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陈伟秀  徐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3):1796-1798
跌倒是临床上老年人常见的问题之一。将近66.7%的65岁以上社区老年人每年至少跌倒1次,其中10%~15%合并了严重损伤。目前认为平衡能力不足是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年龄的增长导致平衡能力的下降,其影响因素包括肌肉力量及柔韧性的下降、关节灵活性的下降、步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有无跌倒史的老年人平衡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平衡功能的损害可致老年人跌倒而引起不良的心身影响,理疗师适当评估平衡功能的损害,以提供合适的锻炼计划,并努力确定哪些老年人有跌倒的危险,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的目的是研究曾有跌倒史的老年人平衡功能损害是否比无跌倒史的老年人要严重。结果表明:曾有跌倒史的一组平衡功能损害更严重,并易出现步态困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高龄老人跌倒的发生情况及其社会支持体系对跌倒的影响,为老年人跌倒的预防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选取某市社区75岁以上的老年人,采用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最近1年中跌倒次数1次者824人(23.9%),2次者194人(5.6%),3次及以上者79人(2.3%),跌倒发生率为31.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与子女交流、子女看望频率、子女提供帮助、邻里来往、亲戚朋友来往、社区心理咨询、社会活动频率对社区高龄老人跌倒有影响。[结论]社区高龄老人跌倒发生率较高;社区高龄老人的跌倒受家庭、社区、社会支持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跌倒及其预防的认识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老年人跌倒状况,比较有无跌倒史的老人在预防跌倒的认识和行为方面的差异。[方法]使用自制调查表,经方便取样调查200例60岁以上老人的跌倒状况、预防跌倒的认识和行为。[结果]老年人跌倒年发生率为34%,且随着年龄的增高而上升,多数跌倒发生在室内(64.4%),主要是由腿脚无力和障碍物绊倒所致,跌倒造成的损伤主要有软组织损伤(75.0%)、心理害怕(56.7%)和骨折(26.0%),无跌倒史老人预防跌倒的认识和行为均明显优于有跌倒史的老人。[结论]提高老年人预防跌倒的认识和行为可降低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一个预测模型,用于社区居家老年人跌倒筛查,并量化活动能力与跌倒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北京四个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144例,根据过去1年是否跌倒分为跌倒组和非跌倒组,其中跌倒组50例,非跌倒组94例.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功能性步态测试(FGA)、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功能性伸展测试(FRT)、感觉整合和平衡的临床改良测试(CISIB)、单腿站立(OLS)、记时起立行走实验(TUGT)、10米步行时间,功能性伸展实验.跌倒组和非跌倒组之间各项测试的差异进行分析,除了睁眼、闭眼平地站立和睁眼抬头平地站立外,其余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并对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组受试者除睁眼平地站立、闭眼平地站立和睁眼抬头平地站立外,其余各项测试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模型结果显示,FGA总分和mCISIB中的睁眼站立海绵垫上对跌倒的预测最有意义,其中敏度性为80%,特异度为74.2%.FGA和睁眼站立海绵垫上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74.2%和56%,81.6%.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845.结论 该模型可用于社区居家健康老年人跌倒的筛查,预测社区老年人跌倒的敏感性优于FGA和睁眼站立海绵垫上,特异性与FGA相似.量化社区居家老年人活动能力与跌倒的关系,为跌倒预防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星状伸展平衡测试(SEBT)在评估社区老年女性动态平衡功能中的运用研究,为预防老年人跌倒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方法:通过星状伸展平衡测试和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方法,测试44名60—74岁认知功能正常、能够独立行走的老年女性的动态平衡能力。根据过去两年内跌倒的情况,将老年人分为跌倒组32人和无跌倒组12人。结果:星状伸展平衡测试结果组内一致性结果为0.940—0.984(P<0.05),其中内侧后方的伸展长度与计时起立行走测试呈中度相关(P<0.05);跌倒组的星状伸展平衡测试结果显著低于无跌倒组(P<0.05),特别是在正后方上的结果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有无跌倒"与正后方向上的伸展长度呈高度相关(P<0.01),与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星状伸展平衡测试是一个可靠的社区老年女性动态平衡的测试方法,60—74岁两年内有过跌倒史的社区老年女性,双下肢动态平衡能力均显著差于无跌倒史的老年女性,正前方和正后方方向上的动态平衡能力可能与跌倒风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田辉  曹锐  任路  马铁明 《中国康复》2017,32(4):337-339
正平衡功能是维持站立、行走以及各种日常活动的重要保障。中老年人平衡功能的衰退已成为其发生跌倒等意外事故的主要原因[1]。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为18%,80岁以上达24%[2-3],平衡功能障碍已经成为老龄化社会的常见致病因素。太极拳因其柔和、缓慢的运动特点,成为中老年人最适宜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在提高人体平衡功能方面有很好的效果[4]。关于太极拳改善平衡功能具体机制的探讨,目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跌倒的评估及预防干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跌倒是老年人群常见的伤害之一,是指人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地触及地面。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年约有1/3的人会发生跌倒,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跌倒降低了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并可导致严重的生理、心理或社会功能障碍,是老年人伤残、死亡和经济负担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至少每年有2000万老年人发生跌倒,直接医疗费用超过50亿元人民币,在北京海淀区,跌倒是老年人伤害的首位死因。2003年全球因跌倒死亡的人数为39.1万人,其中70岁以上的老人占40%。因而如何做好老年人跌倒的评估及预防,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已成为老年伤害医学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老年脑血管病跌倒患者平衡与步态的评定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 了解并分析老年脑血管病跌倒患者的平衡能力,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指导临床预防跌倒,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对52例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跌倒情况调查,采用Tinetti平衡与步态评定量表评定其平衡与步态,寻找跌倒发生与平衡能力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有87.6%的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平衡及步态两者相加总分〈19分,显示有跌倒的危险,即刻站立平衡、转立平衡、胸部轻推反应、闭眼站立平衡不能很好完成者居多。其中在即刻站立平衡、转立平衡上跌倒≥3次者比跌倒1次者下降明显,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在即刻站立及转立时容易发生多次跌倒,该两方面是护理人员预防工作的重点。详细观察老人平衡功能和步态,可为采取护理措施提供良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社区的老年居民中,跌倒和与跌倒相关的伤害看来似乎完全是由身体机能的减退造成的。这个比率在〉75岁的老年人中上升到40%。而由于跌倒所造成的身体功能损伤会带来看病、住院治疗、死亡以及护理院的花费。跌倒,甚至对跌倒的恐惧.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HRQOL)。因为肌无力和平衡能力的减退与老年人跌倒危险相关,因此可以采用十预措施,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作者进行一个随机对照试验来确定是否可控全身振动疗法和物理疗法(PT)相结合比单用PT对护理院的老年人更有效。主要目的是评估可控全身振动疗法对提高肌肉能力和身体平衡性方面的效果,第2个目的是研究可控全身振动疗法在HRQOL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功能性步态评价(FGA)和Berg平衡量表(BBS)对75~85岁中国社区老年人跌倒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市3个社区75~85岁老年人162人进行FGA、BBS评估,根据过去1年内是否跌倒分为跌倒组和非跌倒组。结果跌倒组和非跌倒组FGA和BBS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FGA总分与BBS总分显著正相关(r=0.723,P=0.001)。除闭眼行走(P=0.31)外,FGA总分与其他分项明显正相关(P<0.01);FGA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比为0.901,BBS为0.872。根据Youden指数,FGA对跌倒的预测值为19.5(满分30分),敏感性85.5%,特异性81.2%;BBS的预测值为48.5(满分56分),敏感性78.3%,特异性83.3%。结论 FGA预测社区老年人跌倒的敏感性优于BBS,特异性与BBS相似,总体效能优于BBS。  相似文献   

12.
跌倒是老年人独立生活的障碍,美国老年人70%的跌倒与老年人的死亡有关。跌倒由许多复杂的因素引起,而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与跌倒之间的关系,国内外的康复医学专家进行大量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在平衡功能评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老年病人跌倒危险评估方法及评定量表研究概况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周君桂  李亚洁 《护理学报》2008,15(12):11-14
跌倒现象在老年人当中常有发生,据统计,每年有30%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跌倒,年龄大于80岁的老年人跌倒率高达50%,其中有一半以上的老年人曾发生多次跌倒。仅2002年,美国老年人因跌倒致死12800人,用于老年人跌倒的医疗费开支相当于所有医疗费开支的6%。跌倒不仅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而且成为老年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老年病人的跌倒危险因素进行及时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苏州市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的流行现状,探索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方法2018年4月—5月对苏州市姑苏区5家社区内≥60岁的具有本地户籍的老年人进行跌倒流行情况的调查。结果过去一年中共有195名老年人发生过238人次的跌倒,跌倒年发生率为9.79%,其中男性跌倒年发生率为8.04%,女性跌倒年发生率为10.84%。而且年龄越大,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越高,90岁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达28.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身体状况不适为苏州市姑苏区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运动为老年跌倒的保护因素。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苏州市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9.79%,今后我们应针对本辖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因素开展干预工作,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走路容易失去平衡,所以跌倒比较常见。据文献报告,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约有1/3的人跌倒1次或多次,并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可见,老年人群是发生跌倒的高危人群,尤其是高龄老年人。老年人跌倒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程度大。轻者软组织损伤,重者骨折、脑出血甚至死亡。全天24h中,老年人生活绝大多数时间在室内。据国外的研究数据,60%的老人跌倒发生在室内或在家的周围。  相似文献   

16.
老年患者因机体衰落、身心功能退化、平衡失调以及不适宜的生活环境容易发生跌倒。据统计每年约有30%以上的老年人有一次或多次的跌倒。患者在院内跌倒会加重病情,延长住院时间,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提高护理人员对意外跌倒的认知程度,对于减少住院患者跌倒。  相似文献   

17.
<正>据报道,每年有30%的65岁及以上和40%~50%的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会发生跌倒,而住院病人中,跌倒作为负性事件的发生率更高,是社区人群的3倍[1]。据统计,跌倒老人中有5%~15%会导致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或脱臼[2]。眼科患者因视力障碍,在住院期间较一般患者更易发生跌倒、坠床、摔伤等安全问题[3]。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导致老年人盲和低视力的主要眼病为白内障[4]。因此,高龄  相似文献   

18.
<正>跌倒已是老年型社会面临的主要老年问题,据2007年WHO报道,全球每年约28%~35%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发生跌倒,并随着年龄增长而明显提高[1]。跌倒给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皆造成不良后果,严重影响其生命质量[2-4]。有调查[5-6]显示,老年人跌倒多数发生在走路时,而行走时步态出现异常会提高跌倒风险。因此,明确老年人行走的步态特征,对预防跌倒有着重要作用。步态分析(gait analysis,GA)作为人类步态常用的检查方法,可通过精密的仪器测量,提供一系列运动学、动力学等参数和图表,从而  相似文献   

19.
老年患者跌倒预防意识与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了解老年人跌倒状况,比较有无跌倒经历老人的预防跌倒意识及行为的差异,检测预防跌倒意识与行为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1月—2月间在上海市建工医院住院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200例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法调查跌倒状况、预防跌倒意识和行为。结果老年人年跌倒发生率为34%,跌倒大多发生在室内(64.4%),主要由腿脚无力和障碍物绊倒所致,跌倒主要造成软组织损伤(75%)、心理害怕(75%)和骨折(26%)。无跌倒经历老人的预防跌倒意识和行为均明显优于有跌倒经历老人,预防跌倒意识与行为呈正相关。结论提高老年人预防跌倒意识可促进其预防跌倒行为,从而降低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害怕跌倒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跌倒是指出现突发的、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而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1]。老年人跌倒是社区人群中最常见的致残和致死的伤害事件。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02年全球有39.1万人死于跌倒,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50%以上,70岁以上者占40%。大约40%—70%的跌倒会造成伤害,4%—5%会造成骨折[2],损伤最严重的是髋部骨折,对老年人的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