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濮蓉晖  汪江燕 《农垦医学》2006,28(4):273-275
目的:观察哈萨克族肥胖者血压、血脂、空腹血糖情况。方法:观察2000年1月-2005年6月间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哈萨克族肥胖患者(BMI≥28)105例,并与同期的162例汉族肥胖患者进行比较,观察其血压、血脂、空腹血糖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腰臀比、体重指数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性(P〉0.05)。哈萨克族肥胖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血清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汉族肥胖患者;而血压水平,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均高于汉族肥胖患者(P〈0.001)。结论:哈萨克族肥胖患者与汉族肥胖患者与汉族肥胖患者相比,有较低的空腹血糖、TC、TG、LDL—C水平和较高的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发生与患者肥胖体重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2000年3月—2002年3月期间于本院门诊随机选择肥胖体形的患者进行肥胖体重指数(BMI)计算、肝脏B超检查和血脂分析,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肥胖体重指数不向的患者,脂肪肝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肥胖体重指数越高,脂肪肝的发生率越高。结论:在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肥胖体重指数、腹围,指导其防治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肥胖患者手术暴露相对困难,出血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危险增加,容易出现切口感染、裂开等。另外,许多肥胖患者伴有代谢紊乱,其机体代偿功能的潜力小,遇手术应激时,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和假性糖尿病等。因此,加强肥胖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是预防其并发症的关键。我科2002年9月~2005年2月共收治手术患者1230例,其中肥胖患者(标准体重+20%)386例,术后患者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10年中,美国肥胖的发生率急剧上升。最近有研究提示,肥胖男性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低于非肥胖男性。由于体重指数(BMI)较高的男性循环血浆容量较大,因此肥胖男性所出现的低PSA浓度可能与血液稀释有关。为了明确前列腺癌患者PSA浓度与肥胖相关血液稀释之间的关系,1988年至2006年,来自美国杜克大学医疗中心的Lionel等采用地方肿瘤医院共享的平等存取数据库(n=1373)、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与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besity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OHS)患者的肺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于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成人肥胖患者83例,将其分为OHS组(26例)、肥胖OSA组(47例)和单纯肥胖组(10例)。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多导睡眠图参数、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OHS组和肥胖OSA组患者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显著高于单纯肥胖组,夜间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owest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LSaO2)、平均动脉血氧饱和度(mean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MSaO2)均显著低于单纯肥胖组,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和最长低通气时间均显著长于单纯肥胖组(P<0.05)。OHS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显著低于肥胖OSA组和单纯肥胖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HCO3-显著高于肥胖OSA组和单纯肥胖组(P<0.05)。OHS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用力呼气中段流量(forced expiratory flow during middle half of forced vital capacity,FEF)50%均显著低于肥胖OSA组和单纯肥胖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除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外,其他肺功能参数均与PaO2呈正相关,与PaCO2呈负相关;MVV和FEF25%与LSaO2呈正相关;FEV1/FVC与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呈负相关;最长低通气时间与FEV1%、FEV1/FVC、MVV、FEF75%、FEF50%、FEF25%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OHS患者比肥胖OSA患者更易发生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小气道功能受损,肺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与日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夜间睡眠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建立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合理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达到有效控制脂肪肝的目的。方法:对B超诊断为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教育,饮食结构、运动及科学的生活方式指导。结果:健康教育后1年,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脂肪肝较教育前明显好转,疾病知识、饮食结构、运动知识较教育前掌握好。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变患者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使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患者痊愈、好转。  相似文献   

7.
肥胖和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与肥胖患者胰岛素抑抗现象。方法 用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测定36例正常血压者,23例单纯肥胖患者,51例高血压非肥胖患者及54例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的葡萄糖代谢率(M值),同时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 发现(1)肥胖、高血压非肥胖和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口服葡萄糖75g后,60和120分钟血糖及不同时间点胰岛素值均比正常血压者高(P〈0.01);(2)M值;正常人、高  相似文献   

8.
肥胖和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高血压病与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现象。方法用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测定36例正常血压者,23例单纯肥胖患者,51例高血压非肥胖患者及54例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的葡萄糖代谢率(M值),同时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发现(1)肥胖、高血压非肥胖和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口服葡萄糖75g后,60和120分钟血糖及不同时间点胰岛素值均比正常血压者高(P<0.01);(2)M值:正常人、高血压非肥胖患者、单纯肥胖者、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分别为9.2±1.0、7.6±2.0、6.7±1.5、5.2±1.8mg·kg-1·min-1,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在高血压病合并肥胖组为87.0%,单纯肥胖为69.6%,高血压非肥胖为41.1%,正常人为2.8%,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舒张压对M值无明显影响,而体重指数每增加1kg/m2,M值减少0.42mg·kg-1·min-1,收缩压每增加10mmHg,M值减少0.20mg·kg-1·min-1。结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能是肥胖与高血压病的发病因素。肥胖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比血压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穴位埋线减肥663例体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寻找安全、可靠、有效的减肥方法,作者从1989年3月 ̄1996年8月对633例肥胖患者采用中医穴位埋入可吸收性医用肠线减肥(简称穴位埋线减肥),并对526例作了为期3 ̄6月的随访观察,结果发现其中452例获得满意效果,占85.93%。通过临床观察作者认为该减肥方法对单纯性肥胖患者效果甚佳,对遗传性肥胖次之,对病源性肥胖采用标本共治、综合治疗的方法亦可收到满意效果。最后认为穴位埋线减肥是安全、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的临床意义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进行手术的100例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总满意度为88.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总满意度为76.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能有效平衡患者内分泌,改善肥胖情况。  相似文献   

11.
周慧  凌晨洁  薛胜利  杨晶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0):3755-3760
背景 随着全球超重/肥胖人群的不断增多,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患者中超重/肥胖者也越来越多。已有研究报道肥胖与移植后的预后不良有关,为改善此类患者的不良预后应该进行更多的研究。 目的 本研究拟探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超重/肥胖血液病患者身体成分变化的特点,为超重/肥胖患者移植过程中实施营养干预提供证据和思路。 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3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12例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体质指数(BMI)分为BMI正常组(137例)和超重/肥胖组(75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包括个人信息和临床资料等,采用SPSS 26.0软件比较两组患者入仓时、预处理后和出仓时的身体成分变化情况及糖脂代谢相关指标异常发生率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预处理方案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组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体质量(t=14.271,P<0.001)、去脂体质量(t=12.344,P<0.001)、骨骼肌质量(t=14.119,P<0.001)、BMI(t=14.610,P<0.001)、去脂体质指数(FFMI)(t=12.344,P<0.001)均较移植前下降;超重/肥胖组患者体脂肪在移植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但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移植后却明显升高(t=-3.258、-2.478,P<0.05)。与BMI正常组相比,超重/肥胖组患者与肌肉相关的指标如去脂体质量、骨骼肌质量和FFMI下降明显(t=3.525、3.728、3.545,P<0.05)。出仓时超重/肥胖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异常和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BMI正常组(χ2=7.250、4.665,P<0.05)。 结论 本研究发现超重/肥胖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更加明显的骨骼肌下降,且存在内脏脂肪堆积的趋势,移植后糖脂代谢异常的比例更高。医护人员应该关注超重/肥胖患者整个移植期间的体质量及身体成分变化,并实施相应的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12.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血脂代谢异常有密切关系,肾病综合征及单纯性肥胖患者也与血脂代谢密切相关。本文检测了肾病综合征及单纯性肥胖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与对照组比较,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系我院1997年5月至1998年3月间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13.
陈洁文  张爱珍  李铎 《浙江医学》2006,28(8):631-633,641
目的 测定肥胖高血压、非肥胖高血压患者与健康人的血清磷脂脂肪酸谱(作为生物标记物),研究高血压患者血清磷脂脂肪酸谱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41例肥胖高血压患者、44例非肥胖高血压患者和53例健康对照者,采用高效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磷脂脂肪酸谱,酶法测定血脂并进行比较。结果 肥胖高血压组、非肥胖高血压组患者与健康人的血清磷脂脂肪酸谱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总SFA、总n-6PUFA显著高于对照组,总MUFA、总n-3PUFA、n-3/n-6PUFA显著低于对照组。肥胖高血压组总n-3PUFA显著低于非肥胖高血压组。肥胖高血压组、非肥胖高血压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脂的变化为:TC、TG、LDL—C均显著上升,而HDL-C显著下降,肥胖高血压组与非肥胖高血压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TC与C14:0呈显著正相关。与C18:1和C20:4n-6呈显著负相关;TG与C20:4n-6和n-3/n-6PUFA呈显著负相关;LDL-C与C18:0显著正相关,与C20:5n-3和n-3PUFA呈显著负相关;HDL—C与C16:1、C18:2n-6和C22:6n-3呈显著正相关,与C16:0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高血压患者中总SFA和总n-6PUFA高于健康对照组,而总MUFA、总n-3PUFA和n-3/n-6PUFA低于健康对照组。肥胖高血压患者总n-3PUFA低于非肥胖高血压患者。SFA与高血压患者的TC、LDL—C升高有关,而MUFA和PUFA对高血压患者的血脂紊乱具有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肥胖和相关的代谢变化已被证明是认知功能下降的重要危险因素并能损害认知功能,但潜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还未完全阐明。大量研究表明,肥胖个体脑内线粒体形态和功能出现异常改变。因此,脑线粒体功能障碍很可能是肥胖患者认知受损的潜在机制之一,而提高线粒体功能将是防治肥胖患者认知损伤的突破口。近年来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被证明在肥胖健康管理、改善认知障碍方面卓有成效,可作为临床改善肥胖认知损伤的有效方法。HIIT对认知功能产生的有益效应常伴随脑内线粒体功能的提高。本文全面总结和讨论了线粒体功能和肥胖、HIIT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HIIT改善肥胖个体认知损伤的线粒体机制,可为临床上应用HIIT治疗肥胖患者认知损伤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建华 《中原医刊》2005,32(11):31-3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的肥胖人数显著增多,因肥胖引起的生理改变和并发的相天疾病已成为危害健康的严重问题。所谓肥胖是指体重指数[MBI(kg/m^2)]大于30者称之。肥胖类人群在实施麻醉和手术时.与常人相比具有相当的困难和高度的风险。因此,肥胖患者在实施麻醉前,应进行充分的评估,并引起高度的重视。本院自2002年5月以来处理肥胖患者困难气管插管17例,现回顾性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游春娇  田明  陈颖芳 《广东医学》2020,41(23):2474-2477
在过去的30年里,不断增长的肥胖率导致了全球范围内令人担忧的肥胖流行病。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因此,确定肥胖影响心脏功能的分子机制是至关重要的。肥胖和超重的人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导致心肌病、肥厚、心房颤动和心律失常。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循环机制,它将蛋白质和受损的细胞器传递给溶酶体进行降解。因此,自噬可能在减轻肥胖对心脏的不良影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自噬对肥胖患者心脏的益处,以及调节自噬如何可能成为降低肥胖相关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治疗工具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肥胖蛋白质在肥胖病发病学上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21例非肥胖正常人,41成人肥胖患者及9例小儿肥胖患者血浆肥胖蛋白水平。结果显示:成人肥胖患者及小儿肥胖患者血浆肥胖蛋白水平分别为112.6±10.9pg/ml及124.5±9.6pg/ml,均显著低于非肥胖正常人。  相似文献   

18.
黄承  陈安海 《海南医学》2023,(5):750-752
全球范围内,肥胖的流行率和炎症性肠病(IBD)的流行率都在增加,肥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与以往认为IBD患者通常营养不良和体质量不足的看法相反,肥胖IBD患者的比例正在上升。肥胖影响IBD患者的疾病发展和对治疗的反应,脂肪组织产生促炎脂肪因子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肥胖在这一群体的流行以至于需要更好地了解其对IBD管理的影响。本文就IBD与肥胖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治疗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凌梅秀 《海南医学》2005,16(7):165-166
目的 了解信宜市城区2—6岁儿童的营养现状,掌握儿童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方法 比较城区2000年和2004年低体重、贫血的患者率及肥胖的发生率。结果 2000年低体重、贫血的患病率分别为8.25%、4.94%,肥胖的发生率1.48%;2004年低体重、贫血的患病率分别为2.63%、4.27%,肥胖的发生率为4.25%。结论 目前信宜市城区儿童的营养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低体重患病率大幅度下降,贫血患病率无明显改观,肥胖发生率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20.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21例非肥胖正常人,41例成人肥胖患者及9例小儿肥胖用者血浆肥胖蛋白 ̄[OP-(57-92)]水平。结果显示:成人肥胖患者及小儿肥胖患者血浆肥胖蛋白水平分别为112.6±10.9pg/ml及124.5±9.6pg/ml,均显著低于非肥胖正常人(194.3±17.7pg/ml)。血浆肥胖蛋白水平与体重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提示人肥胖蛋白在调节体重及肥胖发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