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属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的早期阶段。现代医学认为,痴呆发生后是不可逆转的,对VCIND的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中医认为,VCIND患者认知损害的病理因素主要是肾精亏虚、痰浊、瘀血、热毒和肝阳,肾虚髓空为基本病理特征。治宜补肾益精为主,兼以化痰、祛瘀、解毒、平肝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颅脑MRI显示的病变部位对认知功能的损害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筛查选出VCIND患者32例,脑血管病无认知障碍组(CVD组)16例、无脑血管病对照组14例。统计分析血管性危险因素对认知障碍的影响,通过MRI检查获取颅脑病变部位对认知功能的损害。结果:VCIND组白质疏松明显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干预护理能够使VCIND患者认知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9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MMSE评分和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QOL-AD)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MMSE、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QOL-A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改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及提高护理满意度,郊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4.
王凡  李毅  肖雁  徐源  刘健  官志忠 《重庆医学》2013,(28):3342-3343,3346
目的通过检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血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及胆碱酯酶(CHE)活性的变化,初步探讨VCIND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61例VCIND患者作为研究组,其检测符合Rockwood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标准但未达到NINDS-ARIIEN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同期相匹配的7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并分离血清。应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ChAT及CHE活性。结果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ChAT活性(120.94±23.93)U/mL较对照组(64.88±12.23)U/m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E活性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CIND患者血清ChAT活性增加,促进乙酰胆碱的合成,可能是VCIND患者机体维持认知功能的一种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尼麦角林药物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对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脑血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VCIND患者94例,采用学历匹配后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功能训练基础上联合尼麦角林药物治疗,疗程6个月。统计学分析TCD脑血流速度、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脑血流速度、MoCA评分较实验前明显升高,ADL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观察组于实验后脑血流速度、MoCA评分均明显增高,ADL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尼麦角林联合认知功能训练能够提高VCIND脑血流流速、改善VCIND认知障碍及生活能力,在VCIND干预中,积极、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疆脑小血管病患者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符合脑小血管病诊断标准的患者284例,依据认知相关神经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后,所有入组对象分为: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VCIND)组共156例。VCIND组与对照组的性别、族别、年龄比较,均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VCIND组血浆Hcy水平(17.23±8.79)μmol/L高于对照组(12.38±5.41)μmol/L(P0.05);脑小血管病患者Hcy水平与蒙特利尔评估量表总分及相关项目相关性。结论 Hcy及LDL-C水平升高可能为脑小血管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可能参与脑小血管患者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颅脑MRI显示的脑梗死的病变部位、数量及脑白质疏松的部位和程度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之间的相关性,初步分析VCIND影像诊断的特点.方法 采用成组设计对照研究,VCIND组40例,认知功能正常脑梗死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所有入组者均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颅脑MR I等检查.结果 1.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MRI 所示的梗死灶,以基底节及额叶多见(P<0.05),梗死灶的数目多于认知功能正常的脑梗死组(P<0.01).2.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MRI表现除梗死灶外,还多合并脑白质疏松,白质疏松程度重于认知功能正常的脑梗死组.结论 1.VCIND患者其梗死的部位以基底节、额叶多见,梗死灶的数量与认知功能有关,多发梗死灶可能是VCIND的一个特征.2.VCIND患者多伴有白质疏松,白质疏松是引起VCIND认知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人口日趋老龄化,脑血管病和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目前对严重的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即血管性痴呆(VaD)和混合性痴呆]已有较多的研究,并且认识到轻、中度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多数将发展为VaD,故对VCIND进行早期发现和干预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尼麦角林对VCIND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其服药前后的认知功能变化和尼麦角林长期干预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陈敏  罗欣  张玉方  王霆  李苌清 《重庆医学》2012,41(22):2265-2267
目的观察谷红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筛选住院的血管性认功能知障碍患者226例,按神经心理学评分标准分为血管性非痴呆的认知功能损害(VCIND)层115例、血管性痴呆(VaD)层111例,每层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谷红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加奥拉西坦治疗。治疗前、后采用MoCA和ADL评分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心理学评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CIND层观察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VCIND层评分改善明显优于VaD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4.50%,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谷红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VCI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相比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中的特点及早期发现VCIND的价值。方法:对120例VCIND患者和50例无认知功能障碍(NCI)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一般检查、神经功能评定检查,根据MMSE和MoCA评分程度将受试者分成NCI组50例、轻度VCIND组44例及重度VCIND组76例。比较3组MoCA和MMSE各项评分。结果:轻度VCIND组MoCA子项中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语言、抽象、延迟记忆、定向及MMSE子项中回忆和定向评分均低于NCI组(P<0.05~P<0.01),重度VCIND组MoCA全部子项及MMSE子项执行功能、计算、回忆和定向评分均低于NCI组(P<0.01),重度VCIND组MoCA子项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语言、延迟记忆、定向评分及MMSE子项中执行功能、回忆和定向评分均低于轻度VCIND组(P<0.05~P<0.01)。结论:MoCA在早期发现VCIND优于MMSE,对预测预后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韩颖  李来有  史欣  王娇兰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5):1677-1680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FNS)在治疗不同程度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60例VCI患者,包括非痴呆的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VCIND组)和血管性痴呆(VaD)患者(VaD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FN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ERP-P300)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VCIND组患者MoCA评分、ERP-P300潜伏期及波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58、26.88、10.06,P<0.01)。治疗后VaD组患者MoCA评分、ERP-P300潜伏期及波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4、2.81、2.81,P<0.01)。两组患者MoCA评分、ERP-P300潜伏期及波幅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81、20.12、30.16,P<0.01)。结论 FNS可改善VCI患者的认知功能,对VCIND患者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的两个亚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患者血清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 associated - phospholipase A2,LP-PLA2)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VCIND患者47例、VaD患者29例,对照组 31例,测定各组血清中Lp-PLA2水平.结果 VaD组血清Lp-PLA2含量(60.23±1.37)μg/L较VCIND组血清Lp-PLA2含量(20.26±1.28)μg/L高(P<0.05);VCIND组血清Lp-PLA2含量(20.26±1.28)μg/L较对照组血清Lp-PLA2含量(10.18±0.19)μg/L高(P<0.05).结论 血清Lp-PLA2水平能客观地反映VCI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血清Lp-PLA2水平与VCI的认知功能障碍具有相关性,Lp-PLA2可能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对VCI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由血管性危险因素或者脑血管病变导致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组综合征.按照病情程度不同,VCI可分为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 not dementia,VCIN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相似文献   

14.
<正>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是在重新认识和批判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目的在于对其早期干预,减低VD的发生率。VCIND恰好处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病程的早期,具有可逆性。随着病情的进展,2年内40.0%的VCIND会进展  相似文献   

15.
吴楠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7,28(1):41-42,74
目的探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VCIND)的神经心理学特点。方法对42例VCIND患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进行MMSE、日常生活行为量表、Preffer门诊患者功能缺损调查表、画钟测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Hachinski缺血指数、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检查。结果神经心理学检查显示VCIND患者和对照组相比,在MMSE总分及其地点定向、时间定向、注意力和计算力、短程记忆、书写能力、结构能力各亚项和执行功能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T与MMSE合用可以用于认知功能损害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卒中后不同程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DI)的影响及康复效益。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按病因分为血管性痴呆(VD)患者(n=53例)和非痴呆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n=70例),然后VD和VCIND患者再随机分为治疗组(VD_1组、VCIND_1组)和对照组(VD_2组、VCIND_2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认知功能训练、运动功能及ADL训练。VD_1组、VCIND_1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服用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连服12周。在治疗和训练前后用神经行为认知状况评估量表(NCSE)、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Barthel指数(BI)进行相应的评价,采用ADL能力的改善值与住院天数比值进行康复效益评定。结果 (1)NC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VCIND_1组多项认知功能指标评分升高(P<0.05),且优于VCIND_2组(P<0.05),VD_1组仅定向力评分增加。(2)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VCIND_1组升高(P<0.05),且优于VCIND_2组(P<0.05),VD_1组仅Fugl-Meyer评分升高(P<0.05)。(3)康复效益:VCIND_1组优于VD_1组(P<0.05)。结论 VCIND和VD患者在康复治疗基础上配合通心络胶囊口服,可促进不同程度血管性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ADL能力障碍的改善,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且VCIND患者优于VD患者。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探讨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梗死病变特点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②方法对VCIND患者进行6~24个月的随访,依据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最终将患者分为仍为VCIND组和进展为血管性痴呆(VD)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随访前临床确诊为VCIND时在梗死数量及梗死部位方面所具有的特征,以探讨促使VCIND患者进展为VD的影响因素。③结果进展为VD组患者总梗死数量多于仍处于VCIND组,在进展为VD组中,额区、丘脑、基底节区梗死数量均高于仍处于VCIND组。额区、丘脑、基底节区的梗死和脑白质稀疏均可加重VCIND患者进展为VD。④结论研究梗死数量和梗死部位的特点对预测VCIND患者进展为VD的风险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损害(VCI)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及意义。方法运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画钟试验(CDT)测定认知功能。用酶免疫分析法(EIA)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健康对照组50名,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组53名,血管性痴呆(VaD)组52名。结果VaD组患者的血浆HCY浓度[(27.64±6.42)μmol/L]浓度高于VCIND组,VCIND组患者HCY浓度[(18.01±5.23)μmol/L]高于健康对照组HCY浓度[(7.243.20)μmol/L],均差异具有显著性。VCI患者MMSE评分与血浆HCY浓度无明显相关(r=-0.23;P>0.05),但在HCY>14.1μmol/L时其与MMSE的评分呈负相关(r=-0.39,P=0.006),且高HCY与注意力和执行功能有明显相关(P<0.05)。结论HCY可能是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P300与MoCA在不同类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表现,了解其神经心理学损害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皮质下缺血性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no dementia,VCIND)患者31例、皮质缺血性VCIND患者31例以及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进行P300及MOCA评定。结果:潜伏期比较,皮质下型及皮质型VCIND较正常对照组延长,皮质下型较皮质型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波幅比较,皮质下型及皮质型VCIND波幅较对照组均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皮质下型与皮质型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MoCA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功能筛查工具中MoCA使用简便、敏感度高,不受文化程度、语言文字等客观条件的限制;P300可对患者进行无损害诊断及对认知功能障碍起到协助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诊断为血管性痴呆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分别采用MoCA量表和高度灵敏性的MMSE量表来分别评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oCA量表和MMSE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MoCA量表和MMSE量表评分的增加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明显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