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黄原胶和槐豆胶提高维生素C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黄原胶和槐豆胶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作用.方法:比较加入黄原胶和槐豆胶前后维生素C在水中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稳定性的研究.结果:黄原胶能显著提高维生素C的稳定性,黄原胶和槐豆胶混合使用具有更好的效果.结论:黄原胶和槐豆胶的配比使用有利于维生素C的稳定,可作为添加剂运用于食品和药品的生产,提高维生素C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黄原胶与HPMC的凝胶特性及释药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直接压片法,研究黄原胶与HPMC的凝胶特性。用称重法和体积测量法研究两种辅料分别在0.1mol/L盐酸和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水合度及溶胀度,并以阿莫西林为模型药物进行体外释药研究。结果表明,在0.1mol/L盐酸中,HPMC的水合度及溶胀度均大于黄原胶,对药物释放阻滞作用较大;而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则相反。药物在两种辅料中可通过骨架溶蚀和(或)凝胶层扩散呈零级或Higuchi型释药。  相似文献   

3.
现代中药制剂开发中药用新辅料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多年来,随着制药工业发展迅速,药用辅料的应用对制剂性能的改良、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提高等有显著作用,新辅料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开发的新辅料多达300多种。目前,已开发的药用辅料大致可分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丙交酯系列、聚丙烯酸树脂等;生物合成多糖类,如环糊精(CD)、黄原胶等;半合成类,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白及胶剂型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参阅近年来白及胶的相关剂型研究文献,归纳总结了白及胶的制剂学研究进展。结果 作为主药,白及胶可被制成乳膏剂、涂膜剂、散剂、柔性脂质体和片剂。作为药用辅料,白及胶可作为凝胶基质、成膜材料、胃漂浮缓释片辅料、难溶性药物载体和包合材料。同时作为药物和辅料,白及胶可被制成洗剂、膜剂、凝胶剂、口腔粘附片、缓释胶囊剂、滴眼剂、微球和生物可降解微针。结论 白及胶具有“药辅合一”的特性,白及胶的剂型研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制氧氟沙星滴眼剂加入地塞米松、黄原胶制成复方氧氟沙星滴眼剂(缓释制剂),为临床提供一种高效、缓释、低毒、方便的新型制剂。方法:用氧氟沙星、地塞米松为主药,以黄原胶、亚硫酸氢钠、硼酸为辅料,用灭菌制剂方法制备复方氧氟沙星滴眼剂,并对其主药含量、稳定性、刺激性等质量和临床疗效进行考察。结果:本制剂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易控制,稳定性好,临床疗效优于单方制剂。结论:本制剂为眼科临床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新型理想制剂。  相似文献   

6.
中药橡胶膏剂基质辅料过敏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中药橡胶膏剂基质辅料的潜在致敏情况,为橡胶膏剂基质辅料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小鼠接触性过敏反应模型,检测各辅料对小鼠耳肿胀的影响。同时,采用 ELISA 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通过比较空白组与致敏组、不同辅料组以及由不同辅料按一定配比制成的空白基质组小鼠之间左右耳厚度差、重量差和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橡胶膏剂中各基质辅料的致敏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致敏组、橡胶组和松香组小鼠耳厚度差、重量差以及血清中IL-4、IFN-γ、sIL-2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氧化锌、二氧化钛和羊毛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橡胶组和松香组之间以及由不同橡胶和松香制成的空白基质组之间比较,小鼠耳厚度差、重量差以及血清中IL-4、IFN-γ、sIL-2R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橡胶膏剂主要基质辅料中橡胶和松香有较高的致敏性,氧化锌、二氧化钛和羊毛脂的致敏性相对较低;且 5 号胶的致敏性高于越南胶,普通松香的致敏性高于纯化松香;由 5 号胶、普通松香、氧化锌、羊毛脂按一定的组方配比制成的空白基质的致敏性高于由越南胶、纯化松香、氧化锌、羊毛脂按同样比例制成的空白基质。  相似文献   

7.
曾军 《海峡药学》2006,18(1):40-42
目的研究头孢克肟干混悬剂(1g∶50m g)的制备工艺及产品的检测方法。方法以头孢克肟为主药,黄原胶、蔗糖、桔子粉末香精等为辅料制备头孢克肟干混悬剂,并摸索产品的检测方法。结果试制剂处方合理,工艺可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克肟的含量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2.084×107C 2.016×105(n=6,r=0.9993)。结论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时,专属性强、准确度好、灵敏度高、辅料无干扰,方法可行,可用于产品的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8.
黄原胶亲水性骨架片体外释药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茶碱为模型药物,制备了黄原胶亲水性骨架片,研究了体外释药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茶碱黄原胶亲水性骨架片的释药速率与骨架片中黄原胶的用量和溶出条件( 转速、介质离子强度、pH 值) 有关,但与制备工艺条件无关.溶出介质中离子对其释药机制有影响.黄原胶能有效控制骨架片中药物释放,是一种优良的亲水性骨架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野油菜黄单胞菌58(Xc58)中过量表达产胶基因gumD,提高黄原胶发酵产量和质量。方法通过PCR扩增、重组质粒构建、三亲本接合等方法,将重组质粒pBBR-gumD转入原始菌Xc58。结果工程菌与原始菌相比,黄原胶产量提高11.19%,黏度提高6.31%,重均分子质量提高20.21%,乙酰基含量提高77.07%,丙酮酸含量下降6.34%。结论改造后的菌株的黄原胶发酵产量和质量都较原始菌株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兔膝关节腔内注射黄原胶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兔膝关节腔注射黄原胶的安全性。方法在兔膝关节腔分别注射2%,1%和0.5%的黄原胶注射液和生理盐水0.1 mL/kg,每周1次,连续5周。检测兔膝关节宽度、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参数并观察肝、肾、膝关节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不同剂量黄原胶组膝关节宽度、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参数等均无明显改变;肝、肾及关节组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在兔膝关节腔注射黄原胶(0.5%~2%)0.1 mL/kg,每周1次,连续5周,全身及局部未见明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