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改进长管骨骨折内固定器具,方法;设计自动加压接骨器,采用生物力学,动物实验,同位素扫描和临床应用予以验证。结果:力学研究显示:其抗弯和抗扭曲强度均优于临床常用的AO加压接骨板;动物实验研究显示:该接骨器在肌肉收和肢体负重的条件下,具有自动加压作用,同位素扫描显示其骨折愈合明显早于AO加压接骨板,其钩齿状界面对骨折端血供干扰较小,临床应用537例显示;尤其适用于长管骨粉碎骨折(412例),也可有效地用于长管骨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103例)的治疗,结论:自动加压接骨器是一 种新型四肢长管骨骨折内固定器具,在许多方面优于常用折内固定器具,临床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在临床中极常见.采用矩形加压接骨板或普通接骨板内固定后文献报道其并发症发生率达11%—85%,这包括接骨板弯曲、拆断、拔钉、断钉、骨不愈合、骨畸形等.我院自1991年3月—1994年12月应用角形自身加压接骨板(简称角形接骨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36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环抱式接骨板与骨粘胶联合治疗四肢长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骨粘胶粘接骨碎块,环抱式接骨板固定骨折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干粉碎生骨折35例,结果;35例38处上下肢骨干粉碎骨折,经1-2年随访,均在术后3个月内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无接骨板断裂及再骨折。结论:该接骨板不钻孔,不用螺钉,对髓内血管及骨内膜无损伤,固定可靠,骨粘胶粘接强度大,粘接骨块可行,有止血护创等作用,两者联合应用,缩短了手术时间,但此法不适用于扁平骨及干骺段等不规则部位骨折,且取出此普通接骨板较难。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锁骨远端接骨板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6-01诊治的38例锁骨远端骨折,17例采用锁骨远端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接骨板组),21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钩钢板组)。结果 3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6~15)个月。接骨板组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钩钢板组15例(71.4%)出现并发症,接骨板组2例(11.8%)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接骨板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采用锁骨远端接骨板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后骨折均愈合良好,但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容易发生肩峰下骨溶解、内固定松动失效及肩关节疼痛等并发症;建议优先选择锁骨远端接骨板内固定,如果锁骨远端骨块过小可选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但骨折愈合后应尽早取出钢板。  相似文献   

5.
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四肢管状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TiNiSMA)环抱接骨板治疗四肢管状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也用价值。方法 对按AO分型的BI~C3型37例四肢管状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TiNiSMA环抱接骨板(部分加骨卡环)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10~31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无内固定松脱及折断。结论 TiNiSMA环抱接骨板(部分加卡环)治疗四肢管状骨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固定可靠;部分C3型骨折注意选择性使用,对中老年患者术后不必二次取出者更适用。  相似文献   

6.
桥式接骨板的设计及在股骨下段骨折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股骨中下段骨折接骨板治疗的新方法。方法:根据桥梁力学原理及结构形式设计一种接骨板并用于38例41肢股骨中下段骨折的治疗,在8、12、16、20、24周随访复查骨愈合情况。结果:38例41肢在12周临床愈合39肢,牢固愈合22肢;16周临床愈合41肢,牢固愈合37肢;20周有40肢牢固愈合;24周全部牢固愈合。结论:桥式接骨板是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接骨板下骨质改变(应力遮挡给骨折愈合带来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接骨板下骨质改变(应力遮挡给骨折愈合带来的影响)刘宪民综述王全平*审校金属接骨板用于治疗某种类型的四肢长管骨骨折已延用多年,临床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临床发展及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金属接骨板所带来的弊端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人们正在潜心研...  相似文献   

8.
桥式系列接骨板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的桥式系列接骨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桥梁力学原理及结构形式设计一桥式系列接骨板.并对12肢胫骨骨折及41肢股骨中下段骨折进行桥式系列接骨板内固定,随访复查并统计在8、12、16、20、24周内骨愈合情况。结果某些方面53肢12周内临床愈合48肢,牢固愈合27肢,16周内临床愈合51肢,牢固愈合47肢,20周内临床愈合53肢,牢固愈合52肢,24周内全部牢固愈合结论桥式系列接骨板是较好的临床治疗骨折的内同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采用Y形前路解剖型钢板固定涉及前柱的髋臼四方区骨折的生物力学,为该新型钢板用于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的力学依据。方法将6具新鲜尸体骨盆标本随机分为3组,骨折模型构建前保持关节结构组织完整设为对照组;制作涉及前柱的髋臼四方区骨折模型,分别采用经典的重建钢板和Y形前路解剖型钢板固定,进行实验应力学测试和性能评估。结果髋臼四方区骨折采用Y形前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的强度比重建钢板内固定高19%,刚度提高18%,髋臼骨折分离移位降低10%,髋臼骨折负重接触面积提高18%,同时扭转强度和刚度均相应提高17%和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髋臼四方区骨折采用Y形前路解剖型钢板固定较采用经典重建钢板固定具有更强的力学稳定性.为临床治疗髋臼四方区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内固定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Y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4年6月,对16例20侧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Y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0.5~2年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6~12周。用美国足踝创伤协会的足部评分标准(AOFAS)评定:优14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Y形接骨板内固定是治疗移位>2mm的Ⅱ、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骨折治疗的理想方法和原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杜宁 《中国骨伤》2002,15(2):84-85
一千三百多年前,唐.蔺道人所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提出治疗骨折的方法和原则: 复位、(夹板)固定、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四大原则,这一方法和原则现在仍然是中医治疗骨折的基本原则.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内中西医结合工作者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四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配合.在处理骨折时,不能强调一方面忽略另一方面,双方相互矛盾斗争而又彼此联系依存.以动静结合为例,固定应从肢体能以活动的目标出发,而活动又应不干扰骨折的固定为限度,有效的固定是肢体能以活动的基础,而合理的活动又是加强固定的必要条件.治疗骨折时,应弄清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和相互依赖的必要条件,根据不同部位各种骨折的特点,选用合适的固定方法,配合恰当的功能锻炼,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1].  相似文献   

12.
我们自 1 997年 7月以来 ,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儿童下肢骨折 35例 ,效果理想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自 1 997年 7月以来 ,我们选择 35例病人 ,男 2 4例 ,女 1 1例 ;年龄 5~ 1 4岁 ,平均 9 7岁。 2 9例为新鲜骨折 ,6例骨不愈合。其中股骨干骨折 2 1例 (骨不愈合 4例 ,开放性 1 3例 ,闭合性 4例 ) ,胫腓骨骨折 1 4例 (骨不愈合 2例 ,开放性 9例 ,闭合性 3例 )。 2 9例新鲜骨折中 1 3例合并其它损伤 ,其中脑外伤 8例 ,脾破裂 3例 ,椎体骨折和肋骨骨折各 1例。在 2 2例开放性骨折中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挫裂伤 (Ⅰ度 7例 ,Ⅱ度1 2…  相似文献   

13.
骨外固定技术治疗复杂骨不连与骨缺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Xu J  Li Q  Yang L  Wang X  Li J  Zhou Z  Ma S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4):280-282
目的:改进合并广泛软组织瘢痕,感染,骨缺损及肢体短缩骨不连的治疗。方法:总结1982-1999年采用骨外固定技术治疗112例骨不连的体会。所有骨不连均采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行骨断端加压固定,对合并骨缺损及肢体短缩的部分病例,根据局部是否感染,感染静止与否,及肢体短缩的幅度,同期或二期行干骺端截骨延长术,在骨不连加压固定的同时或骨不连愈合后,重建肢体长度。结果:112例骨不连最终均达到骨性愈合。34例感染性骨不连伤口感染得到控制。非感染性骨不连骨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5.2个月;感染性骨不连骨愈合时间5-11个月,平均5.5个月。伴有肢体短缩的骨缺损,骨不连11例同期,8例二期重建了肢体长度,达到了肢体长度均衡。结论:采用骨外固定技术和治疗此类骨不连,由于在远离病灶的部位穿针固定,加上避开瘢痕组织显露骨不连断端,对骨不连断端的血循环及成骨潜力干扰小;不切除硬化骨质,亦不凿通髓腔及骨断端适当的修整,可在增加骨折固定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避免肢体短缩;加压外尤其采用细钢针交叉穿放的弹性固定有利于骨折愈事;同期或二期行干骺端截骨延长有效的重建了肢体长度,达到了肢体长度均衡。  相似文献   

14.
Zhang Y  Fang W  Lou C  Lu H  Shi G  Zhao J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1):855-857,W003
目的 探讨对胫腓骨严重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的选择。 方法 胫腓骨GustiloⅢ型的严重损伤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1 4 6例 ,其中ⅢA 92例 ,ⅢB 36例 ,ⅢC1 8例。男 1 0 8例 ,女38例 ,年龄 1 1~ 68岁 ,平均 31岁。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 (UADF)与简单内固定 (普通螺钉或克氏针 )结合治疗。 30例经二期皮瓣转移消灭创面 ,其中腓肠肌带蒂皮瓣 1 9例 ,股外侧肌游离皮瓣 9例 ,背阔肌游离皮瓣 2例。 结果 本组ⅢB型 3例 ,因年龄大合并颅脑及胸腹部损伤而行截肢术 ,ⅢB型截肢率为 8%。ⅢC型 5例因术后血供障碍坏死而截肢 ,ⅢC型截肢率为 2 8%。余 1 38例骨折复位良好 ,固定稳定 ,创面消灭 ,均获随访。时间 6个月至 6年 ,平均 2 5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 2 7周 ,取除内外固定时间平均 2 8周。膝关节活动范围 0°~ 1 2 0° 1 1 0例 ,0°~ 1 0 0° 2 5例 ,0°~ 90° 3例 ,踝关节活动范围基本正常。 结论 对胫腓骨严重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病例 ,应作病情的综合分析和判断 ,决定采用保肢或截肢。对年龄偏大或同时合并颅脑或胸腹部损伤患者 ,为抢救生命 ,倾向早期急诊截肢。应用单侧外固定支架与简单内固定 (普通螺钉或克氏针 )结合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操作简单 ,固定可靠 ,手术创伤小 ,符合微创术  相似文献   

15.
我们参照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各种新型髓内针,设计了具有加压和抗旋转功能的叶子交锁加压髓内针。经生物力学研究证实,常用的直径为10mm的叶子交锁加压髓内针具有较好的抗弯和抗扭转强度。  相似文献   

16.
半环式梯形钢板治疗肱骨干复杂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自行设计的半环式梯形钢板对肱骨干复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半环状梯形钢板治疗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的肱骨干粉碎性骨折15例。结果 经术后2~3个月随访,15例骨折均获良好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8周。受压、损伤的神经、血管以术后松解修复后,均完全恢复;骨筋膜室综合征获得有效防治。结论 该钢板对肱骨严重粉碎性骨折,具有良好的包容及稳定的固定作用,也为损伤的血管、神经恢复提供了稳定的  相似文献   

17.
Colles骨折合并舟骨月骨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述昌  王秀媛  姜军 《中国骨伤》2001,14(7):401-402
目的 探讨Colles骨折合并舟月骨分离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40例Colles骨折合并舟月骨分离的患者,采用适当地延长对抗牵引时间和闭合手法复位,整复后以中立位、轻度背伸位固定治疗。结果 经6-18个月的随访。40例患者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根据腕关节运动功能综合评定,优23例,良12例,可5例,优良率达86.9%。结论 舟月骨分离是腕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治疗首先要力争使骨折复位,纠正腕关节的动力性不稳定,同时要恢复舟月骨间的正常解剖关系。传统的掌屈尺偏位固定。石油利于改善腕关节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8.
锁骨骨折伴肩胛骨喙突骨折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肩胛骨喙突在肩部位置较深,骨折发生率极低,一般多由肩锁关节脱位或肩关节前脱位造成,锁骨骨折伴肩胛骨喙突骨折尚未见报道。我院自1998年8月至2008年2月共收治3例,现将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手法复位自制压垫钢丝托板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前松 《中国骨伤》2002,15(2):92-93
自1996年7月至2000年3月,我院采用手法复位,自制压垫及钢丝托板固定治疗这类病例33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大鼠胫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通过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探讨神经营养因子在骨组织工程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使用SD大鼠胫骨横行骨折髓内针内固定模型,术后处理组每隔一天皮下注射BDNF,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分别在第2、3、4、5周取胫骨对骨折愈合行大体比较、力学测试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术后2周两组骨折均为结缔组织连接;3周处理组已有编织骨愈合,对照组仍有明显的骨折端活动;4周两组均呈骨性愈合,但处理组的骨痂、成角畸形较小;5周时处理组骨折塑型好,对照组骨折端仍有较大骨痂。处理组骨折矢状面成角在第3、4、5周小于对照组(P<0.05)。各阶段处理组抗折应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BDNF对骨折愈合的各阶段均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