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半紧闭重吸入系统(Mepleson系统)以没有活瓣无阻力、气体直接进出病人为特征,是小儿麻醉传统的通气系统。但麻醉药物浪费、手术室污染,吸入气干燥、冷等是其缺点。半紧闭吸收(循环吸收)系统可安全地用于小儿麻醉,但应注意呼吸阻力、潮气量氧供和缺氧以及PETCO2监测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D-二聚体含量水平动态测定,观察颅脑损伤后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异常改变和变化规律.方法用ACL-100型血凝仪对2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即刻、第2天、第3天、第7天的D-二聚体的含量和PT、KPTT的水平进行动态测定,结果发现D-二聚体含量水平与患者颅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脑损伤患者治疗前D-二聚体含量水平与治疗后D-二聚体含量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D-二聚体的含量增高,说明颅脑损伤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并且临床使用止血剂等药物治疗后,D-二聚体的含量并没有增高,这说明可能是随后继发纤溶亢进的原因,因此颅脑损伤后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与D-二聚体含量高低密切相关.所以D-二聚体可以作为颅脑损伤程度的一个可靠指标,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涛  徐峰 《骨科》2017,8(6)
【摘要】 目的 探讨Vista系统联合Sextant-R系统微创治疗单间隙腰椎假性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7月-2016年5月间接受手术治疗的单间隙腰椎退变型疾病患者。本组共收治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25例,男性10例,女性15例;年龄48-79岁,平均61岁;其中L4/5滑脱12例,L5/S1滑脱13例。根据Meyerding分级,Ⅰ度滑脱23例,Ⅱ度滑脱2例。手术切口与Mis-tlif入路一致,先在Vista系统下行减压、植骨,后在Sextant-R系统下行复位、融合、内固定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 VAS)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对患者术前、术后3天(出院时)、末次随访的腰椎功能进行评估,并计算JOA改善率,采用Suk标准评价植骨融合率。结果 2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3个月,平均9.5个月)。术前VAS评分为(7.13±0.73)分,术后3天VAS评分为(1.58±0.51),末次随访VAS评分为(1.21±0.31)分。术前与术后3天、末次随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JOA评分为(9.55±0.71)分,出院当天评分为(19.32±2.21)分,末次随访评分为(27.57±2.38)分,术前与出院时、末次随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5例中1例由于伴有骨化,骨化组织与硬脊膜粘连,出现脑脊液漏,术后经过持续引流、伤口加压等处理后,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病例均无神经根或脊髓损伤情况,滑脱均得到一定程度复位,植骨均骨性融合,内固定位置良好。结论 Vista系统联合Sextant-R系统微创治疗单间隙腰椎退变型滑脱临床效果确切,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康辉  蔡贤华  徐峰  黄勇 《颈腰痛杂志》2013,34(3):217-220
目的探讨Quadrant系统联合Sextant-R系统微创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共收治腰椎滑脱症32例,其中峡部裂型13例、退变性19例。均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Quadrant系统下减压、植骨、融合,Sextant-R系统下进行置钉、滑脱提拉复位。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估术前、术后一年的疼痛情况;采用腰椎JOA功能评分对术前、术后一年的腰椎功能进行评估、并计算改善率。通过滑脱率、滑脱角、椎间高度评估滑脱矫正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无脑脊液漏、无神经根损伤。随访时间20~45个月,平均28个月。所有患者植骨均融合,无椎弓根螺钉断裂,融合器移位。VAS评分和JOA评分术前与术后一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滑脱率由术前恢复到术后一年;滑脱角由术前恢复到术后一年;椎间高度由术前恢复到术后。结论把握好适应证,Quadrant系统联合Sextant-R系统微创治疗腰椎滑脱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肝胆胰是一完整的排输系统 ,这是从多年文献反映和我们的临床实践体念到的 ,用这个系统相关的概念观察生理、病理、病机等问题 ,思考外科手术的设计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肝胆胰胚胎发生同源 ,从前肠下段上部形成肝芽 ,发生肝和肝管 ,下部形成胆囊和胆总管 ,并与中肠上部发生的胰芽相接 ,腹胰便与胆总管融连入肠 ,即共同道。融连后 ,有隔膜发育 ,逐渐延长胰管 ,伸向壶腹口 ,少部分可直达壶腹口 ,即两管并列入肠 ,故被认为没有共同道。但胆总管与胰管仍同在壶腹口 ,都受Oddi氏括约肌统一司控 ,我们认为 ,功能上仍是共同道。由此可以立论…  相似文献   

6.
半紧闭重吸入系统(Mepleson系统)以没有活瓣无呼吸阻力、气体直接进出病人为特征,是小儿麻醉传统的通气系统。但麻醉药物浪费、手术室污染,吸入气干燥、冷等是其缺点。半紧闭吸收(循环吸收)系统可安全地用于小儿麻醉,但应注意呼吸阻力、潮气量氧供和缺氧以及P_(ET)CO_2监测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8.
体外循环后凝血系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循环(CPB)对凝血系统有多方面影响。本文旨在通过测定APTT、PT和ACT等指标来了解CPB后凝血系统的变化,对防治心内直视手术后出血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择期心脏瓣膜替换病人33例,术前没有抗凝治疗,出凝血检查和肝肾功能正常。麻醉采用静脉芬太尼和安氟醚吸入,CPB用Sarns机,膜式氧合器。预充液为乳酸林格氏液1500ml、706代血浆500ml和各种电解质,肝素化剂量400U/kg,CPB中ACT>480秒,其它资料见  相似文献   

9.
奥马哈系统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奥马哈系统的基本框架、系统模型、实施步骤,以及该系统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提出奥马哈系统在指导临床护理实践、规范护理记录、促进信息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护理研究者可尝试运用奥马哈系统解决不同的护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凝血纤溶系统与细胞外基质调控系统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现今的研究观点认为,肾小球内凝血纤溶障碍导致慢性进展性肾损伤的机制除了由于微血栓的形成引起肾小球缺血性损伤之外,局部活化的凝血因子及肾小球内纤维蛋白相关抗原(FRA)的沉积对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具有直接的生物学作用,其中包括干预细胞外基质(ECM)代谢调控系统,影响局部ECM代谢过程。一方面,内皮下沉积的纤维蛋白相关产物可以诱导肾小球内皮细胞表达细胞外基质降解酶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使肾小球内皮细胞赖以新附的ECM过度降解,导致肾小球内皮细胞脱壁;另外,凝血酶可以上调系膜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  相似文献   

11.
创伤评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用的创伤评分系统能可靠地判断创伤的严重程度和伤员的结局。最初作为抢救大批伤员时现场拣伤(field triage)分类的标准,还可用以对比抢救伤员的疗效、回顾分析并发症、死亡率和治疗质量的差异。在创伤外科中,熟悉以下的各种评分系统的优缺点和实用性很有必要。 1 Glasgow昏迷级别(GCS) GCS首先由Glasgow大学Teasdale等于1974年定量评估脑外伤的程度。采取运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da Vinci Surgical System,dVSS)在我国胸心外科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伦理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方法检索VIP、CNKI、万方数据库、CBM、国家卫计委官方网站等,PubMed、Cochrane图书馆、Google学术检索引擎、WHO临床试验注册检索平台、ClinicalTrials.gov、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澳大利亚一新西兰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英国ISRCTN,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1月,收集dVSS手术治疗在我国胸心外科疾病的临床研究,用GRADE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对dVSS临床应用有效性、安全性和伦理性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31篇文献,其中病例对照研究4篇,回顾性病例分析27篇,共1037例胸心外科疾病患者,文献质量均为极低级别。dVSS在胸心外科的适应证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瓣膜成形术或置换术、胸部肿瘤切除术等。与开放手术及胸腔镜手术相比,dVSS安全性和有效性较佳,但疾病治疗经济负担较重。dVSS能使患者受益,有助于提高胸心外科医疗水平,该系统适用的科目和主体资格合法,但成熟度有待提升,相关措施有待完善。其在研究、引进及应用方面的伦理存在系列问题有待重视。结论dVSS在胸心外科临床应用相对安全、有效,但研究质量有待提升;其在胸心外科临床应用的经济性、伦理学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进一步完善dVSS在胸心外科临床应用的相关防范、追责及保护患者措施,并借助现有临床伦理审查平台体系,进行全程伦理监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棘突间固定系统与融合固定系统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2月~2009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90例,分为棘突间固定系统与融合固定系统联合应用组和单纯棘突间固定系统应用组,各45例.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即时疗效进行评价.术后定期随访(30 ~ 54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不良预后指标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即时疗效相比,联合应用组总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组(75.6%)(P<0.05).从随访结果分析看,联合应用组不良预后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纯应用组(P<0.05).[结论]棘突间固定系统与融合固定系统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较单纯棘突间固定系统应用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神经生长因子的载体及其控释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生长因子的载体及其控释系统邵景范,罗永湘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是最早被发现和提纯并明其分子结构的一种细胞生长因子,它的生物学作用广泛,效应细胞多达10余种。NGF不仅是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发育和功能的必要因素,而...  相似文献   

15.
从分析织工艺着手,根据配有几十台至上百台织机车间的生产情况,应用微型计算机分级系统对该生产过程的开环监测所涉及的硬、软件进行实例分析,作出评价,最后附上机通过的汇编语言程序。  相似文献   

16.
胰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由70个氨基酸组成的具有内分泌、自分泌及旁分泌特性的单链多肽,分子量约为7.5 ku,主要由人肝细胞合成和分泌,对机体生长发育起着重要调节作用,是软骨合成代谢的主要因子,能够保持软骨细胞在正常软骨中的代谢动态平衡,并且在体内改善软骨的愈合.还能定向诱导脂肪干细胞向软骨细胞方向分化.能显著刺激肌腱细胞的DNA和Ⅰ型胶原的合成,以自分泌和旁分泌的形式调节骨骼细胞的功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募集,抑制细胞凋亡,刺激骨胶原的合成和DNA的转录,抑制胶原的降解,增加骨基质沉积.IGF-1可以增加骨骼肌的蛋白合成,减少骨骼肌的蛋白降解.具有促进肌肉组织利用葡萄糖,促进受伤骨骼肌愈合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AF系统为具有多重矫正力的内固定系统,同时具备AO与RF两系统的优点。我科自1999年2月~2000年12月应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24例,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由于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创外科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以伊索(AESOP)系统、宙斯(Zeus)系统、达芬奇(DaVinci)系统为代表的第一代医用机器人手术系统已应用于临床,并在外科手术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足分级系统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diabetic foot not only helps to assess the wound,but it also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outcome of diabetic foot ulcer in the early stage,dynamically monitor the changes in...  相似文献   

20.
异丙酚在心血管系统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异丙酚以其起效迅速、作用短、清醒快、易于控制和副作用少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麻醉诱导、维持、ICU镇静。有关异丙酚在心血管系统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异丙酚对血流动力学、心肌收缩力的影响及其变化机制,异丙酚对心脏电生理活性、心肌细胞代谢的影响以及异丙酚对周围血管的作用等方面。本文拟对这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