学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新确诊乳腺癌病167万例,死亡52万例~([1])。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增长速度超全球2倍,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2])。随着乳腺外科的发展,乳腺癌治疗理念从"最大可耐受治疗"向"最小有效治疗"转变~([3]),从"细胞毒化疗"到靶向治疗,从"腋窝淋巴结清扫"到"前哨淋巴结活检"。根据肿瘤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特点、病期及病人自身情况,考虑是否需新  相似文献   

12.
<正>近10余年来,甲状腺和乳腺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甲状腺癌和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疾病[1]。随着医学基础研究和前瞻性临床试验的开展,医疗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甲状腺、乳腺外科的发展。近10年我国甲乳外科也有了快速发展。下面就甲状腺、乳腺外科中微创治疗、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正乳腺癌已经成为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涉及乳腺外科、普通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等很多科室,甚至一些中医科、妇幼保健院的医生也收治乳腺癌患者。全国各地乳腺癌的治疗水平和治疗效果相差甚大,究其原因,与治疗不规范有定关。规范乳腺癌的治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关山  张冰  张开通  王宇  岳朝森 《国际外科学杂志》2021,48(3):145-148,F0003
乳房轮廓保留(BCP)是指通过保乳手术(BCS),乳房切除即刻乳房重建(IBR)的外科策略,保留乳腺癌患者术后乳房的轮廓。随着乳腺外科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外形和生活质量获得了明显改善,最近的研究报道中,将BCP作为一项新的指标来衡量或评价乳腺癌治疗效果。在早期乳腺癌手术中,需要根据术前对乳腺癌患者全身情况和乳房肿瘤的全面评估以及乳房的形态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手术策略,合理提高乳腺癌术后的BCP率,改善患者的术后外形效果。结合我国女性乳房的形态特点,不仅可以通过BCS和IBR保留乳房轮廓,在部分乳腺癌患者中,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切除术也可作为保留乳房轮廓的术式选择,从而减少乳房缺失给患者带来的身心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乳腺癌综合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疾病的治疗效果和病人的总体生存得到了显著提高。外科手术作为乳腺癌局部治疗的重要方法,其切除肿瘤的彻底性和剩余乳房外形的完整性往往不可兼得,造成术后美观度不佳[1]。相对于疾病对病人躯体的影响,乳房缺失对病人心理的影响也愈发引起乳腺外科工作者的关注。乳腺肿瘤整形及乳房重建技术在近些年来蓬勃发展,治疗乳腺疾病的同时,更加兼顾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一、保乳整形手术对于临床早期的乳腺癌病人,保乳手  相似文献   

16.
<正>追求最大获益和最小伤害理念是进展期乳腺癌诊治的基本原则。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乳腺癌分期标准定义内乳淋巴结转移为N2b或N3b,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为N3c[1]。为提高我国内乳淋巴结和(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规范化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组织专家针对相关临床问题进行文献收集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腔镜手术安全性研究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Jiang J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7):439-441
随着乳腺癌临床研究的深入,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认识已形成共识,临床循证医学研究成果使乳腺癌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早期诊断率的提高,辅助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进步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由此带来乳腺癌外科治疗理念和方式的重大变化,从强调规范、彻底的根治性切除变为在治愈疾病同时注重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个体化、微创化、保护功能和注重恢复乳房美观形态成为当今乳腺癌外科治疗的趋势。新的外科设备、材料和技术的进步为乳腺外科手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近年来,腔镜技术的应用是乳腺外科在上述理论和技术指导下的重要发展之一。已有的临床实践结果显示,腔镜技术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正在改变乳腺外科的面貌:腔镜手术改变了传统乳腺癌的手术方式和程序,增强了手术技术的效能;突出了创新手术的特点,扩展了乳腺外科领域,发展了新的手术理念;具有突出微创和美容的效果。但是,腔镜手术在乳腺外科应用的时间不长,该手术用于乳腺癌治疗是否成熟,是否符合肿瘤外科治疗的原则以及手术相关的安全性如何,是外科医生最关心的问题。对于开展一个新的手术首先涉及到的相关安全性问题包括:手术技术本身的安全性,对患者机体的安全性和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等。现根据我科的相关研究并结合文献对乳腺腔镜手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女性的的健康。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有关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基础临床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近期研究表明,维生素D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及病人的预后相关,为我们预防乳腺癌提供新的方向。本文就此方面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从最初认为单一疾病,发展到目前的异质性肿瘤[1];其治疗从最初的手术治疗发展到目前的综合治疗,从最初的化疗发展到目前的靶向治疗,并随之产生多学科诊治(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的理念,进一步提升病人的预后[2]。笔者中心从2009年开展MDT至今,整合乳腺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病理科、影像诊断科以及超声诊断科等学科,建立了乳腺疑难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已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规范化、专业化的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模式与秩序,需要医生、病人及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与协作。理想的乳房重建手术必须同时满足肿瘤安全性与整形美学的双重标准,并且不应违背乳腺癌综合治疗的理念。乳腺外科医师应严格遵循专家共识推荐及个体化治疗原则,客观认识并谨慎开展乳房重建手术,加强与整形外科等多学科协作,以达到肿瘤治疗安全与乳房外观美学的最佳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