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早期营养治疗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关系.方法 我院RICU的64例插管使用呼吸机的老年患者,分为A组和B组.记录入院时白蛋白水平、APACHE Ⅱ评分、住RICU时间和合并症情况,第1-3天每天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占总热量比率、总热量与标准热量的比率以及供能方式.分析热量供给与VAP的关系.结果 VAP患者24例,未发生VAP 41例.合并症人数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在72 h内,非VAP组平均摄入热量为目标热量的77.7%,VAP组为目标热量的99.2%,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入院后72 h内摄入热量增加是老年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营养治疗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的关系.方法:将61例气管插管使用有创呼吸机患者分为VAP组和非VAP组.记录入院时白蛋白水平、APACHEⅡ评分、住RICU时间及合并症情况,第1~7天摄入热量以及供能方式.分析能量供给与VAP发生率的关系 结果:第1天完成总能量供给≥50%和<50%的患者,发生VAP的比例分别是52.3%与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7d内完成总能量供给50%~100%患者发生VAP是32%(8/25),而总能量供给>100%的患者中发生VAP是61.5%(16/2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第1天完成>100%能量供给和APACHEⅡ评分增加是VAP的危险因素(均P<0.05) 7d内完成全肠内营养50% ~ 100%能量供给是降低VAP发生风险的因素.结论:不同营养方式间,发生VAP的差异不显著.7d内完成总能量供给50% ~ 100%有利于预防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潘美成 《内科》2009,4(5):698-699
目的探讨既有利于减少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又有利于降低相关医疗费用的更适合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管路的更换时间。方法对72例需呼吸机支持的老年患者,分为9天组、7天组、5天组各24例,更换管路周期分别为9天、7天、5天。同时观察3组患者发生VAP情况。结果5天组、7天组VAP的发病率明显低于9天组,7天组和5天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与VAP发生率相关,建议每7天更换1次,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周俊荣 《山东医药》2010,50(35):76-77
目的 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126例在本院RICU接受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和NVAP组,对与VAP发病可能相关的12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Ⅲ(APACHEⅢ)、机械通气前48 h应用抗生素、非感染慢性肺部疾病、留置胃管肠饲营养和重复气管插管与VAP发病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Ⅲ评分和机械通气前48 h应用抗生素为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ICU中VAP发病与多种临床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与重点监控,以预防和减少VAP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咽腔及气管内胃蛋白酶浓度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关系。 方法选取自2014年8月至2018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二科监护室(SICU)住院并进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脑出血患者136例。采集患者第48、72 h咽腔及气管分泌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胃蛋白酶,并评价患者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以分析分泌物中胃蛋白酶浓度与肺部感染评分关系。 结果136例患者咽腔及气管分泌物中48、72 h胃蛋白酶检出率分别为21.32%(29/136)、47.06%(64/136),其中VAP组气管内分泌物中胃蛋白酶浓度高于非VAP,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组患者气管分泌物胃蛋白酶浓度与肺部感染评分呈正相关。 结论外科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咽腔及气管内胃蛋白酶浓度与VAP相关,但其具体关系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1月入住我院RICU的有创机械通气患者97例,其中符合VAP诊断标准的患者28例为VAP组,非VAP患者69例为非VAP组。均采用常规VAP预防策略,并在患者进入RICU时开始进行基础生命体征、基础疾病及并发症、血液检查(血生化、血常规、动脉血气)、用药情况、营养情况、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胸片、插管天数等监测,观察是否与VAP的发生有关联。结果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血清总蛋白(入RICU时)、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插管后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RICU中气管插管时间、插管后低血压的发生率、脑血管病及低蛋白血症是导致VAP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高度重视上述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和分析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并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72例老年VAP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VAP产生的危险因素,总结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 VAP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管道污染发生率、MV时间、平卧位率和胃肠道反流及误吸率均明显高于非VAP组(P〈0.05).结论 针对老年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关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20例老年AP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基础治疗组(n=40)行综合治疗,72 h内肠营养组在基础治疗组治疗基础上,于患者入院72 h内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72 h后肠营养组在基础治疗组治疗基础上,于患者入院72 h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监测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血清淀粉酶(AMS)水平、C反应蛋白(CRP)含量、AMS恢复正常的时间,12~14 d后评价疗效,观察并分析并发症、不良预后。结果 72 h内肠营养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基础治疗组(P0.05);治疗后72 h内肠营养组、72 h后肠营养组ALB、AMS、CRP含量均显著优于基础治疗组(均P0.05),且三组AMS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基础治疗组时间最长,72 h内肠营养组时间最短。基础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转手术率均高于72 h内肠营养组和72 h后肠营养组,72 h后肠营养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72 h内肠营养组(均P0.05)。结论肠内营养是治疗老年AP患者的有效营养支持方式,而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9.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何惠英  李青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9):1110-1111
目的探讨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3月-2007年7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并使用有创呼吸机治疗的176例患者资料,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与高危因素的关系。结果结果显示年龄≥70岁、血清白蛋白〈30g、肠外营养、带机时间〉7天,气管切开和APACHE分值≥18分与其各对照组比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充分了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以求得有效的防治、减少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对老年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老年机械通气VA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EN组和PN组,干预2周,于干预前、干预后7日、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营养学参数、炎性指标及VAP的康复情况。结果干预结束后,EN组血红蛋白、总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含量的提升水平、C-反应蛋白含量的下降程度均高于PN组,EN组患者VAP康复有效的比率高于PN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老年VAP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炎症水平、促进康复,其中肠内营养效果更为显著,为临床医师制定老年VAP患者相应的营养治疗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早期不同营养方式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确诊的VAP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30例)和肠外营养(PN)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EN和PN组接受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流质饮食及静脉营养。比较各组营养支持2周后营养状态、临床有效率、撤机时间、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各组患者营养支持后血清血红蛋白水平及臂肌围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但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有所升高,其中,EN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同时炎性指标则明显降低,EN组低于其他两组(P0.05),但是PN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EN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脱机成功率明显高于PN组及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则明显低于PN组及对照组(P0.05),而PN组与对照组无差异,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提高VAP患者营养状态,其中EN效果最显著,更有助于改善VAP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机械通气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早期肠内营养(EEN)组15例和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15例,在摄入相当热量和氮量的情况下,比较2组治疗前后营养状态、1周内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平均营养费用、机械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治疗2周后,EEN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和氮平衡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且均高于TPN组治疗后水平(均P<0.05).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2组无差异(P>0.05).EEN组1周内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TPN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则明显低于TPN组(均P<0.05).2组1周内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N能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只要患者胃肠道功能正常,应尽早实施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80岁老年肺炎急诊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急诊检测D-二聚体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急诊≥80岁老年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按照肺部影像改变范围分3组,单肺段肺炎组、单肺叶组和多肺叶肺炎组;按基础合并症分3组:无合并症组、单种合并症组、多种合并症组,在亚组内进行D-二聚体水平比较分析。结果单肺段肺炎组与单肺叶组和多肺叶组比较D-二聚体水平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基础合并症组较无合并症组D-二聚体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80岁老年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可以作为急诊评估老年肺炎病情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科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持续机械通气超过48h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最终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和非VAP组,各50例。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性别、起病时间和死亡率)、基础疾病(机械通气前的肺部感染、先天性心脏病、坏死性肠炎、肺出血、脓毒症和呼吸窘迫综合征)和VAP相关影响因素(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气管插管的次数、气管内吸引的次数、外科手术、肠道外营养以及ICU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对其中有差异性的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找出PICU患儿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VAP组和非VAP组患儿各项基础疾病均未见显著差异(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VAP组和非VAP组患儿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气管插管的次数、气管内吸引的次数、肠道外营养以及ICU住院时间存在差异(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肠道外营养、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气管插管的次数、气管内吸引的次数和ICU住院时间是导致儿科ICU患儿出现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肠道外营养、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过长、重复气管插管、多次气管内吸引和ICU住院时间过长是导致儿科ICU患儿出现VA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70岁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风险及相关病原学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48h且年龄>70岁的老年患者33例,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及非VAP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筛选术后VAP的危险因素、致病菌及相应敏感药物。结果 33例患者中共16例患者发生VAP。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之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与VAP发生明显相关。分离病原菌19株,多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84.2%),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是主要致病菌,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发生率较低,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抗菌活性为100%。结论 老年患者心脏术后VAP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需提高手术技术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尽早拔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改善老年患者心脏术后VAP预后。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91例接受肠内营养的老年SAP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分为入院48 h内行肠内营养治疗组(观察组)和48~72 h内行肠内营养治疗组(对照组)。结果显示, 肠内营养治疗后3 d, 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P、ALT、AST、GGT和炎症指标CPR、降钙素原、IL-6、TNF-α及肠黏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D-乳酸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老年SAP患者48 h内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更好地改善肝功能, 减少炎症递质释放, 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机械通气治疗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时给予集束化护理,统计两组机械通气治疗期间VAP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期间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预防VAP,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加速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营养支持对降低ICU肿瘤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方法 ICU肿瘤重症患者7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呼吸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率(11.43%)、VAP发病率(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肿瘤重症患者采用营养支持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控制(PIC)窗结合无创序贯通气在支气管扩张合并呼吸衰竭早期脱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3~2016年2家综合性医院ICU/RICU中支气管扩张并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治疗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序贯治疗组,两组达到PIC窗时,对照组按常规方法降低呼吸机参数后撤机,序贯治疗组采用无创呼吸机序贯通气治疗。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第一次脱机拔管成功率、撤机10 d内达到再插管标准率、有创通气时间、住ICU/R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最终85例患者完成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照组45例,序贯治疗组40例)。两组患者插管前一般情况及PIC窗出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序贯治疗组的VAP发生率分别为22.22%(10/45)、5.00%(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住院病死率分别为11.11%(5/45)、0.0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6.89±1.82)d、(4.85±3.23)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ICU/RICU平均时间分别为(9.44±2.98)d、(6.38±2.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第一次脱机拔管成功率分别为88.89%(40/45)、95.00%(38/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再插管率分别为13.33%(6/45)、5.00%(2/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平均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5.78±6.32)d、(17.00±8.5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39273.55±17086.92)元、(37095.31±15306.62)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结论以PIC窗为时机结合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用于支气管扩展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脱机可显著降低患者VAP发生率、住院病死率,缩短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及住ICU/RICU时间。该方法用于支气管扩展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脱机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VAP)对机械通气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进展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为VAP组(n=27)和对照组(n=4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抗生素应用情况及治疗结束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VAP组多重耐药菌分离率及混合感染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27例VAP组患者中有12例接受了合理抗生素用药,41例对照组患者中有38例接受了抗生素合理用药,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VAP组的机械通气时间(14.2±7.3)d明显大于对照组的(9.1±6.5)d(t=3.011,P=0.000);VAP组的住院时间(17.1±7.9)d明显大于对照组的(10.2±6.9)d(t=3.802,P<0.05)。结论早期给予合理抗生素治疗有助于控制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进展,降低其转为肺炎的危险度,对提高患者预后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