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七厘失笑棱莪汤”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7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西医治疗以丹哪唑、三苯氧氨为主药,但患者服用后易出现肝功能损害及消化道不良反应。笔者自1990~1997年间用“七厘失笑棱莪汤”保留灌肠治疗本症57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一、一般资料57例均为门诊病人,按内异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莪棱胶囊联合保留灌肠防治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患者,按照数字表格法分为莪棱组与对照组各60例,莪棱组患者在术后口服莪棱胶囊联合中药处方熬汤药保留灌肠,对照组口服丹那唑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莪棱组治疗总有效率86.21%,对照组为66.07%,两组治疗疗效比较莪棱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莪棱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13.79%,对照组复发率33.93%,莪棱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2、P、PRL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莪棱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莪棱胶囊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可明显改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患者症状及调节性激素水平,降低囊肿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莪棱胶囊对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痛经的疗效,探讨其对血清CA125、EMAb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莪棱胶囊)和对照组(口服孕三烯酮),每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的改善情况及血清CA125、EMAb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痛经均明显缓解,治疗后血清CA125、EMAb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莪棱胶囊对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痛经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可降低血清CA125的水平,促使EMAb转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对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患者宫腔冲洗液中IL-6与LI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患者50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补肾活血汤治疗3个月经周期,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治疗前后着床口期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及宫腔冲洗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与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水平。结果补肾活血汤治疗后着床口期子宫内膜厚度、A型子宫内膜的比率、宫腔冲洗液中IL-6与LI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子宫动脉血流参数RI值和PI值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可提高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患者宫腔冲洗液中IL-6与LIF水平,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5.
莪棱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莪棱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7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莪棱胶囊组(口服莪棱胶囊)、内美通组(口服内美通)及空白对照组(不服药),每组25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清EMAb、CA125、PRL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后,莪棱胶囊组患者痛经明显缓解,痛经发生率从84%下降至48%,卵巢巧克力囊肿亦明显缩小(P<0.05);血清CA125、PRL水平明显降低(P<0.05),EMAb转阴率达33.33%(P<0.05),与内美通疗效相似(P>0.05).结论:莪棱胶囊能有效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缓解痛经、缩小卵巢巧克力囊肿,可能与其下调血清CA125、PRL水平,促进EMAb转阴有关.  相似文献   

6.
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患者46例,均给予红藤汤汤剂100 mL(温度37~38℃)于非月经期每日睡前保留灌肠,月经后3 d开始用药,患者可侧卧位,肛管插入深约20 cm,10~15 min内缓慢滴完,保留至次日清晨便出。结果灌肠前后疼痛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藤汤灌肠能够减轻和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2):90-93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对子宫内膜异位致不孕患者的疗效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目的将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补肾活血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补肾活血组加服中药补肾活血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检测血清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比较临床疗效,随访1年,记录妊娠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FSH、LH、E2、P水平降低(P0.01),内膜厚度升高(P0.01),PI、RI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补肾活血组血清FSH、LH、E2、P水平较低(P0.01),内膜厚度较高(P0.01),PI、RI较低(P0.01),总有效率较高(P0.05),随访1年成功妊娠率较高(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致不孕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相关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行评价,并观察中药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EMs不孕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于IVF-ET胚胎移植前连续服用中药3个月;对照组20例,不予药物治疗。并以3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于窗口期利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分布类型、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EMs不孕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中药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亦无明显变化(均P0.05);EMs不孕患者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RI)、阻力指数(PI)均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Ⅰ型血流分布约23.33%(7/30),对照组Ⅰ型血流分布占25.00%(5/20),正常组为66.67%(20/30),明显高于EMs不孕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参数RI、PI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内膜及内膜下血流Ⅰ型分布提高至60.00%(18/30)。治疗组正常妊娠率约46.67%(14/30),对照组正常妊娠率为30.00%(6/20)。结论 EMs可能影响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中药治疗可提高EM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IVF-ET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莪棱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MP-7/TIMP-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与在位、异位内膜上MMP-7、TIMP-1表达水平的关系,及莪棱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异位内膜上MMP-7、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莪棱胶囊的作用机理。方法:将7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莪棱胶囊组(口服莪棱胶囊)、内美通组(口服内美通)及空白对照组(不服药),每组25例,3个月后行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剔除术,并选取同时期因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行诊刮术的生育年龄妇女17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异位、在位内膜上MMP-7、TIMP-1的表达水平。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MMP-7表达水平增高,而TIMP-1表达水平下降(P<0.05),服用莪棱胶囊后可以下调MMP-7,而上调TIMP-1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与MMP-7/TIMP-1表达失调有关,莪棱胶囊作用机理与调整MMP-7/TIMP-1表达、抑制内膜的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脐腹灸疗法配合补肾养血活血方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比较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类型、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型内膜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脐腹灸疗法配合补肾养血活血方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桃核承气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并分析治疗前后患者性激素、卵巢功能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方法:选取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口服达那唑,自月经第1日口服,200 mg/次,2次/d,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桃核承气汤加减,1剂/d,煎煮200 m L早晚温服,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指标治疗前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性激素、卵巢功能及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5%,对照组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雌二醇及孕激素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低得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前1日观察组卵泡的卵泡直径、卵泡生长平均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体期/卵泡期卵巢基底动脉血PSV明显高于对照组,PI、RI明显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外周血VEGF水平均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核承气汤可明显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卵巢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螺旋动脉、卵巢间质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后的改善情况,结合其它影像学、实验室指标,探讨PCOS与中医络病的相关性。方法 (1)将30例PCOS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于刚入组时检测子宫螺旋动脉、卵巢间质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RI、S/D),两组间进行比较;(2)比较30例PCOS患者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前后的子宫螺旋动脉、卵巢间质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RI、S/D)、窦卵泡数量、卵巢体积、血清睾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的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RI、S/D)均高于对照组,卵巢间质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RI、S/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子宫螺旋动脉RI、S/D下降,卵巢间质动脉RI、S/D上升,窦卵泡数减少,卵巢体积减小,睾酮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检测数据可推论PCOS属中医络病范畴,中药保留灌肠通过疏通局部络脉可改善卵巢、子宫的病态血流状态及其它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潘丽贞  王英  陈弦 《中医药导报》2021,27(2):68-70,75
目的:研究化瘀消癥方在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患者Gn RH-a治疗后窗口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Gn RH-a治疗后窗口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尿促卵泡素+绒促性素+来曲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化瘀消癥方。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PS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子宫体积、内膜厚度、PI、RI、PSV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妊娠率为60.00%(18/30),高于对照组的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Gn RH-a治疗后窗口期联合化瘀消癥方可改善子宫动脉血流情况,增加内膜厚度,提高宫内自然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调经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肾虚痰阻证患者糖脂代谢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2月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肾虚痰阻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盐酸二甲双胍片口服,血脂异常者给予普伐他汀钠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调经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比2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子宫螺旋动脉阻力指数),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PG、FINS、HOMA-IR、TC、TG、LDL-C水平及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子宫螺旋动脉阻力指数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HDL-C、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4,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补肾调经汤联合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肾虚痰阻证患者效果更好,能够有效调节糖、脂代谢,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且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桂枝茯苓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血清抗苗勒管激素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PCOS合并不孕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以加味桂枝茯苓汤,5 d为1个疗程,总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记录一般情况包括月经恢复率、排卵率、妊娠率和流产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FI)测量排卵当日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动脉血流频谱,计算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采集患者晨间血检测观察2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包括血清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以及LH/FSH比值及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结果:治疗后2组T、LH、FSH及LH/FSH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治疗后月经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排卵率及妊娠率上调,流产率下降,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子宫内膜均有增加,RI及PI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观察组下调较对照组明显(P 0. 05)。治疗后2组AMH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上调,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观察组上调较对照组明显(P 0. 05)。结论:加味桂枝茯苓汤可明显改善PCOS患者子宫容受性,提高了排卵率及妊娠率,其机制可能与通过降低机体AMH水平,增强卵泡对FSH的敏感度而促进排卵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软坚消结调经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子宫血流动力指标的改善作用研究。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片治疗,25 mg/次,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软坚消结调经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后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均治疗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子宫体积、瘤体大小、性激素(LH、FSH、E2、P)水平和子宫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9.74%,35/39)高于对照组(71.79%,28/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经期长、月经量多、阴道不规则流血、腰酸背痛和面色晦暗等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和瘤体大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H、FSH、E2、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速度PI、RI较治疗前升高,PSV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滋阴助阳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PCOS患者,根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滋阴助阳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比较2组临床妊娠率及生化妊娠率。结果:治疗后,2组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睾酮(T)及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FSH、LH、T及AM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子宫螺旋动脉PI、R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子宫螺旋动脉PI、RI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化妊娠率为26.67%,低于对照组的42.22%;观察组临床妊娠率为55.56%,高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助阳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可有效调节患者的激素水平,增加其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螺旋动脉PI、RI,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滋肾填精方对子宫内膜薄性不孕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肾阴虚型子宫内膜薄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配合滋肾填精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观察卵泡发育成熟时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以及妊娠率。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较对照组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卵泡成熟时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参数PI、R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卵泡成熟时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参数PI、R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参数PI、R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3例出现乳房胀痛,2例出现阴道少量出血,5例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结论针刺配合滋肾填精方治疗子宫内膜薄性不孕症,可促进子宫内膜增长,改善子宫内膜血流,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戈舍瑞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92例EM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皮下注射戈舍瑞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戈舍瑞林与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治疗,均治疗3个月,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搏动指数(PI)、收缩期最大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NF-γ)和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统计随访期间的复发率、受孕率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 同时,观察组腰部酸胀、经期腹痛、月经异常和神疲乏力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 且观察组PI、RI、E2、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PSV、EDV和血清IL-2和INF-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受孕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桂枝茯苓胶囊与戈舍瑞林联合应用于EMSs的治疗中,可有效减轻中医证候,降低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改善雌激素紊乱和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减少术后复发并提高受孕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