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揭示螺内酯对损伤的动脉血管壁血管重塑与VEGF阳性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分为两组,构建兔髂动脉的球囊损伤模型.术后对照组只喂标准兔饲料,实验组喂标准兔饲料 螺内酯20mg/(kg·d)研磨稀释后经口灌胃.术后4周,活体取损伤的动脉组织.制作常规病理切片以及VEGF免疫组化切片.采用天地公司TD2000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血管重塑的各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内弹力膜下面积、外弹力膜下面积较对照组增大(P<0.05).实验组残余管腔面积、面积狭窄率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中膜面积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较对照组内皮细胞质、平滑肌细胞质内VEGF表达减弱.结论 螺内酯可改善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重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普罗布考对兔髂动脉损伤后内膜增殖、血管重塑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普罗布考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和联合组,高脂喂养两周后行髂动脉球囊内皮拉伤术,从术前3d开始对照组予单纯高脂喂养,治疗组分别以普罗布考(1.0g/只·d^-1)、复方丹参滴丸(300mg/只·d^-1)及两药联合灌喂至术后4周,取病变血管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普罗布考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增殖内膜面积明显减小(P〈0.05),普罗布考组内弹力膜包绕面积增大(P〈0.05);与单独用药组比较,联合组内弹力膜包绕面积明显增大(P〈0.05),但增殖内膜面积无改变(P〉0.05);各治疗组VEGF、PC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普罗布考均可抑制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增殖,减轻内膜增生;普罗布考兼有改善血管重塑的作用,两药联合使用可取得改善血管重塑的协同效应,其机制可能与减少VEGF在血管内、中膜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血管内超声(IVUS)观察血管内放射(IR)对猪受损髂动脉形态学改变的影响,在体情况下探讨IR治疗对管腔重构的作用。方法:对中国小型猪髂动脉进行血管造影及IVUS检查后行球囊扩张损伤术。实验组通过置源管将高剂量铱—192(^192Ir)后装源对受损髂动脉施予总量为20Gy的IR治疗,而损伤对照组仅在受损髂动脉置入假源。动脉损伤后第28天时再次进行血管造影和IVUS检查。通过IVUS测量血管外弹力膜(EEM)横截面积、管腔横截面积检查、管腔最大径和最小径以及面积狭窄率和直径狭窄率。结果:IVUS检查发现,与损伤前相比,动脉损伤后28天时EEM与管腔横截面积以及管腔最小径均明显缩小(P〈0.05),表明动脉受损后28天时发生明显负性重构(血管回缩),导致了管腔明显狭窄;20GyIR后,管腔横截面积与管腔最小径均较损伤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EEM横截面积也较对照组有所增加(但末达到统计学意义),总量为20GyIR治疗使管腔狭窄显著减轻。结论:IUVS检查证实:负性重构是猪髂动脉球囊损伤后狭窄形成的重要原因;20GyIR可明显减轻动脉内膜损伤后狭窄形成,IR防治受损动脉狭窄形成的原因可能与改善血管负性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和科素亚对兔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预防作用及其对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为高胆固醇组、普罗布考组、科素亚组和联合用药组。1周后进行髂动脉球囊拉伤术,术后4周进行弹力纤维染色,用免疫组化检测血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 receptor,IGF-IR)和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结果:与高胆固醇组相比,普罗布考组、科素亚组和联合用药组管腔面积明显扩大(P〈0.01),内膜面积明显减少(P〈0.05),IGF-IR和VEGF表达明显减少(P〈0.01),但3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和科素亚可以显著减轻兔髂动脉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形成,抑制IGF—IR和VEGF的表达。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局部转染C型利钠肽基因(CNP)对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探讨CNP在防治球囊成形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兔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多聚乙酰亚胺-pcDNA3.1/hCNP包被球囊转染髂动脉,分别用RT-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pcDNA3.1/hCNP在动脉壁中的表达,弹力纤维染色法检测球囊成形术后内膜增生等指标.结果 pcDNA3.1/hCNP在兔髂动脉中能高效表达,转染组血管内膜增生程度明显降低.结论 CNP基因转染能明显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在血管再狭窄防治中可能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血管球囊损伤后内皮增生及血管重构对再狭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球囊拉伤血管内膜加高脂饲养的方法建立兔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4~6周后行双侧髂动球囊扩张术,分别于术后1,3,7,14,28d取病变血管段病理标本,应用病理学方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管增生及重构情况,结果表明;1.损伤后1d即出现血管增粗(外弹力膜内横截面积扩大)并持续至术后28d。2.损伤后管腔面积前3d增大,7d后开始缩小,3.损伤后内膜增生,从第7d为高峰;中膜增生开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水飞蓟宾对球囊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及重构的影响 ,探讨其防治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可能性。方法 将实验兔造成髂动脉球囊损伤 ,术前 3d开始分别使用小剂量 ( 2 0mg·kg-1·d-1)及大剂量 ( 40mg·kg-1·d-1)水飞蓟宾 ,服药至术后 2 8d处死 ,取病变血管染色 ,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内膜及中膜厚度、血管腔面积、平均动脉面积 (外弹力膜内横截面积 ,EEL)的变化。结果 小剂量水飞蓟宾对血管腔面积、血管内膜及中膜厚度、平均动脉面积无明显影响 ;大剂量水飞蓟宾可使血管腔面积扩大、平均动脉面积明显增加、血管内膜厚度减少。结论 水飞蓟宾能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及血管重构 ,有可能用于防治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血管内放射抑制猪髂动脉球囊损伤后狭窄形成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小型家猪13头,分为对照组7头及实验组6头 。对照组左侧髂动脉先行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随后行球囊扩张成形术,最后置入置源管。实验组在上述处理基础上,通过置源管送入^192Ir高剂量后装源取20Gy对受损髂动脉行放射治疗。术后第3天、第10天及第28天各处死2头,取损伤的髂动脉分别行苏木精-伊红及Masson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形态学及组织学变化。结果:对经球囊损伤后的猪髂动脉进行血管内放射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未见并发症发生。实验组在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可见新生内膜面积及厚度减少、血管腔面积及外弹力膜包绕面积增加现象;新生内膜中胶原含量有增生受抑现象。结论:在球囊扩张成形术后即刻应用血管内^192Ir 20Gy放射治疗,第3天起明显抑制新生内膜形成,第10天时新生内膜抑制达到高峰,血管发生有意义的正性重塑,到28天时血管正性重塑更加明显,从而达到有效抑制动脉损伤后狭窄形成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局部转运磷酸胆碱聚合物MPC30-DEA70载反义c—myc寡核苷酸(c—mycAS—ODN)基因复合物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的影响。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多聚赖氨酸(PLL)组、裸c—mycAS—ODN组、PLL载基因复合物N/P=3:1组和N/P=5:1组,每组各8只。构建兔髂动脉球囊损伤模型,于血管损伤段行PLL、c—mycAS—ODN、PLL载N/P=3:1和N/P=5:1基因复合物的局部转运。24h后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基因复合物在髂动脉的分布情况;4周后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髂动脉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包括新生内膜面积(NIA)、中膜面积(MA)和新生内膜/中膜面积比(I/M);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损伤血管处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共聚焦显微镜可见转染N/P=3:1、N/P=5:1基因复合物的血管内膜有均匀的绿色荧光分布。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对照组、PLL组、裸c—mycAS—ODN组均可见显著的内膜增生,组间比较NIA、I/M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N/P=3:1组和N/P=5:1组NIA、I/M均明显减少(P〈0.05),后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显示对照组、PLL组、裸c—mycAS—ODN组c—myc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N/P=3:1组和N/P=5:1组c—myc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后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聚赖氨酸可促进MPC30-DEA70/c—myc AS—ODN复合物进入髂动脉血管,有效抑制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的过度增生,为基因治疗血管内狭窄提供了新型的非病毒类转基因手段。  相似文献   

10.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11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总有效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LVDD、LVEF、NT—proBNP、hs—CRP水平均显著改善(均P〈O.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效果显著,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11.
吕立文  李醒三  徐戈 《华夏医学》2003,16(4):453-455
目的 :研究普罗布考和科素亚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预防作用和对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白兔30只均予高脂饮食 ,1周后进行髂动脉球囊拉伤术 ,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普罗布考组 (P组 )、科素亚组 (L组 )。术后第 4周进行血管形态学检查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受体 (IGF- 1 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结果 :与 C组相比 ,P组和 L 组血管腔面积明显扩大 (P<0 .0 1 ) ,IGF- 1 R、VEGF和 PCNA表达明显减少 (P<0 .0 1 ) ,P组和 L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普罗布考和科素亚可以显著减轻兔髂动脉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形成 ,抑制 IGF- 1、VEGF和 PCNA的表达 ,而两药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花刺参黏多糖对家兔髂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TA)后内皮功能及内膜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50只新西兰纯种家兔随机分为4组:花刺参组、辛伐他汀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各组动物于TA后4周空腹颈动脉同步采血行MDA、ET、NO含量及vWF、SOD活性测定,并全部处死动物行病理形态学检查、原位杂交染色观测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mRNA在髂动脉中的表达及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1)TA后4周,模型组血浆中MDA、ET含量及vWF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NO含量及SOD活性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辛伐他汀组MDA、ET含量及vWF活性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NO含量及SOD活性则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2)模型组内膜厚度明显高于花刺参组和辛伐他汀组(P<0.01);模型组管腔狭窄度明显高于花刺参组和辛伐他汀组(P<0.01)。(3)正常对照组PDGF仅内膜微量表达;模型组内膜强烈表达,中膜中度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花刺参组及辛伐他汀组PDGF表达局限于内膜,伴或不伴中膜轻微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内膜及中膜TGF-β_1强烈表达,比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花刺参组及辛伐他汀组TGF-β_1表达比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4)免疫组化显示花刺参组、辛伐他汀组和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平滑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模型组较花刺参组和辛伐他汀组平滑肌细胞凋亡更加显著(P<0.05)。结论复方花刺参黏多糖具有抑制家兔血管成形术后内膜增殖和保护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普罗布考 (Probucol)对兔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预防作用和对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新西兰白兔2 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 1 0只 ,Probucol组 (P组 ) 1 0只 ,于高脂饮食 1周后行髂动脉球囊拉伤术 ,术后 C组单纯予高脂饮食喂养 ,P组予 Probucol每只 1 0 0 0 m g/ d喂养 ,各组均给予 4周药物。于实验第 1、8、2 1、35天行血脂检查 ,术后 4周行血管形态学检查及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I受体 (IGF- I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结果 :两组间各时点血脂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 C组相比 ,P组管腔面积明显扩大 (P <0 .0 1 ) ,内膜 +中膜面积明显减少 (P <0 .0 5 ) ,IGF- IR、VEGF和 PCNA表达明显减少 (P <0 .0 1 )。结论 :Probucol可以显著减轻兔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形成 ,抑制 IGF-IR、VEGF和 PC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再内皮化和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将制模成功的5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皮下注射rhG-CSF 30μg/(kg.d),7 d后经颈动脉行左髂总动脉球囊导管拉伤,术后14 d用伊文氏蓝染色、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血管再内皮化、新生内膜增厚及细胞增殖情况;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rhG-CS,其余同观察组。结果造模14 d后,观察组的内膜再生面积(An)和内膜损伤总面积(At)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68.60±6.25)%vs(46.60±3.36)%,P〈0.01];内膜厚度(Ti)/中膜厚度(Tm)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1.53±0.14 vs 2.43±0.15,P〈0.01)。结论内皮前体细胞动员剂rhG-CSF能显著促进血管损伤后内皮化,有效抑制了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余旭辉  张雪珍  余辉映 《医学综述》2014,20(18):3390-339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骨折的影响。方法选择新西兰大耳白兔7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VEGF组,制作左侧桡骨中段骨折模型,对照组给予青霉素消炎处理,VEGF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耳缘静脉推注VEGF。分别于术后8、24、72 h和1、3、5、8周测定两组动物骨折端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新西兰大耳白兔伤后不同时相骨折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bFGF1)的表达均是逐渐升高降低的过程,VEGF组每一时点bFGF1分泌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新西兰大耳白兔的骨化程度在手术后1、2、3周的例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愈合是一个多因子均参与及协调的过程,VEGF可能属于其中一种极为重要的因子,在骨折愈合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对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脑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参照Zea Longa报道的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MACO)。造模成功24 h后,测定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实验组皮下给予G-CSF 20μg/(kg.d),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用5 d。测定动物神经功能缺失再评分,断头取脑,取距额极4~6 mm部分,分成两部分,取其一做TTC染色,测定脑梗死面积比;剩余部分做HE染色,观察光镜下结构;免疫组化测定脑梗死周围损伤区VEGF表达情况。结果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造模成功后共入组大鼠29只,其中实验组17只,对照组12只。①实验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主要集中在2分,统计学分析未见明显差异(P〉0.05)。②实验组梗死面积与对侧大脑半球面积比小于对照组,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③实验组脑梗死周围损伤区组织VEGF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能增强脑组织VEGF表达,减小脑梗塞面积,从而发挥脑保护的作用。但未发现对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对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术前腔内放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意义。方法2000.-08~2007.11收治的51例宫颈癌患者中,26例接受了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其中12例加用了腔内放疗;25例接受了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其中10例加用了腔内放疗。化疗方案均以卡铂为主的联合方案。介入治疗或腔内放疗后2周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治疗前的宫颈活检标本和手术后的标本共102份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由治疗前的64.7%下降为4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VEGF的阳性表达与FIGO分期、肿瘤分级和病理缓解有明显的相关性。VEGF阳性表达的患者动脉化疗/栓塞或联合腔内放疗后的临床有效率(54.5%,18/33)低于VEGF阴性表达者(77.8%,14/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治疗前VEGF表达阴性的宫颈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高于表达阳性者(100%、94%vs.73%、75%,P=0.043,P=0.112),总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前VEGF表达可能是评价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术前腔内放疗治疗宫颈癌临床疗效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