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9,(5):572-574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血糖异常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糖是否异常分为两组,调查其基线资料,测评前列腺症状、生活质量、抑郁、焦虑等基本水平。结果:血糖异常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均高于血糖正常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是否运动及高密度脂蛋白与生活质量正相关,年龄、血糖与生活质量负相关。结论:血糖水平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应通过健康宣教,科学引导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加强运动锻炼,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健康教育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前列腺增生(BPH)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将60例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实验组接受系统健康教育 ,对照组接受一般病房护理。测评比较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实验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活质量均显著提高(P<0.05),但社会功能提高不明显(P>0.05)。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逼尿肌无力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功能的改善作用,以及改善程度与前列腺增生程度的关系。方法:比较26例患者术前、术后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的改善情况,分析改善程度与前列腺大小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前、术后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最大尿流率的改善程度与前列腺增生程度存在正相关(P<0.01),残余尿的改善程度与前列腺增生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逼尿肌无力合并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可以明显改善排尿功能,并且最大尿流率的改善程度与前列腺大小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马诗敏 《中国现代医生》2012,(35):123-124,127
目的探讨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后给予健康教育产生的影响。方法收集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9例,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49例给予一般的普通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测评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结果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较高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活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功能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通过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挑选68-84岁临床B超确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入选的315例患者中,高血压病超过10年合并前列腺增生者168例,高血压病史低于10年者46例,无高血压者101例.高血压病史超过10年的前列腺体积均数大于高血压病史少于10年及无高血压病史患者的前列腺体积.结论 高血压病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高血压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影响与病程的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增生症也称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人类最常见的良性瘤,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前列腺增生患者日益增多,已经成为泌尿外科临床最经常处理的疾病之一。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适用于所有前列腺增生患者,特别是50 g以下较小的  相似文献   

7.
角桂玲  张翰茹 《西部医学》2009,21(5):855-856,858
目的观察社区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符合条件的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2例,对照组98例。实验组由专职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心理、药物、生活、饮食、运动等指导;对照组只是一般的卫生宣教,不作深入细致的讲解。结果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均对疾病有了正确认识,52.4%的患者症状得到改善,57.3%的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78.3%的患者治疗费用较前降低。结论社区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健康教育,增加了病人治疗的信心,减少了治疗费用,减轻了症状,增强了保健意识,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入院宣教,观察组给予系统健康教育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对前列腺增生疾病知识问卷得分及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对前列腺增生疾病知识的了解、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开展适合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体重指数(BMI)、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11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体重指数、血脂四项各项参数,分析它们的相关性.结果 TPSA与年龄呈正相关,TPSA与体重指数、血清甘油三酯呈负相关.TPSA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无相关性.结论 体重指数、年龄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尤其是超重及肥胖患者的血清TPSA有一定影响,而血脂四项与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无相关性.这些影响对临床上以血清TPSA评估前列腺癌患病风险时,应当考虑BMI对TPSA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5 T磁共振DWI技术合适的b值定量指标,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PSA)升高患者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ADC值相关性研究,分析PSA阈值高低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是否存在差异,评价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方法收集82例PSA升高患者,进行MRI常规扫描、梯度回波(EPI)DWI轴位扫描,采用b值为b=400 s/mm2、600 s/mm2、800 s/mm2、1 000 s/mm2,分别获得DWI图像,结合b值的采集像重建ADC图像,对各区测量最小ADC值与病理结果对照,归纳前列腺癌区及前列腺增生区,分析两者ADC值间的差异,观察血清PSA与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结果 1.5 T核磁共振DWI技术中b值800 s/mm2扫描图像效果最佳,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高。PSA值高低与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在1.5 T核磁共振DWI技术中b值选择800 s/mm2图像显示良好,DWI序列ADC值的测量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及评估方面有很高的价值;血清PSA与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扩散加权成像ADC值呈负相关性,核磁共振并对病理分期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1.
罗文娟 《医学综述》2013,19(9):1650-1652
良性前列腺增生在中老年男性中属常见病、多发病,可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甚至肾衰竭。代谢综合征亦多发于中老年,近年的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可能与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密切相关。相对于健康人群而言,代谢综合征患者更容易出现前列腺增生。代谢综合征可通过提高交感神经活性、刺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分泌、高胰岛素血症、影响激素水平、氧化应激以及缺血缺氧等机制参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代谢综合征(M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81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观察对象.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腹围,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血脂( TG、TC、HDL-C、LDL-C),根据有无代谢综合征将患者分为代谢综合征组39...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7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均为2012年4月~2013年9月来我院确诊的病例,采用非那雄胺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治疗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残余尿量、体质指数及三酰甘油均低于治疗前,最大尿流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那雄胺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临床效果较好,两种药物能起到协同作用,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作为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之一,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常因出现尿急、尿频、进行性排尿困难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影响较大。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安全、有效,广泛用于本病的治疗,但由于患者年龄普遍较大、部分患者合并症较重,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特别是精心的术后护理,对缩短病程、控制并发症和促进修复非常重要。本次护理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术后护理策略。方法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12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相应的术后护理策略。结果本组12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出院均能自解小便,无电切综合征、永久性尿失禁、附睾炎等并发症。结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实施有效的术后护理可以缩短病程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体质及证候学规律。方法 选定本院男科门诊及住院部中680例患有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年龄分布在45~70岁之间,对每位患者行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及症状评分,对诊断伴有前列腺炎的患者均纳为调查对象,并进行中医证候学及体质问卷调查。全部结束调查后,进行统计分析,对调查对象的证候分布特征及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382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以实性体质居多,其中血瘀质最多(47.12%);中医证型以肾虚夹杂血瘀最常见271例(70.94%)。结论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瘀血体质较多,单纯证型较少,虚实夹杂较多,以肾虚血瘀为主。  相似文献   

16.
All published data on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in Saudi Arabia was reviewed. The age of presentation of the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Saudi patient is between 60 and 70 years. Until the introduction of medical therapy for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presentation by complication was common, mainly by retention of urine in 40-50% of the cases. Diagnostic modalities are improving and both biochemical and imaging techniques are now available. Medical therapy for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is widely used but studies on only 2 alpha adrenergic blocking agents out the 5 pharmacological preparations currently in the field were reported. Those are Prazosin and Terazosin. Several studies on the use of the 5-alpha reductase enzyme inhibitor Finastride were also reported.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other recent techniques including laser technology and standard surgical techniques such as open prostatectomy and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are reported to be efficiently utilized. The workload due to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is increasing and estimated currently to be 20-40% of the whole urological workload. Late and complicated presentations still pose a serious medical problem. Screening programs and enhancement of awareness are required to ensure early presentation. The diagnostic modalities have improved and need to further improve by making both PSA testing and ultrasonography as standard procedures. Most advanced methods of medical and surgical treatment are available. More studies researching all aspects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re needed to improve patient care.  相似文献   

17.
王博  胡兵 《海南医学》2016,(22):3723-3725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影响男性生活质量的多发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高呈递增趋势,随着我国社会老人口龄化加重,患患者口将会日益增多。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将超声波能量在体外定位聚焦,使局部达到高温,引起组织热损伤导致凝固性、坏死、脱落、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式。HIFU治疗BPH安全、疗效明确,显示出良好的的应用前景,现本文将其应用现状及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及其与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的相关性.方法 对北京、深圳地区几家医院就诊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医证型和相关指标进行大样本(1 052例)临床调查,制定前列腺增生临床调查表,建立数据库,选用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出现频率最多的证型是肾气亏虚型和湿热下注型,最少的是肝郁气滞型.不同年龄证型分布有一定差异.TPSA与肝郁气滞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20),TPSA阳性患者属于肝郁气滞证的概率高于阴性患者(OR=3.431).IPSS评分与各证型无相关性.结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中医证型分布有一定规律,且与年龄、TPSA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夜尿症状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和接受手术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方法随机调查我院2006年8~12月126例门诊和住院患者,被调查者均为诊断明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结果按积分将夜尿增多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为轻、中、重三组,采用SPSS12.0软件包双向有序列联表卡方检验方法检验夜尿增加症状对生活质量影响程度与患者最终接受手术治疗率的关系,证实其联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夜尿增多症状是老年性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最受困扰的一个下尿路症状,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个与患者最终接受手术相关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