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不孕不育是全世界关注的人类自身生殖健康问题。阻碍受孕的因素有女性、男性或男女双方,据统计女性因素占60%,男性因素占30%,男女双方因素占10%,总发病率为10%~15%[1]。女性因素致不孕在不孕不育患者中所占比例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垃圾食品食用过多,生活方式改变及生活压力增大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育龄夫妇受到不孕不育的困扰,其中以男性因素较为常见~([1])。全世界约有8%的育龄夫妇因各种原因导致不孕不育,该比例在国内约为10%~([2])。在导致不孕不育的各种因素中,男性因素占20%,女性因素占38%,27%与夫妇双方有关,另有15%属于不明原因的不孕不育。性功能正常男性不育主要原因在于精液异常。  相似文献   

3.
选择我院2007年6月~2010年12月男性不育患者1600例。记录每份病例的基本病史及与不孕不育相关的临床资料并按不育因素分类,1600例男性不育患者中,原发性不育1257例(78.56%),继发性不育343例(21.44%);精液分析分类构成无精子症患者893例,占男性精液异常患者的55.79%,弱精症、少弱精子症及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占41.05%;细胞遗传学分析951例,224例发现染色体核型异常,占23.55%;AZF基因检查1001例,67例发现缺失,检出率为6.69%。男性因素是导致不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病因学检查和研究有待加强。遗传性因素中染色体结构异常所致男性不育的诊断多为个例,有待于进一步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在不孕不育流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快速抗精子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不孕不育流产患者AsAb。结果在不孕不育患者中AsAb阳性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其中,原发不孕不育患者中男性阳性率为12.59%(34/270),女性检出率29.62%(32/108);继发不育患者中男性阳性率为21.42%(3/14),女性检出率37.5%(6/16);多次流产患者中,男性检出率18.51%(5/27),女性为31.25%(5/16)。与对照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sAb检测对不孕不育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WHO将不孕不育定义为有正常性生活、不采取避孕手段1年而未能受孕或生育[1]。而我国将时间界限规定为两年,据统计,在我国已婚夫妇中不孕不育约占15%。引起不孕不育的原因众多[2],主要包括生殖器官畸形等器质性病变、微生物感染和免疫因素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的检测及临床应用。方法采用浅盘凝集试验(TAT)检测7 410例不孕不育患者血清AsAb。结果 7 410例不育患者血清样本中,AsAb阳性1 966例,总阳性率为26.5%。其中男性患者AsAb阳性率为23.4%,女性患者阳性率为28.3%。女性AsAb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凝集抗体阳性滴度大于或等于1∶16的强阳性标本1 339例,占阳性标本的68.1%。结论 AsAb检测对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TAT作为AsAb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全球约15%的育龄人口患有不孕不育症,该症将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顽疾。在不孕不育病因中,男性因素约占一半,而遗传因素作为男性不育的主要病因之一,是近年来生殖领域的研究热点。精准分析男性不育的遗传病因并制定针对性诊疗方案,是解决当前社会高生育需求和人口下降等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免疫性不育与抗精子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查不孕不育患者体内的抗精子抗体(AsAb)对诊断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意义.方法取空腹血清,用酶标法测定298对不孕不育夫妇AsAb.结果不育患者中,有16.9%~20.3%的男性患者和21.7%~29.7%的女性患者在血清中检出AsAb.结论 AsAb能抑制精子的生成,干扰精子的转运和抑制受精等,因而造成免疫性不育.  相似文献   

9.
不孕不育患者1200例血清抗精子抗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原因不明不孕不育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与不孕不育症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000~2004年1 200例不孕不育患者检测血清AsAb.结果 1 200例中有341例AsAb阳性,阳性率为28.4%;女性阳性率为23.3%(126/540),男性阳性率为32.6%(215/660),男女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近年男性阳性率有上升的趋势.26~30岁男女患者阳性率最高(P<0.01).结论 AsAb阳性是本地区不孕不育患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不孕不育影响约15%的夫妇。在不孕不育患者中,因男性因素所致者约占50%。男性不育症的检查,包括完整的病史、详细的体格检查、精液分析、特异性精液检测,以及基因和相关激素水平的检测。传统是将精液分析作为男性不育症的首选检查,其地位十分重要。然而,随检验技术的进步,精液分析这一传统检查项目也进一步发展、细分,形成对多方面指标的特异性检测项目。现对近年来出现的男性不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 Ab)在不孕不育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为不孕不育的126例女性患者和72例男性患者及健康男、女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精子抗体(As Ab),并计算抗体阳性率。结果不孕不育组血清As Ab阳性者男、女性分别为15例和35例;对应阳性率分别为20.83%和27.78%;健康对照组血清As Ab阳性者男、女性分别为2例和4例,对应阳性率分别为4.08%和4.82%。两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 Ab是引起男、女性不孕不育的重要的免疫因素,因此,As Ab的检测对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与不孕不育患者染色体核型,为临床不孕不育症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集743例不孕不育患者的外周血常规进行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必要时配合C显带、N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743例就诊患者中,共检测出异常染色体核型140例,检出率为18.84%。其中染色体多态115例,占异常核型的82.14%(115/140);染色体易位9例,占异常核型的6.43%(9/140);特纳综合征6例[其中包括45,X 1例,嵌合体4例,46,X,del(X)(p11)1例],占异常核型的4.29%(6/140);克氏征3例,占异常核型的2.14%(3/140);染色体插入患者2例,占异常核型的1.43%(2/140);21-三体综合征2例,占异常核型的1.43%(2/140);超雌综合征1例,占异常核型的0.71%(1/140);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1例,占异常核型的0.71%(1/140)。其中有1例为世界首报核型,8例为国内首报核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在不孕不育症患者中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克氏综合征(Klinefelter syndrome)又称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畸变的遗传疾病,其发病率为0.1%~0.2%,在男性不育症中约占15%~20%。收集我院1980年~2003年遗传咨询门诊和不孕不育门诊病例,共诊断出2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362例不孕不育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精液进行常规项目的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362例患者的精液标本常规检查结果,未发现异常者42例,约占11.60%;外观异常者37例,占10.22%;精液量异常者69例,占19.06%;液化时间较长或不液化者156例,占43.09%;黏稠度增高或降低者162例,占44.75%;精子存活率降低者96例,占26.52%;精子活动率降低者161例,占44.48%;精子计数少者90例,占24.86%;83.2%的标本有一项或多项指标异常。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存在问题,精液异常是男性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其中精液液化不良和精子活动力低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男性不育症是男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其中无精子症约占男性不育症病人的2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在免疫性不孕不育症患者血清中的检测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246例不孕不育症患者AsAb,男89例,女157例,其中89对为夫妇,早期自然流产者39例,同时与57例健康正常生育年龄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26例。结果:不孕不育患者AsAb阳性率22.3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02%),男性患者阳性率16.85%,女性患者阳性率25.48%,均高于正常对照组(7.02%),P〈0.05。早期自然流产AsAb阳性率30.77%,高于正常对照圣且(7.02%),其中不孕不育组女性AsAb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结论:血清AsAb检测对不孕不育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于男方的精液异常或者男性生殖器官疾病引起的不育为男性不育。以前对不孕不育的研究多注重于女性原因造成的不孕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对男性生殖医学的深入研究 ,发现男性不育约占 1 /3 ,女性不孕约占 1 /3 ,男女双方均有异常者占 1 /3 ,所以 ,诊治不孕症应男女双方同时检查。  相似文献   

18.
摘要:探讨川南地区不孕不育人群中染色体异常核型的分布情况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 7月至2021年6月到我院生殖医学中心门诊咨询的不孕不育患者4 157例为研究对象,G显带检测外周染色体核型,收集患者精液常规分析数据。纳入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4157 例不孕不育患者,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并收集精液常规分析结果和子宫发育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4 157例患者中检出染色体多态性239例(5.75%),染色体异常核型137例3.30%)。染色体异常核型中包括:性染色体数目异常57例(41.61%),罗伯逊易位6例(4.38%),平衡易位32例(23.36%),染色体倒位21例(15.33%),嵌合体9例(6.57%),未知来源染色体8例(5.84%),性反转3例(2.19%),性染色体缺失1 例(0.73%)。男性染色体异常核型患者中91.58%精液参数异常,多态性核型患者中55%精液异常;特纳综合征患者子宫各径(横径、纵径和前后径)线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染色体异常是 引起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开展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联合临床表现分析,对不孕不育诊断及生育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松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3):1554-1554,1558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抗心磷脂抗体(ACA)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878例不孕不育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AsAb及ACA。结果不孕不育组抗精子总抗体(AsAbT)的总阳性率为21.4%,IgM阳性率为13.5%;健康组AsAbT总阳性率为7.5%,IgM为0%,P<0.01。不孕不育组ACA检测总阳性率为36.6%,其中IgA阳性率为5.1%,IgG阳性率为30.5%,IgM为12.3%;健康组阳性率为5.0%,其中IgG阳性率为5.0%,IgM为2.5%,P<0.05。结论 AsAb、ACA与不孕不育关系密切,其检测有助于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不孕不育是当前生殖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已婚夫妇中,约有15%因各种原因导致不孕不育,其中30%的人可能存在免疫学方面的因素。在免疫不育中,抗精子抗体(AsAb)是重要原因之一,现通过检测920例抗精子抗体,观察分析抗精子抗体与不孕不育的关系,以进一步探讨AsAb对生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