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大理白族自治州结核病防治规划(2002—2010)》实施绩效作卫生经济学评估,为制定下一阶段防治规划及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规划期内结核病防治工作资料作数据汇总,并与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相复核,进行成本与效果和效用及效益分析.结果:2002—2010年大理白族自治州共发现并治疗管理活动性肺结核17750例,其中涂阳肺结核9786例,完成规划目标的181.90%,治愈率为91.36%,优于规划指标6.36个百分点;避免新增感染70577例,避免新发病7058例,减少死亡4301例;挽回92701个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减少社会医疗费用480.83万元,挽回社会总价值6.19亿元;避免1个健康人受传染仅投入315.59元,挽回1个DALY损失仅投入240.27元,投入1元防治经费可产生28元社会经济效益.结论:规划实施有效地推进了全州结核病防治服务的共享性和可及性,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和效用及效益,如期实现了规划绩效愿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评价泰安市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成本-效果与效益,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与细则,根据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指标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泰安市投入的结核病防治社会成本与取得的效益和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001~2010年,泰安市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3 335例,其中因结核病死亡149例,涂阳患者成功治疗15 486例,涂阴患者成功治疗6 408例,估算全市减少肺结核患者死亡5 689例,避免感染104 449例,避免发病10 445例。全市投入的结核病防治社会总成本1 516.79万元,估算全市可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约711.57万元,共挽回的社会总价值约19.21亿元。每挽回1个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损失,政府仅需要投入约122元;政府每投入1元的结核病防治经费,可产生约127元的社会经济效益。结论 泰安市实施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滨州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成本与效益,评价规划实施效果。[方法]依据《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自评与抽评相结合,对滨州市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10年规划期间,全市累计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3 307例,其中因结核病死亡56例,涂阳肺结核治疗成功10 021例,涂阴肺结核治疗成功2 322例,估算未经治疗死亡3 328例,减少肺结核患者死亡3 272例,避免感染72 321例,避免新发患者7 233例。全市投入结核病防治的社会总成本为1 091.56万元,估算结核病防治减少医疗费用492.75万元,挽回社会总价值13.01亿元,估计每挽回1个伤残调整生命年损失所需要投入的金额为138.47元,每投入1元结核病防治经费可产生119.67元的社会经济价值。[结论]滨州市2001~2010年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徐志斌 《中国卫生产业》2020,(8):121-122,125
目的探讨在进行结核病防治工作期间卫生经济学评价的运用可行性。方法对2013-2017年国家《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关于肺结核疾病患者登记治疗转归数据进行收集,针对GDP数据、人口数以及社会成本数据等进行调查分析,合理利用卫生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展开调查分析,就最终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对于肺结核患者表现出的传染期特点进行分析,于患者表现出对应症状则证明表现出传染现象,并且对病症持续时间进行统计,通常为2年,未采取有效疗法展开疾病治疗后,对每年健康人受到传染例数进行统计,约为10~15名。采取对应策略进行控制后,成功完成治疗的传染性结核病患者1例,并且可以确保6~15名健康人避免受到传染。于2013-2017年,治疗涂阳患者4 851例,治愈4 332例,保护健康人免受感染供给37 975名。主要利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展开效用分析操作,对1例患者成功治疗后,挽救的损失能够达到9.50DALY。于2013-2017年共成功治疗涂阳肺结核患者4 332例,共成功挽回健康寿命年36 073.89年。对于1例新发肺结核患者,临床采取对应方法实施诊断以及治疗,最终对经济费用进行统计,结果约为700元,对此主要利用700元进行估算。对2013-2017年节约总医疗费用进行统计,共计2 658 076.00元。结论在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期间,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的有效应用,表现出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具有显著性特点,可为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顺利实施以及质量提高做出保证。  相似文献   

5.
依据《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自评和抽评相结合,分析东营市三县两区的评估数据,评估东营市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的成本-效果与效益。研究显示,2001-2010年规划期间,全市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 639例,登记患者中因结核病死亡10例,涂阳患者治疗成功3689例,涂阴患者治疗成功1694例,估算全市未经治疗死亡1 410例,减少肺结核患者死亡1400例,避免感染29 380例,避免新发患者2938例。全市投入结核病防治的社会总成本767.412万元,估算结核病防治共减少医疗费用200.15万元,共挽回社会总价值17.69亿元。据估算,每挽回1个伤残调整生命年损失所需要的投入金额为214.39元,每投入1元结核病防治经费可产生230.75元的社会经济效益。东营市10年结核病控制规划的实施完全符合疾病控制中的成本-效果与效益的原则,发现和治愈了大量的结核病患者,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为控制全市结核病流行和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估算西安市“十二五”(2011-2015年)结核病防治规划的成本-效果与成本-效益,评价规划实施效果。方法 依据《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实施方案,收集西安市14个县(区)2011 - 2015年结核病防治信息监测资料,利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11 - 2015年,西安市共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9 486例,其中因肺结核死亡30例,完成疗程的涂阳患者6 091例,治愈的涂阴患者12 997例,估计避免新发病人7 291例;2011 - 2015年西安市结核病防治总投入2 232.79万元,共挽回39.06亿的社会价值;治愈1例患者可以产生28.25万元的社会价值,每挽回1个DALY需要投入170.07元,每投入1元可以的产生172.41元的社会价值。结论 西安市“十二五”(2011 - 2015年)结核病防治规划成本 - 效果及成本 - 效益显著,结核病的防治为西安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经济学角度评价郴州市2001—2009年实施《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简称《规划》)的效果与效益。方法采用成本-效用、成本-效益及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郴州市2001—2009年结核病控制工作月报表、季报表和结核病防治投入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9年间共投入结核病防治经费1 611.18万元;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8 041例,其中涂阳患者18 695例(治愈17 100例,治愈率为91.47%),累计减少因肺结核死亡6 844人,避免新感染133 749人,避免新发患者13 376例,共挽回163 231个DALY的损失;节约医疗费911.24万元,挽回社会总价值125 949.66万元,成本效用比为98.71,效益成本比为78.74。结论郴州市实施《规划》后实现了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目标,不但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减少了大量社会劳动力的损失,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鄂尔多斯市实施《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卫生经济学效果,为指导下一步卫生资源投入与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按《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标准和要求,从社会效果、社会效益、社会成本、成本效用比、效益成本比、成本分析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2001-2010年共投入结防经费970.27万元,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8 469例,其中新涂阳3 961例(治愈率为85.1%),复治涂阳580例(治愈率为70.2%),减少因结核病死亡2 082人,避免新感染28 868人,避免新发患者2 891人,节约医疗费用196.95万元,挽回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 40 783.5个,挽回社会间接经济损失21.97亿元,成本效用比237.91,效益成本比226.61,每发现并成功治疗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所需要的成本是1 316.51元.结论 通过《规划》达到了控制传染源、减少发病和死亡,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了大量社会劳动力的损失,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从经济学角度评价湖北省两示范区实施结核病防治重大专项的实施效果,为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1年示范区结核病防治的各种季报和社会经济发展年报,采用卫生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对进行成本-效果、成本-效用、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2年间整个项目实施投入966.69万元,共治愈初治涂阳患者678例、复治涂阳患者101例,减少新发患者1169例;挽回DALY损失20529.97年,共获得261个健康生命;产生经济效益24621.36万元,成本效益比为1VS 25.47。结论 湖北省两示范区实施结核病防治重大专项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结核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评价赣州市2001~2010年间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成效。方法收集赣州市结核病控制季报表、年报表和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调查表,对2001~2010年规划期间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2001~2010年,全市共到位结核病防治经费4517.05万元,共登记63430例肺结核患者,其中新涂阳患者27619例,复治涂阳患者5718例,新涂阴患者27410例,未痰检患者2683例,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2.48%;减少15718例肺结核患者死亡,避免24396人患肺结核,减少1662万余元社会医疗费用,避免劳动力损失所挽回的社会经济效益达19.31亿余元。结论肺结核病人发现与治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肺结核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和评价通海县实施结核病防治8年中资金投入与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为地方政府的公共卫生资源投入与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2年结核病防治资金的投入与病人发现、治疗和管理的资料,采用卫生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对结核病防治的成本-效果、成本-效用、成本-效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通海县2005-2012年共发现和治疗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44例,治愈526例,新涂阳病人治愈率97.9%(332/339);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93.8%(15/16);初治涂阴病人完成疗程率94.7%(179/189);总成功率96.7%(526/544)。治愈52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节省治疗费用273.85万元,减少治疗误工费46.81万元,直接挽回DALY(伤残调整健康生命年)5544年,间接挽回GDP损失10256.04万元,避免因疾病造成的个人经济损失391.13万元,每发现并治愈1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投入费用为1412.74元;治愈347例涂阳病人可减少结核感染人群3470~5205人,减少传染源病人发生174~260人,因减少了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发生而避免治疗资金111.36~166.40万元,减少治疗误工费15.49~23.14万元,间接挽回DALY 1834~2740年,间接挽回GDP损失3392.70~5069.53万元,避免因疾病造成的个人经济损失达129.39~193.34万元。[结论]通海县2005-2012年结核病防治成效显著,减轻肺结核患者的经济负担,避免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评价乌鲁木齐市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成本-效用成本-效果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卫生资源投入与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2~2009年结核病控制项目季报、年报及人口学资料,进行成本-效果、成本-效用、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8年间政府及相关国际组织投入经费667.8万元,共治愈病人3 362例,每发现并治疗一例患者费用为999.1元,挽回DALY 35 432年,共获得496个完整生命。减少新肺结核病人1 681~2 522例,间接避免了新发病例DALY损失17 716~26 579年。挽回GDP损失约23.48亿元,避免了因病造成的个人收入损失累计达7.26亿元。结论 8年来乌鲁木齐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效果明显,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玉林市实施《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卫生经济学效果,为指导下一步卫生资源投入和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按《规划终期评估实施方案》的标准和要求,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实施《规划》期间,玉林市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0 950例,减少肺结核患者死亡7 565例,避免感染98 863人,避免新发患者9 888例;节约医疗费用673.62万元;共挽回社会总价值89 328万元;挽回总DALY140 661年。全市结核病防治投入总成本为2 217.56万元,成本-效用比157.65,效益-成本比40.59,每发现和治疗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所需要的成本为948.04元。结论玉林市实施《规划》效果明显,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控制全市结核病流行和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淮安市实施《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简称《规划》)的卫生经济学效应,指导下一步卫生资源投入与使用。方法按照《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的标准和要求,评估淮安市实施《规划》以来的社会效果、社会效益、社会成本、成本效应/效益成本比。结果 2001—2010年共投入1 830.8万元;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2 687例,其中新发涂阳13 401例(治愈率93.13%),复治涂阳2 079例(治愈率76.72%);减少肺结核患者死亡8 002人,避免新感染126 074人,避免新发肺结核12 607人;节约医疗费用858.85万元,挽回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188 384.9个,挽回社会间接经济损失17.92亿元;成本效应比97.18,效益成本比98.34。结论通过实施《规划》,实现高发现率、高治愈率的目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避免了大量的经济损失,有效地保护了劳动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一步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实现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伤残调整健康生命年(disability adjueted life year,DALY)指标分析安徽省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和产出情况,计算成本-效益比,为政府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经费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将市、县(市、区)录入、审核、上报的数据进行统计汇总,选用DALY指标进行量化,计算成本-效益比值.结果 2002-2011年,各级在我省直接结核病防治防治经费投入共33 052万元,年均投入3 305万元;投入办公经费、设备经费和人力资源成本合计9 698万元.2002-2011年全省累计治疗成功患者为329 087例,挽回的总DALY值为2 033 857.3,通过避免新发患者所减少的直接医疗费用11 156.5万元,挽回的社会总价值为196.5亿元,平均效益成本比达46.2.结论 各级财政要增加投入维持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市、县级财政需要较大投入;增加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提高待遇,继续坚定执行现行的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实施DOTS策略防治结核病的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结核病防治资金投入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评价DOTS策略在我省实施的效果.[方法]对2001-2005年全省结核病防治中投入的经费与病人发现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共投入经费6 255万元,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12 893例,其中涂阳病人614 253例,治愈53 291例;使53.3~79.9万人免受感染,减少新发病人2.7~4.0万;治愈病人并减少新发病人的发生,共挽回生命质量调整年841 970~983 193年,相当于挽回11362~3 268个健康生命;DOTS方案与传统方法比较治疗费用节省3 658万元;减少传染而节省的费用3 122~4 695万元;减少病人误工损失4 743万元.[结论]采用DOTS防治结核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符合疾病控制与卫生经济学成本-效益原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评价三门峡市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的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财政、卫生部门的卫生资源投入与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04-2005年全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季报、年报及有关调查资料,做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益分析. 结果 两年来利用项目经费160万元,治愈初、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1 392例,预计减少的GDP损失和预计减少的收入损失分别为18 211.34万元、11 184.41万元,减少造成新的传染性病人2 088例. 结论 两年来三门峡市利用中央和地方专项经费防治结核病成效显著,是一项投入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的疾病控制项目,完全符合疾病控制与卫生经济学成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与评价海南省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效果和效益,为卫生资源的有效配置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评估实施方案,收集各市县上报的数据并审核、录入后进行汇总,利用Excel 2010及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用伤残调整健康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指标进行量化和计算成本-效益值。结果 2001-2010年,全省投入结核病防治经费共6 222.47万元,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72 092例,治疗成功67 852例,每发现并成功治疗1例患者所需成本为917元;减少因结核病死亡17 515人,避免新感染344 689人,避免新发患者34 469例,节约医疗费用约2 348万元,挽回DALY433 856年,挽回社会总价值达43.48亿元,成本效用比为143.42,效益成本比为70.25。结论海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项目有效控制了传染源、减少了发病和死亡,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挽救了大量社会劳动力,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和评价华宁县实施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中的资金投入与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为地方政府的公共卫生资源投入与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2008年世界银行贷款额度、国内配套经费使用与病人发现、治疗和管理的资料,采用卫生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对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成本—效果、成本—效用、成本—效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项目实施7年,共发现和治疗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37例,治愈599例(含新发涂阴病人),新涂阳病人治愈率95.1%;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86.1%;新发涂阴病人完成治疗率94.2%,总成功率达94.0%。每发现并治愈1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投入的费用为1265元;直接挽回DALY(伤残调整健康生命年)6313年,间接挽回DALY1686年~2635年;DOTS方案与传统方法比较治疗病人节省费用307.59万元;控制传染源,减少结核感染人群3250人~4875人;减少传染源病人发生160~250人,节约治疗资金102.40万元~160.00万元,减少治疗误工费14.24万元~22.25万元。因减少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发生而避免经济损失116.48万元~182.25万元;挽回GDP损失8020万元,避免因疾病造成的个人经济损失266.73万元;间接挽回GDP损失2142.06万元~3347.77万元。[结论]华宁县实施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成效显著,减轻肺结核患者的经济负担,避免大量的经济损失,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析淮北市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情况及终期目标的达标情况。方法根据2001-2010年终期评估方案内容,对目标任务完成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年来共使用政府及国际项目经费738.39万元,DOTS覆盖率达100%。发现治疗新涂阳肺结核病人6 216例,超过《规划》70%的目标;初治涂阳病人治愈率90%以上,达到85%的目标。治愈6 994例传染性病人,避免新发病人5 981人,避免感染59 804人;避免新发病人节约医疗费用4074 556元(直接经济效益)。每投入1元结核病防治经费,可产生100.31元的社会经济效益;避免劳动力损失而挽回的社会经济价值为7.37亿元(间接经济效益)。结论政府重视,加大投入是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