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患者,女,42岁,因“右腰部反复胀痛10年”人院,无尿频、尿急、尿痛和肉眼血尿。人院体查:Bp125/90mmHg(1mmHg=0.133kPa),体重48kg,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右肋脊角叩击痛(+)。CT平扫+三维重建提示右肾盂结石(大小2.1cm×1.0cm)、下组肾盏结石伴右肾积水。KUB+IVP提示右肾多发结石伴右肾积水,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16岁。因每次月经期都痛经,3天前B超检查发现左肾下极一占位性包块入院。检查:体温36.5℃,脉搏84次/min,呼吸20/min,血压110/60mmHg(1mmHg=0.133kPa)。左季肋区可扪一4cm×3cm×3cm之包块,上缘未能触清,质硬,表面光滑,肋缘下可触及的包块边界清楚,无触压痛,与后腹壁粘连,活动度差。肝脾不肿大。双肾区无叩击痛,各输尿管点均无压痛,肠鸣音正常。肝肾功能正常,HBsAg阳性;电解质、心电图、三大常规均正常。彩色超声提示左肾体积增大,左肾下极实质稍低回声区性质待查,包块大小约8cm×7cm×7cm,与左肾窦关系密切。增强CT提示左肾中下…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2岁,因“右侧腰部反复胀痛1年,加重1周”入院,无尿频、尿急、尿痛和肉眼血尿。入院体查:BP120/70mmHg,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右肋脊角压痛及叩击痛(+)。KUB+IVP提示右肾盂输尿管移行处有一约3.0cm×1.2cm大小结石(图1),右肾重度积水,左肾功能正常。超声提示右肾集合系统分离4em,右输尿管上段见一约3.0cm×1.3cm团状强回声,伴声影。尿常规:RBC(+)、WBC(H);心电图正常,胸片及血常规、凝血四项等其他各种生化检查均正常。入院诊断:“右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右肾重度积水”。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 ,30岁。因右下腹痛并发高血压 2年入院。体检 :发育正常 ,连续测血压 1周 [1 1 6/93mmHg( 1mmHg =0 .1 33kPa) ],心、肺正常 ;腹平软 ,右下腹扪及一 4cm× 7cm的包块 ,轻度压痛 ,界清 ,表面光滑 ,双肾未及 ,双肾区无叩击痛。血常规正常 ,尿常规 :WBC( + ) ,ECG :正常。B超 :左侧肾缺如 ,右肾位置形态正常 ,于右肾下方入盆腔处探及一 7cm× 5cm× 4cm的包块。静脉尿路造影 :右肾显影时间及肾盂输尿管形态正常 ,左侧 30min全尿路造影见右肾下方显示有较淡的造影剂 ,疑有横过异位肾的可能。逆行尿路造影 :双输尿管开口位置正常 ,…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15岁。因右侧腰痛不适3月余,于2006年7月入院。排尿正常,无尿频、尿痛、尿急、血尿、尿失禁及漏尿,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亦元发热、咳嗽及外伤史。体检:体温37℃,呼吸19次/min,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无异常,右肾区叩痛。B超示右侧重复肾并肾积水。KUB加IVU加CT示右肾重复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结石,马蹄肾。在全麻插管下行经腹入路取石并矫形术。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19岁,于2007年7月27日上午10时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胀痛,持续性,阵发加剧,无恶心、呕吐和眩晕。次日上午头痛加剧,且出现抽搐,遂来我院内科门诊就诊,测血压为200/110mmHg,诊断为高血压病,予以降压治疗,病情无明显改善。行头部CT检查无异常。超声提示:(1)左‘肾破裂;(2)左。肾多发结石并积水;上腹部CT见左肾周积液,包膜完整。门诊以“1.左肾破裂;2.左。肾多发结石并积水;3.肾性高血压脑病?”收入院。患者因“左肾结石”于2007年4月在外院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 患者,女,47岁,汉族,农民,身高153cm,体重45kg,血压90-120/60-70mmHg(1mmHg=0.133kPa)。因“反复左侧腰部隐痛不适5年”入院。门诊超声提示左‘肾(上极)单发性囊肿,囊肿约9.0×6.9cm。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示:左肾盂肾盏受压轻度下移,肾盂和各肾盏显影良好,排泄正常(图1)。逆行插管造影显示:肾盂和各肾盏显影良好,肾集合系统整体轻度下移(图2)。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46岁,因右侧季肋区隐痛不适,伴低热1周就诊。患者20年前曾有不明原因右上腹部及腰部剧烈疼痛史,经抗炎、止痛治愈后一直无任何不适。患者此次于2006年10月17日人院。体检:体温37.5℃,呼吸16次/min,脉搏78次/min,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肥胖体型,心肺正常,腹部隆起,右上腹部轻压痛,右上腹至右下腹可触及肿块,质地软,与肝脏及周围组织界线清楚,肾区无叩击痛。[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27岁。因突发右侧腰腹部疼痛1d急诊入院。无肉眼血尿。血红蛋白74g/L。血肌酐114μmol/L。CT示双侧肾巨大错构瘤,右肾约15cm×12cm,左肾约16cm×10cm,无明显正常肾实质.右肾错构瘤出血伴巨大血肿形成,左肾错构瘤小血肿(图1A)。患者呈重度贫血貌,双侧面部蝶形分布血管纤维瘤,腰部皮肤色素减退斑,甲周血管纤维瘤。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价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1月至2005年4月采用腹腔镜经腹腔或后腹腔途径对15例肾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52岁(29~70岁)。局限性肾透明细胞癌12例,平均肿瘤直径3.0cm(2.0~4,0cm);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平均肿瘤直径4.5cm(3.5~6.0cm)。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 15例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20min(80~15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0ml(100~220ml),无输血、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术后无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8d(7~9d)。随访2~16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但需长期随访以确定其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男,16岁。无明显不适,2014年6月外院双肾CT平扫+增强,平扫可见左肾中下极不规则低密度区,大小4.5cm×4.0cm×3.5cm,边界清晰,在皮质期、实质期可见不同程度强化,内见囊性低密度影(图1A、B)。2014年8月14日入院。体检:体重68kg,身高158cm,血压110/60 mmHg(1mmHg=0.133kPa),心肺腹体查未见明显异常。右肾轻度叩击痛。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提示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9岁。因反复右腰部疼痛4个月,于2006年2月27日入院。无血尿、消瘦、发热等病史。查体:右肾区轻压痛及叩痛,余未见明显阳性体征。KUB及IVU示双侧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右侧重复肾占位。CT提示右肾明显增大,右肾上部可见14.1 cm×12.1 cm囊实性肿块影,密度不均,外周可见不规则的钙化影,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并同侧巨输尿管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12岁。因体检B超发现腹部肿块1个月余入院。入院前1个月余体检B超发现左侧下腹部肿块。无腹胀、腹痛。无腰背部酸胀不适。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查体:双肾无叩痛,双输尿管投影区无压痛。耻骨上无叩浊。人院后查彩超示:左腹部探及长管状不规则无回声,长约19.5cm,最宽处约4.2cm,上至脐外上方,下至盆腔。管径粗细不均。左肾显示不清。CT示:左肾未能明确显示,左侧下腹部及盆腔囊性低密度影,境界清楚,密度均匀。  相似文献   

14.
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2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4年9月-2006年11月采用后腹腔镜技术使用超声刀、双极电凝对26例肾肿瘤患者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其中局限性肾癌17例,肿瘤平均直径2.5cm(1.5~4.0cm);肾错构瘤9例.肿瘤平均直径2.6cm(1.5~4.0cm)。观察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及手术疗效。结果:26例均完成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70min,平均出血量95m1.2例患者需要输血,1例术中输血200ml,另1例术后第3天输血800ml,无尿漏等其他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天,平均随访9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安全可行,肿瘤切除彻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肾外肾盏1例     
患者 ,男 ,2 8岁。因左肾区胀痛不适 5年于 1 999年 1 1月 2 2日入院。患者自 5年前间歇出现不明原因的左肾区疼痛 ,无放射 ,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天不等 ,服用一般止痛药效果不佳。无血尿及膀胱刺激症状。体检 :一般情况可 ,双肾未扪及 ,左肾区轻度叩击痛 ,输尿管行径无压痛。尿常规偶见红细胞 ,尿培养阴性 ,尿细胞学检查阴性。B超 :左肾大小正常。肾门部可见一 8cm× 6cm× 6cm囊性肿物 ,边缘清 ,囊内回声均质。CT提示左肾内侧囊性肿物。IVU示左肾大小正常 ,肾盂扩张 ,大小约 7cm× 5cm,肾盏呈细管状 ,无明显扩张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3岁。因右腰部胀痛并头痛、血压升高1年入院。既往无麦角衍生物及甲基多巴等药物接触史,口服阿斯匹林疼痛可缓解。体检:血压187/127 mmHg(1 mmHg=0.133 kPa),除右肾区叩痛外无其他阳性体征。尿常规:蛋白+,镜检自细胞15~20/HP,红细胞10~15/HP。IVU示右肾实质密度正常,肾影增大,中、下组肾盏受压向内侧移位,右肾盂变形,左肾及双输尿管无异常。CT检查示右肾周高密度影呈环形包绕右肾,CT值60Hu,肾盂扩张、积水,右肾实质受压。  相似文献   

17.
我院 1 990~ 2 0 0 1年共收治双肾错构瘤并发一侧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 7例 ,均行一侧肾切除术 ,对侧肾择期行保肾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 ,现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7例 ,男 4例 ,女 3例 ,年龄 2 1~ 62岁 ,平均 44岁。均以突发性腰腹部胀痛伴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急诊入院 ,5例有休克早期表现。均经B超、CT及IVU检查 ,诊断为双肾错构瘤并发一侧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破裂出血侧肾错构瘤大小( 6.3cm× 5 .4cm)~ ( 1 1 .5cm× 8.7cm) ,未破裂侧错构瘤大小 ( 4 .5cm× 3.9cm)~ ( 6.2cm× 5 .6cm) ,未破裂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管化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在治疗上尿路结石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采用无管化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67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发肾结石24例,多发肾结石13例,不完全性鹿角形结石8例,连接部及输尿管上段结石22例,结石最大直径0.9~3.0cm。我们对于非复杂型上尿路结石,肾皮质厚度≥1cm、无严重尿路感染、无活动性出血、无集合系统穿透性损伤及满意的清石病例,术后仅留置双J管而不放置肾造瘘管。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期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6.7±2.3min;术后第l天疼痛评分为2.9±1.5mm,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1±0.8)d;术前、后平均血红蛋白下降值为(1.0±0.5)μ/L;结石清除率100%。无输血病例及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病例;无感染性休克和肾周积液发生。结论在经过严格筛选病例基础上,无管化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马蹄肾并发肾透明细胞癌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0岁。因体检B超发现右肾占位1个月入院。无血尿、腰痛、发热等症状。查体无阳性表现。血尿常规、肾功能正常。B超示右肾中部1.8cm×1.6cm中等回声肿块,形态规则,边缘清晰,内部回声均匀;输尿管、膀胱正常。KUB加IVU示双肾显影可,双侧肾轴旋转成角,成倒八字形,右肾中下极肾盏受压,双侧肾盏、肾盂形态尚好。CT平扫示双侧肾盂向外旋转,两侧肾下极靠拢相融为岬部,右肾中部偏外侧隆起见1.6cm×1.7cm等密度占位影,肾内尚可见散在高密度小结石影,增强扫描后肿瘤呈不均匀强化。术前诊断:马蹄肾并发肾细胞癌。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男,67岁,因体检泌尿系彩超发现右肾占位性病变1周入院。患者无血尿,无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及发热。体检:双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双侧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膀胱区无隆起、无压痛;外生殖器发育正常,睾丸、附睾无异常,既往体健。入院前泌尿系彩超示右肾中部可见3.3cm×3.8cm中等回声结构,周围可见血管绕行,提示占位性病变。双肾CT平扫+强化示右肾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肾癌(图1)。临床诊断为左肾肿瘤,肾癌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